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以往高等教育工作的成绩,恢复整顿了大学教育秩序,不仅迎来了大学发展的春天,而且促使了中国大学功能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学改革生机勃勃,百花争艳,中国大学发展与时俱进,成就斐然。这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为当代中国大学功能的拓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后,冯之浚、刘树范、胡建华、聂海清等学者展开了大学功能的探讨。......
2023-11-26
随着大学的位置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移动,大学功能也从古典大学的一元功能演化为现代大学中流行的多元功能。克尔对大学功能的扩张概括如下:“职能已经扩张,目的已经分化。离心力正在取代向心力。”[6]目前,这种功能多元化的趋势还在蔓延,在功能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个别功能效用的发挥已超越大学职责的边界,各自为政的状态悄然而生。它们使大学本质变得越来越模糊,大学精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源于大学功能整体性的割裂,具体表现为大学的功能紊乱。
现代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功能的认识多种多样,表达各异,从最初单纯的传授知识到进行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再到大学功能的多元化发展。进入20世纪后,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对大学多功能观有一定的研究。例如,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高等学校的职能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将此概况为三大类:“直接的职能(direct functions)”“辅助性职能(support functions)”“附属性职能(ancillary functions)”,具体又分五个方面共十六种职能。[7]克拉克·克尔也曾把高等学校功能分为三大类:生产性职能(the production functions)、消费性职能(the consumption functions)、公民性职能(the citizenship functions),具体又分为十一种。”[8]我国学者关于大学多功能观的表述有以下几种。王洪才认为大学的功能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科技孵化器;就业指导。”[9]徐辉认为现代高等学校有六项基本职能:“保存知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增进知识;应用知识;社会批判与监督。”[10]颜丙峰把大学功能界定为:“保存知识、传承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涵化知识、交流知识。”[11]罗永忠认为高等教育有三个层次八个功能:“培养人才(文化选择、文化传承、发展个性);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文化导向;社会批判、社会咨询。”[12]此外,大学的功能还有技术创新、改造社会、批判功能、素质功能等。然而,功能越多大学担负得也就越多,这不利于大学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功能发挥过程中越俎代庖之事时有发生,很多时候致使大学的本体功能的发挥得不到切实可行的保障。大学功能整体性效应发挥不好,大学的功能紊乱则不可避免。
大学本身是好的,因而人们总是试图去利用它,如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务必厘清大学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的关系,这样才不会改变大学的本质。如果一个衍生功能超过本体功能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应当如何进行理性的审视?打个比方,一把菜刀,它被制造出来是用来切菜的,本体功能是切菜。然而,当有人发现如此好的一把刀时,就另起他心,砍柴的时候也用它。最初,因为刀锋锐利,砍什么都还算顺利,但时间一久,刀就会变钝。不仅柴砍不了,甚至连菜也切不了。那它还是菜刀吗?它已经不再是一把菜刀了,因为它的本体功能——切菜的功能已被破坏了,其衍生功能——砍柴的功能也消失殆尽,最后它将不是它。(www.chuimin.cn)
利用好的性质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好东西如果不加以利用,就失去了好的意义,而且好东西被利用时,可以实现它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利用的时候不能改变本质,否则它不仅发挥不了本体功能甚至连衍生功能也会消失。对现存事物,我们切不可因为它的好就将其功能予以滥用,赋予其太多功能,不仅难以承担衍生功能扩张的重负,而且连最本质的功能也会被彻底破坏。这样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大学功能的应用。弗莱克斯纳曾把大学看作一个机体:“在这个机体中,部分与整体是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巨型大学却不是这样——可以增加和减少许多部分而对整体没有什么影响,或者甚至毫不受人注意,或者滴血不留。它更多的是一种机制——一系列过程产生一系列结果——这个机制由行政规章联结在一起,由金钱作动力。”[13]因而,我们需要把大学功能归于一个整体中予以考察,方可避免大学的功能紊乱,构建大学功能整体性可以促进大学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大学本体功能与衍生功能协调发展。
现在的大学,克尔指出:“充满着混乱,分化职能、协调学校和部门更加困难。冲突增加,比较新的学校挑战比较老的学校。问题也在激增。现在什么应该是独立自主的和受教授控制的?现在什么应该是大众化的和受市场或公众控制的?政府应该资助消费和政治的职能,还是只资助生产和福利的职能?一所大学应该试图包含很多职能,还是应该涌现集中专门化的学校?”[14]这种混乱同大学功能非计划增长紧密相关。比如,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大学的功能需求没有随社会的变迁终止,大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促使社会对大学赋予了更多的功能,这种非计划的增长使大学的功能扩张变得势不可当。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机构,功能增加会使大学的复杂性扩大、规模变大、层面更多、注意力更加分散、忠诚度也难以确定。这样的增加还会带来大学目的的混乱、模糊,操作的无效率,使大学功能整体性遭到破坏。此时,大学内部的统一性就被视为大学功能协调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大学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大学功能是从单一化到综合化的一体化过程,大学各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微妙地、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大学的功能协调是大学统一性得以存在的基础。不同的功能,无论如何冲突,都是大学功能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学功能整体。就此,在大学被功能紊乱的沉重负担压倒之前,本书将在下文对大学功能整体性割裂的原因进行分析。
