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两则唐宋笔记揭示褚姓女子的故事

两则唐宋笔记揭示褚姓女子的故事

【摘要】:遍查古书,洛带两字,首次出现在唐书,再次出现在宋书——两次都出现在故事里。唐代记叙的故事说的是武则天时期,洛带一位姓牟的下力人。此故事出现在唐末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记》第一卷“牟羽宾”中。说是一位来自四川青城县黑水溪、名叫褚信相的女善人,住在三峨山,为百姓治病,为饥民散粥。一单沾仙的药方,一只入画的老虎,一位年轻的女子,著就了甑子场的隋唐演义。

遍查古书,洛带两字,首次出现在唐书,再次出现在宋书——两次都出现在故事里。

唐代记叙的故事说的是武则天时期,洛带一位姓牟的下力人。一天,他在洛带集市上干活,被一少年道士看见,问他愿把自己的衣担送入成都否。牟不问力钱,只欣然答应。挑到成都大东市北街时,见才中午,少年决定不歇,继续走。挑行至青城山门时,天色已晚,依然继续走。入林中小屋,天已尽黑。牟遂采摘野菜,点火,煮来与少年吃了。少年不想牟夜宿此间,力钱也不给,只送牟一本小册子,其上有一生发长须的药方。少年说,你按药方讨生活,可保你终生衣食不愁。牟回到洛带依方制药,果然立竿见影。相国燕公张说来蜀时,召见牟,送他道士服饰,并为其改名为羽宾,全名牟羽宾。

此故事出现在唐末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记》第一卷“牟羽宾”中。

宋代记叙的故事说的是唐末洛带乡下村民郝二,其祖父以医卜为业,老年后则放弃本业,喜欢看人画虎,自己亦迷上画虎,画得满屋都是。听人说,成都一药店养有一活虎,祖父于是每月进城观活虎数次,儿孙若不允,他则举杖打儿孙。自此,还嗜好上了食生肉。一天夜里,开庄门出去,杳无踪迹。有行人说:当夜有一老虎跳入成都羊马城内,城门为此关闭了半日,是军士爬上城墙将虎射杀,并分而食之。后人认为,其祖父不归,化为了那只老虎。于是找到那些吃虎肉的人,获虎骨数块,葬于洛带。

洛带古镇 金士廉/摄

洛带古镇上街牌坊 董维华/摄(www.chuimin.cn)

洛带土楼 张勇/摄

此故事出现在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卷八“好画虎”中。

街场北侧燃灯寺里的一些斑驳的清代碑刻把甑子场的历史写到了隋开皇年间(581—600)。说是一位来自四川青城县黑水溪、名叫褚信相的女善人,住在三峨山,为百姓治病,为饥民散粥。可惜,好人命不长,女善人褚信相多年轻啊,死时才23岁。

一单沾仙的药方,一只入画的老虎,一位年轻的女子,著就了甑子场的隋唐演义。

此后,记载洛带的文字可谓多矣,仅北宋就有《灵泉县圣母堂记》《灵泉县瑞应院祈雨记》《元丰九域志》。按记载,北宋时洛带已有“镇”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