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风陵即今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汉关即是今潼关。那时的风陵渡镇只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叫赵村的村子,新中国成立以后,村子才更名为风陵渡。当时的村子没有名,但这一带黄河上的渡口非常有名,它就是被人们誉为最著名的黄河渡口——风陵渡。“封陵津印”为新近发现的秦代津渡用印,与黄河著名津渡风陵渡颇有关联。......
2023-09-18
纳木错
在西藏,经常会在神山圣湖、崖壁隘口、江河桥畔、寺殿村寨的上空,看到一种红、黄、绿、蓝、白五色的经幡,这种五色经幡就是风马旗,藏语叫“隆达”,隆是风,达是马。旗布上印有身驮三宝的骏马、观音六字真言、陀罗尼咒语、佛像经文图符等。寓意是让马儿驮着经文随风而起,送给天上的神明,带去虔诚的祈祷。
这样的五彩风马旗,在藏区如天雨落花,无处不有、无处不见,或横或竖,或塔或柱,因势成形,永远随风张扬,猎猎飘舞。
然而,让我魂牵梦萦的五色风马,却是在纳木错扎西半岛的两座守门石上。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也是天湖的意思。这种巧合,只能说明它的景色真的如同在天上一般,碧蓝如玉,明净辽阔。纳木错南面,是传说中它的爱人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两侧是高原丘陵,终年积雪不化,绕湖四周草原丰美,一片人间乐土。
初到纳木错,最先入眼、也最为醒目的湖畔两座小山峰,峰上飘舞着各色经幡,层层叠叠,如同山峰被五彩云霞包裹一般。两座山峰相峙而立,就像即将合十的双掌,也像要与爱人击掌盟誓,所以又叫“合掌峰”,也叫“姻缘石”。
无数人在这里跪倒尘埃,为爱祈求。我也曾在大雪纷飞中,扬起风马,不为来世,只为念诵真言,守候爱人的幸福。
五色风马被吹得哗哗作响,弯曲着、摇摆着,每一束彩裙都尽力飘扬,仿佛在永无休止的诵念着经文真言,祈祷人间的幸福吉祥。
无数人在这里跪倒尘埃
为爱祈求
我也曾在大雪纷飞中
扬起风马
不为来世
只为念诵真言
守候爱人的幸福
以梦为马,自此,纳木错永入梦中。
第一次去纳木错,大约是在20年前,那是我第一次去西藏。
那时候的我还很年轻,年轻到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
先在拉萨玩了几天,去了布达拉宫,去了大昭寺,去了西藏博物馆,最后居然觉得没什么意思。现在想来真是汗颜。
那时的拉萨,每天只有四五趟航班。即便是在旅游旺季,市里也没有多少人,一到晚上更是寂静阑珊,除了八廓街、北京东路等有数的几个地方外,其余均是漆黑一片,基本上八九点钟就可以洗洗睡了。
最后的行程,是安排去纳木错。我在完全无感的情况下,勉勉强强地和同伴上了路,最主要的原因是早上起得太早,五点啊。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呢。
一路上,从昏昏欲睡直接睡到了昏天黑地、东倒西歪,等我擦着口水醒来时,发现车子已经拐到了一条小路上,颠颠簸簸不断向前,问了一下司机师傅,竟然已经过了那曲。
路况确实很差,身子经常被整个巅起来,怪不得我睡的那样沉还能醒来。车子急转过一个隘口,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经幡立在路旁的山坡上,司机师傅沉声道:“纳根拉山口到了,再往前就是纳木错,从这里可以看见纳木错的全景,你们下车拍照吧。”
我拿了相机下车,车外很冷,风很大,山口路旁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石碑,上面标着“海拔五千一百九十米”。
站在山口,只一眼,我就差点流下泪来。
只见从脚下蔓延开去是一片草地,小草不密但却透着生命的绿色,草地上盛开着星星点点黄色、白色的格桑花,一直铺到湖畔,湖水碧蓝如镜,仿佛浮有氤氲雾气,阳光斜射下来,湖面映出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湖的四周围有一圈巨大的雪山,与天相连,烟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雪山白云,亦真亦幻。
我只是呆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一跤跌进了梦境。
如果身旁没有其他人,我觉得我肯定会匍匐在地,磕下长头。那一眼,亦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藏人相信山有神、湖有神。
不是神灵,怎么可能创造出如此如梦如幻的景色呢?
