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互联网发展史:计算机导论第2版

互联网发展史:计算机导论第2版

【摘要】:1989 年,NSFNET 对外开放,公众可以自由进入该网络,这就是互联网的最初骨干网。由于NSFNET 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互联网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事实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互联网的政府机构,对互联网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互联网,带来了互联网发展史上一次新的飞跃。

(1)20 世纪60 年代诞生ARPANET 网。

互联网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 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20 世纪60 年代末,美军为了保证4 台软、硬件结构不同的计算机有效地相互通信,在受到军事打击时,如果其中的一台或几台计算机被破坏,其他计算机仍能有效地通信和工作,于是研究出了ARPANET。ARPANET 还建立了一种能够使计算机在网络上正确交换信息的协议,只要计算机遵循该协议,那它连入网络就能和其他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这就是TCP/IP(Transportat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2)20 世纪80 年代诞生用于教育和科研的NSFNET。

TCP/IP 产生后,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NSF)将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网络连在一起,建立了NSFNET——计算机科学网。1989 年,NSF⁃NET 对外开放,公众可以自由进入该网络,这就是互联网的最初骨干网。(www.chuimin.cn)

(3)从1990 年开始,NSFNET 取代ARPANET。

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初,互联网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 互联起来。由于NSFNET 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互联网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互联网在20 世纪80 年代的扩张不仅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也带来某些质的改变。由于多个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互联网的使用者不再限于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加入互联网除了可共享NSFNET 的巨型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信,而这种相互间的通信对他们来讲更具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互联网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共享NSFNET 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互联网的使用一直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商业机构进入互联网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事实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互联网的政府机构,对互联网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1991 年,美国的3 家公司分别经营着CERFnet、PSInet 及Alterne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互联网联网服务。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 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互联网子网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互联网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互联网。商业机构一踏入互联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其势一发不可阻挡。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互联网,带来了互联网发展史上一次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