“教育独立”主张由来已久。这位 “五四”时期的 “典范人物”对蔡氏上述主张极为赞成,同年5月他在燕京大学座谈时反复引述 《教育独立议》的观点,将之奉为圭臬。即使在抗战期间,教育界仍有 “独立”之声,以至与国民党战时体制发生抵触。......
2023-11-26
我国自办的新式大学,始于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由盛宣怀奏办的天津中西学堂的头等学堂 (又称北洋西学堂)。这个学堂设有工程、采矿、机械、法律四科,学制为四年。学生毕业后,“或派赴外洋分途历练,或酌量委派洋务职事”。这个学堂于1900年被帝国主义侵略军所毁。1903年复校,改名为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分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科,后又几经变迁,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天津大学。
我国近代由政府正式开办的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 (1901年同文馆也归并到京师大学堂)。这所大学的创立,是戊戌变法的 “新政”措施之一,目的在于 “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开始建校的方案是要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科等十科,但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实际上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性质仍同于旧式书院。1900年,帝国主义侵占北京,学校被迫停办,1902年复校,到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5月改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才是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开始。
《大学令》以及 《国立大学条例》都 “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这与传统大学是封建思想的 “卫道士”和官僚的养成所的大学性质截然对立,从而为实现传统大学的现代转向奠定了制度基础。北京大学的改造和蔡元培的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蔡元培早年留学德国,深受19世纪德国大学教育观念的影响,注重高深学理的研究,强调 “为学术而学术”。他认为,改革旧教育体制存留弊端的根本之途在于 “教育独立”,新教育应 “超轶乎政治”。[8]1917年他主掌北京大学后,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都与这一思想一脉相承。蔡元培坚持对北京大学改革的 “自由人”角色以及对北京大学的苦苦支撑,造就了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别具一格的学统,其基本原因是基于他对大学特性的理解和按教育规律办学的主张。他在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改造北大的三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问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9]“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多次同学生谈道:“诸君须知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文凭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10]
为培养校内的学术气氛,蔡元培提倡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教师聘任和管理方面,主张 “以学诣为主”和不过度干预思想,延聘学有专长者来校任教,辞退旧教员中滥竽充数者;建立研究所,为师生提供进一步研修的学术机构;实行选科制,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的兴趣;创办各种刊物,为师生发表学术成果提供园地;组织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如果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遵循的是 “洪堡传统”,郭秉文在东南大学办学,则完全以美国大学教育制度为蓝本。郭秉文早年留学美国,深谙世界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主张大学应突破 “象牙塔”藩篱,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为此,郭秉文在管理体制、系科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经费筹措、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依照美国大学教育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使东南大学改革更多地具有美国大学的特征。基于学者治校、学术自由的理念,郭秉文首先也从延揽海内外名师开始,而正是一批结构独特,阵容强大,水平整齐的教师队伍,才使东南大学迅速崛起。
无论是 “洪堡模式”还是 “美国模式”,都强调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都强调大学作为一个自治体所应遵循的办学逻辑。但办学理念属于 “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范畴,要把这种 “应然”的办学追求转化为 “实然”的办学实践,还必须有赖于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支撑。蔡先生所极力追求的 “教育经费独立”以及在北京大学所推行的制度改革,其目的就是使自治与自由理念得以制度化。他执掌北大的初衷即是希望避开党派干扰,建立一块 “学术净土”,[11]因为专制是与知识分子的秉性与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背道而驰的。正如蔡元培所言:“德国革命以前是很专制的,但是他的大学是极端的平民主义。”他们实行教授治校,校长由教授会选举。蔡元培深谙德国大学制度之道,他在出掌北京大学后首先着手组建评议会和各科教授会,打破以前由校长和学监专制的管理体制,让教授和讲师都有机会参与校务管理;设行政会议掌管全校行政大权,并按事务性质,组织11个专门委员会分管每一方面的行政事务;设教务会议和教务处统一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这些改革意在为自由研究高深学问建立制度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谋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使不致因校长一人更迭而动摇全校”。即使一年换一个校长,“对于诸君研究学问的目的,是决无妨碍的”。[12]