车子顺着一条土路,直直地向着湖水开过去,带起一路烟尘,仿佛是一只箭矢射向一个梦。我不错眼地看着那湖水,生怕这美景会一下子消失不见。
车子直接开到了湖边,又顺着湖岸斜开了一段才停了下来。
我急不可耐地跳下车,紧走几步来到湖边,湖水轻轻地涌上岸来,碎石如玉,细微的泡沫幻灭又生起,远处湖面湛蓝纯净,微微起伏着一层涟漪,带着种温柔恬雅的韵味。
几个藏民站在不远的湖畔,身边有一头白牦牛,几只羊,还有一只藏狗,跑来跑去。我缓步过去,只见一个年轻的藏族女孩,面容黝黑,还有些高原红,身着深褐色藏袍,领口和袖口滚着五彩花边。她见我过来,便对我羞涩一笑,露出几颗金牙。
我不知道他们是一家人,还是一群人,是在放牧还是在招揽游客照相,我只觉得那女孩笑容淳朴纯真,便冒昧地问道:“可以和你合影吗?”
她似乎没有听懂,我举了举相机,向她靠了靠,对她笑着说:“照相。”
她看看相机,抿嘴笑了一下,点点头。
我忙让同伴给我们拍照,我和那女孩子并肩而立。照了两张,我回身道谢,拿过相机请她看照片,相机里的她笑得羞涩又开心。
我本以为她会要钱,没想到她只是指指相机又指指自己,示意再拍两张,我举起相机给她拍了几张单人照,她又凑过来看,我真诚地对她说:“你真的很漂亮。”她只是看着照片笑,抬头一字一顿地道:“谢——谢——”然后便回到了白牦牛旁。
头顶天空碧蓝,白云游荡,合掌峰上经幡层层缠绕,把两座山峰连在一起。风动风马,上下呼应,天地愈发辽阔。一下子,心似乎离天很近,思绪飞向远方。
合掌峰下堆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上面刻满了经文,大部分石块是褐红色的,个别是彩色的,很漂亮,透出一种古朴神秘的味道,两个藏民正低头全神贯注地在石上刻着经文。
以梦为马
自此
纳木错永入梦中
世上一切的
不幸
都来自于
对自己的爱
我一下子被这些石头吸引了,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和石头有缘,年轻懵懂的时候,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三生石”。
第一眼看去,我就直觉这些石头像三生石,有些抑制不住冲动,指着一块不规则长方形的褐红色石头,十分冒昧地问那两个藏民道:“这是什么石头?能卖给我吗?”
一个满面沧桑的藏民看了看那石头,说道:“这是玛尼石,它和你有缘,你拿去吧。”
我大喜过望,见挑的石头上面刻着一行经文,便问那个藏民:“这是什么意思啊?”
藏民沉声道:“——嘛——呢——呗——咪————”
我有种被震慑的感觉,“它会保佑你一生平安的。”那藏人直直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低头道谢,刚想转身离去却又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付钱,于是拿出二十块钱递了过去。那藏民摇了摇头,我轻声道:“奉给神灵的,一点儿心意。”说完把钱压在一块小玛尼石下。
我抱着玛尼石沿着湖岸漫步走去,身边已经没有了同伴,偌大一个纳木错,仿佛就剩了我一个人。这一路行来,见到的人,算上游客、算上藏民、算上我的同伴,再算上牦牛和狗,估计也没有二十个。这次旅程没有导游,没有推销的小贩,没有拥挤的游人,天地间如此安静。
特别要说的是,回到车上,司机师傅看见我怀中的玛尼石,立刻神色大变,连声道:“不行,不行,那个,不能拿。”
我忙解释道:“这是刻经文的师傅送我的,他说这石头和我有缘。”司机才让我上了车。
至今,这块石头仍放在我的书架上,经常拂拭尘埃。
第二次去纳木错,距离第一次已过了十年之久。
这次去,完全是无奈之举。
原本纳木错海拔就高,还是个大冬天,我也刚到拉萨,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很是疲惫,只是实在架不住同伴的软磨硬泡,只好一大早爬了起来。
