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的师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所以,首要任务是对教师做出教育观念转化及心理引导方面的训练,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惧怕心理,准确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学生和教师的正面意义。三则需要为完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2023-11-25
(一)终身学习的要义
“终身学习”指的是贯穿整个生命的每种形式、每种内容的学习活动,这是个体为了担负社会责任和自身生存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换句话说,学习不仅是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也是一个与人相伴、持续不断的终生的过程。无论是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的建立还是生存技巧的获得,甚至情感态度和人物个性的培养,具是经由后天学习产生的。伏羲教民渔猎、神农教民耕作的古老故事,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格言,都可以证明教育和学习贯穿着人类的一生,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二)终身学习的教师职责
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必须把十二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意义而言的教师,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21世纪人的素质而言的教师,教育者不可能始终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www.chuimin.cn)
从“做事”的角度而言,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从“做人”的角度而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人生修养是一项极为复杂、艰难的工程,是一个深入持久的创造的过程,只有终身的修炼,才能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超越,影响他自己的学生。
从“角色”的角度而言,一个重要转变是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成了研究者。这里的研究并不是指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而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师若是要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督促者,那么其本身就必须是一位主动并且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研究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导致教师若是不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是仅仅照搬理论的话,是很难加强自身职业能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
此外,教师加强自身素养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传统的教书匠已经不能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教学工作。新的教育要求需要教师既拥有教育教学技巧,又要具备理论修养,同时还要有研究能力,可以主动地、科学地分析研究教育教学现象,经过持续的观察、反思、研究、实践,最后做出相关教学决策,处理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如依靠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来加强各种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教师如果可以用研究者的心态将自己放在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并以研究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教学实践,则会更倾向于思考教育教学理念,更敏感、更有创见地去面对新问题。再则,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必会随其以研究者的身份持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提高。
总之,学校教育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学生的角色必须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苦学者、竞争者、失败者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向愉快的、成功的、合作的学习者转化。而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转化。
有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提升研究的文章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的师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所以,首要任务是对教师做出教育观念转化及心理引导方面的训练,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惧怕心理,准确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学生和教师的正面意义。三则需要为完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2023-11-25
(一)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理论而言,掌握信息技术应该作为起码的教师资格。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有效的评价。开展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评价,有利于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023-11-25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系统性原则信息素养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这个概念强调与时俱进,强调综合性。通过切实引导,最终使教师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经过这一层面培训的教师,应当具有独立的信息学习能力、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体而言,这一层面的要求虽不带有强制性,但该层面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达到的基础水平,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顾名思义,这一层面是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终极目标。......
2023-11-25
每个人信息素养的有无,不能是自封的,而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因此,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要看这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大小与所起作用的好坏而言。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获得,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信息社会的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培育人的信息素养,使人类社会在信息社会这个阶段能够持续地健康发展。......
2023-11-25
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通讯的方法来实现远程教师的信息咨询、参加报名、缴纳费用、选择课程、查询问题、学籍(历)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功能,综上所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学习可以说是最为齐全、高效的现代化远程学习方法。另外教师通过电子学习使学习新知识所需时间短且灵活,降低了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偏差;学费也相对便宜。由此可见,基于电子学习的上述诸多优势,电子学习无疑将成为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2023-11-25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二)教师情境的创设者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学信息数学化,交互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音像技术、数字卫星电视技术、视频会议技术、人工技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超链化、交互化。与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相比,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整个教学资源环境。......
2023-11-25
项目管理强调是的对某一个项目的管理,具有明确而具体的对象。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特定的需求是项目管理的目标。因此,信息化项目管理非常重视运用新的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出项目管理手段的先进性。项目管理者要整理、完善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文档,并写出《项目总结报告》。项目范围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
2023-11-25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化情境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是单线行使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能够从大数据中获得多种信息,并且自由组合,以促使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教学设计实际上实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