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友谊是随着产生友谊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人的生活与思想不发生变化,友谊就能经久不变。具有相同教养或职业的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产生友谊,那是由于习惯所造成的。然而,事业有成的人、年纪较长的人、经验较丰富的人,他们的友谊完全不受这些限制。与女士谈话,需要彬彬有礼,而这种样子显然有疏远之感,从根本上说,与友谊是不搭界的。......
2023-12-04
大学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经久不变的传统形象:古老的建筑,被学生包围着的超凡脱俗的学者,而学生的主要兴趣在于聚餐、运动以及和老同学聚会。现代大学经历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今天人们看到的景象更多是大学生在大都市的大学里学习商务课程,而不是在古典的大学里学习哲学。这种印象与现实的反差让人们看到大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它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一直在改变并适应新环境。大学在寻求变革、适应环境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其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年大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颠覆了大学本体功能的地位,大学功能整体性的价值也被割裂,以至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价值失偏。
大学的变化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学生数量迅速上升;高等教育投资持续下降;大学基础设施急需更新;破旧的校舍无法满足学生数量激增的需要;学者的身份和地位显著降低;大学教育日益强调职业特性;在问责制和公共纳税人名义下兴起了审计和评估文化;同僚治理(collegial government)模式已实现向专门化管理方式的关键性转变;大学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得到了大力促进和鼓励;新兴学科及相关知识急剧增长;本科课程从以基础课程(conversion)为主向模块化(modularization)转变。”[31]这些变化给大学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必将给大学生活带来本质的转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大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影响的结果,大学被旗帜鲜明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学的一系列政策(走内涵发展式的道路、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等)也都围绕这样的目标来制定。当今社会,所有公民都需要获得比以前更多的能力,他们需要运用技术的能力,需要运用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能力,教育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大学在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做出反应时,结果反而使大学系统变得更加混乱、僵化,越来越与大学的精神背道而驰,大学越来越不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
对大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学校主管部门和校外政治人物把大学推向改革,他们非常明显地认识到自己已失去对所从事工作的控制权,认识到学校只是工作的场所,和那种因职业兴趣相投而聚集一处的学术团体的古典大学理念已相去甚远。学生的情形也与往日有明显不同。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人均享有的资源呈下降之势,校园因不同学生的加入而人满为患。学校教育重程序化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关注不足,因材施教鲜有所见。大学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这种变化,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无人问津,使大学生的满意度下降、目标感与方向感日益模糊。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不断强化的外部控制力量和大学面临的资源不足的压力,这一切无疑会把人推向失望的境地。我国大学功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大学存在各种问题的反映。(www.chuimin.cn)
利维斯指出:“大学在本质上是在大众文明时代为传承少数人的文化服务……迄今为止,大学不仅是一个孕育科学的中心,也不仅是一个技术机构或者专业院系组成的集合体。大学是这样一个有机体:社会通过大学,在集体智慧和全心全意的人文责任感的指引下,持续不断地为我们的文明社会提供记忆和成熟的目标。”[32]这一观点揭示了文化与大学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处理不当,文化会对大学的发展产生威胁。文化即一个地区或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法的总和,是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统一。厉以贤教授提出:“高等教育的观念,受制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的文化观念。”[33]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大学或大学观念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几千年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着巨大影响,大学也不例外。纵观大学发展的历程,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积极方面在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例如,教化人格、尊师重教、内省自察等思想对个人修养的形成、大学秩序的维持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消极方面在于,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传统文化推崇“官本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教育实现上则表现为“家长作风”“长官意志”等。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文化通过几千年的沿袭,一些方面逐渐内化为一种民族性格,它的消极方面必然对大学的改革和功能实现构成一定的阻碍。
人都有盲从的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使大学不顾自身处境,盲目扩张、盲目攀高、盲目升格、盲目改制、盲目追随。“一时间,大学规模越办越大,大学城建设越来越多,升格之风愈演愈烈,跨越式发展的口号愈喊愈响,结果造成竞争失序、专业重复设置、办学效率不高,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失衡。”[34]又如,传统文化强调同一、合一、规范、追求、中庸、自律、他律等思想,直接导致我国部分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分注重学生的外在规范,忽视或不顾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完善。当大学育人使命被淡漠之后,大学再找不到存在的归依,以至于迷失了存在的价值。
有关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的文章
正因为如此,友谊是随着产生友谊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人的生活与思想不发生变化,友谊就能经久不变。具有相同教养或职业的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产生友谊,那是由于习惯所造成的。然而,事业有成的人、年纪较长的人、经验较丰富的人,他们的友谊完全不受这些限制。与女士谈话,需要彬彬有礼,而这种样子显然有疏远之感,从根本上说,与友谊是不搭界的。......
2023-12-04
2003年起,国家推动高等教育评估。欧美及其他国家也有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活动或质量保障活动,区别在于评估主体、评估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结果应用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当前对教育评估最大的意见无非是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大学以及开展了运动式评估。错在大学,而非教育评估制度。而今,新一轮教育评估工作启动了,即审核评估。......
2023-08-31
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目的混乱,使其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泥潭,大学原本赖以存在的价值渐渐衰退。为此,大学务必将大学功能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使大学目的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大学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2023-11-26
第一节消息的类别在不同的媒体上,消息的出现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叫"本报讯"、"本刊讯",有的叫"某某社某月某日某地电";而电视台、电台上,则称之为"本台消息"。单凭一条消息,难以完成这个任务。另一类动态消息是不连续的,自成一体的。目前,这5个学科中有两个已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有一个获准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第二炮兵首屈一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024-03-18
不仅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依赖于生物多样性,而且人类的精神生活、娱乐活动同样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工业原料及能源。在美国,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每年约有3000亿美元。在美国,大约1/5的处方药来源于植物。也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降低生态系统服务的频率和容量。......
2023-10-28
21世纪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大学的战略选择瓦西里·波波夫莫斯科国际大学副校长尊敬的刘继南院长,尊敬的各位同事:首先,受邀得以参加这么重要的国际盛事,我深表谢意。工商管理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是受欧洲理事会工商教育承认的。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特点在于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巨大需求,莫斯科国际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培养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合格的专业人才为主要发展策略。......
2024-02-22
绿色意识形态塑造了世界价值观,“绿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绿色奉为一个绝对的真理。在这样的世界价值观下,国际制裁与压迫皆可以在“人民的支持”下肆意进行,并且还是以崇高的名誉来实施。绿色意识形态的扩张在发展中国家内部获得了积极的响应,产生了草根阶层的环保生态运动。对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2023-08-28
从观念角度分析,创业型大学存在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可见,学界对于创业型大学的价值认识主要基于高等教育的规律与功能,基于大学的本质和使命,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教育政策等关系都不密切,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认同或者价值冲突。本文从观念、行为、主体三个不同层面,系统地梳理学界关于创业型大学带来的价值冲突。......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