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成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方式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成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方式

【摘要】:(二)终身学习的教师职责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而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转化。

(一)终身学习的要义

“终身学习”指的是贯穿整个生命的每种形式、每种内容的学习活动,这是个体为了担负社会责任和自身生存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换句话说,学习不仅是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也是一个与人相伴、持续不断的终生的过程。无论是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的建立还是生存技巧的获得,甚至情感态度和人物个性的培养,具是经由后天学习产生的。伏羲教民渔猎、神农教民耕作的古老故事,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格言,都可以证明教育和学习贯穿着人类的一生,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二)终身学习的教师职责

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必须把十二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意义而言的教师,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21世纪人的素质而言的教师,教育者不可能始终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www.chuimin.cn)

从“做事”的角度而言,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从“做人”的角度而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人生修养是一项极为复杂、艰难的工程,是一个深入持久的创造的过程,只有终身的修炼,才能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超越,影响他自己的学生。

从“角色”的角度而言,一个重要转变是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成了研究者。这里的研究并不是指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而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师若是要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督促者,那么其本身就必须是一位主动并且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研究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导致教师若是不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是仅仅照搬理论的话,是很难加强自身职业能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

此外,教师加强自身素养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传统的教书匠已经不能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教学工作。新的教育要求需要教师既拥有教育教学技巧,又要具备理论修养,同时还要有研究能力,可以主动地、科学地分析研究教育教学现象,经过持续的观察、反思、研究、实践,最后做出相关教学决策,处理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如依靠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来加强各种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教师如果可以用研究者的心态将自己放在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并以研究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教学实践,则会更倾向于思考教育教学理念,更敏感、更有创见地去面对新问题。再则,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必会随其以研究者的身份持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提高。

总之,学校教育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学生的角色必须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苦学者、竞争者、失败者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向愉快的、成功的、合作的学习者转化。而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