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秋塞牧犊的《乱翻书,与“渔夫”谈神奇谱潇湘题解》与处士横议先生《赞同秋塞观点谈是曲》后,我发现,拙文与《〈潇湘水云〉题解辨析》相比,有分歧,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先谈秋塞先生的文章。不过,使我欣慰的是,似乎秋塞先生也在怀疑“九嶷”之说了,这正是我要说的。似乎秋塞先生也同意题解的文字不会是郭沔写的,这点我们又一致了。......
2023-11-25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蜿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张孔山《七十二滚拂〈流水〉》所描写的也许并不是黄河,但如果听了《黄河颂》,再来弹《流水》,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那雄伟的气魄、开阔的胸襟,自不会再把《流水》弹得那样小家子气。
把《七十二滚拂〈流水〉》作为古琴典范,上了卫星,自有不少争论。像古琴这样的乐器,居然能弹出如此气魄的乐曲来,不能不认为是一种突破性的创新。它与传统古琴曲不完全相同,但它是古琴,是古琴音乐,并且拓展了传统古琴的表现手法,提升了传统古琴的表现能力,开创了新古琴音乐的先河。
前人对于《七十二滚拂〈流水〉》的介绍与评论已经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七十二滚拂〈流水〉》描写的不是某个波涛汹涌或涓涓细流的场景,而是一条河,一条如长江、如黄河那样的大河。也许由于巧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也作了一曲《伏尔塔瓦河》,恰与《流水》相似,现将人们对这两曲的介绍与评论稍加综合改动,对照如下。
第一部分。《七十二滚拂〈流水〉》(以下简称《流水》):起首二三两段叠弹,特别是第二段的泛音,俨然昆仑山上的雨水、露水、冰雪融化的水,一点一滴,潺湲滴沥,汇成涓涓山泉,响彻空山,这是河的源头。
《伏尔塔瓦河》:乐曲开始时是长笛独奏的悠缓旋律,这就是总谱上写明的“伏尔塔瓦河的第一个源头”。这里的配器非常清淡:没有低音,没有和弦,也没有伴奏:明亮而冰冷的长笛,偶尔听到竖琴发出的轻快泛音,加上小提琴的拨弦,好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微波粼粼,不时从水面上溅出几朵晶莹剔透的浪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二部分。《流水》:四五两段幽泉出山,诸水会合,风发水涌,时闻波涛已有汪洋浩瀚不可测度之势。
《伏尔塔瓦河》:接着,“伏尔塔瓦河的第二个源头”也结合进来了,两个水源的汇合,给人一种更加宽阔有力的印象。像这样用长笛和单簧管(各分成两个声部)以波浪音型轮番交替组成的引子,呈现出一幅柔和纯净的水彩画面。接着,由弦乐器加强的波浪音型转而充当音乐的背景,并从小提琴和双簧管声部升起了伏尔塔瓦河宽广而自由的如歌旋律;这支旋律从引子的旋律型中油然而生,好像这河水就是引子中的溪水本身似的,只是这时的乐队配器较前厚实,它明确地强调这已经是波涛翻滚的大河了。这支素朴的抒情旋律充满一种迷人的诗意和美,接近于捷克的感情真挚的民歌,但它的个别音调又有史诗般宽广咏唱的特点。
第三部分[1]。《流水》:至滚拂起段,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伏尔塔瓦河》:紧接着,主题的进行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音乐的色彩变得阴暗而严峻,深具幻想意味:有时显出惊慌和不安,有时则是沉重的冲击、紧张的搏斗和威力的显示。这时铜管乐器第一次得到用武之地,几乎始终不断的定音鼓也大大加强了声势,乐队的音响不断在增涨,掀起的浪头越来越高,伏尔塔瓦河在峡谷中为冲开自己的通路,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www.chuimin.cn)
第四部分。《流水》:七八两段,顺势徜徉,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漩伏微沤,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
《伏尔塔瓦河》:越过湍滩和隘口,伏尔塔瓦河映着初升的太阳,变得更加波澜壮阔,自由自在,主题用大调和乐队全奏陈述,尤其具有胜利的风貌。
最后部分。《流水》:八段末渐慢渐断的滚拂,汹涌的波浪逐渐变成平静宽广的大河。九段打圆,泛起滔滔江水的余韵,随着轻缓的按音,慢慢地流入茫茫的大海。晶莹透亮的泛音尾声,余音袅袅地结束全曲,令人产生了无穷的遐想。
《伏尔塔瓦河》:波涛起伏的伏尔塔瓦河来到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身旁,河水滔滔滚滚地向前流去,然后逐渐消失在遥远的地方。
《流水》与《伏尔塔瓦河》,除了后者增加了“林中狩猎”和“乡村婚礼”,其结构几乎相同。
对比了张孔山的《七十二滚拂〈流水〉》与《伏尔塔瓦河》,我们再回到《流水》本身。张孔山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在描写流水的形态与造势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在听完之后,作为传统古琴艺术,总觉得好像还缺少些什么。《伏尔塔瓦河》同样也描写汹涌的波涛、涓涓的小溪,可能因为“林中狩猎”和“乡村婚礼”的加入,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七十二滚拂〈流水〉》也可能过于具象,反而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感觉有一些冰冷。
【注释】
[1]《伏尔塔瓦河》在本文所说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还多了两部分:“林中狩猎”和“乡村婚礼”,因与流水无关,故略。
有关潇湘水云及其联想——马如骥古琴文集的文章
仔细研读秋塞牧犊的《乱翻书,与“渔夫”谈神奇谱潇湘题解》与处士横议先生《赞同秋塞观点谈是曲》后,我发现,拙文与《〈潇湘水云〉题解辨析》相比,有分歧,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先谈秋塞先生的文章。不过,使我欣慰的是,似乎秋塞先生也在怀疑“九嶷”之说了,这正是我要说的。似乎秋塞先生也同意题解的文字不会是郭沔写的,这点我们又一致了。......