郭秉文与蔡元培一样,坚持学者治校、学术自由。东南大学校内管理体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 “三会制”,即评议会、教授会和行政委员会,并首次在国立、公立大学添设董事会。董事会属于全校最高的立法和决策机构,但具体的学术和教学事务仍属教授会、评议会负责。由此,形成了学者治校为中心的、高效率的决策和行政制度。
[1] [美]伯顿·R﹒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2] [美]伯顿·R﹒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3] Frederick E.Balderston.Managing Today's University:Strategies for Viability,Change and Excellence.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5:1.(www.chuimin.cn)
[4] 朱伟光等编著:《查理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5]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页。
[6] [澳]马尔科姆·斯基尔贝克等: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资金筹措》,载《教育展望》(中文版)1999年第3期。
[7]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版,第19页。
[8] 欧阳哲生:《蔡元培与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载 《高等教育论坛》2000年第1期,第7-22页。
[9]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9页。
[10] 转引自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11] 张晓唯:《民国时期的 “教育独立”思潮评析》,载 《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90~94页。
[12] 蔡元培:《回任北大校长在全体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词》,见高叔平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3页。
有关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制度与文化结构研究的文章
“教育独立”主张由来已久。这位 “五四”时期的 “典范人物”对蔡氏上述主张极为赞成,同年5月他在燕京大学座谈时反复引述 《教育独立议》的观点,将之奉为圭臬。即使在抗战期间,教育界仍有 “独立”之声,以至与国民党战时体制发生抵触。......
2023-11-26
到了民国时期,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理论的深入了解以及多次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经验总结,人们开始学习德国大学理念的精髓——教学自由。蔡元培早年曾留学德国,对德国大学的基本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与感悟。[13]蔡元培对德国古典式 “教学自由”精神的吸纳和改造,集中体现在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实践。......
2023-11-26
目前,学界对何为教学自由,教学自由的内容,教学自由的特征等基本概念语焉不详,且多与学术自由交织在一起,不加区分地使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将本书的研究范围和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教学自由内涵的演变、分裂是与大学功能的变迁密切相关的。[11]传统大学跟中小学的功能是一致的,就是保存知识、传授知识,教学自由的概念是统一的。[15]教学自由与研究自由完美地统一在学术自由这一概念中。......
2023-11-26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存在学术自由的观念,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学者们。还有一种比较折中的看法,就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我们现代意义的学术自由,但却不乏学术自由的事件。[10]前两种观点,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学术自由的一种状态。下面我们就从当时的中国古代的学校及私人教育状况,来进行判断当时是否存在教学自由权状况。......
2023-11-26
中国是一个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的国家,从古代的私人讲学到现代的大学可以举出无数的实例。胡适还认为私立大学有其优点,就是它“比较自由,更少限制”。如果一所私立大学有独立自由的传统,它的前途也就很让人有信心。中国当代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2023-11-26
根据这样一种要求,我们对 “大学”作如下界定: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最能反映大学本质属性且又能适应不同时空背景下各种教育情境的 “大学”概念,当然这也是一个更具广泛意义的 “大学”概念。[6](二)大学与教学自由的关系由于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最主要的场所,这使得其与教学自由天然地结合在了一起。自诞生时,大学就在世俗政权和宗教势力之间寻找自己相对稳定的位置。......
2023-11-26
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中国是唯一的有长达几千年的延续不断的教育传统的国家。显然他也认为我国古代存在教学自由,只是这种自由经常受到打击和压制。中国传统的教育,从组织机构来看,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而教师则由巫师、乐师或者国家职官充当。[23]其中,“礼”又是官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课程。由于西周官学的教育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育合格的接班人,......
2023-11-26
[2]在德国,对大学自治的司法保障是通过宪法诉讼进行的。德国、法国、日本等均有大学自治行政诉讼的案例。如在法国,教育是公益事业,大学是公务法人,故涉及大学自治的诉讼案件均由行政法院受理。因此,要维护我国大学自治的权力,不但要加强立法,而且要建立包括宪法诉讼制度、公法人制度在内的一整套法律保障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自治要受到国家主管机构的合法性监督。......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