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算机导论:探讨计算机用户道德

计算机导论:探讨计算机用户道德

【摘要】:“黑客”最初是用来称呼那些试图测试计算机程序能力极限的计算机用户。但后来当某些人尝试非法访问计算机系统时,新闻媒体就用“黑客”来称呼那些试图未经授权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访问的人。“黑客”的行为是错误的,一些对计算机知识有着深入了解的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或被利益诱惑而成为“黑客”,并对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业的内网进行攻击,这些都是违法的行为。

用户道德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比如,几乎每个计算机使用者都遇到过盗版软件,但对反对盗版软件的态度并不是很明确,人们不能做到每次都能自觉地使用正版软件。这就涉及计算机用户道德的问题。

用户道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不使用盗版软件

软件盗版是指未经授权复制有版权的软件,有关法律对拷贝和使用有版权软件却不付费是禁止的。

有些程序是免费提供给所有人的,这种软件称作自由软件,用户可以合法地复制或下载。

还有一种被称作共享软件的软件,它的创作者将它提供给所有的人复制和试用。作为回报,如果用户在试用后仍想继续使用这个软件,软件的版权拥有者有权要求用户登记和付费。

大部分软件是有版权的软件,法律禁止对这些软件不付费地复制和使用。大多数软件公司不反对为软件作备份,以防磁盘数据丢失或破坏。但是,用户不应该制作备份送给其他人使用或出售。

2)不对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进行访问

访问未经授权的计算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黑客”最初是用来称呼那些试图测试计算机程序能力极限的计算机用户。但后来当某些人尝试非法访问计算机系统时,新闻媒体就用“黑客”来称呼那些试图未经授权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访问的人。“黑客”的行为是错误的,一些对计算机知识有着深入了解的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或被利益诱惑而成为“黑客”,并对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业的内网进行攻击,这些都是违法的行为。所以,不管他们是进行恶意还是非恶意的入侵,只要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网络构成威胁,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www.chuimin.cn)

3)使用网络时应自律

青少年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但在道德理念方面还不够成熟,责任心也较为淡薄。他们会不自觉地成为网络影响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们要重点保护的对象。所以,要积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倡导文明使用计算机网络,以便更好地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2001 年11 月22 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及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内容如下:

(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谈,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的出台对于促进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动员全社会共同营造纯净、优良的网络空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广大青少年应该认真履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网上积极开展学习、交流和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