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

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

【摘要】:公民教育63今天承贵校招我来此演讲,非常有幸。中国办教育的责任,是在政府,而一个公民能够捐资兴学,扶助社会,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今天欲与诸君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公民教育”。但一个良好公民的义务,不但趋重于政治方面,对于家庭方面,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学校是一个社会,学生就是社会里的公民;学生在学校里边受公民的训练,那就是公民教育。现在中国正在提倡实用教育,非但中国一国提倡,全世界都在那里提倡。

公民教育63

今天承贵校招我来此演讲,非常有幸。中国办教育的责任,是在政府,而一个公民能够捐资兴学,扶助社会,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刚才听得贵校长说,贵校里边非但有中学校,并且还有几所小学校,尤为满意,因为小学校实在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我很希望因贵校创办人的精神,感动其他资本家,能够设立同样的学校。今天欲与诸君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公民教育”。

诸君现在贵校里边,直接所受的教育,是要培养公民资格,要做一个良好的公民,须有几种必备的资格。

要做一个良好的公民,在政治方面,也要有一种精神来辅助中央政府,为国家谋公共利益。

但一个良好公民的义务,不但趋重于政治方面,对于家庭方面,也是非常重要。少时在家,做个良子弟,后来做个良父亲,去教养子弟,成一好的公民,以补学校的不足,因为要做一个好公民,一定要有良父母去教训他,不但是靠着学校教育的。

要做一个良好的公民,一定还要注意经济方面,不但是谋个人的经济,也要顾到谋公共的经济才好。

要做一个好公民,总要善用余暇,到社会上去谋人与人的交际,勿使有害身心的事发生。

凡一公民,总要完全以上四种资格,但是欲培养成这种资格,那是非常重要。怎么样去培养成功呢?现在我举出三个方法来。(www.chuimin.cn)

(1)从学校组织及管理方面做起。有一个学校,不但是学生专门求学的地方,它的范围比授课还要大。因为学校是一个社会,学生就是社会里的公民;学生在学校里边受公民的训练,那就是公民教育。学校内容是很复杂的,但是分析起来,亦有上列四种生活。学校中的规则,一如国家的宪法,遵守学校的规则,犹服从国家的宪法;学生与学生的交际,犹兄弟姊妹也,学生对师长犹对父兄也;学校中也有用途的,学校用途的经济,犹如国家经济也;同学间的交际,犹如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现在有许多学生,在学校中非常关心国事,不晓得他们在学校里养成了上列的几种习惯,将来到社会上去,就可以扶助社会了。倘然在学校里边,不曾好好地受过公民训练,将来脱离了学校,也不能够做良好的公民,替社会服务的。店铺主人,招收学徒,学习种种工艺;学生在学校,就是要学做很好的公民,在学校里好好地培养了公民资格,那么将来到社会上去一定是一个良好的公民。公民精神的培养,不是凭空做起的,要有几种具体的方法。社会上不论何种团体,须各分子有团结的精神,学校亦然。学校里的学生,须要互相结合,养成谋公共利益的习惯。公拟的规则,大家一定要遵守的。一般人要有公民的精神,一定要在学校里培养起来的。美国有一学校,函授泅水。学好了,领了毕业文凭的生徒,再也不能泅水。要晓得学泅水不是在陆地上和纸片上学的,一定要到水里边去学的。学校里没有共同精神和公共生活,要想养成良好的公民,实在与陆地上函授泅水同一悖谬。现在各学校提倡学生自治,须要看学生自治能力为标准。使学生没有自治能力,学校里一定要去干涉的,但是无论有没有自治的组织,学生总要结一个团体。学校里边的利益,不是职员或学生独做的事,一切要两方面共同去做。关于学校秩序卫生运动等等,学生亦可善自维持之,勿使有扰乱分子发生。总之,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多要去做,那就可得公共精神的培养和训练。教授用的材料标本等,学生亦可自己去搜集,因为这也是公共利益的事,做了也可培养公共精神,将来到大社会上边去,一定可以为社会谋幸福了。中国现在的中小学校,使能都有这样的组织及结合,去谋公共利益,那将来中国的前途,一定可以大进步了。

(2)第一种的方法,不过讲学校的普通组织管理等事第。第二种方法范围较小,只关于授课及学生在课室里的态度。普通一般学生,上课时太注重个人,以为求智识只为了自己受用的,不管公共的进步。教师的教授方法也不好,教授时总培养此种个人的精神,不培养公共的精神和互助的精神。替人拖替,和不正当的帮忙,不是正当的互助,只能养成低能生徒的依赖心。要晓学校里要有正当的互助精神,去辅助低能生徒的进步。一般程度高的生徒,应当要有觉悟,要晓得他的知识,不是特有的,去养成他超人一等,乃是一种扶助低能生徒的工具。学校大可利用他们去教低能生徒,学生间感他的功劳,较教师指导的功劳更大。这种并非秘密的互助,乃是正当的互助。一般程度高的学生,要晓得他们的知识,不是个人的,他们要替全校进步负责任。教师在上课时,要培养这种互助的精神,可发同样的问题叫他们互相解答。教授时倘用同样课本,那么已经预习的人,枯坐乏味。对于没有预习的人,亦爱莫能助。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用固定的课本。上课之前,叫各人取样各人的事——如调查、考察、研究等等,到了上课时,互相贡献出来,那么各人既有独立的性质,且有互助的精神,一取一与,这是美国最新的教授法。照这样做法,学生的精神,一定非常活泼。

(3)第三法,范围非常广漠,一时不能尽述,简单说一句,就是把现行的学科根本改组,改成与社会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中学校学生将来毕业后,多数人到社会上去办事,很少数做专门家的。所以求知识不是目的,乃是方法。多数的人求知识,不是希望成一专门家,乃是要学得处世的手段和方法。所以一部分的学科,总要适合社会,那么学的人可以晓得,他所学的和社会有什么关系了。譬如学校中地理一科,记好几个死的地方名词,是没有用场的。读外国地理,一定要晓得国际间和商业上的关系,读本国地理,一定要晓得商业状况和社会状况。不但教授地理如此,物理、化学、生理等亦然。如专教以抽象的不切人生的理论,亦是不中用的,应当从有关社会上实用的工具和工艺品,或社会上的卫生注意起来,那就有用了。

现在中国正在提倡实用教育,非但中国一国提倡,全世界都在那里提倡。唯实用教育是有两种:一种为狭义的,只为个人谋生活,谋发财,那是不中用的;一种为广义的,是教人晓得他所学的同社会有关系,有价值。一般受教育的人,应该晓得他受的教育,不是为个人的,乃是为社会谋幸福,谋利益的,这才是实用的教育。诸君在这富有公共精神的学校受教育,那是很好的。倘个个学校能如是,中国的前途就有望了。

 

 

63 1920年6月3日杜威上海浦东中学的讲演,原载《杜威罗素演讲录合刊》,刘伯明口译,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