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素养:教师提升研究的基本特点

信息素养:教师提升研究的基本特点

【摘要】:目前而言,全球性的被人们广泛认同的网络规范并没有形成,有的只是个别地区、个别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了一些协会性的、行业性的规则规范。这些规则规范,尽管仅考虑了一般的网络道德要求,但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目前网络发展的基本需要,具有了一些普遍适用的“网络规范”的特征。这时他们处于公民信息素养的层次。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文明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这是由于信息素养的广泛普及决定的。

(一)信息素养的层次性特点

信息素养包括了意识与情感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等方面,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观念,实际上包含了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它是对于信息时代的所有人的要求。尽管在信息时代人们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将是较为密切的,但是其密切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信息素养可以根据这个密切程度来划分其要求。信息素养可分为公民信息素养、应用信息素养、开发设计信息素养三个层次,他们反映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信息素养要求,才能适当而合理地培育以及评估人们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层次结构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公民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与利用信息技术有关,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必然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应用。如果不了解信息技术,就可能仿佛游离于社会之外。因此必然有一个对于信息社会中所有公民的信息素养的起码的要求,称之为公民信息素养。

公民信息素养的内容同样包括了信息意识(敢不敢与想到没想到)、信息道德伦理修养(对不对)、最基本的信息知识(知不知)以及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会不会)的许多方面。有些人则认为信息理解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批判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生成能力、信息表达能力这些也属于要求比较高一点的公民信息素养,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其具体内涵也会有所发展。在所有的公民信息素养中,信息道德伦理修养是最高层次的公民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中,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作与生活必需品,网络的广泛应用,要求所有上网人的行为必须有所规范,必须遵循一种与人类共同利益密切相关的道德原则。

目前而言,全球性的被人们广泛认同的网络规范并没有形成,有的只是个别地区、个别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了一些协会性的、行业性的规则规范。这些规则规范,尽管仅考虑了一般的网络道德要求,但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目前网络发展的基本需要,具有了一些普遍适用的“网络规范”的特征。参与网络系统的用户应认识到其他网络参与者的存在。每个网络或系统都有自己的规则和程序,在一个网络或系统中被允许的行为在另一个网络或系统中也许是受控、甚至是被禁止的,因此,遵守其他网络的规则和程序是网络用户的责任。

2.信息技术系统应用者的信息素养

作为信息技术系统应用人员所需要的信息素养,是在公民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尽管在范围上同样包括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伦理修养、最基本的信息知识以及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各个方面,但是要求更高一些。

至于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应用信息素养就更加复杂一些。一般而言,应用信息素养是因人而异的。它通常包括一般通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而对于需要使用的软件系统,应用人员应该十分熟练,并且了解该软件所具有的各种特殊信息的意义与对用户的各项具体要求。另外,更加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系统中的信息理解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批判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生成能力、信息表达能力等比较高一些的技能。

3.作为信息技术系统开发设计者的信息素养

对于信息技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称之为开发设计者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通常在信息意识方面是十分强烈的,而且也相当注意信息产业意识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安全问题。此外,他们也需要更加多的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系统的潜力,使系统的工作效益更高。

信息技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的信息能力要求更高,在信息理解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批判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生成能力、信息表达能力之中,更加强调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应该有比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与系统设计能力。

信息技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的信息能力通常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可能是非常熟悉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有的可能非常熟悉某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有的可能十分熟悉硬件系统的工作。

信息技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的信息能力方面,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低层次的开发人员一般是指可以在他人指导下进行局部系统的设计开发的工作者;中级层次的开发人员是能够独立完成指定开发任务,并且能够指导初级开发人员的工作者;高层次的开发人员则是能够进行原理性研究,领导大规模的工作队伍开发出新水平的信息系统的工作者。

综上所述,尽管探讨了信息素养的层次性特点,但是对于具体的人而言,所处的层次是会随着认识与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每个人在开始时都是信息技术的生手,对于信息技术只有浅层的认识,而且对于信息素养的伦理道德问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能够说说,意识上也是不太强烈的。这时他们处于公民信息素养的层次。(www.chuimin.cn)

