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联想范围可广可窄,而分析的内容就相对比较固定,为此,在《潇湘水云联想》之外又写一篇《试析》。《潇湘》一曲是古琴音乐中最受欢迎的琴曲之一,近来我一直试图用一个弹琴者的感受来对其进行尝试性分析。《潇湘》的第一段用泛音演奏,不过不像其他古琴曲那样将泛音段主要用作引子。本段水云声是《潇湘》创作上的一个特色,也只有古琴才能充分予以表现[1]。......
2023-11-25
近来读书发现,不仅是我,前人就已经认定,《潇湘水云》描写的不是《神奇秘谱》所说的浙江永嘉或以后的潇水、湘水之畔的湖南零陵,而是洞庭湖。《今虞琴刊》的《觉园琴集序目》中有关《潇湘水云》的说明就明确指出:“宋郭楚望泛洞庭,见烟波浩渺,云水苍茫,情动乎中,遂作斯曲。”只字未提“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的内容以及“寓惓惓之意”之说。觉园琴集是今虞琴社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雅集,不仅出席人数众多,有五十九人,并且还通过上海佛音广播电台播奏。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电台播放是一件极为平常之事,可是在上世纪30年代,这却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大事。今虞琴社对此十分重视,除提前发布正式通知书外,还由琴社主笔、民国古琴大师彭祉卿代表今虞琴社撰写了《觉园琴集序目》,介绍了二十八首此次琴集演奏及播奏的琴曲,以分送来宾。此次琴集由查阜西先生主持,并由查先生演奏《潇湘水云》。在今虞琴社的雅集中,仅有五位演奏过《潇湘水云》:查先生及其弟子庄剑丞、彭祉卿(即彭庆寿)及其弟子柳一厔,另一人为非今虞社友徐元白。查先生一人就抚奏了五次,有查潇湘之称。另外,查先生是今虞琴社的发起人及最主要的负责人,又是觉园琴集的召集人,《觉园琴集序目》这样重要的以今虞琴社名义发布的文件,没有查先生的认可是不会发出去的。因此,此次《觉园琴集序目》对《潇湘水云》的解说是代表了以查、彭先生为首的琴社主流观点。
再有,申报的《吴门琴讯》报道中也说:“查所操一曲,凡十八节,宗郭楚望所作。律之隶于无射均者也。前三节和而缓,使听者耳目之下,如见云山叆叇、烟树迷濛之态。四节以下舒而展,引人心神交会,如扁舟一叶,往还云水之中。最妙者操至尾声,而环听者之踞案凭几倚柱如故也。此盖动乎内而静乎外者欤?”媒体的报道通常都是根据被采访单位的介绍而写的,也同样只字未提《神奇秘谱》的题解内容。另外,在《今虞琴刊》文集中,徐卓的《论音节》一文也仅书“郭楚望见天光云影,而作《潇湘水云》”,蜀青在《古琴演讲》中也只说“《潇湘水云》是一种意境”。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查先生在抗战之前,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即不认同《神奇秘谱》的说法。
查先生在抗战时期写过一首诗,名为《补元人咏郭沔诗》,后来收录在《查阜西琴学文萃·诗剩》之一的《西行诗剩》内。《西行诗剩》为查先生在昆明时所作。查先生在该诗的说明中说:“昔曾偶见一本《辍耕录》,记元初黄某咏郭沔诗中有‘蹈海不尊秦,入山惟望楚’,‘长怀惓惓情,环顾茫茫雾’诸句,久不能全忆。近读《元史》,复按地志所称韩谱湟废之义,始知郭之南游乃伤韩侂胄张岩之复,乃据史以补之。”认为郭沔作《潇湘水云》的初衷是“长怀惓惓情”。这说明查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观点有了变化,这很可能是因为抗战时期感愤当局作为,加上受了黄诗的影响而作,这也是可以想象的。(www.chuimin.cn)
解放后更因种种原因,查先生在公开与正式场合,仍持朱权《神奇秘谱》的观点,但可以发现,其中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作为一名学者,查先生在其文集中引用《神奇秘谱》题解的解说时,他的提法很谨慎,绝大多数场合都会加上:“按照古琴谱传统解题的说法”,或“按照《神奇秘谱》题解”,或“朱权曲序云”等等,并又提出了一些疑问。他在一篇全面介绍古琴音乐的《中国古代音乐名作讲稿(古琴部分解说提纲)》中提到《潇湘水云》时,指出了《潇湘水云》传统标题与解题(题解)的矛盾:“和《胡筋十八拍》一样,《潇湘水云》传统的分段标题也是与解题不能相称的。”但又紧接着说:“这里就不提出了。”这非常令人费解,因为他的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如果他对这一问题无所谓,完全没有必要写上这么一句。如果认为应该写上,就没有必要吞吞吐吐地说“这里就不提出了”。再有,我在《〈潇湘水云〉题解辩析》一文中已经说过,查先生对《神奇秘谱》题解的本身就存在看法,他在《写在印影〈神奇秘谱》的前面》一文中写道:“第三,谱内各琴曲的解题,并不都是依据先期文献中或民间传统的材料,而有很多是朱权自己改编的。