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力朝向主要定位基准面A,这样做有利于保证孔与左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如果夹紧力改为朝向B 面,则由于工件左端面与底面的夹角误差,夹紧时将破坏工件的定位,影响孔与左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对刚性较差的工件,夹紧力作用点应增多,力求避免单点集中夹紧,以减小工件的夹紧变形。因此,夹紧力的大小必须适当。......
2023-06-29
一
初学琴,左手指按弦处无老茧,稍用力即痛。后想一法,平日无事,用指甲,或桌边,或凡有边棱而不尖锐之物,将手指按弦处摩擦至红,有空即做,未几,老茧生,弹琴再也不痛。
二
《琴书大全·(弹琴)手势图》
弹琴的指法手势技巧,很多老师都会指出个一二三四来,这对于初学者,甚至学有所成者都是有益的。但弹琴已到一定阶段,如果再拘泥于这些,弹出来的琴就会比较呆板。任何事情开始要有法,这就是“先规矩而后方圆”。之后要知道“法本无法”、“法无定法”的道理,弹琴始有所改进。
三
弹琴要有指力,指力,既指右手击弦之力,又指左手按弦之力,无力则音浮。我开始学琴时,以为指力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没有注意。至弹《潇湘》,一师不屑,谓其音若摸。当时不以为善,反以高雅自负,后有录音,始知确有需要改进之处。为求速成,后来习琴时刻意为之,击弦刚猛,其音稍燥,按之过紧,琴桌摇动。甚至平日无事,不时以右手作轮指状弹物,以练指力。虽有不以为然者,然始终坚持不懈。半年余,自感指力大涨,随手挥按,既无刚烈之声,亦无虚音。因此而悟,初学古琴必须先用力去“弹弦欲断”、“按令人木”,用力不觉只是按令入木的结果。当然“弹弦欲断”、“按令入木”,也不能纯用拙力,如人练拳,用力虽猛而仍以灵活为要,也就是说,击弦虽猛,手要灵活。后读蒋文勋《右手纪要》:“始于弹欲断弦,以致用力不觉。”《左手纪要》:“其要始以按令入木,以致音随手转。”方知前人已有所述。如开始学琴即以“用力不觉”自诩,其结果必如我。如已如此,纠偏之法,“矫枉过正”,也许有效。
四
右手指触弦部位,通常在岳山与一弦之间,但得因琴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更重要的是要视琴曲的需要,可从近岳山处直至五、六徽间灵活用指,一般离岳山越近,音越硬声越清越响亮,离岳山越远,音越柔声越模糊低沉。成玉磵《琴论》说:“下指要逼岳,则声铿锵,至于细微之处,当四徽以下,不然,是琴筝也。”
五
右手弹琴,除甲肉向背、正出斜扫以外,其触弦时间亦为要紧。短,出音干净利落其音清脆,长,其音柔美。用之于挑剔擘,特别用之于挑。触弦时间稍长,指甲与弦在击弦之前,有一个摩擦过程,这一摩擦过程会使弦微振,产生丰富的泛音,击音时随音而出,音就必然圆润动听。只是抵弦不能过紧,出弦不能过猛,反之,效果恰恰相反,噪声连出。这是吴兆基老师教我的,大家不妨试试。在弹慢旋律及声音较轻时,手傍弦徐徐向下前方用臂力推出,使指甲与其弦轻轻摩擦,音轻柔、美而易控。如在近弦处,提气用指甲向上前方轻擦,会出来一种极轻极轻的音,配合长时间的上下进退虚音,间隔用之,可使虚音持续时间更长,使人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据说,此系吴景略先生首用。用于抹勾托,同样也要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触弦时间。上述在慢速用,对于快速,则指必悬落,触弦干脆利落,否则增加杂音。
六
托:基本法为大指倒竖,先肉后甲,向外直托。但根据曲情,可以将大指斜势傍弦,以指左纯肉拨弦,散音发声更为浑厚,犹如竖琴,我在《秋鸿》第三段散音用此法。亦可用纯甲向上斜出,泛音更显空灵,弹《潇湘》泛音可试用。
七(www.chuimin.cn)
作拂时,一般法,甲肉并用,由深而浅入弦,得音先轻后重,速度由慢转快。其实应根据音乐变化,用指亦可以先浅后深;得音可以先重后轻,甚至可以先轻后重,也可以为突出某音而使其余各弦皆轻;节奏亦可以多变,甚至一二弦缓、三四弦急、余弦复缓等等。用指亦可以指腹贴弦,以肉为主作拂,其音模糊,若以纯甲尖,其音清越。触弦处可自近岳处至三、四徽选取。走势可取直势、自中至右弧势或自左至中弧势不一,视曲情需要。
八
滚:轻重缓急柔刚,同样有诸多变化,有的必须坚其手指,滚时字字清晰,或先重后轻,如雷声隐隐,或前后如一,若珠落玉盘;有的则必须将名指屈伏其上,轻轻掠过,或提气用指尖,如风送驼铃,秋后天籁,或侧用甲肉;如雾中山泉,空濛一片,微闻旋律。其节奏亦或前紧后慢,或前后如一,或前二紧后慢,或前五紧后一单独弹出,不一而足,种种均要根据曲情曲意为之。滚拂,可断可连,可顺时针可逆时针,均以曲情为主。
