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责任83(南通)教育者的天职,概括地定个名词,就是领袖。领袖的责任,可以分作两方面说。教育者的责任,上面所说的很含混,仔细地分起来,有三个要素:对于知识应负的责任;对于学生应负的责任;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这种研究的精神,是学生的精神;也是教育者应有的精神。关于公共的利益、公共的幸福,都是应负的责任。......
2023-11-25
【第七次】
二、学校教育的缺点
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四、(杜威先生的)理想学校
前几次所讨论的教育,大部分关于校外的寻常训练。这种训练,无非得自环境的要求,以及个人互相接触的需要。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教育,都是关于校内的教育。看它和校外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社会教育的缺点
校外教育也有缺点,什么缺点呢?就是这种教育太近于“偶然”,而且也太嫌“散漫”。大概不是由于环境的要求,就是由于个人的需要。而这种要求需要,总不外环境变动,或彼此关系生出来的,都是不意而得的教训。且学生生于各种家庭,环境各各不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必定各各不同。那么,所得的训练,未免太嫌散漫。在原始人社会里面,大概都是散漫偶然的教育。不过因偶然往来,偶然谈话生出来的。好像可从地下拾起的,不意可得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当然不能应付复杂环境的需要。但是虽属偶然的、零星的、琐碎的、无系统的,然而当中也有一部分是有系统的。就是礼节上的“冠礼”,这种冠礼,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举行,仿佛大家承认他可算成人,在一群当中可为一个正式的分子;这很带有“形式教育”的意思。当举行仪式的时候,把一切自古相传的普通习惯,用口授的方法传授给他。用意在激刺他的神经,使他领受这种习惯,大约要费去数礼拜的工夫。这与“学校教育”很相近。后来社会由简单变为复杂。其中最要紧的要素,就是文字。上古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形式教育”。自从有了文字,就产生文学。古人的理性,古人的观念等都记在文学上面。这都不是偶然接触之间,随便可以传授的,于是生出“形式教育”。这种教育,在西洋史上有特殊机关,专管这种教育。有的在家庭里面专请先生教儿童的,有的几个家庭合请一个先生教儿童的,有的归教会机关管理的。既归这种机关管理,那么,他们的意思,不过要培养教会人才,如僧侣之类罢了。所以他们所教的科目,也只合于教会方面。自古以来,这种教育,或限于家庭,或限于教会,总是为少数人所操纵。历年所经过的种种情形,可以写成一部社会沿革史。若论由一国政府正式办学,也不过百年以内才见的事体。在百年以前,都是属于教会私设的机关,为少数人所操纵。这种教育权,由家庭教会移到政府的一件事,在近世史上很为重要。因为教育从私人手里移到国家手里去,民族国家的制度,就是因此发生的。所以教育有两种趋势:
第一是平民国家主义的教育——因为国家是平民所公有的,人人有份。无论什么僧侣,什么家庭,都是平等的。所以教育也要是“平民教育”。凡是国民都可受到教育。
第二是不根据平民主义而拿普及教育做工具去达其他目的的教育——即如德国、日本,虽也讲求“普及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不以人的个性做根据,乃是变化人的个性的,使得贵族总要服从政府,平民总要做他的奴隶;所以他们的教育虽能普及,然而宗旨大不对。
二、学校教育的缺点
学校教育,虽在近世史上很为重要,但是也有一种流弊。就是,自从学校教育独立以后,渐渐和社会隔离。所以学校教育的目的宗旨,也就渐渐迂远,不切现在社会的状况、生活。大概无论什么制度,什么机关,成立以后,总有一种习俗成规,是积年累月遗传下去养成功的。后来好像必须依照成法去做,不能更变。学校也是一种机关。科目如何定,如何教,历年相传,就成为一种习惯的科目,习惯的方法。就是政治上有什么大变迁。经济上有什么大变动,它都置之不问,还是依照成规去做。所以与社会愈离愈远了。我举一个例,就可以格外明白。西洋教育,在高等学校里,很注重文字。即如英国有个学者,曾经说:“英国的大学校,大概很注重古文。因为两千年前的文艺,都是记在希腊、拉丁文里,要研究高深的学问,不可不研究古文。”后来这种习惯,渐渐养成。到了现在,这种遗传的习俗,已经不可摇动。所以也是很注重的。
