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之进步67今日我到这里来,感激教育界诸君的欢迎,所谈的题目,就是教育与社会之进步。要晓得平民教育与社会是同进的。各国之强弱,必以教育为转移。我所以要把这种观念,印入各学员各教员的脑中,教育对于国家的社会的幸福,是事实的,非理想的,中国不能出此范围。我此次到中国考察,觉得家与社会能相离甚远,想求真正共和,必须社会坚固。......
2023-11-25
鄙人今天欲与诸君讨论教育者责任问题,以诸君志愿习师范学问,似有以教育为唯一生涯之决心。既有此决心,则所应负责任,不可不明。责任维何,为社会领袖是也。此问题可分两段说明之:第一,在明教育者须如何方足为社会领袖;第二,在明为社会领袖须如何方能无愧。
兹先言前段。教育者欲为社会领袖,须具备三要素:(1)一定目的。教育者须认定目的的,切实引导一般青年到达于目的地。(2)一定方法。教育者既认定目的,必求所以达此目的之良法,即指引一段青年到目的地之途径也。(3)坚忍力。教育者定目的具方法矣,无坚忍力以持之,必不能久久兴奋。譬引人登高岳,引者第一必先具把握,定趋向;高岳之环境与平地之环境何者同而何者异,与夫引入登岳将趋其同耶,抑向其异耶,须慎思明辨之。第二,认定由平地抵高岳,何处为捷径,何处为夷路,然后方着手指引。既指引矣,即有艰难险阻,亦当甘受——匪特引者甘受即为完责,且须忍耐温和,使被引者忘劳生趣,登高岳之巅,探高岳之胜而已。登岳且然,况教育事业乎?世云肩教育之责者,以为吾谂目的,吾谙教法,即是以称良教师。不知其见异思迁,浅尝辄止之习惯,实造无量之罪恶也。故教育者,须具备上述三要素,方足为社会领袖。领袖一字之意义,人多误解。领袖者,在群众前头示步趋之法,定进止之方之一人也。故领袖与群众宜相接近,宜相亲爱。今之教育者,大半自许太高,以为教育事业可以一蹴而就。譬诸前例,引人登岳,已先疾趋而上,高呼曰胡不前进,胡不前进,不知被引者已知陷迷途,心力交瘁矣。此善不谙领袖之义有以致之也。领袖与群众非有阶级之别。人多以为共和国无领袖之必要,实则大误。果为真共和国,所需要领袖之处更多。盖领袖乃指导者,非在后面鞭策也。
以上均就教育者须如何方足为社会领袖上讲说。今进而言为社会领袖须如何方能无愧。其为领袖教育者,欲解为领袖之方法,不可不明三种特别任务:
(1)须以学问灌输学生。此种任务,至为浅显,本无待赘述。唯学问有死学问活学问之别,学问之死活,非必如人之必须经过许多年月而始见,有今日视之以为活,明日视之而即死者。盖凡与现社会情形不适应者,皆为死学问。教师以此授人,其害尤烈于洪水猛兽。故凡以教育为职志者,切须为无间断之研究。西谚有言,盲者引盲,终必坠渊。又英人论奈端87轶事云,有谀奈端者曰,人生学问如君是矣。奈端笑谢之曰,以我之所知与我所应知者较,不过如小儿拾鱼介于海滨耳。可知世间学问,浩如烟海,欲与人较量,当就其高于己者,不宜就其低于己者。与低于己者较,虽较何益?习师范学问者,幸勿报以五年所学便足为终身使用之愚想。平日对于科教,只宜择一专修,不可全部敷衍。且须随世界潮流悉心研究。夫然后始有活学问,否则如无灵魂附着之躯壳,不能自由活动矣。(www.chuimin.cn)
(2)须制造学生人格。教育者之任务,非从授课己也,授课之外又须就学生之个性详细调查,加以纠正。今日的教育为国民教育,学识固应灌输,人格更须注意。人格优长,学识浅薄,其害小;学识优长,人格卑劣,其害大。教科书不过为教育者陶铸学生人格之一器械,能善用之则有种种趣味,否则如以印板印纸,虽千百如一也。盖儿童个性,不能尽同,实以其家庭之濡染及住居之环境而异。故须各各寻出本能,施以训育,使在校为良好之学生,出校为良好之国民,教育者之责始完。非然也,则如以水灌竹筒,灌毕即去,尽人能之,奚贵乎有师范学校之学生?
