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会对校外不良青年说我不

学会对校外不良青年说我不

【摘要】:极少数在校学生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恶性发展,与其不良交往息息相关。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结交坏朋友往往是青少年学生走向歧途和堕落的开始。不跟不良社会青年交朋友要做到以下几点: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倾向或者有来自社会不良青年的诱惑,最好及时告诉父母,让他们想办法帮助自己改正。

社会青年,指的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尚不成熟,对交往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这样很容易交到不良朋友,或者在交往中出现不良的举动。不良的交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青少年学生要学会控制不良交往,而且不要和校外社会不良青年交朋友。

不良交往制约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发展

曾有一批专家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团伙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犯罪的青少年学生的早期教育都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弥补,从而逐步导致不良品德和恶习的形成,并积习难改,进而在不良群体乃至社会交往中学习、模仿违法犯罪行为,随着个人强烈占有欲的上升,不断使违法犯罪思想及行为深化,最终演变成了集体犯罪。

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其交往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极少数在校学生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恶性发展,与其不良交往息息相关。交往得越广,交往伙伴越复杂,交往伙伴的品质越坏,交往活动越频繁,坠入违法犯罪的泥坑越迅速,陷入的程度也越深。很显然,一个人的不良交往必然导致思想、感情、行为形成恶性循环,而他们交往对象的类型也决定了他们罪错的类型、性质的严重程度。在校学生的不良交往主要是一般性的不健康娱乐、打闹、交谈等,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结伙途径、媒介、对象等。他们经常纠合在一起,长期受不良观点和信息的影响,在思想上泛起在沉渣,排斥一切良性、健康的东西,片面地探求感官刺激,必然会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具体表现为拒绝社会道德纪律和法律规范的约束,继而严重违纪,然后向违法犯罪的方向发展。

人际交往作为决定青少年学生品德良好发展的要素之一,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即在同龄人集体中关系和谐。有一些中学生与同伴和集体相处不好,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他们逐渐变得不爱同学和集体了,与同学和集体的距离拉远了。这无疑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发展都没有好处。

青少年学生由于交往不慎引发违法行为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青少年学生取得成就的进程。所以,迫切需要拿出有效的办法,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向性工作,阻止青少年学生之间的不良交往,对他们进行思想教化,引导他们朝着健康交往的方向发展。

不良交往危害青少年学生(www.chuimin.cn)

正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因而会结交一些坏朋友—对其而言危害极大,在坏朋友的影响下,他们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气。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结交坏朋友往往是青少年学生走向歧途和堕落的开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学生的作案动机进行的调查显示:30%的青少年学生起先并无犯罪动机,多是受了朋友的怂恿、激将而冲动为之。而且好朋友纠结一起做坏事,能互相壮胆,消除紧张心理,从而加强了他们的违法犯罪动机。

另外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也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而形成品行障碍,有些坏人专门引诱和指使缺乏经验的青少年学生去干坏事,然后从中渔利,不但危害社会,而且毒害了青少年学生,使他们的品行迅速恶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加强警惕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跟不良社会青年交朋友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青少年,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区别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要认为跟着不良社会青年打架、抽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② 增强自控能力。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倾向或者有来自社会不良青年的诱惑,最好及时告诉父母,让他们想办法帮助自己改正。

③ 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多跟学校里品德好的孩子交朋友,跟他们一起上课、玩耍,充实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