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创建的高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50余年的历史说明,高考是一项人们择善而从、倍加珍惜的公平选才制度。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尽管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但由于缺乏考量人才的客观依据,致使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受损。其改革过程中凸显的公平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参考。大陆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更彰显了公平因素的重要性。......
2023-11-26
高考内容既包括高考的科目,也包括每一科目具体的考试内容。虽然相对于高考的形式和录取而言,高考内容更具技术性,其公平问题也更加隐蔽,但由于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成绩,也甚为业内人士所重视。从高考科目的安排来看,外语与语文、数学三足鼎立,成为“3+X”中的主要考试科目,外语单科分值占据了高考总分的1/5,对外语教学师资与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落后地区考生显然不利,也有人认为三门主要科目中语言类占据2/3,不利于语言先天处于弱势的男生群体。从具体科目的考试命题来看,带有文化偏向性的考试内容,也被认为不利于农村考生。例如,有学者研究了1995—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认为:语文试卷内容较多地反映了城市生活,有些内容农村孩子非常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反映农村生活的考题极少;考试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非常规范,完全排斥口语和乡土的、不规范的东西,与农村孩子平时的生活相去甚远;考试的综合性、技巧性和创造性越来越高,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阅历、丰富的想象、多元的思维,需要平时的积累与训练。此外,在城乡信息极不对称的情况下,却有不少考题来自报纸、文章或书籍等。这样的“文化偏向”对缺乏资料、条件有限的农村考生显然不公平。不仅如此,高考命题的“城市倾向性”还带来了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由此进一步强化着中国教育的城乡差距。[33]另有学者对某省2005年高考语文、英语试卷进行统计学上的项目功能差异(DIF)分析也表明,两科试卷中都存在与城乡有关的项目功能差异。[34]
高考内容的公平问题还包括新课改后推出的综合素质评价。2008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作为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良法美意,却并未得到民众的一致认同。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对2693人进行的网络调查,75.3%的人赞成将综合评价纳入高校招生的考核范围,认为此举可以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能力、改变“唯分数论”的高考评价体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等,但也有67.1%的人担忧综合评价不能保证公正透明,67%的人认为综合评价中人为操弄不可避免,53.8%的人认为对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学生更加不公平,还有不少人担心这一改革会让农村孩子吃亏。[35]可见,从理性认知的角度看,民众对于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性的认识是到位的,但对于实践中将其纳入高考录取选拔体系或者作为录取的“硬指标”,则顾虑重重。(www.chuimin.cn)
有关高考 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文章
1952年创建的高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50余年的历史说明,高考是一项人们择善而从、倍加珍惜的公平选才制度。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尽管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但由于缺乏考量人才的客观依据,致使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受损。其改革过程中凸显的公平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参考。大陆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更彰显了公平因素的重要性。......
2023-11-26
)在这些情境中,事物仅仅被揭示为“在手之物”。例如,在技术性问题出现时,电视机“站出来”,“反对”我们的专注。图3.1 两幅明确代表技术性故障的图片:一个是电视的“请稍候”,另一个是Windows系统的“死机蓝屏”事物会失灵,会崩溃,它原本顺手的、具有上手性的正常功能会被打断,仅在这时,它才会成为在手的。......
2023-10-30
科举在考试录取上存在着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孰轻孰重这一千古难题。考试公平是指依据考试成绩公平录取考生,区域公平是通过区域配额来控制地区之间考中人数的悬殊差异;考试公平倚重考试结果,区域公平则偏重地域均衡。总体而言,科举录取从开始阶段单纯追求考试公平,逐渐演化为在注重考试公平的同时,兼顾到区域公平。这场争论既包含朝廷政治势力博弈的因素,也反映了科举录取的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矛盾。......
2023-11-26
以美国、法国、印度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一直是美国高校招生改革的热点,也是美国政府面临的最头痛的教育和社会难题。密歇根州的表决,则引发了美国社会对是否要重新启用《平权法案》新一轮的激烈争论。这一科学合理的改革计划,却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强烈抗议,最后发展成为一场罢工、罢课、游行、示威的学潮,强烈震荡着法国的政局,改革计划也因此搁浅。......
2023-11-26
[41]随之,高考的公平性也格外受关注。而且,他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比起我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国的高考不啻为一次“全民总动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为此“绷紧了弦”。唯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47]。此外,在考试文体、防弊技术、考试规制等方面的改革,也无不围绕“公平”二字做文章。这已为中国考试历史一再证明。......
2023-11-26
在中国这样一个尤重人情关系、社会资源相对紧张的发展中大国,民众的公平忧患意识与渴望较许多国家的民众更为强烈。悠久的考试历史制造了中国社会至今浓郁不化的“考试情结”,以至于高考期间几乎成为“高考节”,民众对其他各种考试也越来越“趋之若鹜”,追究个中缘由,维护公平是一个原始且最重要的动......
2023-11-26
公平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70年高考制度的形式变革始终以保障公平为基本底线。可以说,公平依旧是高考形式变革的底线,2019年被誉为“史上最严自主招生年”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二,考试的命题形式从“统一”到“分省”再到“一纲多卷”,是从“考试公平”“区域公平”再到“有效率的公平”的递进。......
2023-11-26
如何录取最为公平合理,历来是考试选才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与科举史上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争议相类似,当代高考的录取公平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在撰写本文时,曾以“高考分数线”和“高考移民”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分别找到相关网页约1540000篇和1130000篇,足见高考录取话题的热度仍“高烧不退”。与录取公平紧密相关的另一话题是高考加(降)分。......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