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钟志勇洛带金龙长城景观揭秘,山民创造奇迹

钟志勇洛带金龙长城景观揭秘,山民创造奇迹

【摘要】:◎钟志勇洛带的柏茂山上,有金龙湖滋养风物。始于此湖,沿山脊有金龙长城。金龙长城也跟八达岭长城一样设有烽火台,共5个,多在转角处,彼此相距千余步。不过山民缺乏经验,造“龙”之初,长城前脚垒起,后脚就倒。两年风风雨雨,金龙诞生了。直到2005年,洛带举行了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金龙蓄积了四年的灵气和锐气,终于引来了世人瞩目。金龙长城内景李蓉/摄金龙腾飞,不忘恩泽山人。行的是金龙长城,修的却是通透之性。

◎钟志勇

洛带的柏茂山上,有金龙湖滋养风物。始于此湖,沿山脊有金龙长城。它又是一条朝圣之路,蜿蜒至山顶的金龙寺。行于其间,“金龙”是盘旋于头脑久久不散的影像,如若祈得三生愿,真有金龙庇护,倒也不枉寻这素心禅院。

穿过金龙城门,拾级而上,拐过一个急弯,路势如蛟龙得水,倏地腾空跃起,直冲苍穹。用大于45度的角仰望,只见得二三百米的龙尾,却不知它奔向何处。在此既问归处,又寻来路,生命的神秘正如同这金龙摆尾。迎难登高,可见沿路的山坡边,满是郁郁葱葱的柏树,在金龙消失的地方兀然有了一个小夹角,俨然“一线天”,流云穿行而过,余韵亘古悠远。

登上“一线天”,鸟瞰低处,再翘首望远,可一览金龙的全貌。它身长1680米,高3米,宽4米。站在每一个垛口眺望,众生如蝼蚁,无一不在虔诚前行。金龙则穿越时间的尘埃,起起伏伏游走于苍翠的大山之间,如梦如幻。那分明是一种灵性的蔓延,宛若时光在缓缓流淌。此时的小我遁形于尘世,与金龙紧紧相依,顿感生命之渺小,自然之伟大。这一刻,只愿风云流散,铭记一颗又一颗朝圣之心的低吟和期盼。

金龙长城也跟八达岭长城一样设有烽火台,共5个,多在转角处,彼此相距千余步。山风从射口涌入,仿佛是金龙在诉说自己苦难的身世;而砖石上的斑驳,记录的不仅仅是它成长的历程,还有世人朝圣的脚步。在大山的晨昏之际,金龙蓦然一个转身,时光已过十余年。

2001年,七八十个山民,每天用近乎古代的原始劳作,将一块块砖石搬运上山,唯一可用的运输工具就是鸡公车。他们凭着肉眼放线,勾勒出它雄伟的身姿。不过山民缺乏经验,造“龙”之初,长城前脚垒起,后脚就倒。途中遇几段崎岖山路,不得不用钢筋柱子搭建。山民也希望它能娇贵一点,就用青砖做它的骨骼,还专门找了两个砖窑烧制。可大山清贫,终究承担不起如此昂贵的费用,不久便改成了黄土砖。两年风风雨雨,金龙诞生了。它沉静而不张扬,默默地韬光养晦,守护着这片黄土地。直到2005年,洛带举行了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金龙蓄积了四年的灵气和锐气,终于引来了世人瞩目。它由此还得到一个“最”称——中国最大的仿真长城。

金龙长城内景 李蓉/摄(www.chuimin.cn)

金龙腾飞,不忘恩泽山人。质朴的村民依山傍“龙”,结庐营生,为世人奉上祖传的客家美食,生活也日渐丰盈。客家水粉、玉米烙饼、黄凉粉,还有柏枝熏烤的肉串,大山独有的鸡肉菌……你尽可一路大快朵颐,到了山巅的金龙寺,亦能将尘心放下,还俗世之念。

金龙寺古朴简素,红墙灰瓦,古树参天,是成都唯一的山顶寺院。千余年的岁月洗涤,斑驳日影深处,那两口被称为“泉灵”的古井依旧存于完好。相传五代十国的后汉初期,这里因为山高岩硬,饮水很困难。寺内高僧便率众弟子设坛七天七夜,虔诚膜拜,精诚所至,感动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菩萨杨枝一滴,从此井内常年水清碧绿,还可用来治疗百病,远近闻名,凡朝拜者无不请水一瓶,拿回家中消灾增福。

寺院右侧的廊道里,有两三个参禅悟道的出家弟子,穿着藏青服饰,双手合十,对世人深深颔首。香客们撞击着檐下的大钟,袅袅声响不绝于耳,恰似金龙吐雾,让人如坠仙境,只听得“绕地世路都是梦,到此官心一似禅”。

沧桑厚重的是脚步,而熠熠生辉的却是佛心。行的是金龙长城,修的却是通透之性。一首九曲回肠的歌,久久不散。

金龙长城内景 陈渝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