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

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

【摘要】: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功能,因为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人的活动。由于大学没有把发展科学看作大学的功能,这期间,大学对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大学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功能是大学的本体功能,是大学活动的中心。由于人是大学的主体,衍生功能从属于本体功能,它们的存在最终都是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古典大学,把人才培养称为教学。实质上,教学只是人才培养的一种主要途径,此外,人才培养还需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途径,也需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功能,因为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人的活动。大学产生之初,大学的人才培养层次比较单一,就是培养本科生。19世纪,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后,大学又承担起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已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人才培养的类型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8]无论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何种类型,它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传递深奥知识、分析批判已有知识,还要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人们在理智分析、鉴别、阐述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不能离开大学这样一种独特的社会机构的存在。可见,现代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不能同大学的存在与发展相分离的,由此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大学的对象是人,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是大学固有的本体功能,也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其他的大学功能都是从这一本体功能中衍生出来的。在900多年的大学发展史中,尽管大学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却始终没有改变。

从大学在12世纪产生到18世纪末、19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大学的唯一功能就是人才培养。由于大学没有把发展科学看作大学的功能,这期间,大学对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约瑟夫·本-戴维指出:“到18世纪末为止,大学向来是从事专业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是培养政治上最优秀的人才。大学教师通常是有学问的人,而其中只有少数人从事我们行政所称的学术研究,如法律哲学、神学、古典语言、文学和科学等领域中的学术研究。自然科学还没有构成大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则是例外。由于少部分的科学当时和医学实践有关,医学院的教授只是偶然从事科学研究,即使他们进行研究,也并不把它看作是正式的任务或职责的一部分;他们或任何其他人也不把大学看作是研究的机构。”[9]可见在当时,科学获得更有利的自主性的环境是在大学之外。

16—18世纪科学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这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大学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寄予更高的期望,由此要求大学承担起发展科学的职责。大学从产生起就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就是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承担科学研究的功能既符合大学的内部逻辑,又能为人才培养功能的实现创造现实的实践环境,进而促进人才培养功能的完善。19世纪后期,社会发展速度变得更加迅速,对人才、知识和技术的依赖也随之提高。社会要求大学更直接地介入政治、经济和文化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所做的贡献。这种要求并没有否定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的本体地位。它不仅与大学发展的内部逻辑相一致,还对人才培养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学是国家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大学必然肩负着提升人类精神和道德的使命。在教育活动中,文化的传承创新起着基础和关键作用,教育正是通过文化传承创新起的基础和关键作用,使个体社会化的。因此,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既是大学的职责所在,也是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它对人才培养功能的实现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www.chuimin.cn)

大学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需。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大学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推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此,人才培养功能是大学的本体功能,是大学活动的中心。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资源,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真正的大学是探求真理、自由成长与培养人才的最佳场所,这里充满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深切关怀与最高尊崇。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大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应当将学生培养成富有主体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素质提高的基础,社会的根本任务在于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这也是大学的本质所在。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培养人作为自己永恒的根本任务,古典大学是这样,现代大学也是这样。因此,“在当代,培养人才仍然是现代大学必须承担的第一责任”[10]。追求一流、追求卓越,历来是教育改革者追求的理想,而这一理想的实现必然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大学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它自然不能遗世独立,孤芳自赏。从大学的本质与长远发展看,大学应以其专有的知识来为社会服务,以解决或疏导当前的问题。然而,社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功能也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如果大学太过重视社会需求,或有急功近利的做法,必然导致大学这个不具备万能性的机构不堪重负、功能错位与失调。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拆除它与社会之间的高门危墙时,不能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放弃或影响它探求真理、培养人才的长远而根本的使命。从大学功能产生和发展的角度看,培养人才是大学固有的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是大学的衍生功能。由于人是大学的主体,衍生功能从属于本体功能,它们的存在最终都是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人才培养功能的充分发挥,能促进大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