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考形式改革:突破点与行动

高考形式改革:突破点与行动

【摘要】:高考改革多样化态势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在一些关键因素上难以突破而影响其多样化应有的功效。从行动来看,高校也是高考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角色,即高校要真正贯彻与落实招生自主权。此举旨在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

高考改革多样化态势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在一些关键因素上难以突破而影响其多样化应有的功效。高考改革要实现选才功效的最大化,要求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中学、家长、学生等相关各方尤其是与之最直接相关的高校,必须在理念与行动上加以突破。

从理念来看,在以往的高考改革中,高校作为最直接的参加者与受益者,主要是被动应对外部压力而求变,加之招生录取体制的束缚,几乎没有自主权,招生工作非常机械呆板,基本上由电脑软件“代劳”,“招生办”变成了“接生办”,更遑论形成自己的招考理念与思想。在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已成过去式的今天,高校不仅应把观念由外推而内化,而且必须将本校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与传统、多元智能理论、多元人才观、综合评价观等理念内化为招生理念,以此作为实现生源群体多样化、保持高等教育活力之源头与依靠。

一直以来,高校招生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普遍陷入“高分考生=优秀人才”的观念误区,加之受笔试局限和传统录取体系下的分数线制约,招生时拼命争抢高分学生,不仅强化了“唯分是重”和“名校崇拜”等观念,而且引导片面教育和应试教育,给素质教育带来阻碍与干扰。殊不知,有些考生靠题海战术、应试硬仗等“炼成”高分,忽视了其他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到了大学可能会因为资质与潜力的限制而变得十分平庸,与其高考高分状态形成很大的反差。更危险的是,高校孜孜以求于整齐划一的优秀“全才”,而且主要是从单一、量化的测试中胜出、符合传统智力标准的“考试高手”,非但不利于反而有害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正如物种的单一性对于生态系统的活力有致命的伤害一样,生源群体的单一性对高等教育的活力也有很大的损害。英国生态保护专家约翰·马金诺(John Mac Kinnon)曾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假如一个书架上放着1000本同样的书,每本定价20元,其“硬价值”就是2万元;如果每本书都不一样,虽然“硬价值”仍然是2万元,但其“软价值”则远大于前者。[25]多样化的生源群体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价值,便犹如这些定价相同、内容各异的书籍汇总后产生的“软价值”。美、英等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领先于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其招生始终信奉并践行着多样化理念,无论何种层次或类型的高校,都非常注重新生群体来源在性别、阶层、种族、语言、民族、地域、才能等方面的多样化。既然我们致力于自主招生改革,就应突破传统错误观念之藩篱,让自主招生既成为“全才”、更成为“偏才”“怪才”进入高校的“绿色通道”。名列前茅的高水平大学缺的不是整齐划一的“全才”,而是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偏才”“怪才”或其他各种特殊人才。普通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既需要传统上所认为的全面发展的“优秀”生源,也需要具有不同资质与智能的“合适”生源,以满足其高度专业性的要求。

从行动来看,高校也是高考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角色,即高校要真正贯彻与落实招生自主权。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以法人资格,享有包括招生权在内的七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在实践中即体现为“自主招生”。因此,自主招生从本质上讲,是高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法人行使法律所赋予、以往却被政府所掌控的“公共权力”的一种行为。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公法人,在招生活动中理应具有“招生自由裁量权”。然而,在以往的“高校负责,招办监督”统一高考录取体制下,高校不仅无权自行施考,而且招生权基本上被“一刀切”的高考分数线所架空。尽管《高教法》颁布后,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随之高涨,但由于文化与体制上的原因以及历史惯性的作用,高校招生自主权提升的速度仍非常缓慢,与高校在面对适应社会需求和符合办学规律的双重压力下所需要的自主办学空间极不相称。目前实行的自主招生,虽然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选拔权,但仍受制于高考分数线这一“紧箍咒”制约。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招生体制改革并未真正触及自主招生的本质。[26]高校也因此像一个“被抱大的孩子”,因长期得不到行走的学习与锻炼而不会走路。当改革的时机出现在面前时,也因为迷茫或惰性而白白错过或丢失。

