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6大常见风险规避技巧!女儿学会说‘我不’!

6大常见风险规避技巧!女儿学会说‘我不’!

【摘要】: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中心风力一般达到 12 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 32.7 米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或飓风。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的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0 米的灾害性天气。⑥能见度在 50 米以内时,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30 千米,并保持车距。⑦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二次事故的发生。大雾当大量微小水滴悬浮在近地层空气中,能见度小于 1000 米时,就是大雾天气。

台风

台风、飓风都是热带气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中心风力一般达到 12 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 32.7 米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或飓风。区别在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的热带气旋是台风,而发生在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之为飓风。另外,发生在印度洋上的、中心风力 12 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之为旋风。

应急要点

①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在外面,则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②千万不要沿着围墙、边坡行走,因为下雨天会使得边坡围墙水分饱和,从而引发垮塌事故。再加上台风助力,很容易倒塌。

③如果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④如果在水面上(比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⑤如果在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⑥如台风加上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出现雷暴天气的时候,千万不要在空旷地、水池边行走,谨防雷击。

⑦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⑧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⑨当风雨骤然停止时,有可能是进入台风眼的现象,并非台风已经远离,短时间后狂风暴雨将会突然再来袭,不可急于出门。

大风

城市中,大风及其在建筑物之间产生的“强风效应”时常会刮坏房屋、广告牌和大树等,并会妨碍高空作业,甚至引发火灾

应急要点

①大风天气,在施工工地附近行走时应尽量远离工地并快速通过。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②及时加固门窗、围挡、棚架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损坏的室外物品。

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减速慢行。

④应密切关注火灾隐患,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借风势,造成重大损失。

⑤留意天气预报,做好防风准备。

⑥切勿在大风天气外出。

高温

日最高气温达到 35℃(包括 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应急要点

①室内利用空调降温时,温度不宜过低。

②大汗淋漓时,切忌用冷水冲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饮食宜清淡,多喝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

④保证睡眠,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⑤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⑥如有人中暑,应立即把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并给病人服用生理盐水或防暑药品。如果病情严重,需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的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0 米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会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破坏建筑物及公共设施,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①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孩子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

②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③外出时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④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⑤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⑥平时要做好防风防沙的各项准备。

暴雨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给城市交通带来重大影响。

应急要点

①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②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③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④平时要注意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⑤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⑥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若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须特别注意。

冰雪天气

冰雪天气时,由于视线不清,路面湿滑,给出行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交通和跌伤等事故。

应急要点

①老人、孩子及体弱者应避免出门。

②非机动车驾驶员应给轮胎少量放气,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www.chuimin.cn)

③冰雪天气行车应减速慢行,转弯时避免急转以防侧滑,踩刹车不要过急过死。

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应安装防滑链,佩戴有色眼镜或变色眼镜。

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迅速通过或绕道通过,以免上结冰凌因融化突然脱落伤人。

⑥能见度在 50 米以内时,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30 千米,并保持车距。

⑦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大雾

当大量微小水滴悬浮在近地层空气中,能见度小于 1000 米时,就是大雾天气。它会给城市交通带来严重影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大雾天气时,城市中排放的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容易在近地层空气中滞留,影响人体健康。

应急要点

①不要在大雾天气时外出锻炼。

②大雾天气出行,行人应注意交通安全。应戴上口罩,防止吸入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③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肺疾病的人,大雾天不要外出。

④大雾天空气湿度大,电力设备的绝缘表面会发生击穿现象,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家中应准备一些照明用具。

雾霾

雾霾天气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交通安全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应急要点

①雾霾天气少开窗。在雾霾天,家庭应关闭门窗,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网能够有效吸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②在雾霾天气尽可能少出门,取消晨练,非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发生;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③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④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⑤雾霾天饮食上要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橙子、百合、黑木耳、猪血等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

⑥勤喝水莫熬夜。喝水可让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黏液纤毛更加强壮,首先要多喝水,再就是要注意休息,不能让身体抵抗力因为熬夜、紧张等因素下降。

选择口罩注意事项

①选用合格的防尘口罩。

②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进入呼吸道,使用者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③口罩既要能有效地阻止粉尘,又要使作业者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重量要轻,保养方便。

④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因此必须定期按照口罩使用说明更换。使用中要防止挤压变形、污染进水。

滑坡、崩塌

斜坡上的岩土体受到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称为滑坡,俗称“走山”。

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崩塌易发生在较为陡峭的斜坡地段。崩塌常导致道路中断、堵塞,或者坡脚处建筑物毁坏倒塌,如发生洪水还可能直接转化成泥石流。更严重的是,因崩塌堵河断流而形成天然坝,引起上游回水,使江河溢流,造成水灾

应急要点

①两侧逃。感到地面震动,应以最快速度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很危险。

②缓坡停。无法逃离时,应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

③险地离。不要进入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危险区。滑坡发生时,要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等。因崩塌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

⑤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⑥山体坡度大于 45°或山坡成孤立山嘴、凹形陡坡等形状,以及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都容易形成崩塌。

⑦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后、连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对农田和道路、桥梁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要点

①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②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③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④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⑤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⑥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地铁遇火灾

地铁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十分严重。由于地铁本身独有的特点,一旦起火,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和有毒浓烟的产生,不仅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更给疏散和救援工作造成较大困难;同时,由于地铁内空间过大,大火报警和自动喷淋等消防设施配置不完善,并且一旦起火,地下电源可能会自动被切断,通风空调系统失效,失去了通风排烟作用。

应急要点

①发现火情后,应首先报警,然后寻找附近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力求把初起之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其扑灭。如初期火灾扑救失败,应及时关闭车厢门,防止火势蔓延,赢得逃生时间。

②逃生时,应采取低姿势前进(但不可匍匐前进,以免贻误逃生时机),不要做深呼吸,可能的情况下用湿衣服或毛巾捂住口和鼻子,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同时要注意选择好逃生路线,如果发生火灾,地铁里会有一个排风装置、送风装置,这个时候乘客要冲着风来的方向走,也就是说要顶着风走,迎面而来的是风而不是浓烟,有助于大家逃生。

③在逃生过程中要坚决听从地铁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疏散,决不能盲目乱跑,已逃离地下建筑的人员不得再返回地下,万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断,应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消防队员前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