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创建的高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50余年的历史说明,高考是一项人们择善而从、倍加珍惜的公平选才制度。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尽管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但由于缺乏考量人才的客观依据,致使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受损。其改革过程中凸显的公平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参考。大陆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更彰显了公平因素的重要性。......
2023-11-26
科学性是高考制度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科学性,高考制度无论多么公平都是低效乃至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文革”爆发的17年,高校招生制度深受政治影响而跌宕起伏地剧变。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10余年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均处于由乱而治的秩序复原过程中,教育界对于高考这项被喻为“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转折点”的选才制度分外珍惜、鲜有变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采用的是陈旧的考试办法,命题与施测主要靠经验与人工,缺乏测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因而存在诸多问题,如考试内容重知识记忆轻能力考核,命题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与稳定性,评分手段落后、误差大,考务管理效率低下、难以适应考试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等等。
为了提高高考的科学性,1985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了标准化考试。考试是一种测量,但凡测量必有误差,而误差大小可以进行人为控制,标准化考试就是一种按科学方法进行误差控制的测量,包括统一内容、统一指导语、统一时限、统一评分、确立常模、收集信度和效度资料等方面,标准化建设涉及试题编制、考试实施、阅卷评分、分数组合与解释各环节。以1993年为界,我国高考的标准化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制定考试大纲、编制试题与制定论述题评分细则、建设试题库、进行分卷考试和机器阅卷等;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标准分数制度。[2]尽管标准分数制度由于题库建设和观念认可等原因历经反复,如今在高考统考计分上基本被弃用,但这一分数制度中“常模”所体现的科学性已被大家认可,如今又以新的面目出现在新高考改革的计分方式中。正是在标准化考试改革的带动下,高考在编制试题、建设题库、提高施测技术含量、建立科学分数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除了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制度的僵化与呆板也逐渐为人所诟病,考试死记硬背、考生高分低能成为时人批评高考制度常用的“靶子”,考核内容与命题立意的改革被提上日程。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考命题主要注重知识的识记,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考核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高考命题立意开始关注能力,先是进行了单一学科能力测试的探索,此后,单一学科能力测试又变为社会发展日益强调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测试,旨在模糊学科边界、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着重培养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www.chuimin.cn)
高考的科学性还体现在选拔标准的综合性上。长期以来,高考录取奉行的是“唯分是取”原则,“高考分数”几乎成为唯一依据,从人才选拔的信度和效度来看,单一评价手段既不科学也欠合理。从考核效果看,高考分数只是考生单一性笔试的结果呈现,受考试时间和题量所限,高考的考核范围比较狭窄、考核功能相对单一,更遑论高考命题本身还存在信度和效度以及文化和地域倾向等公平性与科学性问题。仅靠单一、平面的高考分数,显然无法立体呈现考生的学业基础、综合素质、学术潜质以及个性品质等。因此,选拔标准的革新对高考的科学性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进行的选拔标准改革的积极探索,说明高考的科学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在统一高考的常规录取中,统考分数仍是最重要的指标,但在自主招生以及当下浙江、上海试行的新高考方案中,录取选拔标准的综合性已逐渐得到体现,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被纳入招生选拔体系中。
有关高考 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文章
1952年创建的高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50余年的历史说明,高考是一项人们择善而从、倍加珍惜的公平选才制度。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尽管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但由于缺乏考量人才的客观依据,致使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受损。其改革过程中凸显的公平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参考。大陆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更彰显了公平因素的重要性。......
2023-11-26
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考试制度改革占据大半席位,招生改革则沦为附庸,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不难发现,招生改革长期湮没于考试制度改革中,呈现出被动适应的特点。在考试制度改革与招生改革之间,导致前者成为后者的推力、后者沦为前者的附庸,还有如下原因。考试改革成为招生改革的推动力,使招生既无法发挥本身应有的效能,也无法在改革中体现自身的意志。......
2023-11-26
基于上述变化,自主招生改革的教育与社会影响逐渐显现与扩大。由于录取制度刚性,标准单一,高校基本上没有招生自主权,中学教学也因此陷入“片追”与应试教育的泥潭不能自拔。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推进素质教育,探索一种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考试评价、多样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制度,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但毋庸讳言,改革也出现不少问题,在公平、诚信、自主考试的科学性、成本与效益、应试倾向等方面都受到不少质疑。......
2023-11-26
在科举时代,取士标准直接关系到考试录取的结果与考试制度的成效,同时也与公平攸关。取士标准的划分大体上有两个维度:主观与客观。主观的取士标准难以量化,对其把握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可能产生个体判断上的差异;客观的取士标准则可量化,便于进行刚性的衡量与取舍,不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士标准从主观的荐选走向客观的考选,且越来越刚性,是科举制度公平诉求的必然结果。......
2023-11-26
自主招生改革已经试行十余年,且行且新、渐成共识,充分说明这是“大一统”高考中一项行得通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自主招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试点高校选拔优秀生源,而且在于对高考多元化与多样化改革探索的有力推进、在于对素质教育及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有效践行。目前,自主招生改革涉及的范围与数量还非常狭窄和有限,但其弘扬的理念与产生的影响积极而深远。下一步的自主招生改革应加大步伐、大胆尝试。......
2023-11-26
许多学校或教师担心开展研究性学习会降低高考成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此可见综合科目考试改革明显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理念,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权威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获得自身发展。......
2023-11-18
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没有什么话题能像考试一样引起各界如此广泛而深切的关注,尤其是决定着学子们能否进入高等学校以及进入怎样的高等学校的高考,更是中国社会生活中每年一出的“重头戏”,老百姓对高考期间出现的诸如“交通管制、警车专送、公交挪站、飞机改线”等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并自觉配合,高考改革因此成为社会焦点。......
2023-11-26
可喜的是,高考“一统江湖”的霸主地位,近年来开始被撼动,高考改革的多样化特征逐渐显现。在这种境况下进行高职院校单考单招改革,无疑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可为当下现代教育制度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分类考试改革探索积累有益经验。如今,深化高职单考单招改革不仅已成共识,而且蓬勃展开。为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