我们坐的是一辆金杯车,过了那曲,路况好了很多,颠簸路段少了很多。金杯车一路爬高,路边的积雪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有的山坡整个被雪覆盖,车窗上也挂上了很重的雾气,明显车外温度降低了很多。
车子急转过一个隘口,停了下来。看着路旁的一个很大的经幡,感觉有些熟悉,司机师傅道:“纳根拉山口,你们下车照相吧。”果然是纳根拉。只是这时的山口满目银白,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我下车重游故地,一阵狂风吹过,夹着细碎的雪粒打在脸上,有些疼。
站在山口远远望去,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冰封万里,纳木错就像一面巨大的银镜,被一圈雪山环绕着,湖与山纯白一色,仿佛山在天上,湖也在天上,白山、白水、白云融为一体。(www.chuimin.cn)
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和第一次完全不同啊。
蓝天雪山映衬下,五色风马旗愈发绚烂斑斓,随着狂风猎猎飘扬。同车的游客都一窝蜂地围到经幡下照相,我却站在山口沉默地看着山下的纳木错。
车子沿着冰雪路段一路驶去,车轮经常打滑跑偏,车上人都有些提心吊胆。到了坡底距离纳木错湖边几百米的一块空地停了下来,零零星星几处简易房扎眼的立在那里,我有些愕然,怎么会多出这么一处垃圾遍地、吃饭住宿的地方,真是太煞风景了。
一大群人蜂拥直奔纳木错岸边。天寒地冻的,沿途仍有不少藏民在推销藏式工艺品。
走在纳木错湖畔,我却大吃一惊,一道道巨大的冰墙沿着湖岸线一路延伸出去,有的竟有一人多高,湖水拍岸的情景竟被生生冻住。纳木错是咸水湖,咸水湖怎么会结冰?
我顺着冰墙慢慢走去,冰凌折射阳光,瑰丽无比,身后干净的雪面上留下一串歪七扭八的脚印,三只小狗跑过来,绕着我的脚,也不叫,只是跟着,也留下了几串梅花印记。
在岸边找了处背风的地方坐下,太阳已经开始西斜,阳光很明亮但不烈,像水一样包容着我的身体,晒得整个身子暖洋洋的,一时懒得开口,四下只有风声吹过。
远处湖心有一个雪人,不知道是谁堆的,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突然有些伤感,觉得它好孤单、好可怜。
当熙攘的旅人
如潮水般退去
纳木错
恢复了昔日的
空旷寂寥
念青唐古拉山
依偎着深邃的湖泊
水波不兴
正如此刻的心绪一般
平静
夕阳慢慢落到雪山顶上,把天边的云朵烧得通红,雪山也像火炬一样燃烧起来,火影投在冰面上,整个纳木错都在燃烧,似乎整个世界都被一下子点燃了。
残阳如血,渐渐随风褪去,天色暗了下去,风也开始变大。
回去绕了半圈路,专程去到合掌峰,这次经幡更多了,两块大石已被风马旗全部覆盖,层层叠叠的也不知有几百上千条,有些竟是从旁边更高的山巅斜挂而下,虽有积雪堆积,冷风呼啸中,各色彩练仍然当空飞舞,很是壮观。
冷,是这次旅途最深的感受。
第三次去纳木错,又是过了近十年。
这次,却是一次行走青藏线的开始。
中午吃过午饭,才从拉萨出发,计划到纳木错住一晚。
这次的车最高级,是一辆丰田大越野。路况更加好,到当雄全线柏油路面,拐道西北,路面虽然变窄了,但依然平坦好走。
原本以为晚上才能到,不料三个多小时就到了纳根拉山口。
山口处经幡依旧迎风飘扬,山坡上绿草如茵,野花如星,一条灰黑色的水泥路蜿蜒而下,路两边多了些零星的房子。
纳木错依然平静如镜,四周雪山依然高耸,只是湖边多了一座不小的村庄。
吉普车狂飙下山,原以为是奔湖边而去,不料半路却转去那个村庄,什么情况?
到了村子,司机下车,只回身说了声:“要换当地的司机,要不他们不让进纳木错。”我们愕然。
车子换了当地藏族司机开到那片简易房区,停了车,径自离去,我们一下车,就有不少揽客的人涌过来,问道:“住店吗?住店吗?”