笔者认为,高校自主权已到了由“纸上”而“落地”的时候了。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敢于放手,由以往的“包办者”变身为“监管者”,密切关注改革的动态与问题,适时适度予以监管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要勇于担当,果敢挑起以往由政府包办的招生事务,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负责向公众解释与答疑以及应对各种可能的非议,不能图省心省力省事而推卸本应负担的招生责任或行使的招生权利。与招收到“优秀而合适”的生源所带来高等教育品质的提升相比,高校付出的招生成本必定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当然,高校在行使自主权的同时,须臾不能放松自律,否则很容易操作失控,事与愿违。高校招生理念的形成与更新以及招生自主权的真正落实,可以使目前许多棘手的高考改革问题如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异地高考等得以缓解甚至迎刃而解。因此,就高考改革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匆忙实行多次考试或废除统考制度,而应在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贯彻新课改理念、提升命题质量、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以及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做文章。

就绝大多数普通本科招生而言,较为可行的是“一次考试、自主录取”。这里所谓的“一次考试”,主要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的统一高考。其招生录取可在高考成绩基础上逐步自主增加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的考查。此举旨在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切实做到可信可用,使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为高校招生自主选拔提供真实的参考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在近期只宜与高考录取“软挂钩”,只有在试点证明可行的情况下,才能渐进地与高校录取“硬挂钩”,并逐步将其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27]

就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的招生而言,则可鼓励其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方面,加快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选拔办法的探索步伐。甚至可以考虑在高考之前(例如每年年初),针对目前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增设一次统考(“小高考”),可将目前各大联盟的联考以及饱受非议的保送生制度、加分制度等整并在一起,[28]或者依然实行目前根据院校类别而自愿组合的联考,高校根据学生的“小高考”或联考的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面试表现、各种特长证明等,进行综合评价、自主录取。被招录的学生不必再参加六月的高考,未被自主招录的考生则可正常参加高考。笔者认为,这一设想已具备试行的条件。其一,自主招生已试行十余年,2006年,北京化工大学等又试行“五校联考”,2010年,清华大学等五校试行“通用基础测试”,2011年,“华约”“北约”“卓越”“学院路系”等联考也热闹登场,“结盟大戏”高潮迭起、精彩炫目,自主招生及其联考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主招生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考题的难度非但不亚于反而高于统一高考,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鲜有高考分数未达标者,让他们再参加六月的高考意义不大。其二,此举是贯彻落实《纲要》中“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精神的大胆尝试,与教育部所提的“高端多元,中端稳定,末端放开”、处于高端的高水平大学的招生方式与日趋多元的高考改革思路也相吻合,值得鼓励。其三,此举与美国高校招生中的“提前招生”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数千所高校由于资质、声誉、办学条件、生源多少各不相同,其招生计划也“因校制宜”,常用的招生计划有提前招生、常规招生、滚动招生等。其中,数百所高水平大学除了实行常规招生外,还针对优秀学生实行提前招生,即要求学生在每年11月1日前递交申请,12月中旬出录取结果,比常规招生时间早两个月。[29]通过提前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无需再参加常规招生,未被录取者则可继续申请常规招生。提前招生不仅使这些高水平大学能轻松网罗到一批优秀且合适的生源,而且减轻了常规招生时段的工作压力。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也可借鉴其做法,使一批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从高考的重压中提前解脱,以更轻松的心态、更集中的注意力,在高三下学期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或为高校学习提前做准备。

至于高职类院校的招生,则应从目前的普通高考招生中分化出去,将其高考权下放到省一级管理和实施,侧重考测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大力推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鼓励性质、程度接近的高职院校实行联考,基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联考成绩、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职业技能测试或各种技能证明材料等实行综合录取,或鼓励学校尝试“技能高考”“注册入学”等方式。具体采纳何种标准或方式,可由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进行自主招生,教育主管部门则由以往的决策者退为监管者。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有助于解决其日益严峻的生源危机,更重要的是,自主招生是强化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落实《纲要》精神、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切实之举、顺时之策。

