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洱海留香:COP15实践与思考成果,点赞农垦人的贡献!

洱海留香:COP15实践与思考成果,点赞农垦人的贡献!

【摘要】:此刻,“洱海留香”走过的路历历在目,这一天来之不易,让我们对所有辛勤耕耘付出者点赞!蒋强是农垦集团的一分子,“洱海留香”种植主要由他负责。这,就是“洱海留香”,饱含苍洱毓秀的情,风花雪月的韵,延续了农耕文化的生命力,承载着记忆中乡愁的味道,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农垦人为保护洱海水域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杨思怡

2021年3月25日,在大理召开的云南省湖泊治理工作大会现场,当我们农垦集团将在洱海边种植的绿色生态水稻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整个会场都沸腾了,特别是得知这种优质水稻被命名为“洱海留香”时,会场里一下子弥漫起阵阵稻米香。

“洱海留香”是云南省农垦集团用实际行动贯彻“绿色兴农报国惠民”理念的结晶,是农垦人奋斗多年培育出的既生态环保又品质优秀的粮食产品,是农垦人在保护洱海保护生态中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更是农垦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大理时留下的“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殷切嘱托取得的成果。

站在1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旁,湛蓝的天空下,美丽的苍山洱海间,丰收的稻田一片金黄。此刻,“洱海留香”走过的路历历在目,这一天来之不易,让我们对所有辛勤耕耘付出者点赞!

蒋强是农垦集团的一分子,“洱海留香”种植主要由他负责。为了将这个云南省农科院培育了30年的稻种在洱海边种植成功,他从开始就下定了决心。

从选种的那一刻起,他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呕心沥血。他一次次摸索,一次次试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用好高原黑土,种出既能保护洱海水源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高原绿色水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是开拓者的事业,一定要细心、认真,同时要自信。(www.chuimin.cn)

从育秧的那一刻起,蒋强每月要往返大理水稻基地许多趟,有的时候就驻扎在稻田里。他和其他同志们一道一丝一毫都不懈怠,一时一刻都不马虎。从机械耕地到引苍山水灌溉,从除草的精耕细作到对病虫害的预防,从保护水源安全到水稻安全,每一个细节的跟踪监管,每一道工序的精益求精。每次从基地回到昆明,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又黑了!”蒋强呵呵一笑:“这说明我健康,有好身体才能种出好产品嘛!”

从培育秧苗的那一刻起,蒋强团队根据水稻专家的技术指导,以绿色生态的方式种植水稻,采用稻鱼共生的方式进行生态种养,从鱼种的选择到稻田的施肥量,一次次的实验让他们掌握了成熟的水稻生态种植模式:耕种前进行轮作,保证稻田均匀的土壤肥力;用人工方式进行除草,用生物制剂代替化学制剂驱虫;严格按照标准施生物有机肥,确保为浮游生物创造良好环境。不断繁殖生长的浮游生物是鱼的天然饵料,鱼的粪便又为水稻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营养,真正地打造了绿色粮食全产业链田园生态综合体。

从收割的那一刻起,蒋强就带领团队进驻洱海水稻种植基地,一待就是两个月。2020年刚刚入秋不久,基地稻田收割在望,可是一场秋雨接连下了几天,收割的日子不得不一推再推。这天,总算风和日丽,蒋强看着小型水稻收割机往返穿梭,所到之处,水稻尽数倒下,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蒋强跟在后面,不断地提示,及时地指导,生怕有一点闪失。终于按照时令完成了收割任务。

所有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收获的那一天,金灿灿的稻谷变成了一粒粒白花花的大米,奔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这,就是“洱海留香”,饱含苍洱毓秀的情,风花雪月的韵,延续了农耕文化的生命力,承载着记忆中乡愁的味道,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农垦人为保护洱海水域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喜看稻菽千重浪,厚得入禾润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