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会计学: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工作要求

旅游会计学: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工作要求

【摘要】: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是会计人员及其机构的工作成果。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界定得到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一致认同,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我国会计准则中一些原则性规定与FASB的规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比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至第十九条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九项原则要求,旨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是会计人员及其机构的工作成果。按照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或会计报表)应当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通常,质量高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建设性作用较大,反之则较小。综合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克劳斯的观点,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满足信息需求者需要的程度,以及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规定要求的程度。

1980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全面论述,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决策有用性,次级层次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三个层次是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和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第四个层次是横向可比性和纵向一致性。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界定得到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一致认同,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我国会计准则中一些原则性规定与FASB的规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比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至第十九条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九项原则要求,旨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5.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7.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8.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www.chuimin.cn)

9.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此外,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还规定,会计核算中可采用五种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四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总体来看,会计准则的上述规定体现了历史成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