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欣赏其他音乐相似,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欣赏亦应分为刚刚接触古琴或完全不懂古琴阶段、入门阶段以及进一步提高阶段。但是光好听、喜欢听、愿意听就是欣赏古琴音乐的全部吗?回到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话题上。前面说过,中国传统古琴音乐是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有一个主题,主题就是该曲想要表达的内容。......
2023-11-25
我们知道,音乐固然有它无可替代的特点,但因为它只有七个“主音字”(至多十二个,中国音乐通常是五个),它无法精确地去叙述完整的事象。如果没有标题或说明,除了感觉以外,音乐很难向人们传递明确的信息。假使没有标题,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的,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可能会被理解为《马嵬坡》,其描述科里奥兰被放逐情景的第一主题,可能会被理解为杨贵妃被缢时的场面,而表现科里奥兰的母亲和妻子恳求的第二主题,可能会被认为是描写唐玄宗思念爱妃的悲伤心情了。柏辽兹也曾说:“音乐确实可以表现快乐、悲伤、庄重、谐谑;可以明显地区别一位皇后的忧愁和一个村姑的烦恼;可以区别安静、深思和热情爆发前的热烈的幻想;而且,凭着从不同民族借用适当的音乐语言,可以区别Abuzzi土匪的小夜曲和Tyrol或苏格兰猎人的小夜曲,区别充满神秘的巡礼者的进行曲和从市场归来的贩牛商人队伍的进行曲;可以使残忍、卑微、怪诞和天使般的纯洁、高贵、坦白形成强烈的对比。
但是,如果企图超过这个巨大范围的限度,音乐就必须依赖文字、歌唱、吟诵或朗读,来弥补一个同时诉诸理智和想象的作品中音乐表现手段所遗留下来的缺口。因此,《阿尔切斯特》序曲可以表达孤独和怜悯的场面,但它不能告诉我们怜悯的目的和孤独的原因,它决不能告诉观众阿尔切斯特的丈夫是Thessaly王Admetus,他被诸神判了死罪,除非有人替他去死,才能救他的命,但这是歌剧序曲的主题思想。”同样,《流水》的连续滚拂,如无标题,也许可以被理解为《十面埋伏》的战争片段,连续的滚拂,其激烈的程度不亚于琵琶,其中的滑音,犹如厮杀声、呐喊声、流矢声。也怪不得表现昭君出塞哀怨思汉情绪的《昭君怨》变成了“龙在云雾里飞翔”的《龙翔操》,《秋塞吟》又弹成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何(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的《搔首问天》了。
音乐、语言文字、舞蹈、绘画等是人们表达外界事物及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其中语言文字是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精确、最完美的表达方式,没有比语言文字更能把世上的一切表达得更为确切的了。人类可以没有音乐、舞蹈、绘画,同样可以精确地将自己要说的事实与情感表达出来,但绝不能没有语言文字,否则人类也许将只能回复到史前时代!音乐、舞蹈、绘画的特点是弥补“言之不尽”。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相似的话:“诗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绘画和音乐两种艺术类型的双重特性,既能像音乐那样表现主体的内心情感,又能展示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因而诗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高峰,因为它是抽象普遍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统一。”那种认为“音乐在人类的思想形式中最为精详,远胜于言语”(丰子恺《音乐讲堂》)的说法,只是音乐人的自我陶醉而已;而《松弦馆》所谓“声音之道,微妙圆通,本于文而不尽于文,声固精于文也”,也尽一面之辞。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不管是音乐、绘画还是舞蹈,其内容基本都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分析与阐述的。当然,无论是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建筑等,还都有其一定的超越语言文字的自身特性,一种语言文字难以完全确切地直接作用于人类感官的美学特性,正是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语言文字的自身特性,使它们各具独特的魅力,成为人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员。(www.chuimin.cn)
至于音乐,因为音乐在音响、音色、旋律、频率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表现人类感情方面可以通过听觉直接触动人们的内心,加上音乐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使人们享受到了异于文字语言的、独特的美学上的感受,在这一方面,语言与其他艺术是无法替代的。即便如此,也并不是说,音乐就高于语言文字,试问,《田园》、《潇湘》或《无言歌》与东坡之《赤壁》、王维的《鹿砦》、《竹里馆》等相较,孰高孰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或《命运交响乐》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比,谁优谁劣?“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如何用音乐来表示?“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杜甫《漫成一首》)倒是一首“有声”诗,即便如此,恐怕音乐也难完全表达出其中的意境。更不用说佛家之“明心见性”之类的语言,丰子恺所称“最为精详”的音乐又如何来描述?不惟音乐,即使将音乐、绘画、舞蹈加在一起,恐怕也无法表达。对于舞蹈、绘画等其他艺术,音乐也只是各具所长,很难说出一个孰高孰低来。李斯特抨击那些司空见惯但说来实在可笑的见解时认为,一些图景式音乐的作曲者妄想和画家竞争,企图像他们一样去描绘森林、山洞、穿过草地曲折的小溪等景色,“显然,事物是客观的,并不完全在音乐的范围之内。风景画初学的艺徒可用铅笔一挥,画出一幅比一个成熟的音乐家用尽一切最巧妙的乐队手法所可做到的更可令人信服的图景”。
有关潇湘水云及其联想——马如骥古琴文集的文章
与欣赏其他音乐相似,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欣赏亦应分为刚刚接触古琴或完全不懂古琴阶段、入门阶段以及进一步提高阶段。但是光好听、喜欢听、愿意听就是欣赏古琴音乐的全部吗?回到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话题上。前面说过,中国传统古琴音乐是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有一个主题,主题就是该曲想要表达的内容。......
