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工程设计:WAN接入管理

网络工程设计:WAN接入管理

【摘要】:在广域网内,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传输介质可由电信部门提供。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域网管理建设建议参考以下原则:1)全面性。企业根据其行业特点和广域网发展情况,来选择网络管理平台和相应产品组件。因此,不同的广域网接入方式决定了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也叫远程网(Remote Computer Network,RCN),它的作用范围最大,一般可以从几十公里至几万公里。一个国家或国际间建立的网络都是广域网。在广域网内,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传输介质可由电信部门提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Internet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了数万个网络,终端用户已达数千万,并且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

作为IT资源的组成部分,广域网的建设应该与企业整体IT发展保持一致,以支撑企业IT业务和服务。因此,广域网管理需要有效管理企业广域网络资源和业务,提供专业、快捷、可靠的广域网络管理服务,从而保证广域网络的稳定和高效。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域网管理建设建议参考以下原则:

1)全面性。无论属于哪个行业,都需要关注基础管理、接入网管理和骨干网管理这三个方面,选择一个能够提供全面管理方案的平台和产品,对于每个企业的IT规划都至关重要。企业根据其行业特点和广域网发展情况,来选择网络管理平台和相应产品组件。比如,大型连锁企业的广域网,需要针对众多连锁店,提供分支接入管理和IPSec VPN管理组件;对于政府行业专网,更多关注骨干网的可靠稳定和高质量的业务承载,因此拓扑连通性、流量性能管理和骨干网VPN管理则是重点。

2)高效性。广域网管理的高效性体现在业务部署和运维上,而运维工作占用了IT管理员的大部分时间。因此,专业而丰富的网络流量和质量报表设计、设备和链路告警监管、运维流程处理是广域网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广域网的分支接入、骨干网VPN、全网QoS策略等功能技术相对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部署工作量大,因此需要提供自动化、经验化的管理工具以保证管理的效率

3)智能性。根本上说,智能性也体现了高效性,但不同的是,智能性还能够辅助IT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设计、避免错误部署等特点。比如把网络设计经验做成管理资源和流程,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优化管理操作等,这里不仅体现了高效性,更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关怀。

由于行业特点和规模的不同,企业在广域网的接入链路和技术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对于链路,有选择专线,配以固定地址;有选择Internet接入,采用固定或动态地址。对于同一个地方政府或企业,不同的级别或部门也经常采用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比如电子政务外网,行政部门接入一般采用专线;而对于乡镇、街道办事处,由于接入点众多,数据传输量也不大,往往采用Internet接入,并提供IPSec加密。因此,不同的广域网接入方式决定了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www.chuimin.cn)

对于专线接入方式,一般把接入网纳入到骨干网中共同管理,对于不同层次的网络,根据企业要求,划分管理员的权限,进行分级分域管理。对于有大量分支网点采用Internet动态地址接入的情况,则要求大批量设备的动态地址管理,自动升级和配置下发,从而免去现场维护的工作,为IT远程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为实现以上需求,推荐采用H3C iMC BIMS智能分支管理组件。对于有IPSec加密需求的分支,再辅以IPSecVPN组件进行管理,且IPSec VPN管理与BIMS管理实现联动,可通过BIMS进行IPSec VPN的统一部署,如图9-5所示。

978-7-111-45076-4-Chapter09-5.jpg

图9-5 WAN接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