九
推出:左手推出时要腕向右转腕至中指几与弦平,将弦往内拉进少许,然后向右方斜出,此时音色佳。另外,斜出方向可根据曲情朝下或向上。
十
左手徽位作上、下时,要根据需要,虚实兼用,即可全实,可实—虚—实,可虚—实或实—虚等。退复时,也不一定全实作,可以实—虚下—实上,如大指,可在离开本位音后即用气虚提至下位音再实上,如中指,则可由平转侧,再转平上,名指用侧,则可由侧转平,再转侧等等。进复亦然。作下行时,根据曲情,弹时若适当作些逆势起指,弹后立即向右缓上少许再转折下行,此亦犹用笔之逆锋行笔,比取音直下,别有韵味。
十一
吟猱是古琴左手指法中变化最多的一种指法,也是分类最多、讨论最多的一种指法,各琴谱对其的描述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近来古琴论坛上对此也进行了热烈的争论:何为吟,何为猱,几上几下,几分几许,对于这些讨论,我认为,都是一种很好的探索,说明一些琴人已不愿仅停留在弹琴、演出、授徒,想对琴学的理论进一步进行探讨,这是一种进步,一种可贵的进步。将吟猱逐一细论的好处是:一是有利于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各琴谱对吟猱的解释;二是能拓宽读者的视野,使之知道吟猱有各种各样的吟猱。这是件好事。但这样的讨论,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极有可能也产生一些负面的东西。
首先琴谱上为什么要设定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吟与猱,这主要因为琴谱的编撰者希望能将乐曲指法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下来,使后学者尽可能依靠琴谱就可以基本再现乐曲用指方法,因为左手的手法千变万化,于是就有了这么多的吟猱。但又因为古琴是一种个性化乐器,是一种纯独奏乐器,合奏齐奏几乎极少,也不合适。每个弹琴者虽有师承,但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个性化的发展,这就使得每个琴人都有他自己的弹奏手法与风格,因此在各家的琴谱中关于吟猱的表述就不一样了。即便如此,在同一本琴谱中,就是编者本人在实际弹奏不同的琴曲时,特别是弹奏不同流派的琴曲时,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琴谱说明中的吟猱取音方式来弹奏,琴谱说明中的吟猱弹奏方法也只是一种大体上的方法,不能以此为准,更不要说对于几千年来这么多首、这么多流派的古琴曲,要想弄出一个十分详尽的标准吟猱手法来说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如非要搞出这么一个超谱本的吟猱标准来,那倒真会后患无穷了,不仅使吟猱变得十分繁琐,学者无所适从,更使吟猱僵化,严重束缚习琴者的手脚与思维,最终会使古琴丧失其个性化的特点,成为一具毫无根据、毫无生气的僵尸。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打谱,自由式打谱另当别论,则宜先把该谱所属的谱本上有关指法的说明研究一下,先按照该谱本说明的吟猱(包括指法)来打,而不要仅按照自己固有的理解来打,否则打出来的谱与谱作者的原曲会相差很大。打完谱后,如果不是考古式打谱,在自己对该琴曲的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仔细揣摩,再适当改变吟猱(包括指法)。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自弹,那只要有简单的定义,加上几个特定的吟猱就够了,其余则灵活处之。一般情况下,吟猱定义为:吟的范围小,在二、三分范围内,取音活而圆润;猱的范围较大,取音苍劲而方,即可。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弹吟时,有时也方,激烈而刚;弹猱时,或指在弦上来回盘旋,或在弦上作垂直方向将弦缓慢推拉,其音亦柔。
有关潇湘水云及其联想——马如骥古琴文集的文章
夹紧力朝向主要定位基准面A,这样做有利于保证孔与左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如果夹紧力改为朝向B 面,则由于工件左端面与底面的夹角误差,夹紧时将破坏工件的定位,影响孔与左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对刚性较差的工件,夹紧力作用点应增多,力求避免单点集中夹紧,以减小工件的夹紧变形。因此,夹紧力的大小必须适当。......