2023-11-25
谈到传统古琴音乐,首先想谈一下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属性。并且中国传统古琴音乐本身就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歌赋。按照西方音乐的概念,中国传统古琴音乐应属于标准的标题音乐范畴,具有标题音乐的一切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标题音乐的鼻祖。了解了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属性,我们再讨论另一个问题,在理解与评论传统古琴音乐时,是否可以像对诗词小说那样,对琴曲的内容与结构进行文学性的评论?......
2023-11-25
现在来谈《松弦馆》的“删尽文词”。此时,严天池振臂疾呼,中流砥柱,“一时琴道大振”。但严氏的这一“删尽文词”号召,不仅删掉了糟粕,也把其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一起扔掉了。因此即便是杨先生,显然对严天池删尽文词还是有异议的。......
2023-11-25
清·费丹旭《昭君出塞图》我1959年学弹《秋塞吟》时,吴兆基先生曾多次说过:“《秋塞吟》是中国式的《悲怆》交响乐。”先师虽未再对“《秋塞吟》是中国式的《悲怆》交响乐”作进一步阐述[1],然我感到这一命题的含义深远,应作更深入的探讨,故兹不揣浅陋,试而为之。《秋塞吟》是一部悲叹西汉王昭君一生不平遭遇的乐曲。......
2023-11-25
琴谱弹奏与欣赏我们知道,古琴音乐是标题音乐,是内容音乐,音乐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弹《潇湘》,根据不同的理解,各家不一,我个人的理解见拙著《〈潇湘水云〉及其联想》及《〈潇湘水云〉试析》两文。在这里,主要是介绍我是如何弹《潇湘》的。第四段是著名的潇湘水云声,水云声有高有低,有动有静,不可一概论之。......
2023-11-25
在《传统古琴音乐的作曲》一文中,我又提到,《秋塞吟》运用主题这一概念的作曲方式与西方奏鸣曲有相似之处,现在想对此作进一步分析。不过,这也是命运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奠定了《秋塞吟》这一琴曲的基调。在《秋塞吟》中,我们已经看到,对光明与反抗主题进行摧残压制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命运主题,它还有一个帮凶它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帮着命运主题进行打压。......
2023-11-25
杨时百先生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古琴音乐,我们来简单地研究一下传统古琴音乐是如何作出来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内容音乐,作曲是为了将需要表达的内容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有诗既成,参照诗之节奏韵律,作成有词之原始琴歌,称之为“弦歌”。“无文之曲”不是指上面所说的在文词基础上的器乐化的琴曲,而是根本就不依赖文词直接作成的曲子,但这在传统古琴音乐历史上,属极少数。......
2023-11-25
下面就将我学《潇湘》这段时期吴师有关《潇湘》的谈话内容整理要点如下。我第一次听到“清微淡远”是学弹《潇湘》的时候,之后,又多次听吴师谈起。此故事是在我学《潇湘》期间所闻,并与弹琴有一定关联,录此以存。虽然吴师在日,我犹未恢复弹琴,然自从重理丝桐以后,除《平沙》作为试弹曲外,为了纪念老师,第一支恢复的曲子就是《潇湘》。......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