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效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效策略

【摘要】:为使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教育部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和本国国情,尽快制定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同时,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高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标准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一)职前培训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对于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准教师们来说,职前培训是他们接触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站,也是他们能够打下坚实信息技术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客体是尚在院校的学生。但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作为职前培训的主体单位,并未能够从师资、技术储备、教学方法上做好充足准备,高校的职前培训目前也难以满足未来教师岗位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在高校信息技术培养的诸多问题中,课程设置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接下来笔者将以这一问题为核心讨论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问题。[4]

1.信息课程设置及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算理想,原因有三:

首先是整体性的缺乏。学校管理部门在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时,并没有以一套完整的逻辑思维考虑这门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教学目的以及教育目标,更遑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此外,学校管理部门在设置具体课程时还缺乏整体思维,没有将信息技术教育融汇到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去,而仅仅以一门或几门课程来完成特定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目前高校多以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方式教授信息技术,但计算机课程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外,与其他学科没有形成任何交叉。也就是说,只注重教授信息技术的计算机课程,在本质上是与其他理论课程相分离的。如果不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仅仅试图以多开课程的方式解决信息教育的问题,只会使信息教育整体的被从现有的教学系统中剥离出去。

其次是创造性的缺乏。创造性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最高属性,只有同时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够从技术上超越机械性、意义性这两个前期阶段,才能实现灵活、创新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我国目前在教学实践领域的现状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使用尚且难以实现,更不用说培养创造性思维了。

最后是整合性的缺乏。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只将信息技术作为与其他课程并行教授的存在,而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到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中去。而这恰恰是缺乏整合性的后果。当然,强调整合性并非意味着主张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大融合,整合性强调的是不同学科之间在保持自身学科特性的前提下进行有机交叉,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这一理想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将不再仅限于知识,还包括能力,尤其是信息素养能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建议安排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用信息手段获取实践活动所需的一切资源,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鼓励合作,鼓励创新。最终达到克服目前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缺乏整合性的问题。

2.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的相关措施

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最有效途径可通过以下四种措施:

(1)构建教育信息素养标准。为使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教育部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和本国国情,尽快制定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制定高校信息素养标准应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内容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高校信息素养标准是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培养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依据,并为评价学生信息能力高低提供参考。因此,标准必须在内容上全面而又系统地规定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学生需要具备的信息知识、技能、品质以及在信息使用过程中所持的态度。

第二,标准上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信息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高校信息素养标准也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社会对他们能力的需求水平进行分层分级,并且高级标准是在具备低级标准的基础上再做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分层分级的方式不但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信息能力的学生,而且为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实施上的可操作性和开放性。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即培养出来的人到底具备怎样的特质,如何测定这些特质,应达到全国共识,因此标准应描述出个体运用信息素质技能和过程的外显行为及其结果,即具有较好的可观性、可感性和可测性,并易于操作,为一线教学人员教学、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高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标准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因此标准应具有因时、因地、因人的可操作性和开放性。

第四,学科上的持续性和发展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为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社会的进步,信息的发展等诸因素决定了信息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其内涵是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因而用以评价信息素养的标准必须是定期修订来适应经常变动的现实的需要。同时,标准也可用以对所有高校教师的要求,并延续到教师工作以后,从而使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改革高校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为了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体现以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指导,因此,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要对高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设置时应考虑到三方面:第一,高校要适时加强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建设,旨在增强学生信息观念;第二,注重开设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的信息应用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信息素养的应用能力;第三,高校要注重加强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公共选修课,选修课要避免重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旨在加强基本信息、知识与信息伦理道德培养。

②有必要借鉴科技发达国家的信息能力标准,重新编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课时一般为106课时,其中上机课时约为50课时。该课程原有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强调“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所以有必要重新定位这门课程。有关学者曾建议将该课程的名称改为《大学生信息能力与修养》。从而将该课程所强调的“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提升到“信息素养能力与修养”的培养目标上来,并使其教学内容涵养了“知识、技能、素养、能力”等多方面,使课程的地位、作用、意义等发生深刻变化,并实现了不同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思想,应按计算机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即: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素养能力与修养、个案研究的三个层次来构建。当然,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不同,高校各专业在重新设置信息技术课时会有所不同。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授课时应跳出传统教学手段的思维桎梏,不必拘泥于粉笔和黑板,不必坚持教师的一言堂做派。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逻辑,将教学从知识的灌输变为知识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信息资源,多途径、多角度地从网络上搜集信息,获取知识。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打破传统单向教学策略,随时接受学生学习反馈,形成双向教学,师生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此外,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根据学生需要与信息技术发展情况,编写电子教材,开设多样化课程,最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素养的培育中来。

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更是传播学习知识的能力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鼓励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学习的乐趣,实现持续自我学习的可能。破除唯考试论,既要重视学习成果,又要重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力图多维度、多角度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作为提供教学环境的基础单位,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便利的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环境,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第三,教师应主动营造适应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课堂氛围,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讲授,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信息化课堂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第四,在进行信息技术教授的同时,注重品德培养。人无德不立,学无德不用,在信息化课堂中,信息来源驳杂,因此良好的品德修养对教学的正常开展尤为重要。

