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研究功能的扩展过程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产生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科学研究却不是它的功能,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正式功能仅有两百年。然而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和近代科技革命影响而建立的大学却对时代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最早提倡现代科学和研究的大学即哈勒大学。由此,哈勒大学成为学术自由的第一个发祥地,它也是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最早基地。......
2023-11-26
大学价值观,是人们对大学的价值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它是人们关于大学认识的核心,对大学理念的坚守、大学功能的发挥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大学的功能任务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这种价值观基本确立并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多方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的价值观也随之变得摇摆不定。大学在满足现代的物质价值需求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天职观念逐渐走向边缘化和虚无化。功利观念支配着大学管理者的办学思想,这种思想还潜移默化到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群体身上,使大学功能出现失位和不协调的局面。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重视“工具人”的培养,忽视心性与人格的培养;在科学研究方面,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把学术研究作为工厂生产,当作流水作业,以至于“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文化理性逐渐走向偏失;在社会服务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教育的哲学除了职业之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科学研究都是天方夜谭……文科生与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甚至还有害。”[30]大学价值观上的不良取向,必然带来大学行为的异化,大学自身的独立性被破坏,不仅影响大学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且还可能使整个社会遭受牵连。转变大学价值观,必须更新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明确科学研究的大学本分、弘扬大学文化的作用。发挥大学功能整体性的价值,保持大学与社会各子系统关系的平衡,才是当前大学的理想选择。
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人是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大学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大学首先要思考的核心主题。过去,人才培养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没有能够超越功利和短视,太过强调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他们思想力和判断力的提升,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养成。与此同时,大学培育人才的模式单调一致,忽略了对学术感性的培养,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养成都极为不利,也违背了社会对个性化、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对社会的依附关系日益突出,大学的精神日益淡漠,人自身的价值也被功利价值和工具价值所取代。现在的大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都通过政策来规制,有的学校甚至牺牲本科生的利益去做其他事情。“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31]的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完全按照社会急功近利的需要去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都归结于人自身,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人是发展的动力,人也是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就是要在大学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彰显大学的育人属性。
突出科学研究的大学本分。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科学研究的地方。大学是知识殿堂,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是通过研究和传授高深知识的过程来实现的。一所没有科学研究的大学,就是一所没有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大学。“探索真理;用批判的眼观检查事实;在不为外部的恐吓或赞同所羁绊的情况下,通过研究掌握的最佳方法得出结论,并且把这个真理传授给学生;向学生接受这个真理对于他必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意义——正是大学真正的目的和目标。”[32]一方面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服务于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为前提,一切科研活动的开展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另一方面大学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不能离开大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支撑。与此同时,大学培养人才、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开始。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可以体现在:“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出自大学,而全世界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占同期获奖人数的3/4左右。美国基础研究成员集中在大学,1901年至2000年的100年间,美国共有204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家,有170人是大学教授。”[33]大学的科研水平代表着大学的水平,大学的水平决定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就缺乏依托。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所大学水平的高低,不仅同人才培养的质量紧密相关,而且也决定了大学服务社会能力的强弱。(www.chuimin.cn)
弘扬大学文化的作用。大学是人类文明最值得骄傲的发明。奥尔特加·加塞特指出:“没有文化的大学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34]文化是大学的风骨和灵魂,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乃至一个国家的大学和科学技术,要站在时代的高峰,就必须先要站在文化的高峰。大学文化,是以文化本身为目的的,而不应以任何政治、经济等利益为直接的行为取向。大学要传承和创新知识,必须以展现自身文化为基础,来展开教学活动。大学文化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同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离开大学文化对社会的引领。
有关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的文章
(二)科学研究功能的扩展过程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产生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科学研究却不是它的功能,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正式功能仅有两百年。然而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和近代科技革命影响而建立的大学却对时代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最早提倡现代科学和研究的大学即哈勒大学。由此,哈勒大学成为学术自由的第一个发祥地,它也是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最早基地。......
2023-11-26
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通过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培养创新人格,投入了艰辛的劳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学科竞赛所倡导的竞赛文化,赋予了校园文化新内涵。......
2023-08-24
第二种,在传统的科研管理部门内,增设一至两个岗位,增加成果转化的职能,体现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为此,创业型大学的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相应变革,从基于文献性成果的数据库转变为应用性成果的孵化器,在这种价值主导的原则下履行科研管理部门的传统职责。......
2023-10-05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以往高等教育工作的成绩,恢复整顿了大学教育秩序,不仅迎来了大学发展的春天,而且促使了中国大学功能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学改革生机勃勃,百花争艳,中国大学发展与时俱进,成就斐然。这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为当代中国大学功能的拓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后,冯之浚、刘树范、胡建华、聂海清等学者展开了大学功能的探讨。......
2023-11-26
制定大学章程,完善校内管理制度。大学章程的缺位,既使我国大学治理存在许多问题,也让大学没有能够建立完善的法人制度。在美国,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它类似于一个立法机关,对大学承担着最终的责任。董事会的正常运作,是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治理成功的关键。......
2023-11-26
克尔认为,古典大学理念已经过时,真正的现代大学应该是“多元化巨型大学”。古典大学专注于功能的单一性。克尔反对把大学功能过于简单化,为大学功能提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克尔颠覆、粉碎了的古典大学的理想,对现代大学的理想进行了重塑。然而,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其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承担的功能是有限的。......
2023-11-26
因而,文化传承创新实质上是把培养学生、造就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如在美国的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大学倡导使用这些传统文化。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作为衍生功能的充分发挥,它们的充分实现是人才培养功能得以充分实现的有力保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