在具有了公民信息素养以后,部分人可能会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一些,也可能经常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的问题,使用一些他人所推荐的工具进行工作。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他们对于信息素养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认识也有所提高,而且对于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也不断深入。这时他们已经发展到了应用者信息素养的阶段。

(二)信息素养的普及性特点

信息素养的特点是强调普及,在信息社会中,属于公民的一种广泛的基本素质。具体包括以下特点:

(1)普遍存在。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文明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人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离不了信息技术。

(2)无绝对权威。一般而言,教师的文化素养比学生高,年龄大的文化素养比年龄小的高。但是,信息素养没有年龄、职务等的区分,没有绝对权威。即使处于现在这个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过渡阶段,人们已经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就是有许多年轻人,他们的学历可能比较低,但是他们的信息素养远远超过了年龄比他们大许多的成年人;在许多学校中,学生的信息能力超过了教师。这是由于信息素养的广泛普及决定的。正是因为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人们可能不经过学校教育就接触信息技术,培育信息素养,而且他们可以自我学习,发展到较高的层次。

(三)信息素养的操作性特点

尽管信息素养包括了意识情感、道德伦理、知识能力许多方面,信息素养主要还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系统的操作上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素养集中表现在操作能力上。所有的信息素养最终必然表现在人们能不能自由地操作信息系统上。在评估个人信息素养时,能力方面的素养的权值要比其他方面的素养的权值要更加高一些。同时,在判断不同层次的人们的信息素养时,信息能力在综合判断中所占的权值是逐渐提高的。对于公民信息素养而言,信息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基本的;对于应用人员而言,信息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进行综合判断一个应用人员的信息素养时,信息能力的权值已经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而在评估信息技术的开发人员的信息素养时,信息能力方面的素养可能是综合判断中的最主要部分。

(2)信息素养的表现具体落实在使用与操作上。信息素养高低的表现具体落实在一个人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操作上。例如,信息意识情感方面,公众关心的不是这个人在会上如何说,而是他实际上想不想、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热心与积极。同样,对于信息伦理道德而言,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信息伦理道德时,也十分注意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他的言论。如果一个人教育别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在实际上,他却是不尊重其他人的劳动,那么其他人就可能认为他是道德方面比较差的人。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素养更是这样。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信息技术知识的高低上依据的是他知道多少,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只能够空泛地谈论信息技术的人并不被看作为有信息知识的人。

(3)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信息能力必须通过操作信息系统才能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就信息技术知识而言,也只有通过具体地操作信息系统,才可以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才能使人们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至于伦理道德问题,也只有让人们去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发现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要具备提供学习者操作信息系统的条件。

(四)信息素养的发展性特点

信息素养是不断发展的。当人们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信息素养以后,必然会不断地提高与发展。

(1)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是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因此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吸引了许多方面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从事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这样更加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成技术,本身是一种高度知识化的技术,它具有类似于滚雪球的效应,知识越多,发明越多,发展就越快。

(2)信息素养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素养本身也具有这样的效应。在接触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往往因生疏而拘束,如果在开始时能够坚持,不管输入有多缓慢,只要愿意去尝试,这样在信息意识上已经初步冲破了敢与不敢的界限。在突破了第一步以后,就会发现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是程式化的,只要遵循那些规则,就会十分顺利。在了解一些工具的使用以后,感到很方便,因此也就用得更加多一些,这时他们的愿望可能会发生分流,有的人愿意在因特网上浏览,有的人愿意使用光盘进行电子阅览,有的人希望使用信息技术为自己建立家庭记事簿,有的人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己的营销活动等。经过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他们的信息意识与情感更加强烈。然后,在使用过程中,他们就会自己开发一些信息资源,或者进行一些信息技术的开发,这个时候他们的信息意识与情感已经十分深厚,也相当关心信息伦理道德问题,并且对于信息技术已经具有相当广泛而细致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

当然,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些人放弃,但是信息社会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人会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发烧友会越来越多,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的人,是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