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增强高考与教育社会匹配度

增强高考与教育社会匹配度

【摘要】:而内在作用占主导的招生制度,则应以考生的多元素质为据,追求的是“匹配”,是让广大考生的特长、兴趣与其专业选择相适应,获得适切性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匹配”与“拔尖”相比,横向受众更多,回应了教育外部关系对新时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匹配”与“拔尖”相比,纵向时段更长,回应了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驱动、文化驱动逐渐代替政治驱动,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主要力量。[51]教育动因在考试招生中发挥的作用,可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解释。在招生改革的历史上,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相比,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在招生中发挥的作用甚微。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教育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即招生与招生对象的关系,恰恰是改革中应首要考虑的因素、应作出的回归,这是招生改革的本质所在。招生应以考生的素养为起点、以对考生的全面考查为要求、以促进考生的适切性发展为目的。

招生环节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本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属性,理应发挥育人功能。在国家发展的特殊时期,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渴望,使教育、高考、招生背负了太多职能之外的责任,更多地发挥着社会功能。在经济基础基本稳定的大繁荣时期,教育、高考、招生应反思如何回归本真,在发挥内在的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其外在作用。外在作用占主导的招生制度,以考生能力的纵向分布为据,强调的是“拔尖”,是让少数精英群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和更高层次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而内在作用占主导的招生制度,则应以考生的多元素质为据,追求的是“匹配”,是让广大考生的特长、兴趣与其专业选择相适应,获得适切性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匹配”与“拔尖”相比,横向受众更多,回应了教育外部关系对新时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招生环节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性保障。国家的大发展从质的层面提升了人才的要求,招生理应依托考生素质进行横向专业分流,通过“精确性”的提升,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把好入口关。(www.chuimin.cn)

另一方面,“匹配”与“拔尖”相比,纵向时段更长,回应了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招生过程更像是一个“衔接点”,前面承接基础教育,后面延续到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尤其是在“按专业报考”的高考综合改革中,职业选择前置、招生衔接作用凸显,招生的义务不仅在于“选才”,更在于“育人”,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