2023-06-29
诸如此类的名人事例数不胜数,通过研究这些古人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种魄力,一种面对事情毫不犹豫、果断处理的魄力,正是这种魄力成就了他们。有魄力的人在时机到来之前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当机会到来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把握它、利用它。同样,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执行力更强,既要具备必要的相关知识,更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从而体现出做事毫不犹豫的魄力。......
2023-07-26
A.尽量绕道躲避B.立即报警,停车观望C.协助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D.加速通过,不予理睬解析:题中,A、D明显错误,先排除掉,B停车观望与题意也背道而驰,唯有答案C为给予“帮助”,符合题意。印象认定法要求考生对某知识点由印象的深刻程度来选择答案。......
2023-10-06
要培养我们的联想力,实际上就是培养我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的能力。在了解和简单掌握联想原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自己的感觉联想,即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培养联想力。可以从视觉联想、听觉联想、触觉联想、幻觉联想、嗅觉联想、味觉联想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单学习,进而锻炼和培养联想力。经过反复训练,联想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024-08-31
实操目的1.通过观察,认知和区分3种开关的外观。实操内容及步骤1.从外观上区分3种开关;2.认知3种开关的主要参数;3.分别拆、装3种开关,进一步熟悉其内部结构,加深对其动作原理的理解;4.逐步掌握3种开关的正确接线及其使用方法;5.实操结束后,要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实操报告。......
2023-06-15
通过对其中的线条结构、色彩搭配、艺术内涵等进行剖析,学生才能逐渐感知到其中的艺术魅力。美术教学的审美功能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可以通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写生,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中了解美术作品的原型,并结合所学,进行作品的艺术化处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知能力。......
2023-07-23
学吉他只要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加上长期的练习和摸索,就能找到一些定音的规律和技巧。国际标准音A的频率为440Hz,使用电子校音器应当选440Hz,在电子校音器上拨动琴弦,电子校音器可以直接显示琴弦的音高。图33电子校音器图34定音器调弦:我们可以用共振原理和泛音调弦两种方法进行手动调弦。泛音调弦的步骤:1.首先将1弦调到E音。......
2023-11-20
模具结构图:如图11-23d所示。2)根据制件结构分析,本模具采用正装机构,凸模通过固定板装在上模上。凹模固定在下模上,该制件尺寸较小,对应的凸模尺寸也较小,因此模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卸料板对凸模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要求卸料板的运动精度很高,所以采用卸料板与模座一起导向的滚珠导柱导套组合而成。3)模具整个加工过程共有个工位,工作工位有12个,空工位有1个。......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