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现在我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举出几种结果来。
(1)学校教育独立以后,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大半不能应用。因为所学的东西,都不能了解意义,所以到社会上总不能应用。说到校外所学的,总是有社会的意义的。他晓得所学的东西,和社会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用处。即如儿童要知重量,就能拿秤来称称;要知长度,就能拿尺来量量。但是到了学校里面,只知读书,别无他事。甚而至于长短、大小、轻重,都不能完全了解。又如儿童在家庭里喜用语言,表示需要。他觉得语言很要紧,不能不用。但是到了学校,就好像不愿意讲话,反觉得作文识字等等很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一种是知其有用而学,一种是不知有用而学;一种是活的,一种是死的。
(2)校外的范围虽是广泛,然而都是实用的知识,是可以用的。学校里的知识有限。纵于范围内能得知识,也不过“为读书而读书”,叫他记忆背诵罢了,于实际毫无用处。知识本与实际有关。平常所谓知识,都是书本的知识,抽象的知识,都是与实际无关的。讲到抽象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学校里高深的知识。要有长久的预备,才可得到这种知识。即如科学上的知识,就是抽象的知识。然而这种知识,也可以应用到实际上去。还有一种,是不能应用的抽象知识。那可算与实际全无关系了。
(3)读书的人或是受教的人,必有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为内部发生,觉得不能不学,将来必定可以应用到事实上去。所以就以为有用,以为有趣。但是到了学校里,所学是所学,所用是所用,两下分开,不生关系。于是受教的人,觉得所学失去吸引的力量,不能发生自然的学习;教的人以为儿童都不好学,必须设法奖励或恐吓,使他前进。好像儿童无此本能,必须靠着鞭策才能前进。此说殊属荒谬。学习是自然的,由内部所生的自然趋向,自然趣味,如同渴而要饮,饿而要食一样,本用不着引诱的法子去鞭策他。
四、(杜威先生的)理想学校
以上所说,并非批评学校。不过言其理想学校,应该怎样罢了。校外教育有生机,所以校内教育也应该保存生机,校外教育是实用。所以校内教育也应该保存实用;校外教育有动机和兴趣,所以校内教育也应该保存动机和兴趣。凡校外所有的材料,校内都应该采取;不但采取,还须扩充。把校外的零星琐碎的材料,拿到校内来,加以组织,加以提炼,成为一种有系统的科目。把不好的除去,把好的提出来发达。这就是我的理想学校。
【第八次】
一、学校的特点
(一)学校是一种社会的机关
(二)学校是有课程的
(三)学校是有教法的
二、学校的教材
(一)教材是从经验来的
(二)教材要加一番提选的工夫
(三)教材是经验的结晶
三、学校的教法
(一)教法要在儿童和成人两方面着想
(二)教法不是传授现成的经验
(三)教法要顾住社会的背景
一、学校的特点
今天讨论校内教育的特色,就是学校和社会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一)学校是一种特殊社会机关
学生离了家庭,到了学校,也像社会生活的样子,仿佛入了一个新环境。耳目所接触的,都与家庭不同,学校里的历史上、组织上,以及其他种种,都有特殊的现象,与校外大不相同。
(二)课程
校内有各种科目,分门别类。有数学、英文、历史、地理等各科,都需分别研究。
(三)教授方法
教师不但在学问上需有专长,并需有提出教材使学生能领受的方法。
照这样看来,校内的特色共有三种:(1)有特殊的生活;(2)有各种科学;(3)有教授方法。这就是与校外不同的几点。
二、教材和儿童经验的关系以及教授的方法
以下所要讨论的,就是教材与儿童所获得的经验有什么关系,以及教授的方法究竟应该怎样才可使教材和儿童的经验合宜。我们晓得儿童未到学校受教育以前,所获得的经验是偶然的,不能拿来分类的。但是到了学校里,就分出什么科什么科来了。因为这个缘故,就有两个问题发生:
1.教材的起源是怎样——教材如何生出来的?