……例如《雉朝飞》,他不用汉蔡邕现实主义《琴操》的解题,而去采取较晚期晋代崔豹的《古今注》,显然是因为那里面‘大圣在天,思及草木’……和他的客观唯心思想能相统一的缘故;又如他在《广陵散》里采取了‘聂政刺韩王’的小标题,并且说出了嵇康只是受传不是作者,却也不引蔡邕《聂政刺韩王》曲的解题而去扯上韩皋的附会,这又可能是他想借‘广陵策反’来替他‘附和谋篡’的内咎作解嘲。谱中琴曲解题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阅读者或使用者必须对于他的每一解题,和对于他的序文一样地提高警惕。”还有,虽然写了一些符合当时观点的解释,他还是将衰桷的两首诗提了出来。不过我想,对于具有深厚古文功底的查先生来说,诗中的含义应该是很清楚的(见拙文《重读袁桷〈述郭楚望《步月》《秋雨》琴调二首〉》),他不应该没有读懂。
后来,因为政治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查先生的观点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转折,当然也可能他同时也发现了黄某诗的可靠性问题以及对袁桷的两首诗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神奇秘谱》的题解实在无法与《潇湘》琴曲的本身相适应。近时为查找一些琴曲,翻阅196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册,发现在《关于本书说明》后有一《琴曲介绍》,其中的第十八潇湘水云说:“按一般琴曲解题介绍:由于当时的封建王朝腐败不堪,对异族的侵略无能为力,作者在潇、湘水畔北望九嶷山被云雾所遮蔽,有感于时势,作此曲以表达他的忠贞抑郁的情绪。按照这种理解,应当从音乐中听出忧闷的情调,但是我们宁可承认它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乐曲中利用按指荡吟的手法,以及不同音色迭次呼应等手法所创造的水光云影、烟雾缭绕的艺术境界,是非常吸引人的。”请注意其中的“按照这种理解,应当从音乐中听出忧闷的情调,但是我们宁可承认它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句话。该书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北京古琴研究会联合编写的,是解放后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琴曲集,可以说是一部相对权威的著作,其分量可知。我们知道,查阜西先生1959年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后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又是北京古琴研究会的发起人与会长,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古琴曲集》是由他领导的北京古琴研究会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即中国音乐研究所)主持编印的,《潇湘水云》还是查先生的成名曲,查先生有“查潇湘”之称,1962年这本书的编写内容,特别是《潇湘水云》的介绍必然要得到查先生同意。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出版在1962年,1962年是“整风”“反右”以后、改革开放前唯一思想学术界最为开放的一年,也是知识分子难得在学术上能说几句真话的一年,查先生在这种政治氛围下,也就同样说了几句真话。“按照这种理解,应当从音乐中听出忧闷的情调,但是我们宁可承认它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应该是当时查先生对《潇湘水云》比较真实的理解。不同意“按一般琴曲解题介绍”的那种说法,就是不同意《神奇秘谱》及当时流行的由其延伸出来的说法,也可以说,就是不同意现今最为通行的那种说法。不过,就是在1962年那样比较开放的年代,像其他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即使查先生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恐怕也仍心有余悸,不敢再作深入探讨。1962年以后直至查先生去世前的社会政治形势,大家是清楚的,查先生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2005年10月稿
有关潇湘水云及其联想——马如骥古琴文集的文章
另外,联想范围可广可窄,而分析的内容就相对比较固定,为此,在《潇湘水云联想》之外又写一篇《试析》。《潇湘》一曲是古琴音乐中最受欢迎的琴曲之一,近来我一直试图用一个弹琴者的感受来对其进行尝试性分析。《潇湘》的第一段用泛音演奏,不过不像其他古琴曲那样将泛音段主要用作引子。本段水云声是《潇湘》创作上的一个特色,也只有古琴才能充分予以表现[1]。......
