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教师信息素养量化研究中,普遍以两个级别区分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其次是学校、区域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均衡的影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教师人均电脑保有量不足一台,月均上网次数不足一次。此外,即使是在较为发达的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样,在我们以二级指标量化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时,也要在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2023-11-25
(1)确定教师信息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先确定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母项指标,然后提出初拟的子项指标,并且在分解出的众多初拟的子项指标中,保留能反映教师信息素养特性的,删除次要的、矛盾的。经过筛选,精简了子项指标,提高了指标质量,保证了评价的有效性。[1]
(2)确定教师信息素养量化评价目标和权重。根据布卢姆的“教育分类学”,将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目标要点确立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三个模块。而权重是各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标志。权重的确定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本指标体系的权重是以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统计结果和参考相关的评价体系的权重为依据的。
教师信息意识的评价通过评价方案得以体现,方案中所呈现的评价标准是用以衡量大部分一般教师的,因此评价方案的针对性较强,能够依据教师工作中的重点进行有侧重的评价,就现阶段而言,评价标准更倾向于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利用。评价方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方面要求不高,一来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方面不需要过高的要求,二来过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具有一定难度。态度、意识;信息技术操作掌握;整合创新能力(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等三个层面是此评价标准中对教师信息素养的三个关注面。权重分配与评价方案类似,也考虑到了信息素养本身的构成和偏重,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评价权重分配,能够更加切实地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理解。
(3)评价时注意的事项。
①坚持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信息源多元化。在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单因素评价时,评价的信息源主要有:学生、同事、专家、管理者和教师自己。由于学生的评价大都是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价,此外由于学生的评价结果常常受学生个人情感的影响,有时难以准确地反映教师信息素养状况,但学生的评价是有价值的。专家、管理者和同事的评价十分重要,他们会从内行的角度审视整个教育过程,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同时教师的自我评价也是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组织良好的自我评价对于提高教师对自我信息素养的认识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只有学生评价、专家和同行评价及自我评价相互补充,才能使教师信息素养单因素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客观、准确。(www.chuimin.cn)
②将权重的作用进行灵活的发挥。权重的重点在于贴近实际,应避免被其他因素干扰,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权重能够对评价结果进行调控,助力评价目的的达成。因权重的特性,它是可以改变的,并非一成不变,评价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权重,充分利用权重的灵活性对评价进行有效干预。
③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能够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使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公正。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是评价灵活性的保障,灵活性原则的前提是科学合理以及导向正确,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法进行灵活的选择。灵活选取评价的方法能够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量化评价时,结合定性评价能够对教师信息素养有客观的认识,对其进行充分的肯定,对教师的评价灵活合理能够获取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可。
④及时全面反馈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梳理整合,将总结归纳后的问题反馈到评价对象处。反馈出现的问题时要明确指出评价结果和所对应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供改进方案,便于教师及时有效地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正。
⑤坚持制度化。建立健全评价系统,形成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对组织者和测评者进行有效调控,科学合理的开展评价工作,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科学评价机制,为评价的客观公正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有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提升研究的文章
在目前的教师信息素养量化研究中,普遍以两个级别区分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其次是学校、区域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均衡的影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教师人均电脑保有量不足一台,月均上网次数不足一次。此外,即使是在较为发达的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样,在我们以二级指标量化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时,也要在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2023-11-25
鉴于学校的教师普遍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其差别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A项上,因此就需要加大该项的权重。当然,即使教师信息素养量化评价的指标适合了被评价的教师群体,评价的权重分布也可能是不合理或不合适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指标权重分布来达成不同的评价目标。......
2023-11-25
(一)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理论而言,掌握信息技术应该作为起码的教师资格。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有效的评价。开展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评价,有利于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023-11-25
一般而言,早期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方式以定性评价为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素养”一词本身在概念上的模糊性有关。但随着教师素养理论的不断发展,随着在实际学校管理工作中对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定量的方式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需求越发迫切起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各自的评价侧重点和适用范围,定性评价适用于横向评定不同教师间信息化素养水平的差异,定性评价使用于纵向评价一个教师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2023-11-25
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的充分认识上。信息素养的概念从提出之日起,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3]信息素养。综上所述,从上述关于信息素养定义和内涵可见,信息素养已不是一个单一的技能问题,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
2023-11-25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系统性原则信息素养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这个概念强调与时俱进,强调综合性。通过切实引导,最终使教师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经过这一层面培训的教师,应当具有独立的信息学习能力、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体而言,这一层面的要求虽不带有强制性,但该层面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达到的基础水平,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顾名思义,这一层面是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终极目标。......
2023-11-25
总之,为了及时改进课程,甚至修订、发展课程,使课程趋于完美的评判,就是形成性评价应扮演的角色。尽管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
2023-11-25
(二)终身学习的教师职责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而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转化。......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