2.校外有什么经验与校内的教材相合的——学校教材和儿童经验如何才是合宜?
解释第一个问题,可以分为三层说。
(1)科目起初并不是分门别类的,乃是从前人历年的经验,渐渐组织成功的。就是拿古人的经验来加以组织,成为分门别类的科目。
(2)这许多前人遗留下来的种种经验,并不是不问好坏,一概拿来组织,如同河水沉淀,泥沙夹杂的样子。所以第二层我们必须加以选择,拣其有价值的保存起来。宛如练选精善,去其杂质,绝不是把古人遗传下来的经验,尽数都要保存。我们拿稻麦场来做个比喻。当他播扬的时候,所保存的是米麦,而所飘散的都是粃糠。所以前人的经验当中,有价值的如同米麦,应该保存。还有许多无价值的、琐碎的,如就同粃糠应该除却。所应保存的经验,不但在前人看起来以为有价值,对于后人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应该保存,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继续遗传下去。
(3)我们应该晓得学校里的教材,或是课本的知识,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在前人的时候,散漫得很,没有一定的标准。既经选择以后,就把它的体积缩小,凝结起来,成为结晶。可是一般教师和学生,对于这种地方,往往不能了解。
解释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分为三层说。
(1)学校教材,如此的有定形、有组织、有系统,在成人方面看起来,确实如此。但是在儿童方面看起来,未必也以为有定形、有组织、有系统。所以教材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从成人看,他一方面从儿童看。所以我们第一层要明白的,就是学校科目是从前经验生出来的,不是从儿童的经验生出来的。在成人既经组织,脑筋中已经清清楚楚。然在儿童,尚未明白,所以教授须得法。因为拿这教材授与儿童,总难免有不合个人经验的地方。教师必须留意。否则以成人的知识,由外面附加上去,不是儿童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要能得法。所教的科目,要能与儿童的经验融贯一起。
(2)拿前人的经验传授儿童,不是从前人经验中一经选出,即可传授,还须加以组织的工夫,才能传授。但是教师大概一经选出,即拿来传授儿童,好像这种知识是现成的,前后的次序很清楚的,学者必能十分领略。这种情形,好像到街上店铺里买东西,可以拿现成的交给他。与教者拿前人现成的经验做教材教授儿童,正相类似。所以教授方法,最为要紧。假使稍不留意,把现成的东西授与儿童,那么,儿童是被动的、吸收的,好像可以把这现成的东西,放在知识的口袋里面,收而藏之。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3)学校所有各科,就它们的起源上看,总有社会的背景,都是应社会的要求生出来的。所以教材如不以社会为背景,那么科目的组织结构,都是单独的、孤立的,与社会不能发生关系。即如教授历史的时候,把所记的事实当做孤立的单独的东西。叫他把年月人名等拼命地苦记,如同教他吃点苦物一样。殊不知古人做事,也是和今人差不多。教授的时候,不从古今的关系上着想,好像历史一科是死的,无生气的。我们晓得的历史,从今人看起来,当然有社会的背景。不但历史如此,凡稍涉抽象的东西,都是有社会的背景。即如数目度量衡等,都是应社会实用之要求生出来的。好比木匠的器具,不用不备。哪一样没有实际的要求?就是上古独立的学问,又何尝不是应社会的要求生出来的。他事不论,即如农夫所栽所种的东西,有的可以充饥,有的可以医病,有的可以取其纤维织布匹,有的可以取其材料做成筐篮,都于实际有用。所以教材万不可与社会背景分离,必须互相联络,使儿童于社会实际上了解教材的用处。
