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举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继承率

科举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继承率

【摘要】:6.10%这个依笔者口径统计而得的科举对社会流动的贡献比率不到潘、费所得13.33%[11]的一半,概因统计口径的宽严不一所致。除极少数名门望族,一般家族若无功名可继,是难以维持五代而不衰的。事实上,除潘、费研究外,其余的定量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三代为据的。基于这一考虑,笔者依潘、费的统计口径,分别统计了各层举子上行二代、三代和五代均无功名者的比例。

笔者先依自己的统计口径(即“无功名”与“其他”分别统计),得出各层举子上行五代均无功名的比例,进士、举人、贡生分别为5.36%、6.72%、4.73%,平均为6.10%,说明出身于上五代均无功名家庭的举子要想实现向上流动是相当艰难的。6.10%这个依笔者口径统计而得的科举对社会流动的贡献比率不到潘、费所得13.33%[11]的一半,概因统计口径的宽严不一所致。

笔者认为,潘、费取举子上五代计算过于苛严,也不一定符合家族发展的实际情况。虽然中国的传统是以五服之内为亲族,但族内的庇荫并非定数。俗话说,“人无三代富”。除极少数名门望族,一般家族若无功名可继,是难以维持五代而不衰的。因此,笔者认为统计上三代功名便足以反映阶层的流动情况。事实上,除潘、费研究外,其余的定量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三代为据的。对于普通家族而言,家道中落的情况多数时候甚至就发生在一两代之内。对出身于上两代均无功名家庭而考取功名者,视之实现了阶层流动亦无不可。基于这一考虑,笔者依潘、费的统计口径,分别统计了各层举子上行二代、三代和五代均无功名者的比例。

统计表明,上五代均无功名者,进士、举人、贡生的比例分别为10.65%、10.68%、7.31%,平均为10.09%;上三代均无功名者,进士、举人、贡生的比例分别为13.27%、13.41%、9.45%,平均为12.69%。笔者认为,上三代均无功名者这一接近13%的比例,可以认为是清代科举开放给平民上升的道路宽度,或者说是科举在社会流动上所产生的力量或贡献。考虑到举子们在记录家世时可能牵强附会或夸大事实,这一比例实际上是一个可以确信的最小值,科举对社会流动的实际贡献很可能高于这一比例。上两代均无功名者,进士、举人和贡生的比例则分别为17.22%、17.66%和13.07%,平均为16.78%,说明有近17%的举子来自父祖均无功名、绝大多数可被视为布衣之家庭,实现了阶层的向上流动。

若严格按社会阶层流动的定义,只要举子自身获得的功名高于其父祖辈的功名,例如,只要举人和贡生是来自父祖为生员及其以下功名之家庭,便可视为实现了向上流动,进士则更如此。事实上,生员阶层因经济地位低微,也可将其划归于一般平民(何炳棣的研究便如此划分)。这样的统计口径虽然可能稍嫌宽泛,但作为参照还是有其统计意义的。表1便是按这样的划分得出的各层举子上三代均为平民的人数及比例。

表1 各层举子上三代均为平民的人数及比例*(www.chuimin.cn)

*祖父和曾祖分别是基于前一代或两代也为生员或无功名者的统计。

统计表明,若仅计父亲一代,所有举子中有44.51%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若以父祖两代计,有27.66%的举子实现了向上流动;若以上三代计,则也有20.84%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其中,对进士而言,本文只统计了其出身于生员及以下家庭的人数,若将出身于举贡家庭的人员计入,其实现向上流动的比例则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基于何种口径来统计,出身于布衣家庭的各层举子中,贡生的比例始终是最低的。一般认为,功名越高,所需文化、社会和经济资源越多,布衣家庭在这些资源的占有上显然处于弱势,因而平民子弟考中功名的概率与功名大小理应成反比。由此推之,出身于布衣家庭的举子应以进士最少,贡生最多。但笔者的统计却与这一推论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是否可以归因于贡生的家庭背景?贡生是从生员中经考试选拔优秀者贡入国子监者,但这种由学政主持的选拔考试远不及政府组织的乡、会试严格,人为因素的侵扰可能更多。再者,有些贡生头衔可以通过捐纳而得。如此,获得贡生资格所需的各种资源反倒可能较进士、举人为多,来自较高阶层的贡生自然也多于后者,来自较低阶层者则相应地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