(二)在职培训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延续

在职培训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必由之路,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之中的重要保证,并提到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还出台了相应的教师信息技术在职培训的国家工程。

我国政府已经采取或正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教师的在职培训,教育部已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应用列入“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重点立项项目。并在已下发的《关于开展高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在职培训应立足于教育本身的基础上,重在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重在给教师更多的支持,重在关注教师本身教学经验的作用与联系,重在解决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与任务,重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合理的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极为重要。

1.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训的方向以及最终要取得的结果。培训内容的设计取决于参训教师的共性特征、个性特征和所需的条件等,培训内容能够充分反映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的在职培训对参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参训教师首要学习信息技术本身,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难题,尤其是传统教学模式引发的问题,此外,参训教师还要将所学的信息知识技能与原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发挥最大化的价值,显著地提升教学水平,这也是在职培训的目的所在。

在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经常出现“技术中心主义”倾向,这一点是培训者需要注意并防止出现的问题,作为培训者,要围绕着培训目标对参训者进行培训,而培训目标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条件进行制定的,此外,注重对参训者道德观的影响。现如今,对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在职培训,由于各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因此,在培训内容中,制作教学软件的知识占据着很高的比例,从而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没有得以充分利用,参训教师也没有学习到信息技术系统的精髓,即新方法和新思想。

2.培训模式

培训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训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还有培训成果的问题,若培训模式具备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信息素养在职培训模式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进修。指教师为了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提升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参加各种专业进修活动,或报考理想的大学,进修的方式包括统考考试和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和出国进修等。

现代教育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命力极为强盛,已在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中建立起来,甚至有些非师范专业的高等院校也开办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从而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办学形式多样,从普通全日制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业余大学,从面授到远程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但同时也显露出许多问题,如开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为数不多,特别是办学实力较强的重点大学开办该专业的更少,从而导致培养人才的学历层次偏低,大部分院校只具备培养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条件,能够系统培养专科生、本科生的院校数量不多,虽然也有培养研究生学历的院校,但能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寥寥无几,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现代教育技术专门人才队伍,但高层次学术带领人的学者为数不多。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现代教育技术队伍中年龄偏大的经验丰富,但大多数不出身于本专业,导致专业知识功底不够扎实;年轻教师虽出身本专业,但由于本专业相对也较年轻,所以不少年轻教师也只具备本专业的本科学历,导致学历偏低,又由于在校任教时间不长,专业知识缺乏灵活运用。(www.chuimin.cn)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大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可走联合办学之路,不仅是联合国内有名的大学,还包括联合国外有名的学者,从而形成强强联合、中外联合的办学规模,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的专业学术人才。同时学校可采取各种优惠的政策鼓励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在职或定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甚至到国外进修学习,加速培养学科带领人,从而提高本专业的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学校也应鼓励其他专业的中、青年教师攻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取得专科、本科、研究生的第二学历,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高校教师整体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同时,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卫星转播系统,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设备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专业进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方式,培训专业性强,所学知识比较系统全面,能为参训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新理论、新信息、新思想,有利于帮助教师从更高层次上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但对广大的在职教师来说,由于工学矛盾的存在,而不具备普遍性。

(2)短期培训。指教育主管部门或师资培训中心等组织,针对教师展开规模较大且时间较短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比如骨干教师技能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轮训等。

由于短期培训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参训教师的数量很多,因而通常选取专题讲座的方式,培训者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将有关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参训者。这种培训方式可能产生“瀑布效应”,也就是说,针对部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信息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当这些教师逐渐发展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时,就能够调动其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内在动力,从而帮助和指导其他教师快速地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参训后的骨干教师要定期和同专业的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共同分析和探究专业课题,在共同研究和讨论问题的同时双方的教学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短期培训的方式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即在固定的时间内,教师可以学习很多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地提升,各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密切地交流和互动,有利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为培训者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由于参训教师的数量较多,以及参训教师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因此,无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

(3)校本培训。在传统的教育培训中,虽然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培训课程的设置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符程度不高;培训内容的设计仅仅考虑了教师的共性之处,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培训条件缺乏针对性,参训教师难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效发挥出来,等等。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著,对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校本培训模式却解决了这些弊端问题。由于信息技术培训与校本培训模式相同,并具备校本模式的优势特征,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广受参训教师的好评。在校本培训模式中,培训条件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具体情况,培训基地以本校为主,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培训目标。总而言之,校本培训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征,其优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培训内容的设计要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经过有针对性地培训之后,让教师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并应用信息技能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不仅加强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在培训过程中,高校可以邀请校外知名师资培训机构的信息技术专家,在信息技术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参训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时间技能进行充分融合。

第二,培训对象主体性发挥好。在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参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可以自由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培训者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是讲授者之外,还是指导者和学习者,引导参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总之,培训者和参训者之间是平等互助、和谐友好、共同成长的关系。