因为这三个原因,所以有许多教材,在儿童看起来,以为是迂远的、无实体的,学习的时候,如同做苦工,毫无兴趣。这就是因为学校科目与校外的经验分离。往往有些科目,偏于书本的,不是实在的。读书不过要想识字罢了。殊不知文字不过是一种代表事物的符号。文字虽能认识,而于实际的价值已经失去,有什么用处呢?文字不过是一种代表的符号,而后来的人就把它当为事实,而不当为能借以认识事物的工具。我们拿银元比科目,比文字,拿食物衣料等货物比实际经验,比实际生活。价值之高低,可以银元代表;所以银元如同价值之结晶。但是银元虽有价值,然不过是一种工具,不能直接可食可穿。要食要穿,必须拿银元去换这些东西来吃来穿。所以科目不过是一种工具,并不能当为实际生活、实际经验,不过能借以应用于实际罢了。总之教材的正当教法,就是教者当教授的时候,须看教材与儿童所有的经验有没有相交之点?教材与儿童可否发生关系?儿童是否能了解意义且能用以改造其粗浅未成熟的经验?教师要仔细选择。选择以后,尤须加以组织。如新开矿苗,必须加以提炼。教师的目的,是改造经验。科目乃是内部的经验送出来的,绝不是由外面附加上去的东西,如同从上面用力,把石头压倒的样子,必须由其经验提炼改造。这才是正当方法。
【第九次】
一、经验的要素
(一)主动性
(二)受动性
(三)保存性
二、知识的来源
三、知识的分类
(一)直接的知识
(二)间接的知识
前次就学校教材和方法,说到科目是前人经验的结晶,经过选择组织,保存到现在。这句话倘若从教材方面说,就是拿学校教材,变成儿童现有的经验。倘若从经验方面说,就是拿前人已有的经验,加以改造,变成现有的科目。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一样。教师的大责任,就是将儿童现有的经验,与前人已经组织好的经验联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儿童现有的经验变成科目。这是教师应该知道的。不但仅仅知道这样,必须同时知道儿童经验的性质和源起。那么才好着手变成种种科目。譬如教授地理,教到江河就告诉他从哪里发源,经过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这都不过是提出材料叫儿童强记罢了。倘若进一步说,就要叫儿童经验与这种教材联合在一起。那么儿童才能了解意义。我们现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定要先就“经验”二字加以研究。看经验从何处生出的,既把经验的意义研究明白了,然后再加以分析,慢慢地讨论各种有系统的科目。
一、经验的要素
经验大概有三种要素:
主动性——儿童固有的主动倾向;
受动性——被动性、受纳性;
保存性——保存主动与被动发生关系的时候所有的变化。
例如儿童喜伸手,假使他所接触的是球,当那个时候,一方面伸手去触球,是主动;一方面触到球面,就感有印象,是被动。是光滑的,是粗糙的,是硬性的,是韧性的,都是被动方面所感触的印象。做一点事,就能得到一点印象,感及神经。所以经验之中,主动和被动两种要素很为重要。我们研究神经,也是根据这个原理。这种神经通到大脑,实系由大脑分布手足耳目各部,成为运动神经,人动作的时候,与外界相接触,就有感觉。由感触神经把印象送到大脑。所以运动神经与感触神经,都是息息相通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于第三个要素,是从主动被动的关系当中生出来的。一方面做出,一方面受纳,就互生关系;有了关系,就生出变化;把这种变化保存起来,就是第三个要素。伸手触球,就晓得球面是硬是软。一施一受,就得到一种效果。这种效果,就是行为的意义,就是知识方面的要素。所以做事要有行为的意义,就是这种效果。这种效果,是应该保存的。
二、知识的来源
