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琴曲律制与调名:潇湘水云及其联想

古琴曲律制与调名:潇湘水云及其联想

【摘要】:古琴关于律制与调名的理论十分混乱复杂,要去理清真不容易,师兄黄耀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对此作了总结,写了两篇非常好的论文:《中国律制》与《传统古琴谱中的琴曲调名探讨》,分别刊登在《琴道》第二期与第五期上。又通过三分损益之隔八相生法产生十二个律,这种律制称之为三分损益律,律即音名,或称调名。由于琴谱中调名比较混乱,下表列出一些,以便对照。

古琴关于律制与调名的理论十分混乱复杂,要去理清真不容易,师兄黄耀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对此作了总结,写了两篇非常好的论文:《中国律制》与《传统古琴谱中的琴曲调名探讨》,分别刊登在《琴道》第二期与第五期上。我在对其研读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笔记,不忍丢弃,附之于下。

一、五音的产生与三分损益律。通过三分损益法产生宫、商、角、徵、羽,即古代的唱名,犹如今之do、 re、 mi、 so、 la,五音中以宫音为主。

注:图中小字宫商徵羽均为弦长,以宫弦长为基础,逐行推算,所得亦为弦长。

又通过三分损益之隔八相生法产生十二个律,这种律制称之为三分损益律,律即音名,或称调名。一个律即一个半音。其中各律相间不一,有大一律、小一律之分,无法实现旋相还宫。

二、纯律,又称自然律。纯律音阶中各音是用纯五度(弦长之比为2/3)、大三度(弦长之比为4/5)以及八度音(弦长之比为1/2)音程互相加减推算而得,与纯音程完全相符,音响特别和谐。

在我国历史上虽没有出现过有关纯律的理论,但大约在秦汉后期的古琴己有十三徽的应用,而十三徽的设置是完全应用了纯律。徽位是完全根据泛音的原理排列的,其中第三、六、八、十一等四个徽位上的泛音,都是纯律所独有的音,而其余九个徽位上的泛音,则是纯律与三分损益律通用的音。徽位所代表的弦长比值除2/3(与三分损益律所求得的相同)以外,都不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且古琴上的七徽刚好是弦长的1/2,较三分损益律不能还宫有较大的优越性。但纯律也有大半音、中半音、小半音之分,在旋相还宫上,同样存在着实际问题。琴徽的次序与弦长的比值如下:

*假定空弦为c。(www.chuimin.cn)

三、十二平均律。在公元5世纪时,杰出的科学家何承天(370—447 )第一个提出了“十二等差律”(《隋书·音乐志》称“新律”)的理论,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不能返生黄钟的问题,而且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

明朱载堉(1536—1616)字伯勤,号句曲山人。著有《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等。1606年朱载堉曾将其所著汇缩成《乐律全书》四十七卷。朱氏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1584年完稿的《律学新说》,称为“新法密律”。随后在《律吕精义》中详细阐述了用句股定律求得应钟(即一个半音)之数的方法(假定黄钟正律弦长为一尺),其他各律则以公比为=1.059 46的等比级数将一个纯八度均匀地分为12个半音,即,正黄钟(C)=倍应钟(B) / 1. 059 46,倍应钟(B)=倍无射(bB)/1.059 46,以此类推。以上计算的结果与现代计算完全相同,只是朱载堉算的是振动体(弦)的长度,振动长度与频率适成反比。而欧洲最早的十二平均律见于1691年Werkmeister的《音乐的调和律》一书,比《律吕精义》晚了一百年。

在我国的律制上虽然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三律并存,但实际上一直是三律并用,各律间尽管在音高上有所差异,但并不太大,本来就可以忽略,需要耳音特别好的人才能分辨。而且从音响学的角度看,人对音响既要求符合一定的音准,又要求有一定的音差,些微的音差在一定范围内又起着增加刺激性、增加表现力的作用。因此在乐律问题上不必过分苛求绝对的统一。在古琴独奏时可保留纯律,以突出古琴的风格,但在齐奏、合奏中则可顺应平均律的优点,以求得互相配合。

四、古琴曲的调名,在传统的琴谱中,旧用调名有三十多种,这些调名都是根据古琴的七条弦的调弦法来定名的,如正调、蕤宾调、楚商调等。这些调名反映出乐器本身各弦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不能反映该调的绝对音高。在古琴所有的调中,从南宋(12世纪初叶)时起,普遍都用正调定弦作为基本调,其他各调都是从正调转变而来,如以固定音高调弦,正调定弦以一弦定为黄钟(相当于C音),则依此为太簇(D)、夹钟(bE)、姑洗(E)、仲吕(F)、 宾(F)、林钟(G)、夷则(bA)、南吕(A)、无射(bB)、应钟(B)、清黄钟(C)、清太簇(d)。传统的定调法,以十二律中各律为宫所建立的音阶系统称为“均”(yùn),如不紧不慢正调以三弦仲吕为宫,称为仲吕均(1=F)等,见下表。

五、古琴的调弦方法可分成三类:正弄:正弄共有五个调,以正调为基本调。改定他调时,以正调定弦为基础,松紧某一条弦或几条弦,使之降低或升高半音,以符合新调的要求。侧弄:以正调定弦,分别以各弦为宫的定调法。实际上就是黄钟均的音阶,也就是1=C的音阶,以不同的弦为宫来定调。如以黄钟为宫(do),则称黄钟均侧弄等。外调:用于乐曲的某种特殊调弦法。

由于琴谱中调名比较混乱,下表列出一些,以便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