第三,培训效果显著。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伴而行,贯穿于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具有明显的整体化和长期化特征,因此,基本上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处于一种终身教育的状态之中。此外,高校将校外的培训资源和本校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既节省了大量成本,如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成本,又使校内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第四,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现代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灵活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其灵活性体现在各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通过恰当的培训方式,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课程,自由灵活地参与培训活动。其多样性在于校本培训的培训对象没有限制,可以是某个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基本上都能够满足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等等。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高校经常运用的培训方式有专题讲座、课程整合、案例教学、教师“参与式”培训、以赛代培、教师“协作学习”培训、教研结合等。各高校能够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参训教师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自发研修。自发研修对教师信息素养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自发研修是指在职教师针对在教学、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而自发地、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进行相关研究活动,包括利用闲暇学习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专业书籍和杂志;自行通过相关网站学习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参加网络论坛专题讨论、交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制作的课件;发表教学和科研成果,展示自我,取长补短,争取同行和有关专家的支持等。

自发研修是培训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反思教育行为,有目的地选择内容进行自学、研修。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体验的归类、提升和解决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的内化,都依赖于教师个体复杂的思维过程的完成,这种模式自主性强,学习内容由教师自主选择,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自发研修模式下,教师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在教师的内在驱动下进行的学习。其特点是:目标、内容零散,但及时,主体性强,以行为反思为主。

以上四种在职培训模式,各有其优势,其中专业进修、短期培训、校本培训这三种模式都属于有组织的、有计划、具规模的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和作用已得到充分地肯定,而自发研修模式则属于自发的零散的自我信息素养提升活动,虽未得到充分的论证,但自发研修模式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模式。

自发研修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使命感和迫切感,特别有利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有利于教学设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自发研修活动必将是今后信息技术领域内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课题。

(三)培养标准与评价机制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动力

国家统一的评价机制和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是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质量和培训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并为教师参训后的评价和论证提供参考价值。及时对参训者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检验和促进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施训者可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参训者则根据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由此可见评价起到导向、调控、反馈和激励的作用。因此,建立我国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和相关评价机制较为重要。

为使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职前评价和职后评价相统一。在早期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一个问题,即培训评价依据单一化和片面化,其原因在于高校将参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科学的评价应是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具体指职前和职后的整体性,也就是说,跟踪考察参训教师经过培训之后的行为表现,比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效果和解决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疑难问题等。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除了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因此,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评价教师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而且要注重过程评价,评价的对象具体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师的态度等。

(3)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协调。常见的评价方式通常包括三种,即学生的评价、领导和同事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其中,学生的评价主要来源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所产生的直观感受,再加上学生本身的知识层次有限,因此,学生的评价难以体现出准确性和客观性,但学生的评价价值是不可否认的。相比于学生的评价,领导和同事的评价就更加全面和客观,领导和同事是非常客观地从教育的层面进行评价,对于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而言,领导和同事的评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够促进教师调动自身的内在动力,并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加强教师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因此,教师的自我评价也较为重要。只有将这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才能做到全面评价教师的信息素养,并能够做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抽象化的评价,要想使抽象化的评价具有可测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评价主体就可以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达成目的,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此外,评价主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进行结合,客观准确指出教师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指明道路。

(5)动态性和发展性评价相兼顾。动态评价指通过在线实时跟踪的方式,管理和评价教师信息技术的学习档案,此评价方式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使教师处于一个终身学习的状态。发展性评价注重教师的整个信息素养提升过程,即以往的学习成果、现今的测验成绩和将来的实践表现。发展性过程评价的依据是日常的、即时的数据。将这两种评价方式进行比较可以得知,在同时评价时,评价主体要重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修正评价方案。

(四)培训后的支持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保证

尽管部分教师经过了专业培训,教学方式更加具有多样性,然而,因缺乏软件运用的教学环境,教师难以将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如果教师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没有及时得到运用,那么教师的信息技能也无法提高,从而导致教师的职业发展落后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支持环境,这也是教师职业发展需求所在。解决软件支持环境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并制定有利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制度,确保教师充分掌握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的建设中,不管是设备的购买,还是师资团队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资金的筹备上,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筹资的方式,从而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展开。

第二,学校要与信息技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发教学软件,提高教学软件的优势特征,即针对性和实用性。据调查结果可知,高校早期使用的软件是由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高校教师并没有参与其中,在教学软件开发之前,信息技术公司也没有调查各高校的需求条件,基于此出现两个问题,即软件与教学所需相脱离,教师使用软件的效率偏低。因此,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各高校要与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是软件开发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学所需作为设计依据,联合研制、试用以及修改软件,联合开发的教学软件既满足了学校和教师的需求,也提高了教学软件的实用价值。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在线咨询服务、网络信息课程等网站,在学习网站内,教师们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先进的信息资源等。此外,学校要提倡教师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由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相关培养标准的制定、管理和监督的情况、培训模式的建立等,因此,无论是培训者的培训过程,还是参训者的自主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即从学习至实践的循环过程,只有这样,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才会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注释】

[1]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夏洪文.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技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4]邹扬德.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