有的人说知识是由外界感受的印象得来的;印象是知识所从出的地方。这种说理,有的谬误。因为如果知识由于印象,那么,我们五官都被外界所压迫。譬如把一个不曾学过工程的人,放在一个复杂的工厂里面,印象不为不多了。然而他茫无所知,不能应付这些复杂的印象,反被这些印象所压迫。所以印象要与动作联合在一起。因为先有动作才有印象,印象是根于动作的。知识从动作得来,不是从印象得来。譬如有一只狮子,儿童不曾看见过。成人把狮子的名字告诉他,又对他说狮子内部共分几部,如何结构。儿童得的印象虽多,然而不能了解意义。要他了解意义,必须把各部的用处,详细说给他听。因为意义是从用处生出来的。所以不但儿童要能了解印象的意义,就是成人也应该了解印象的意义。即如物理中的杠杆、数学中的程式,以及文法上的词类等,也不过是一种声音或一种符号。——文字本来是一种声音一种符号——看上去也是一种印象。要真能了解这种印象的意义,必须把它做出来,印象与动作继续起来,才可以了解意义。所以成人也是应该如此。我们做事都是必定有动作的。对于外界就能生出一种效果来;因此得一种印象。而对于这种印象的意义,又能完全了解。那么,因主动被动两方面的效果,就成为经验的资料。儿童到了学校,这种经验的资料,也就随儿童带到学校里来。成人也是这样。
三、知识的分类
知识是从主动与被动两方面生出来的。在英语叫做“认识,”好像认识朋友一样。彼此互生关系,勃然如有生气,很亲切的,很温厚的。这就是直接得来的知识,叫做“直接的知识”。反过来说,就是耳食的知识,间接得来的知识,叫做“间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冷淡的、无生气的。但是直接得来的知识有一种缺点,就是范围太小。因为人的经验,往往限于一处的缘故。然有温厚亲切的优点,足以补他的缺点而有余。所以教授科目或是支配教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要有组织。而这种组织是从亲切、直接的经验得来的。把儿童的经验,与所授的科目联合在一起,作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叫他领受教材的意义。但是儿童带到学校里来,不仅是直接的知识,也有间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别人传授给他的。他把这种知识,一起带到学校里来。我们知道做事的时候,所与往来接触的,不仅是自然环境,并且有社会环境,儿童在家庭里,和长辈接触讲话的时候,就从别人方面,得到种种印象,印在脑中。因而和成人长辈,就生了关系,于是成人长辈的言语命令,一起加在直接经验上面,都带到学校里来。照这样说来,儿童因彼此往来,发生关系,就得到传授的知识,使直接的知识更加推广,不但推广,并且能晓得更加丰富的意义。由校外得来的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久渐融和,不分界限。好像要用刀划开,才能晓得一部分是直接的,一部分是间接的样子。两种混合一起,无从分别。因为儿童生来有好奇心,非常好动,所以欢喜摸摸东西,拿拿东西。他一伸手,就有行为,就有动作。而他所摸到拿到的东西,也都对他有一种反应的作为。儿童因这些东西的反应,又得到一种印象。一施一受,一受一施,两者之间,就有相互的关系。又或儿童问成人一句话,成人就马上有一种反应,答他一句话,儿童受了他的回答,又得了一种印象,彼此互为主动被动,非常自然,如有生气。所以儿童做事,无论对人对物,都要发生关系。这就是儿童的社交性。这种社交性,对人固能发表,对物亦能发表。一彼一此,人物皆有反应。直接间接,一起发生。所以日久就混合起来,叫人看不出界限在什么地方。教师当教授科目或编定课程的时候,必须把教材与儿童固有的经验联合在一起。不但如此,并且把他直接间接固有的知识,一起融洽,成为学校里有系统有组织的教材。所以教师当教授的时候,最宜牢记的一件事,就是对于儿童直接所得的知识与间接所得的知识,不应有大区别。因为一方面主动,一方面被动,而主动方面实又受被动方面的反动。所以虽有直接间接的不同,而实则两方面都是互有关系。有的教师以为学生被动是死的,是间接的,其实大错。主动被动两方面,都是有生气的,都不是死的。你看校外传授知识,都很有生气,与校内不同。儿童做事,虽不知如何做法,然而觉得很有趣味。他有了不明白不了解的地方,他就希望成人指教他。所以无论怎样,总不厌倦。因为成人指教他告诉他的,都是他以为很有趣味的。但是儿童虽永无厌倦,而成人往往嫌他好问,似觉太烦,不愿教他。那么,成人倒反觉厌倦了。所以教师应有活泼有生气的传授;不应有叫儿童吸收的传授。那么,何以应该如此呢?却有两个理由:
