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保护滇西高原之湖,剑湖湿地的科学保护与合作

保护滇西高原之湖,剑湖湿地的科学保护与合作

【摘要】:不仅如此,剑湖湿地是一个物种丰富度较高,生活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较明显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剑川,剑湖还是白族儿女世代生息的乐土,她被称之为“海”,是剑川人民的“母亲湖”。近年来,当地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理观鸟协会等的合作交流,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高原湿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提升保护区科学监测水平。

大理州剑川山师华清民族中学 李 涛

2020年夏季,彩鹮在剑湖湿地自然繁殖并成功孵化了3只幼鸟。这是云南省内的首次记录,为科学研究彩鹮生殖习性等提供了翔实的影像资料。据专家介绍,因为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彩鹮在国内一度被认为已经绝迹。新闻一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剑湖即刻引起广大网友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剑湖在哪里?她就在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境内,是云南省内湖滨缓冲带最为完整的一个高原断陷型湖泊,云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28个淡水湖泊之一。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的朋友都有这么一个印象:男主角段誉掉下山崖,无意中走入一个“剑湖宫”,抬头只见“月亮正圆,清光在湖面上便如镀了一层白银一般”,第二天傍晚只见“日已偏西,湖上幻化出一条长虹,艳丽无比”。其实写小说时作者金庸先生并未到过剑湖,但他于1998年4月应邀到剑川游览剑湖时不禁感叹竟与想象的相差无几。

剑湖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南段,位于我国西部候鸟迁徙的通道上,既是候鸟迁徙过境时的集结点和停歇地,又是迁徙水禽的越冬栖息地。不仅如此,剑湖湿地是一个物种丰富度较高,生活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较明显的高原淡水湖泊。据2017—2018年保护区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49种、鱼类22种、两栖动物13种、爬行类动物16种、维管束植物456种。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组织开展了连续5年的剑湖鸟类资源调查,记录有鸟类250多种。在众多的物种多样性中,有许多是云南高原湿地或当地的特有种。如单子叶植物水鳖科的海菜花为云南高原湖泊所特有;光唇裂腹鱼、云南裂腹鱼、后背鲈鲤和剑湖高原鳅4种为云南特有;剑湖高原鳅是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的新物种,为剑湖特有。(www.chuimin.cn)

在剑川,剑湖还是白族儿女世代生息的乐土,她被称之为“海”,是剑川人民的“母亲湖”。四周白族村落与田园风光相互交织,居民世代与水鸟为伴,绘就了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生态和谐乐章。保护好剑湖、剑湖周围的森林植被以及周边湿地、水域,为候鸟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自然环境优越、食源丰富的理想停歇地和顺利越冬的栖息环境,对云南鸟类多样性保护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当地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理观鸟协会等的合作交流,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高原湿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提升保护区科学监测水平。先后实施了“三取缔”“三严禁”“三清洁”工作,开展了入湖河流综合治理、环湖截污治污、湖滨缓冲带保护与恢复等一系列治理专项行动,剑湖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春天,900亩高大笔直的杨树林在湖滨吐露春色;夏日,600亩海菜花在水面凌波起舞;秋季,成片的菱角结成果实,紫水鸡宝宝在茭草、芦苇丛中孵化出壳,和父母亲戚一起汇聚成目前国内最大的紫水鸡种群;冬季,黑鹳、白尾海雕、铜翅水雉、灰鹤、彩鹮、贼鸥、白琵鹭、钳嘴鹳等3万多只候鸟在这里集会、交友、嬉戏、欢歌。省内外观鸟人员纷至沓来,欣赏候鸟在湖中演绎交响乐的同时,观赏空中白尾海雕、靴隼雕、黑鸢、苍鹰等猛禽展示空中霸主的风姿。

“生态剑湖、和谐家园”正逐步成为我们美好家园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