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功能整体性与自主性的重建

大学功能整体性与自主性的重建

【摘要】:社会变革要求它的公民在他们的一生中、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全球变革的背景下,能够独立地、相互协调地、积极主动地应对变革。在多元化价值观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比以往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多元化价值观的普及,大学校园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静守。[19]大学在多元化价值观引导下,市场逻辑以合法化姿态进入大学机构内部,冲击着大学的独特性,从而使大学陷入承担社会责任与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两难困境。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受多元化社会的影响,大学发展也具有多元化特征,这给大学留下了太多隐患。在社会多样性越来越被张扬的同时,大学也不得不去迎合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大学对自己的定位随之变得日益模糊。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学就愈加接近社会的中心,社会赋予大学的功能也就愈多。为此,一些社会学家(如丹尼尔·贝尔)提出大学是正在兴起的后工业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在充分融入当代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时,古典大学与世隔绝的藩篱被打破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社会的快速发展,动摇了大学作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和研究与培训权力中心的地位。大学在迎合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忽略了其自身本应该有的特权与坚守,比如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进而简单模仿社会上的一些专业机构,在大学功能变得更为繁复之时,人们不再清楚大学在社会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甚至不再清楚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为战争和战后国家的重建使大学不可避免地卷入社会中。战争以前大学的象牙塔式生活一去不返。大学的这种变化深深地冲击着古典大学的观念,古典大学的形象在人们的头脑中越来越淡化。就大学的外部环境而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变革要求它的公民在他们的一生中、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全球变革的背景下,能够独立地、相互协调地、积极主动地应对变革。在社会的所有机构中,大学是唯一具有潜力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机构。

我国的大学发展同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紧密相连。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实行单一的国家兴办大学,大学的体制被政府高度集中管理。大学完全按照政府教育部门的行政指令办学,大学完全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定,谈不上办学自主权。大学与政府的治理关系就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大学功能的实现也只是单纯地迎合政府的意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绝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型,大学办学自主权依法不断得到落实,就法律意义而言,大学逐渐成为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法人实体。然而,这种单一的体制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的发展取向不相为谋。

大学是社会的一个机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社会是大学系统之外更大的系统,对大学系统与社会系统关系的分析构成这两个系统之间关系的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小的体系,其维持和延续需要与其所处的社会体系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换,这种体系的自主性和对于更大体系的依赖取决于它整合进更大体系的程度。而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小社会型的特征,表现出与社会的强烈同构,并完全整合进政府的社会生产体系,成为培养和创造社会需要的人才和知识的一类组织。”[18]由此,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不言自明,大学的功能根据社会需求来体现。社会形塑了大学功能实现的可能及其领域,不同时期社会需求重心的变化便决定了大学功能的变化。(www.chuimin.cn)

过去,大学和经济的关系总是潜在地占据着学术讨论的主导地位,现在更是被看作影响大学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今的大学,不仅肩负文化创新的任务,也是经济财富的创造者。同时,随着全球性竞争力在国家中地位的凸显,大学也成为十分关键的领域。在多元化价值观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比以往更多、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经济扩充了,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而且技术上的变革改变着传统行业或增加了新职业,需要开展大规模的训练或再训练活动;同时,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和知识,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学科引向专门化。这样学界各领域越来越难以找到共同的目标。

随着多元化价值观的普及,大学校园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静守。为了实现不同的价值诉求,大学放弃真理至上的精神追求,转而为功利办学,个人也为了功利的实现而丢失自己的学习乐趣。何齐宗指出:“一份调查表明,在当下的大学校园,已经出现了一群逃课族,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以上,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则大多在50%以上。大学生逃课后去哪里了呢?据了解,有人在复习英语,有人在学习电脑,有人在准备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人在准备报关员考试,有人在学车拿驾照……这一切都是在为就业增加砝码。”[19]大学在多元化价值观引导下,市场逻辑以合法化姿态进入大学机构内部,冲击着大学的独特性,从而使大学陷入承担社会责任与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两难困境。大学过于把眼睛向外面看,过于取悦于外界的需求,大学的独立性格日渐销蚀,这也是大学功能整体性割裂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