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责任83(南通)教育者的天职,概括地定个名词,就是领袖。领袖的责任,可以分作两方面说。教育者的责任,上面所说的很含混,仔细地分起来,有三个要素:对于知识应负的责任;对于学生应负的责任;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这种研究的精神,是学生的精神;也是教育者应有的精神。关于公共的利益、公共的幸福,都是应负的责任。......
2023-11-25
教育之要素79
教育的要素,说各种教育所共有的要素。
教育的要素,有下列三种:
(1)幼童青年之受教育者;
(2)学校、教师、学科、管理、训练等方法;
(3)社会目的。
此三种要素,各有特殊的用途,教育哲学就由此而生。
教育历程的起点,为受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本能动作,加之以指导裁判。
教育历程的终点,为社会目的;使受教育者受教育后得参与社会生活。
在教育历程的中间者,即学校教师……拿受教育者的本能动作,加以指导裁判,使能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教育虽不能代表一切教育而是正式的教育,有一定的法式及训练管理等种种方法。这种法式、方法、意义皆自古传来,不能明了。一方要和儿童本能动作连接,一方要和社会生活联络,不如此便没有存在的理由,便没有明了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设备、学科、方法等种种,常用这两方面来考察价值。一方就受教育者性能禀赋研究,是否能适应他们的需要;把科目当做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工具,不当它做目的看待,那么就可以和受教育者联络了。
换一句话说,学校教育设备、学科、方法种种,必受心理学化,就是总用根据于心理学原理。受教育者为儿童,就要研究儿童心理现象,然后适合儿童的心理;受教育者为成人,就要研究成人心理现象,然后适合成人的心理。
这是从受教育一方考察的;他方还要从社会目的方面考察,看学校教育是否能培养人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将来能参与社会的事业。
上面所说两方面的联络,在教育方面是当然如此的。但是现在的教育,偏偏不能如此。一方不能适应儿童的天性,一方又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儿童和社会,判然隔绝,所以教育是不能不改进啦!
从社会方面讨论改进,学校是社会的机关,不能不受社会的影响。社会的遗传、思想、习惯,借学校科目来传布。这种思想习惯,在从前社会是适合需要的,到了现代社会,就不适合需要了。学校方面,假如还不改进,就要和社会隔绝。这种现象,在现时的学校常见呢!(www.chuimin.cn)
学校自然有保守的倾向,并不是不好的事。社会变迁不大,保守还没有妨害;假如变迁很快,不想方法来适应,一味地保守,就要发生很大的危险。到了这个时候,就要把从前的好思想习惯,加以改进,发挥光大;另外加些从前没有现在必须的思想习惯,使适应社会。所谓改进,并非把旧的绝对推翻,不可误会。
平常人说:“学校改进,乃少数好新奇者为个人而倡议的。”这话大错,学校改进的原因,实为一般社会变迁,不得不变迁以为适应。
社会的生活、经济、政治、农工商业,没有新的理想希望发生,学校不妨还循旧的途径。假如有新的理想希望发生,学校不改变,乃绝对不能的事。五十年来,世界工业经济等种种,发生大变化。电报、电话、铁路、火车发明,交通便利,生产力增,打破旧思想习惯,发生新的能力,世界各方均受很大的影响。
这种变迁,并不囿于一隅,乃普遍于世界各国,不过感受有迟早的不同,或十年,或二十年,或五十年。总之旧时代的规矩途径,断不容存在,教育是不得不变迁的。
晚近教育经社会的种种变迁,生两种重要趋势:普及;实用。
(1)旧时教育,范围甚狭,为阶级制度,不过少数贵族及上等社会的权利。在当时社会,也没甚大害;至于现在的教育,范围推广,要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并非权利,乃是义务。这种趋势,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发生,无此教育,社会便立脚不住。
(2)所谓实用,意义甚广,并非指极狭的谋生活言。实用的趋势,即从普及的趋势产出。在旧时阶级教育的时候,受教育不过少数经济充裕不必谋生活的人,自然可以研究文字抽象的学术;到了现在普及教育时代,受教育者多是要谋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去专研究文字抽象的学术了。这也是用以适应社会需要的。
上述种种,都是很普通的。不能不承认教育的性质与分量之普及性质之实用的关系,不是因个人的利好私恶而产生,是因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生出一般很深很广的变迁,教育若不改进,就要有很大的牺牲损失了。