高考形式的多样化改革需要各方面都有所突破,有些突破甚至是颠覆性的。但唯一不能撼动的是高考公平。如果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基石,那么,高考公平则是教育公平之重心,它直接关乎民众的基本人权与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的民心凝聚与社会稳定。对广大百姓而言,公平成为衡量几乎所有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标准,高考更不例外。高考改革若改掉了公平,就等于“革”了自己的“命”。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强化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例如,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领域均领先于世界的美国,为SAT、ACT等高校招生所倚重的大规模教育考试专门制定了《公平的教育测试实践规范》,规定命题对参加测试的人必须是公平的,不能受年龄、性别、体能、种族、国家、宗教、性取向、语言背景或其他个人特性的限制。在测试所涉及的诸方面中,公平是首要考量的因素。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发达、招生制度建设较为健全的国度尚且如此,我国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穷国办大教育”的多民族发展中大国,高考改革与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之多之重,毫不亚于美国,高考改革更须首重公平。高考改革只有在基于公平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才可能使其教育与社会功效达到最大化。

【注释】

[1]原载于《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8期。

[2]刘海峰.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的成立[J].教育研究,2013,34(01):38-43.

[3]郑若玲.高考改革的科举史观照——考试存废的视角[J].科举学论丛,2007(02):26-31.

[4]孙绍振.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C]//孔庆东,等.审视中国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389-399.

[5]舒云.高考殇[J].北京文学,2005(10).

[6]详情请参阅刘海峰系列论文:刘海峰.为什么要坚持统一高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7(05):47-49;刘海峰.高考并非“一试定终身”[J].高等教育研究,1997(05):58-62;刘海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三论坚持统一高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8(02):69-73;刘海峰.高考存废与科举存废[J].高等教育研究,2000(02):39-42.

[7]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J].北京文学,2006(01).

[8]雷颐.教育与社会[J].中国教师,2004(02).

[9]杨晓燕.人大代表范谊建议废除高考称历史条件已经改变[EB/OL].[2007-03-05].http://edu.qq.com/a/20070305/000031.htm.

[10]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关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EB/OL].[2013-07-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dnpu.html.(www.chuimin.cn)

[11]吴鹏森.中国高考改革新思路[J].探索与争鸣,2013(04):70-76.

[12]教育部研究高考多次考试方案[EB/OL].[2006-12-25].http://edu.qq.com/a/20061225/000095.htm.

[13]各方议论:我国教育部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EB/OL].[2006-12-26].http://jjckb.xinhuanet.com/gdpd/2006-12/26/content_27790.htm.

[14]郑若玲.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17.

[15]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统独之争[J].教育发展研究,2006(21):47-50.

[16]刘泽思.高考改革需要对症下药:机会平等原则对中国高考的启发[J].教育与考试,2010(02):15-18,31.

[17]郑若玲,杨旭东.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108-114.

[18]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02):21-25.

[19]资料来源于笔者为厦门大学2009—2011级本科生授课的课程作业。

[20]陈智华.12年国教超额比序项目多雾煞煞[N].联合报,2012-04-05.

[21]黄雅娟.教改团体陈情12年国教暂缓实施[N].台湾醒报,2013-05-14.

[22]郑若玲.学业水平考试:从考试到评价的新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2-01-11.

[23]日本考虑取消“一次性”高考制度[EB/OL].[2013-06-07].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30607/8113714.shtml.

[24]李玉兰.高考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你怎么看——访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N].光明日报,2013-06-24.

[25]多样性的价值[EB/OL].[2010-01-24].http://xys.s3.amazonaws.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duoyangxing.txt.

[26]郑若玲.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04):135-142.

[27]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08-01-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58/201001/xxgk_79887.html.

[28]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突破口:自主招生的一个制度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1(09):43-45.

[29]郑若玲.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J].东南学术,2007(03):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