(3)须指导社会。以上两种任务虽备,尚未足称为完全教育者。教育者之眼光,宜远视不宜近视。聚十数儿童于一室而教,心目中即需含有改造社会之思想。改造社会虽非易事,然苟能各各就少数人方面用工,收效亦至速。外国人往往以老大目中国。此种见解极为不合。若以历史论,中国固为数千年古国。然今之国民,非古之国民,今之思想,非古之思想。国民思想有新陈代谢,则文化必自有新陈代谢。窃以为中国今日之文化,实为最新鲜之文化。中国教育者果能各各负领袖社会之责,勿馁勿激,着力前进,则今日之思想,即为他日之事实也。一国中各种行政机关虽夥,然不如教育机关之必要。一国中法律家政治家实业家虽众,然不如教育者之可贵。以前者影响社会全在外面,后者影响社会全在内面也。鄙人到中国各处讲演,每到一处均觉有一种新气象。今日见诸君精神焕发,均许为将来领袖社会之人,甚为愉快,愿诸君勉力行之。
86 1921年4月13日杜威在福建第一师范学校的讲演,王淦和口译,1921年4月30日、5月2日《晨报》。
87 指牛顿。——本书编者注
有关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的文章
教育与社会之进步67今日我到这里来,感激教育界诸君的欢迎,所谈的题目,就是教育与社会之进步。要晓得平民教育与社会是同进的。各国之强弱,必以教育为转移。我所以要把这种观念,印入各学员各教员的脑中,教育对于国家的社会的幸福,是事实的,非理想的,中国不能出此范围。我此次到中国考察,觉得家与社会能相离甚远,想求真正共和,必须社会坚固。......
2023-11-25
教育者的责任83(南通)教育者的天职,概括地定个名词,就是领袖。领袖的责任,可以分作两方面说。教育者的责任,上面所说的很含混,仔细地分起来,有三个要素:对于知识应负的责任;对于学生应负的责任;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这种研究的精神,是学生的精神;也是教育者应有的精神。关于公共的利益、公共的幸福,都是应负的责任。......
2023-11-25
教育者的工作99对于教育的讲演,最好是用教育的题目。各种教育的事业,需要依着各种的目的而定,讲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各种工作和各种要素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教育者除了知识学问以外还需要明了社会的情形,并且还要知道儿童心理怎样的诱导。教育者向智识方面努力地用热心、兴趣去感化儿童,儿童就同着他的感化,也发生热心和兴趣,也就向智识方面努力。......
2023-11-25
专门教育之社会观93今天研究的问题,是《专门教育的社会观》,即是专门教育对于社会方面的若何关系。这都是专注重文雅教育,与轻视鄙弃专门教育的结果啊!据现在情形看来,为增高国内经济的状况,与大社会的程度,专门教育实在算最需要不过了。专门教育的后头,时时须有个社会的背景放着,社会方面的关系,是最不能忽视的。由此,更可证明专门教育并非狭义的了。......
2023-11-25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65我今天到这里来,所讲的是社会教育。这普及教育,是共和国最紧要的事体。共和国精神,在多数人受教育,不是少数的。共和国以前,受教育的很少,现在要谋多数人幸福,可以推想到社会上的幸福,这个就是共和国的缘故。平均一个学生,可以教三十个义务学生,废了神圣光阴,使贫民受着无穷的学识道德,将来中国人民一心同受教育,是我所希望的。现在中国社会很坏,不道德的事也多,为什么呢?......
2023-11-25
教育与社会进化之关系66社会好比我们的挚友。即使社会全体的精神能力,还能维持现状,无事时也不觉恐慌;但一朝发生问题,事出意外,就无余力应付,要生出绝大的恐慌了;现在的中国正是如此。并且中国现在的情形,就使学生能够自动,也还怕不够;因为社会教育,还未发达;遇有良机,必须设法促进一般人民体育的进步。现在中国各学校,学生自治的声浪很高,这是很好的现象。......
2023-11-25
学校与社会95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的目的、方法,都须为全社会的,合于社会一切生活状态的。中国去年学生初次到社会上服务,社会上的一般人,大都极其惊奇、怀疑,妄推他们有自私自利的思想,不仅是为着公众的利益。中国近来的学生,在各地创办义务学校,对于教育的兴味、爱国的热忱,油然可见。所以从中国社会上看来,最要紧的是女子教育的普及,且愈快愈好。......
2023-11-25
造就发动的性质的教育60我曾听得中国有个很著名的教育家说,“被动的性行,可以算是占据中国教育上最高的地位的东西。”本题就是教育上应该怎样做去,才能够得到发动有精力的、有生气的精神出现。身的动作,是用心思的工具,是性行或思想实现的器械。一方竭力打破被动性质的书本教授,一方就可得到儿童个人观察能力的养成和独创力的具足等种种效果。上述三种方法,是造就发动的性质所必须奉行的。......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