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价值观的转变与重建:人才培养、科研、文化创新

大学价值观的转变与重建:人才培养、科研、文化创新

【摘要】:大学价值观,是人们对大学的价值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大学的功能任务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这种价值观基本确立并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多方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的价值观也随之变得摇摆不定。转变大学价值观,必须更新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明确科学研究的大学本分、弘扬大学文化的作用。

大学价值观,是人们对大学的价值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它是人们关于大学认识的核心,对大学理念的坚守、大学功能的发挥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大学的功能任务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这种价值观基本确立并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多方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的价值观也随之变得摇摆不定。大学在满足现代的物质价值需求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天职观念逐渐走向边缘化和虚无化。功利观念支配着大学管理者的办学思想,这种思想还潜移默化到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群体身上,使大学功能出现失位和不协调的局面。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重视“工具人”的培养,忽视心性与人格的培养;在科学研究方面,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把学术研究作为工厂生产,当作流水作业,以至于“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文化理性逐渐走向偏失;在社会服务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教育哲学除了职业之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科学研究都是天方夜谭……文科生与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甚至还有害。”[30]大学价值观上的不良取向,必然带来大学行为的异化,大学自身的独立性被破坏,不仅影响大学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且还可能使整个社会遭受牵连。转变大学价值观,必须更新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明确科学研究的大学本分、弘扬大学文化的作用。发挥大学功能整体性的价值,保持大学与社会各子系统关系的平衡,才是当前大学的理想选择。

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人是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大学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大学首先要思考的核心主题。过去,人才培养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没有能够超越功利和短视,太过强调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他们思想力和判断力的提升,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养成。与此同时,大学培育人才的模式单调一致,忽略了对学术感性的培养,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养成都极为不利,也违背了社会对个性化、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对社会的依附关系日益突出,大学的精神日益淡漠,人自身的价值也被功利价值和工具价值所取代。现在的大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都通过政策来规制,有的学校甚至牺牲本科生的利益去做其他事情。“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31]的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完全按照社会急功近利的需要去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都归结于人自身,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人是发展的动力,人也是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就是要在大学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彰显大学的育人属性。

突出科学研究的大学本分。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科学研究的地方。大学是知识殿堂,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是通过研究和传授高深知识的过程来实现的。一所没有科学研究的大学,就是一所没有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大学。“探索真理;用批判的眼观检查事实;在不为外部的恐吓或赞同所羁绊的情况下,通过研究掌握的最佳方法得出结论,并且把这个真理传授给学生;向学生接受这个真理对于他必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意义——正是大学真正的目的和目标。”[32]一方面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服务于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为前提,一切科研活动的开展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另一方面大学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不能离开大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支撑。与此同时,大学培养人才、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开始。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可以体现在:“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出自大学,而全世界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占同期获奖人数的3/4左右。美国基础研究成员集中在大学,1901年至2000年的100年间,美国共有204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家,有170人是大学教授。”[33]大学的科研水平代表着大学的水平,大学的水平决定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就缺乏依托。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所大学水平的高低,不仅同人才培养的质量紧密相关,而且也决定了大学服务社会能力的强弱。(www.chuimin.cn)

弘扬大学文化的作用。大学是人类文明最值得骄傲的发明。奥尔特加·加塞特指出:“没有文化的大学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34]文化是大学的风骨和灵魂,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乃至一个国家的大学和科学技术,要站在时代的高峰,就必须先要站在文化的高峰。大学文化,是以文化本身为目的的,而不应以任何政治、经济等利益为直接的行为取向。大学要传承和创新知识,必须以展现自身文化为基础,来展开教学活动。大学文化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同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离开大学文化对社会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