简易房已经连成了一大片,有餐厅,有旅馆,有商店,还有一个足疗室,围成一个凹字型,中间的空地更为脏乱,看得我一片恶寒。
怎么会成了这样?
我们一行人拎着大包小包去找住处,问了几家旅馆,最终选了家稍偏但价格优惠的。把行李搬进屋放好,我们便直奔纳木错而去。
向着湖畔方向走了不到两三百米,却惊见湖区被一圈铁丝网围住,只有一处开口。这是怕游人不从这里走,自己溜到湖边吗?怎么会变成这样?
来到湖畔,此时的纳木错,说是湖,其实感觉更像海,湖水满盈盈的,像海浪般拍打着岸边碎石,峰顶白雪皑皑,湖水碧波万顷,水波点点金光,草原一片浅绿,这么多颜色,却丝毫不让人眼花撩乱。天空的碧蓝和湖水的幽蓝,似乎在天地间蒙上了一层冷冷的蓝雾,加上高原上凛冽的风,只让人觉得心一下子静了下来,沉了下去。
晚上在门口的川菜馆吃了口饭,饭馆条件实在是差,桌子不是桌子,凳子不是凳子,不过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因为本来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出了饭店天已经全黑了下来,满天的星星在头顶闪烁。
小时候学过一个词——“天穹”。穹的意思是高起成环形的,像覆盖着地面的天空。在这之前,我根本无法体会古人这种认知,因为我所看到的天空和大地,就像两个平行的面,在两个平行的维度上各司其职。城市里的夜晚,如果有幸看到星星,也是远远地挂在天幕上,感觉离我们极为遥远。
可是那天晚上,在纳木错,我抬头望天,满天闪烁的星星,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明明暗暗。不经意间低头,却又惊奇地发现,那些以前遥不可及的星星,不再孤傲地停在另一个遥远的平面,而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不远处。
仿佛只要你跑,往天边那个方向跑,就能碰到它们,抓到它们。因为,这次的天空不再是天幕,而是天穹。穹如圆盖,笼罩大地,天地是相连的,而天地相接之处的星星,触手可及。它们仿佛在纳木错等了你千百年,你坐下来,它在你身旁;你站起来,它环绕着你、陪伴着你。
半夜,我一个人走出房间,拍摄星空。
纳木错的
沉寂
就像
大自然的
密语
让人
心生谦卑和
虔诚
拍星空,这是第一次,不是以前不想拍,而是内地的夜空根本就没几颗星星,哪里用得着拍啊!
深夜的星空更是繁密似锦,整个天空都被铺满,那些星星似乎更近更清晰,伸手就可以摘下来一般。我长这么大竟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星空,四下安静的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和着高原的风声,有着一种神秘和静谧,仿佛怕惊动天上的神灵。
我百度了一下拍摄星空的方法,支好三脚架,将光圈调到最大,ISO调高,用广角端,快门压在五秒以下,试着拍了一张,效果不错,星空清晰可见,只是构图不太理想。无数次尝试,直到一颗流星划过,才拍出一张比较满意的照片。一看表竟是十二点多了,室外气温已在零下十几度,手脚早冻得麻木。
第二天清晨,来到纳木错岸边,才发现湖边早已人头攒动,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每个人都举着个单反相机,看架势个个都跟摄影大师似的。
刚刚站定,深青色的天边已经开始变浅、变白,一线金光乍现,云朵、雪山、湖面不断变换颜色,从乳白变成了橘红,再变成金色。湖水平静,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最终湖水变成蓝色,就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
只是清晨的纳木错寒风瑟瑟,气温好像比昨晚还低,我一身行头裹得跟个粽子似的,仍是有些扛不住,便准备收工回去。
远处,合掌峰上的经幡在霞光中迎风飞舞,峰旁几个藏民又开始了转经,三步一叩,绕湖而行。
其实有些风景,不仅仅是风景,而是能给人精神力量的。纳木错就是。
千百年来,无数藏民来到纳木错,不是为游览,而是为转经。羊年转湖,马年转山,是佛的旨意。转湖就是转纳木错,如果能绕湖而行,便能得到渊博的知识和无量功德,收获正果。
也许在如此寒冷的早晨,才能看到如此虔诚的信仰吧,我心中一阵莫名地悸动。空中飘扬的每一条经幡都代表着一种慈悲,无数风马寄托着无数愿望,但愿这些愿望都能成真。
峰旁的桑烟炉冒着袅袅青烟,一个孩子匍匐在玛尼墙边,向湖磕着长头。
桑烟拂过,孩子不见了,一位阿佳斜倚坐在墙边,忧伤地看着脚下的玛尼石。
又一阵桑烟弥漫,一位老人取代了她的位置。
我惊异间,正想把他拍下来,以证明这一切不是幻象,但那老人在眨眼间就像风中碎屑一样飘走了,也消失在了圣湖神秘光芒的背后……
有关西藏,不止旅行的文章
诗中的风陵即今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汉关即是今潼关。那时的风陵渡镇只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叫赵村的村子,新中国成立以后,村子才更名为风陵渡。当时的村子没有名,但这一带黄河上的渡口非常有名,它就是被人们誉为最著名的黄河渡口——风陵渡。“封陵津印”为新近发现的秦代津渡用印,与黄河著名津渡风陵渡颇有关联。......
