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身形小适应森林生活-长臂猿的特殊习性和结构

身形小适应森林生活-长臂猿的特殊习性和结构

【摘要】:它们体形小,各种长臂猿站立时的高度都不超过90厘米;它们的体重因种类或性别有些差异,但都在6-13千克的范围内。由于身体轻盈,长臂猿主要生活在森林的树顶林冠层。长臂猿在林间穿梭时,常施展其独门绝技:用一只手的手指勾住树枝后大幅度摆动身体,接着松手腾空飞跃,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抓住前方的枝干。怀有身孕的母长臂猿,照样可以灵巧地攀爬活动,“臂行”无阻。处在繁殖期的长臂猿歌声最响亮,它们靠鸣声传情达意,并结为伴侣。

超级长的双臂是长臂猿最显眼的标志。它们体形小,各种长臂猿站立时的高度都不超过90厘米;它们的体重因种类或性别有些差异,但都在6-13千克的范围内。长臂猿是轻盈灵巧的树栖猿类。

谁的胳膊都没我长!

这只一岁左右的幼长臂猿,走路时担心长胳膊碰到地面,干脆把双手举到了头顶。

我们像风一样自由,就是人猿泰山来了也追不上我们!

野生长臂猿吃、住、休息和日常活动几乎都在树上进行。它们偶尔下地行走时,显得有些笨拙,两条长臂不知该怎样安放才好。长臂猿生活在树木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那里高大的乔木连绵不断,树冠层层叠叠,遮天蔽日,是长臂猿最理想的粮仓、游乐场和庇护所。长臂猿一生都在绿树林海中度过。

上图是东南亚一处热带雨林的景象。

由于身体轻盈,长臂猿主要生活在森林的树顶林冠层。它们来去自如,即使在很细的树枝上也能稳稳当当地停歇。

长臂猿在林间穿梭时,常施展其独门绝技:用一只手的手指勾住树枝后大幅度摆动身体,接着松手腾空飞跃,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抓住前方的枝干。

这种用双臂交替摆荡前进的独特“臂行法”,让长臂猿看起来仿佛在林间飞翔。它们也确实能快如闪电地凌空飞跃,有时甚至能腾出一只手捕捉飞鸟。

两树之间如果相距3-5米,长臂猿能轻而易举地一跃而过。如果长臂猿大力地腾空飞跃,能一下跃进十几米。

怀有身孕的母长臂猿,照样可以灵巧地攀爬活动,“臂行”无阻。

即便是最灵巧的猴子也要四肢并用,才能在藤蔓上前进,但长臂猿只需用两只脚的脚趾夹牢藤蔓,抬起双臂辅助平衡,便能迅速在藤蔓上行进。它们是天生的“高空钢丝杂技演员”。(www.chuimin.cn)

走在林中的藤蔓上,长臂猿如履平地。

长臂猿喜欢采食树林中的多种果实、嫩叶、树芽和花苞,尤其爱吃无花果和榕树果实。它们有时也会捕食昆虫、蜘蛛,或捡拾鸟蛋换换口味。

我用这种高难度姿势吃东西照样很香甜。

长臂猿每天清晨开始高声鸣唱,先由一只猿领头开唱,这算是“独唱”。接着,几对雌、雄猿开始各自的“二重唱”。随后,四周群猿一起参与大合唱。

每种长臂猿的鸣唱声都是独有的,同种之间才能识别和沟通。对生活在密林中的动物来说,声通信很有用。处在繁殖期的长臂猿歌声最响亮,它们靠鸣声传情达意,并结为伴侣。

我们全家都是歌唱家!

在所有类人猿中,只有长臂猿睡觉时不搭窝,林木就是它们的天然“床铺”。白天,它们在林冠层寻找食物、互相嬉戏或梳理毛发;夜晚,它们依然待在树上,或坐在树枝上休息,或靠在树杈上入睡。

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我的床可是纯天然实木的。

长臂猿族群性很强,每个家族群有3-5只成员,能在一起生活很长时间。群体的核心是一对成年的雌雄猿,其余的成员为未成年的幼猿和刚出生的幼崽。每个家族群都占有一片固定的领地。

结束了一天的活动,长臂猿一家回到自己的领地,准备休息。

白颊长臂猿父母精心呵护着它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