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会计学:标准成本控制原理及实施

旅游会计学:标准成本控制原理及实施

【摘要】:标准成本以目标成本为基础,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基于这种“信号”,企业进一步查明差异的成因和责任,及时采取对策,旨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发生。这种标准成本将未来视为历史的延伸,主要以过去若干年内成本的平均水平为基准制定,并结合未来的变动趋势进行调整制定而成。

(一)标准成本的含义

标准成本,又称应该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标准成本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泰勒制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它在成本预算的控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差异的分析和差异的处理等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以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基于这种“信号”,企业进一步查明差异的成因和责任,及时采取对策,旨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发生。

(二)标准成本的分类

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1)理想标准成本,它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是在假定原材料无浪费、设备无事故、产品无废品、工时全有效的基础上制定的。

由于这种成本的要求过高,即使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也无法达到,因此难以用于企业生产实践。

(2)正常标准成本,也称平均标准成本,它是根据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剔除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异常因素,并考虑今后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将未来视为历史的延伸,主要以过去若干年内成本的平均水平为基准制定,并结合未来的变动趋势进行调整制定而成。与理想标准成本不同,正常标准成本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理想标准成本适用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企业生产发展平稳的客观经济环境。

(3)现实标准成本,又称期望可达到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的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的一种标准成本。它是一种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既先进又合理,最切实可行且接近实际的成本,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被广泛采用。

(三)标准成本控制步骤

标准成本法控制,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相关指标而设计,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一个完整的标准成本系统,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以及成本差异处理三个部分。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的一般步骤如下: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生产特点制定成本中心;(www.chuimin.cn)

2.正确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成本标准);

3.揭示实际消耗与成本标准的差异;

4.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5.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认真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6.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算出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7.进行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纳入会计簿记体系的单位才有);

8.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评价考核各责任部门、人员的业绩。

(四)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在制定其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其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然后汇总各个成本项目标准成本,就可以得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项目标准成本=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成本项目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某种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该成本项目的用量标准)

制定标准成本有利于了解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通过每个成本项目差异的分析,还可查明成本差异成因,以便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