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信息素养的有无,不能是自封的,而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因此,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要看这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大小与所起作用的好坏而言。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获得,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信息社会的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培育人的信息素养,使人类社会在信息社会这个阶段能够持续地健康发展。......
2023-11-25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系统性原则
信息素养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这个概念强调与时俱进,强调综合性。因此我们也应该从整体思维出发,全面、系统的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技能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同样重要;信息意识、价值观念与信息伦理、法律观念,与信息产权、安全意识同样重要。我们应做到信息消费意识与信息生产、共享意识并举,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整合信息手段,从而达到教师信息能力与教学效果双提升的效果,进而推动教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教师个人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针对性原则
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终身学习能力的强弱,更决定了教师能否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份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中,不仅要使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当前时期实际的教学实践相恰合,还需要根据学科特性有针对地强调教师信息素养的不同方面。通过切实引导,最终使教师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分层次原则
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不能统一标准,而应根据受培养教师年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任教学科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据此,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就内容而言,应分为三个层面:
(1)普及层面。这一层面要求最低,且带有强制性,目的是使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差的教师不至于彻底被信息化浪潮抛弃。这一层面的信息素养培养涉及创新的内容较少,主要以流程性的技能培训为主。目的是通过普及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使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来。[3]
(2)拔高层面。当受培训教师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是获得更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期将信息技术实际教学工作中时,应对其进行拔高层面的信息素养培训。经过这一层面培训的教师,应当具有独立的信息学习能力、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这一层次的教师,应当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需求,始终保持自己在信息化浪潮中的相对稳定地位。总体而言,这一层面的要求虽不带有强制性,但该层面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达到的基础水平,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www.chuimin.cn)
(3)最高层面。顾名思义,这一层面是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终极目标。这一层面面向的教师群体较窄,仅针对骨干教师。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中坚力量,对骨干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有利于使其在信息化浪潮中继续保持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而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四)教师信息素养专门培训与自主学习结合的原则
学校在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时,可以组织专门的在职培训,例如举办专门的信息技术与技能学习班,开办专题性的信息技术知识讲座、课题研讨,信息技术知识学术报告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丰富的专门培训,教师不仅了解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更新了教育观念,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树立了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信心。
由于教师自身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来专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并且教师具有极强的自觉能力,因此学校在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时,可采取专门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在自学中得到实践性地提高。
(五)教师信息素养的制度约束与自觉学习结合的原则
教师由于长期“教”他人的职业习惯,可能对“被教”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产生对学校组织的培训持一种应付态度。为了确保培训的质量,学校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教师参加培训,同时在制度中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对于能将培训转化为实际教学科研中去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把培训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与教师的福利待遇结合起来,并作为奖励和今后晋升的依据,实践证明这种机制能产生出激励导向效应和形成良性循环。
诚然,仅靠制度约束是远不能真正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要想实现教师灵活自如并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终还要靠教师的自觉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只有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会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内驱力,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教师才会不断地接受新技术,才会自觉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只有当教师自觉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有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提升研究的文章
每个人信息素养的有无,不能是自封的,而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因此,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要看这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大小与所起作用的好坏而言。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获得,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信息社会的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培育人的信息素养,使人类社会在信息社会这个阶段能够持续地健康发展。......
2023-11-25
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环境、教师、学生是关键的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目前也已成为功能强大的教学授递环境。Internet的教学授递有许多优点,例如,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资源环境、友好方便的交流沟通环境和理想的协同学习环境等。......
2023-11-25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相对来讲是一种较为完善、较成熟的评价方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常用方法,问卷调查通常可以分为抽样调查和在线两种形式。......
2023-11-25
项目管理强调是的对某一个项目的管理,具有明确而具体的对象。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特定的需求是项目管理的目标。因此,信息化项目管理非常重视运用新的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出项目管理手段的先进性。项目管理者要整理、完善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文档,并写出《项目总结报告》。项目范围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
2023-11-25
(一)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理论而言,掌握信息技术应该作为起码的教师资格。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有效的评价。开展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评价,有利于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023-11-25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二)教师情境的创设者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学信息数学化,交互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音像技术、数字卫星电视技术、视频会议技术、人工技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超链化、交互化。与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相比,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整个教学资源环境。......
2023-11-25
在这个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把程序设计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程序设计的培养作为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环节,从而形成“计算机文化”观点,这是历史的必然。而且由于它们的普及,价格迅速下降,中小学也可能购买,从而为“计算机工具”观点提供了萌发的土壤。......
2023-11-25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化情境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是单线行使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能够从大数据中获得多种信息,并且自由组合,以促使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教学设计实际上实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