有关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的文章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以往高等教育工作的成绩,恢复整顿了大学教育秩序,不仅迎来了大学发展的春天,而且促使了中国大学功能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学改革生机勃勃,百花争艳,中国大学发展与时俱进,成就斐然。这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为当代中国大学功能的拓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后,冯之浚、刘树范、胡建华、聂海清等学者展开了大学功能的探讨。......
2023-11-26
[22]对于很长时间一直承担培养精英人才的西方大学来说,“金字塔”或许是对大学的一种最生动而形象的表达。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产生后,现代西方大学已走出“金字塔”进入社会。整体的性质与规律是由组成整体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体现的,各组成要素孤立的特征与活动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
2023-11-26
大学文化传承功能遭受限制,文化创新的功能更是被教会坚决地排弃在大学之外。以美国为例,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实施,引导并强化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萌发的社会指向。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今天的大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是从文字出现之后开始的,一般认为是以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为标志。大学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大多数情况下集中在社会现实生活领域,几乎涉及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2023-11-26
大学必须根植教育,魂系学生,才能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学,有生命力的大学。立于大学生命的基点,本丛书意在从大学思想和制度的维度,探索大学延绵800余年至今不衰的历史之谜与发展之路。思想与制度构成了大学的灵与肉,互为偎依。道以为制,制以为新,这是大学的肌体。文以载道,育人为先,这是大学的生命,中国大学的生命。......
2023-11-26
时至今日,优化大学治理的路径,不是为了去行政化而进行改革,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使命,履行大学的责任。大学治理的过程是调整大学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过程,涉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的分配和关系的重构,因此选择治理的路径尤为重要。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大学自治就是大学学术性特征的前提和保障。......
2023-11-26
实际上,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整体目标也只有一个,真正的权力中心也只有一个,传统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区别在于两者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大学功能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这四大功能在大学内部相互协调与协作,共同促进大学的发展。多元化巨型大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体,其功能错位、功能失调的现象已无法避免。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一起作为大学的衍生功能,是对人才培养这一本体功能的必要补充。......
2023-11-26
社会变革要求它的公民在他们的一生中、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全球变革的背景下,能够独立地、相互协调地、积极主动地应对变革。在多元化价值观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比以往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多元化价值观的普及,大学校园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静守。[19]大学在多元化价值观引导下,市场逻辑以合法化姿态进入大学机构内部,冲击着大学的独特性,从而使大学陷入承担社会责任与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两难困境。......
2023-11-26
大学的不同功能之间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处理得好,能促进大学功能的发挥;反之,则会引起功能整体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大学功能的错位与失衡。然而,这样的大学已失去了共同的理念和目的,已称不上有机体。大学只作为象牙塔或服务站,显然是两个不幸的极端。然而,在充满活力的大学系统中,大学的功能却因为大学在对社会发展要求的回应中,有所偏废,发生错位,这是大学发展极为不幸的遭遇。......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