2023-11-25
仔细研读秋塞牧犊的《乱翻书,与“渔夫”谈神奇谱潇湘题解》与处士横议先生《赞同秋塞观点谈是曲》后,我发现,拙文与《〈潇湘水云〉题解辨析》相比,有分歧,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先谈秋塞先生的文章。不过,使我欣慰的是,似乎秋塞先生也在怀疑“九嶷”之说了,这正是我要说的。似乎秋塞先生也同意题解的文字不会是郭沔写的,这点我们又一致了。......
2023-11-25
清·费丹旭《昭君出塞图》我1959年学弹《秋塞吟》时,吴兆基先生曾多次说过:“《秋塞吟》是中国式的《悲怆》交响乐。”先师虽未再对“《秋塞吟》是中国式的《悲怆》交响乐”作进一步阐述[1],然我感到这一命题的含义深远,应作更深入的探讨,故兹不揣浅陋,试而为之。《秋塞吟》是一部悲叹西汉王昭君一生不平遭遇的乐曲。......
2023-11-25
明确了前面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具体来谈传统古琴音乐的分析了。最后是音乐分析,在关于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特点中,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古琴音乐没有什么作曲格式。因此,古琴根本就没有西方音乐的那种曲式概念,加上中国传统古琴音乐也没有完整的音乐理论,这样,传统古琴音乐的音乐分析也就相对不太复杂,主要是调式分析与简单的和声分析。......
2023-11-25
琴谱弹奏与欣赏我们知道,古琴音乐是标题音乐,是内容音乐,音乐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弹《潇湘》,根据不同的理解,各家不一,我个人的理解见拙著《〈潇湘水云〉及其联想》及《〈潇湘水云〉试析》两文。在这里,主要是介绍我是如何弹《潇湘》的。第四段是著名的潇湘水云声,水云声有高有低,有动有静,不可一概论之。......
2023-11-25
杨时百先生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古琴音乐,我们来简单地研究一下传统古琴音乐是如何作出来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内容音乐,作曲是为了将需要表达的内容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有诗既成,参照诗之节奏韵律,作成有词之原始琴歌,称之为“弦歌”。“无文之曲”不是指上面所说的在文词基础上的器乐化的琴曲,而是根本就不依赖文词直接作成的曲子,但这在传统古琴音乐历史上,属极少数。......
2023-11-25
在《传统古琴音乐的作曲》一文中,我又提到,《秋塞吟》运用主题这一概念的作曲方式与西方奏鸣曲有相似之处,现在想对此作进一步分析。不过,这也是命运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奠定了《秋塞吟》这一琴曲的基调。在《秋塞吟》中,我们已经看到,对光明与反抗主题进行摧残压制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命运主题,它还有一个帮凶它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帮着命运主题进行打压。......
2023-11-25
在读到《今虞琴刊》有关张骥一先生资料之前,我始终不知道张伯伯住在何处,只知道他住在乡下,难得进一次城。张伯伯热心琴事可见一斑。高中毕业离开常熟后,我就没有见到过张伯伯。张伯伯,您永远是我心中忠厚纯朴、温和慈祥、勤勤恳恳、实实在在、令人尊敬的张伯伯。附据《今虞琴刊》及翁瘦苍先生的介绍,张骥一先生,名张化,骥一为其字,常熟唐桥人,抗战前住常熟水北门内滑石桥堍。......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