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提升研究:信息素养内容解读

教师提升研究:信息素养内容解读

【摘要】:由此看来,信息获取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两种能力是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前提,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浏览、查找、挑选,从而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并且还可以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保存,以备后用。除了信息资源的浏览、查找能力之外,人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各种现场信息,这是更进一步的信息获取能力。

(一)信息知识方面的内容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知识能够反映出其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并且人们也能够从这些信息知识的学习中提升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情感以及意识。对于信息认识来说,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

作为信息知识的一个部分,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许多基本名词术语的含义,这样可以理解信息时代的许多消息的意义,也才能与周围的同事、朋友、家人谈论日常所经常发生的由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种现象与新闻。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信息技术常用名词术语。

(2)各种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人们还应该知道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这样在一些问题上就不会有误解。例如,了解了信息系统是按照人们规定的算法,执行人们编制软件而进行工作的,人们才能既不对信息系统的工作感到神秘而不敢接触,也不会对于所得到的信息盲目接受,而是首先要判断与选择有用的信息,并且加以利用。信息系统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数字化原理。例如,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各种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二进制原理及其演算,二进制、十进制以及其他进制之间的转换。

(2)程序、算法与数据。例如,什么是程序?信息系统如何执行一个程序,信息如何获取与送入信息系统,并且信息以怎样的形式存放于信息系统中,又怎样恢复并且重现为原来面貌等。

(3)信息传播原理。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自起着怎样的作用,并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怎样的形态等。

3.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硬件、软件等许多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个部分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功能。作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应该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与它们的基本类型。

(1)硬件。了解信息系统硬件的作用,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哪些基本硬件以及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例如,输入、输出、存储设备有哪些,中央处理器是什么,同时又有怎样的功能特点等。

(2)软件。信息系统软件的作用有哪些,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哪些基本软件?系统软件与系统软件有哪些,等等。

(3)系统。信息系统是如何组成的?硬软件之间的关系怎样?人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怎样等。

4.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对于信息知识层面来讲,人们对于信息技术对人类、对社会的影响是最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另外,信息技术的作用、局限性等方面也是信息知识需要了解的问题。

第一,信息技术的有利、不利影响。对于有利影响来讲,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并且也推动了文艺事业、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而对于不利影响来讲,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对人类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那些负面的、与伦理道德相悖的思潮也会通过信息技术得到传播。

第二,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好处、坏处。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使经济信息得到快速地获取、传播,并且人们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开展各种模拟实验,从而使得人们在制造出实物之前就能够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提升社会中各行业的制造效率、制造质量,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设计出多样性的产品。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主要是为了信息资源的获取、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那些符合人类伦理道德规范的信息得到了传播,那些负面的信息也得到了传播,若人们没有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别,就可能对经济,甚至是整个社会造成损害。

第三,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信息技术来讲,它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

(二)信息能力方面的内容

信息传播并不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早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前便已经存在。对于信息能力方面来讲,具体可以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等。对于人们所拥有的信息能力来讲,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促使信息系统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件事情。由此看来,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是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对于这种能力而言,它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例如,人们对于信息系统的选择、安装能力;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操作能力;对信息系统中软件系统的选择、安装、使用能力;对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力等等。另外,人们的信息系统使用能力还包括对数据、软件的开发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工作的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设计。

2.信息的获取能力(www.chuimin.cn)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目的进行调查得知,人们使用信息技术大多是为了搜集有效的信息,进而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此看来,信息获取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获取能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查找能力、信息浏览能力。这两种能力是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前提,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浏览、查找、挑选,从而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并且还可以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保存,以备后用。

第二,信息搜集能力。除了信息资源的浏览、查找能力之外,人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各种现场信息,这是更进一步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具体包括各种实验设计工作,从而获得各种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现场信息搜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1)分析任务中的各种信息需求。人们首先需要了解自身需要掌握哪些信息,并且了解这些信息的获取途径、方法;

(2)分析接下来使用的技术。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之后,下一步便是考虑应该使用的信息技术。这一过程主要针对信息系统进行选择,进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3)数据采集工作以及数据转化工作。选择信息系统之后,人们便可以利用其展开数据采集工作,最后再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的理解能力

信息资源中有着大量信息,人们在利用它们之前必须能够理解它们。因此,信息理解能力是信息能力的重要部分。信息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主面:

(1)识别与理解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地识别与理解所遇到的信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反映了哪些客观规律与现象。

(2)评价判断能力。能够正确地判断与估计所查找到的信息的价值与意义;了解这些信息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现实,它们的时效性如何;避免传播谬误的、过时的信息。

(3)选择能力。能够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选择适合于自己需要的信息。

4.信息的处理能力

人们对于信息的处理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或者自己搜集的信息来讲,它们都是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且是没有加工处理的信息资源。因此,人们若想将这些信息、数据化为己有,就必须拥有信息处理能力,将这些原始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实现真正的利用。当然,这一能力需要人们对程序设计知识、算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涉及以下五个层面:

第一,信息分类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人们能够对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然后按照自己的工作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另外,人们还需要掌握不同信息的处理工具、组织方式,从而能够对信息进行有规律地排序。

第二,信息统计分析能力。人们能够通过自身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资源、数据材料进行加工、整合、分析,使得人们对信息有一个整体性的、可靠性的认识。

第三,信息重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对信息资源进行排列组合,促使人们在其中不断发现新特点、新论点。

第四,信息编辑加工能力。人们能够从自己搜集的信息中选取所需要的部分,并对其进行编辑、处理、加工等工作,另外还可以添加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为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五,信息存取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人们采用方便、快捷的形式组织自己所搜集的信息,并将其保存到相应的设备、系统中,以备后用。

5.信息的表达能力

以上所阐述的四种信息能力主要是针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的,而对于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来说,则主要要求人民掌握信息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信息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息能力,主要是为信息传播者、生产者而服务的。

第一,信息生成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相关的处理工具生成信息产品。信息生成能力具体是指人们对所搜集到的信息展开思考、分析,寻找其中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例如,人们能够根据社会调查结果了解社会的需要;从学生的情况调查结果中获得对教学情况的反馈等等。

第二,信息表示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表示成为所需要的信息产品。信息表示能力具体包括人们对信息材料的挑选、准备工作,主要是对文字、图像、图形以及声音等素材进行挑选,还包括人们对所搜集信息的处理、加工过程,从而产生信息产品。

第三,信息报告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人们可以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撰写信息报告,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注释】

[1]李书华.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论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荣曼生.教师信息素养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教师如何培育信息素养[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