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各大短视频平台推荐机制的异同:短视频营销新模式

各大短视频平台推荐机制的异同:短视频营销新模式

【摘要】:下面我们以短视频最大的两个平台——抖音和快手为例,分析一下二者的异同之处。反之,如果你的短视频分发出去,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完播率、关注率比较好的话,平台会进行二次推荐。之后,爆款视频乃至整个账号都会进入冷静期,后续作品很难达到自己的推荐量。

经常玩短视频的人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一个作品,在同一时间发布到不同的平台上,为什么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会有很明显的差距呢?其实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各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有所差异。下面我们以短视频最大的两个平台——抖音和快手为例,分析一下二者的异同之处。

1.抖音推荐机制

抖音的作品上传之后,首先会迎来第一轮的机器检测,这一轮的初步审核中,如果发现视频画面、标题关键词中有一些违规的内容,比如暴力、色情、血腥等,就会进入人工检测的模式,检测情况属实,那么平台就会删除视频,甚至封禁账号。

如果机器检测不存在违规内容,那么平台会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画面消重和关键词匹配。抖音经过一系列人脸、肢体动作等识别、抽帧对比等,以判断你的内容是否是原创。如果在消重过程中,你的作品被判定了照搬或者内容重复,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作品不会获得高流量的推荐,仅仅粉丝和自己可见。

如果内容不重复,那么平台会根据你的标题关键词匹配给较为精准的、具有相同属性标签的在线用户。在这个二三百的初级流量池里,如果用户观看完你的视频反响平平,那么你的短视频势必不会获得更好的推荐,只能止步于此。

反之,如果你的短视频分发出去,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完播率、关注率比较好的话,平台会进行二次推荐。你的二次推荐反馈良好的话,平台会依此类推,进行叠加推荐。

一般来说,抖音推荐会经过以下六个阶段:种子期(200~500)—初始期(1000~1w)—小爆期(1w~10w)—中爆期(10w~100w)—大爆期(100w~1000w)—完爆期(大于1000w)。

不过,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抖音作品经过层层引爆之后,也会有到了流量触顶的时期。即便高质量的作品也不会一直被推荐下去,一般来说推荐不超过一周。之后,爆款视频乃至整个账号都会进入冷静期,后续作品很难达到自己的推荐量。

另外,抖音还有一个后期引爆的机制,俗称“挖坟”。此为何意呢?即一个优质作品发布上去之后,在短期内反响平平,后期抖音会重新在数据库里把这个优质的老内容挖出来,给其更多的流量,这个时候账号因为累积了足够多垂直的内容,标签也更加清晰化了,系统就能够给作品找到更多精准的用户,所以前期的优质作品便重新获得了爆火的机会。(www.chuimin.cn)

2.快手推荐机制

相对于抖音沉浸式的体验,快手切换短视频的成本会更高一些,因为它不像抖音那样,划完一个短视频,紧接着另外一个短视频就映入眼帘,快手浏览短视频有点像逛朋友圈,在瀑布流中找到一个短视频,点击观看,看完之后还需要退出来,重新再找下一个短视频。

除了切换视频的动作不同之外,快手与抖音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抖音只有关注页和推荐页,而快手在关注页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页和同城页。快手的作品发布之后,经过和抖音类似的审核之后,可以同时推荐给关注页、发现页和同城页。

当被推荐的作品有了很好的反馈时,即点赞量、播放量、评论量达到某个标准时,它会给你进一步的推荐。不过因为快手设置了一个阈值,使得发布在其上面的热门视频很难达到像抖音那样千万级的播放量。

这也就意味着快手不会把大量的用户资源都分配给头部用户,而是把这块有限的蛋糕也分给普通用户,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由此也可以看出,抖音的算法逻辑是以热度优先,而快手的算法逻辑则是公平普惠。

当然,也正是因为二者的推荐算法不同,使得抖音变成了“精致的台上表演”,快手变成了“平凡的街边才艺”。前者更侧重看官,后者更偏向草根用户。

以上就是抖音和快手的推荐机制的详细介绍。作为一个短视频创业者,我们只有了解并熟练掌握了这其中的“潜规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市场上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