2023-11-25
另外,联想范围可广可窄,而分析的内容就相对比较固定,为此,在《潇湘水云联想》之外又写一篇《试析》。《潇湘》一曲是古琴音乐中最受欢迎的琴曲之一,近来我一直试图用一个弹琴者的感受来对其进行尝试性分析。《潇湘》的第一段用泛音演奏,不过不像其他古琴曲那样将泛音段主要用作引子。本段水云声是《潇湘》创作上的一个特色,也只有古琴才能充分予以表现[1]。......
2023-11-25
在读到《今虞琴刊》有关张骥一先生资料之前,我始终不知道张伯伯住在何处,只知道他住在乡下,难得进一次城。张伯伯热心琴事可见一斑。高中毕业离开常熟后,我就没有见到过张伯伯。张伯伯,您永远是我心中忠厚纯朴、温和慈祥、勤勤恳恳、实实在在、令人尊敬的张伯伯。附据《今虞琴刊》及翁瘦苍先生的介绍,张骥一先生,名张化,骥一为其字,常熟唐桥人,抗战前住常熟水北门内滑石桥堍。......
2023-11-25
明确了前面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具体来谈传统古琴音乐的分析了。最后是音乐分析,在关于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特点中,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古琴音乐没有什么作曲格式。因此,古琴根本就没有西方音乐的那种曲式概念,加上中国传统古琴音乐也没有完整的音乐理论,这样,传统古琴音乐的音乐分析也就相对不太复杂,主要是调式分析与简单的和声分析。......
2023-11-25
琴谱弹奏与欣赏我们知道,古琴音乐是标题音乐,是内容音乐,音乐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弹《潇湘》,根据不同的理解,各家不一,我个人的理解见拙著《〈潇湘水云〉及其联想》及《〈潇湘水云〉试析》两文。在这里,主要是介绍我是如何弹《潇湘》的。第四段是著名的潇湘水云声,水云声有高有低,有动有静,不可一概论之。......
2023-11-25
杨时百先生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古琴音乐,我们来简单地研究一下传统古琴音乐是如何作出来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内容音乐,作曲是为了将需要表达的内容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有诗既成,参照诗之节奏韵律,作成有词之原始琴歌,称之为“弦歌”。“无文之曲”不是指上面所说的在文词基础上的器乐化的琴曲,而是根本就不依赖文词直接作成的曲子,但这在传统古琴音乐历史上,属极少数。......
2023-11-25
清·费丹旭《昭君出塞图》我1959年学弹《秋塞吟》时,吴兆基先生曾多次说过:“《秋塞吟》是中国式的《悲怆》交响乐。”先师虽未再对“《秋塞吟》是中国式的《悲怆》交响乐”作进一步阐述[1],然我感到这一命题的含义深远,应作更深入的探讨,故兹不揣浅陋,试而为之。《秋塞吟》是一部悲叹西汉王昭君一生不平遭遇的乐曲。......
2023-11-25
在《传统古琴音乐的作曲》一文中,我又提到,《秋塞吟》运用主题这一概念的作曲方式与西方奏鸣曲有相似之处,现在想对此作进一步分析。不过,这也是命运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奠定了《秋塞吟》这一琴曲的基调。在《秋塞吟》中,我们已经看到,对光明与反抗主题进行摧残压制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命运主题,它还有一个帮凶它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帮着命运主题进行打压。......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