社会有很大变迁,要加改造,最好从学校方面做去,因学校有改造社会的很好机会。年长人的心理,受了旧思想的束缚,久成习惯、难以改造;青年和儿童,习惯尚未养成,正可指导他们的思想,使成新习惯,所以说学校有改造社会的很好机会。
儿童心理既流动易变化,教育者当负指导责任。利用流动变化的心理,加以思想的指导,如是社会自可改造,所以学校确是改造社会独一无二的方法。
近代青年,有很深的希望。对于现实情形,不大满意,理由很为正当。有了此种心理,很容易吸收新思想新方法。不过希望过快,不用正当方法,从捷径上做去,虽说简单容易,恐怕要失败的。
拿教育来改造社会,虽说缓慢,实在是唯一方法。如何改造呢?要紧的是改造思想、习惯,使得正确的知识、精敏的技能,教思想能实现改造社会。要改造社会,只从客观的方面,如宗教、政治、制度上着想,不自思想,转瞬便要消灭,新旧相改,原动反动,生生不息,社会有大危险发生。
总之学校为改造社会的唯一方法,从改造心理思想入手,加之以正确的知识、精敏的技能,使能实现思想。假如不用这方法用武力魔术做去,终是无用的。
79 1920年5月杜威在南京的讲演,刘伯明口译,秋浓笔记,1920年5月12日《时事新报·学灯》。
有关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的文章
教育者的责任83(南通)教育者的天职,概括地定个名词,就是领袖。领袖的责任,可以分作两方面说。教育者的责任,上面所说的很含混,仔细地分起来,有三个要素:对于知识应负的责任;对于学生应负的责任;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这种研究的精神,是学生的精神;也是教育者应有的精神。关于公共的利益、公共的幸福,都是应负的责任。......
2023-11-25
教育之心理的要素104以前所说的,社会的要素,学校的组织、设备和学科,都应该适应社会的情形和需要。今日讲心理的要素,就是个人的要素。现在的教育对于因袭的教育,可以算是教育革命——旧教育以学科为唯一的要素,现在的教育以儿童的活动、天性、本能,为唯一的元素,使学科去适应他的天性。旧式的因袭教育使学生对于求学上不甚注意,心理上也不快活。殊不知这是国家情形纷乱的缘故。......
2023-11-25
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教育,都是关于校内的教育。这都不是偶然接触之间,随便可以传授的,于是生出“形式教育”。就是,自从学校教育独立以后,渐渐和社会隔离。......
2023-11-25
平民教育之真谛57今日得此良机,与诸君晤谈一堂,不胜荣幸,余所欲言者,非其他问题,乃今日至重要之教育问题。今余所论者,为普及“平民教育”之真谛,当讨论此问题之前,先有数言,敬告诸君。故仅仅“为民”之教育,未必切合于共和精神;必使民视教育事业为己事,而予以对教育充分之责任,然后乃无愧于共和的平民的教育之徽号。质言之,凡民族对教育事业,必有自决之权力与能力方可。......
2023-11-25
经验与教育之关系76今日欲与诸君研究者,厥唯经验与教育之关系。夫经验意义,既如上言,今更究其与教育之关系焉。更有一言,诸君其将异之,即联合教授与经验之事,在中国行之,较美国为尤易。中国工艺则大半皆用人力,而参观亦易,此诚中国学生采取经验之天然利便,美国所不能及者。中国教育尚在萌芽,而美国既历经试验,几费经营,成规俱在,正可采取大道,省精神财力,做建设之事焉。......
2023-11-25
教育者的工作99对于教育的讲演,最好是用教育的题目。各种教育的事业,需要依着各种的目的而定,讲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各种工作和各种要素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教育者除了知识学问以外还需要明了社会的情形,并且还要知道儿童心理怎样的诱导。教育者向智识方面努力地用热心、兴趣去感化儿童,儿童就同着他的感化,也发生热心和兴趣,也就向智识方面努力。......
2023-11-25
公民教育63今天承贵校招我来此演讲,非常有幸。中国办教育的责任,是在政府,而一个公民能够捐资兴学,扶助社会,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今天欲与诸君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公民教育”。但一个良好公民的义务,不但趋重于政治方面,对于家庭方面,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学校是一个社会,学生就是社会里的公民;学生在学校里边受公民的训练,那就是公民教育。现在中国正在提倡实用教育,非但中国一国提倡,全世界都在那里提倡。......
2023-11-25
南京教育界人员与杜威先生之问答111● 主席致开幕辞杜威先生为美国思想大家。现在中国思想正在变迁之际,适遇杜先生来华,实一好机会,吾辈可与杜先生详行讨论。此亦吾国教育界最近之趋势也。故余力主女子教育之振兴。愿闻美国当初实施义务教育之历史。......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