2023-09-18
具体到深圳的腾讯公司,饮春茗这一天,传统风俗是所有领导向员工派发红包,唯一可以豁免的是未婚领导。即便他们愿意使用微信红包,等他们春节回到二三线小城,会发现自己是汪洋大海中唯一异类。最后,当时的微信红包在凶残的中国互联网人手里,已经完全变形成为一种近乎抢劫的行为。传荣的腾讯红包模式,只是在广东地区流行,而且是员工抢劫上司。......
2024-01-23
后周世宗柴荣的作为,不仅让五代十国在人类社会大乱大治的规律问题上完成了一次意外惊喜却又水到渠成的自给自足,更为关键的是,他为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社会发展走向奠定了无与伦比的坚实基础。后周世宗柴荣深知五代十国乱局的根源,他打压武人政治,扶植文人政治。在进入到“清黄钟”一律前的“仲吕”一律上,得出6.68。......
2023-10-27
一条河的前世今生沙莎夏驾河风光昆山有很多条河,宽的、窄的、曲的、直的,密密地编制了一张水做的蛛网。夏驾河的命运和一个人息息相关,这是昆山其他河流中罕见的。这种亲民的姿态赢得了百姓的普遍好感,再加上疏浚河道的功劳,人们便将下界浦改名为夏驾河,以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领导。到时候,这条一度寂寂无名的河流将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余生也晚,无缘得见夏驾河神奇的前世,但它美好的今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2024-07-23
兹准咨达前因,本部复核此项附加桥捐,历时已及四载,究竟前项借款已否偿清,截至现在共已实收若干,所有历年收支细数未据专案造报,经令行津海关监督查明呈复去后。除咨复外交部并分令津海关监督及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转令津海关税务司遵照外,相应咨行贵省长查照见复。准此,除咨复外,合行令仰该监督即便遵照办理。......
2023-11-18
然而在大桥竣工通车前,海河工程局秘书长甘博乐于1927年6月24日就万国桥的财政情况向津海关致函。所有前项桥工用费,应仍以原估数目为定。在文中,中国政府对于海河工程局要求延长桥捐的说法也存有颇多质疑。首先,他们认为1923年时原定工程款为70余万两,此时骤增至140余万两,“未免漫无限制,殊难认为确当”。在此前提下,中国政府未同意增加建桥工程款的请求。......
2023-11-18
在法国领事介入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铁桥的建设工程必须由“Compagnie de Fives Lille”承担。本委员会答复,不能只照顾某一公司而不考虑他人。本委员会将该信抄寄华伦将军,指出法国领事的态度妨碍了本委员会推进这项必要的工程。法国工部局可以与它认为有能力承包这项工程的公司签订合同。将上述条款及修建桥梁的条件一并通知法国领事。......
2023-11-18
[1]张焘.津门杂记.1884[2]中华舆图学社.津门精华实录.中华舆图学社,1918[3]雷穆森.Tientsin:An Illustrated Outline History.天津插图本史纲.天津:天津印字馆,1925[4]南开大学政治学会.天津租界及特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5]海河工程局.海河工程局一九二八年报告书.天津:海河工程局,1928[6]海河工程局.海河工程局一九二九年报......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