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省份举子的城乡分布统计表明,城市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如江苏和浙江,或以满人为主的八旗,举子上升机会的城乡差异甚大,而在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内陆省份如安徽、湖南等,则举子上升机会的城乡差异要小许多。总体来看,住在城市的举子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要比乡间举子大得多。但举子的城乡分布却并未因家世的不同而改变。是故,在社会流动特别是阶层流动中,家世起着远比居住地更大的作用。......
2023-11-26
笔者先依自己的统计口径(即“无功名”与“其他”分别统计),得出各层举子上行五代均无功名的比例,进士、举人、贡生分别为5.36%、6.72%、4.73%,平均为6.10%,说明出身于上五代均无功名家庭的举子要想实现向上流动是相当艰难的。6.10%这个依笔者口径统计而得的科举对社会流动的贡献比率不到潘、费所得13.33%[11]的一半,概因统计口径的宽严不一所致。
笔者认为,潘、费取举子上五代计算过于苛严,也不一定符合家族发展的实际情况。虽然中国的传统是以五服之内为亲族,但族内的庇荫并非定数。俗话说,“人无三代富”。除极少数名门望族,一般家族若无功名可继,是难以维持五代而不衰的。因此,笔者认为统计上三代功名便足以反映阶层的流动情况。事实上,除潘、费研究外,其余的定量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三代为据的。对于普通家族而言,家道中落的情况多数时候甚至就发生在一两代之内。对出身于上两代均无功名家庭而考取功名者,视之实现了阶层流动亦无不可。基于这一考虑,笔者依潘、费的统计口径,分别统计了各层举子上行二代、三代和五代均无功名者的比例。
统计表明,上五代均无功名者,进士、举人、贡生的比例分别为10.65%、10.68%、7.31%,平均为10.09%;上三代均无功名者,进士、举人、贡生的比例分别为13.27%、13.41%、9.45%,平均为12.69%。笔者认为,上三代均无功名者这一接近13%的比例,可以认为是清代科举开放给平民上升的道路宽度,或者说是科举在社会流动上所产生的力量或贡献。考虑到举子们在记录家世时可能牵强附会或夸大事实,这一比例实际上是一个可以确信的最小值,科举对社会流动的实际贡献很可能高于这一比例。上两代均无功名者,进士、举人和贡生的比例则分别为17.22%、17.66%和13.07%,平均为16.78%,说明有近17%的举子来自父祖均无功名、绝大多数可被视为布衣之家庭,实现了阶层的向上流动。
若严格按社会阶层流动的定义,只要举子自身获得的功名高于其父祖辈的功名,例如,只要举人和贡生是来自父祖为生员及其以下功名之家庭,便可视为实现了向上流动,进士则更如此。事实上,生员阶层因经济地位低微,也可将其划归于一般平民(何炳棣的研究便如此划分)。这样的统计口径虽然可能稍嫌宽泛,但作为参照还是有其统计意义的。表1便是按这样的划分得出的各层举子上三代均为平民的人数及比例。
表1 各层举子上三代均为平民的人数及比例*(www.chuimin.cn)
*祖父和曾祖分别是基于前一代或两代也为生员或无功名者的统计。
统计表明,若仅计父亲一代,所有举子中有44.51%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若以父祖两代计,有27.66%的举子实现了向上流动;若以上三代计,则也有20.84%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其中,对进士而言,本文只统计了其出身于生员及以下家庭的人数,若将出身于举贡家庭的人员计入,其实现向上流动的比例则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基于何种口径来统计,出身于布衣家庭的各层举子中,贡生的比例始终是最低的。一般认为,功名越高,所需文化、社会和经济资源越多,布衣家庭在这些资源的占有上显然处于弱势,因而平民子弟考中功名的概率与功名大小理应成反比。由此推之,出身于布衣家庭的举子应以进士最少,贡生最多。但笔者的统计却与这一推论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是否可以归因于贡生的家庭背景?贡生是从生员中经考试选拔优秀者贡入国子监者,但这种由学政主持的选拔考试远不及政府组织的乡、会试严格,人为因素的侵扰可能更多。再者,有些贡生头衔可以通过捐纳而得。如此,获得贡生资格所需的各种资源反倒可能较进士、举人为多,来自较高阶层的贡生自然也多于后者,来自较低阶层者则相应地少于后者。
有关高考 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文章
对不同省份举子的城乡分布统计表明,城市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如江苏和浙江,或以满人为主的八旗,举子上升机会的城乡差异甚大,而在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内陆省份如安徽、湖南等,则举子上升机会的城乡差异要小许多。总体来看,住在城市的举子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要比乡间举子大得多。但举子的城乡分布却并未因家世的不同而改变。是故,在社会流动特别是阶层流动中,家世起着远比居住地更大的作用。......
2023-11-26
笔者视野所及对这一问题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两项:一是张宝昆的著作《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二是李家林的论文《论考试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5]《论考试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一文,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论述考试如何促进合理社会流动的形成。从这一角度看,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力之大小,基本上是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
2023-11-26
培养每一个受教育者参与和创造社会生活的公民素养是现代社会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这其中,建设符合我国现代化民主法制国家所需要的公民教育课程,就是应当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从加强和改善我国公民教育的角度,探讨公民教育课程的理念,明确其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就成为构建新课程的当务之急。......
2023-11-18
社会学理论认为,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9]那么,科举到底有没有引发社会流动?因此,科举可谓是等级森严的帝制中国难得的一项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渠道。关于高考与社会流动的关系问题,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大学中农村生源比例的下降。在这方面,科举制度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023-11-26
燃料消耗率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发动机燃料消耗率影响因素和车辆燃料消耗率影响因素。另外,活塞造成的发动机摩擦损失功率、曲轴的摩擦损失,机油泵等辅助装置的驱动力损失,进气、排气系统泵气损失等,都是影响发动机燃料消耗率的因素。......
2023-06-28
考虑温度影响条件下,流体密度ρf、固体密度ρs、孔隙度φ和渗透率张量κ与状态变量p、T有关。各系数定义为在式中,由于假定孔隙介质为小变形,所以忽略了应力和变形对孔隙度φ的影响。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应力或应变对孔隙度的影响应该予以考虑。式只是孔隙介质渗透率变化众多修正表达式中的一种。......
2023-06-28
当光纤中光功率保持低电平时,玻璃光纤的折射率一直是常数。当光纤中的光功率提高后,光纤的折射率受到传输信号光强度的调制而发生变化。非线性折射率波动分为三类: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以及四波混频。准确地说,交叉相位调制是与自相位调制产生方式相同的另一种非线性效应。......
2023-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