第一就是,传授知识不是一方面的事情,乃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事情。教师能拿知识授与儿童,儿童固有的直接知识就可以推广,而意义又能了解。
第二就是,儿童固有的好奇心,如同磁石之有磁性,可以吸收知识。且因教师常常教授,其铁也带有磁性。于是不但可以吸收,并且可以保存。一天一天地发达起来,吸收种种新知识。
【第十次】
儿童直接的经验对于教材之编定和教授的关系
一、学校教材的编定和教授
(一)教材要能合于儿童直接的经验
(二)教法要能应付儿童正当的要求
二、儿童得到直接经验的方法
(一)教材方面要注重活动(动作)——使经验内容丰富
(二)教法方面要知识和本身合而为一——使能控制经验
前几次所讨论的,都是关于种族积累的经验。这种经验,是种族当中大家认为有价值的。所以就累代保存下去,使得文化继续遗传,不致中间停顿。因此生出一种问题,就是:
儿童的经验,和学校的科目合并起来,能不能够代表种族的经验?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些应注意的地方。现在拿来研究一下。
一、学校教材的编定和教授
从人类进化史上看起来,科目之所以成为现有的科目,以及经验之所以有社会的背景,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乃是一天一天地渐渐做下去,经过一番选择,才有这种有组织的科目。但是教授科目的人,都以为是现成的,可以直接授给儿童,不问儿童能不能够领受,也不问和儿童的经验符合不符合,也不问能不能够根据儿童现有的经验成为现有的科目,以为科目是儿童不能参与的东西。今天晚上所要讨论的,就是学校教授科目,编定教材,究竟与儿童的直接经验,有什么相反的地方?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须先把儿童的直接经验考究一下。先看它从哪里得来的,然后就见出教材和教法应该怎样了。
二、儿童得到直接经验的方法
直接得到经验,有两种方法。
(一)教材方面
前回所说儿童的直接经验,可说是从“活动”得来的这种活动,是在人为的环境或自然的环境里面所生的一种关系得来的。但是学校里面,不注意这种活动,以致这种活动减少到最低最低,差不多等于没有的地步。我们要晓得直接的活动,必定要靠着全身与环境有一种关系。但是学校既把这种活动,减少至很微很微的地步。所以他们所用的,仅仅耳目和发音器官,没有全身的动作。在学校方面的意思:以为儿童不应该全身动作,儿童所能动的,只限于耳目与发音器官,其实大舛。你看儿童未入学校的时候,全身非常活泼,一入学校,这种活泼的精神,就渐渐减少。好像学校里应该为静坐的态度,不要动什么,做什么;于是教师想出种种方法,压制儿童的行动。仿佛必须如此,才算美德。殊不知这种活动,正是儿童最好的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就可得到种种经验,种种知识。所以这种天然的活动非常宝贵,而学校里偏偏压制这种天然活动。所以儿童就逐渐减少这种活动,终且至一点活动的精神都没有;纵有,也不过是一种机械的活动。学校里弄到这种地步,所以儿童知识方面,就受了大影响。他领受知识,完全被动,没有冒险的精神,没有发现的能力。所受的知识如同留音机的声片,一动就发出种种声音。知识收集在儿童头脑里,偶一提拨,就能滔滔背出,好像有无穷的知识,从他脑里出来。这种机械的活动,有什么用处呢?诸君要晓得“创作”并不是发明前人所未发明,不过是自由发动的思想罢了。如必发明前人所未发明,才能称为创作,那么,世界上的知识更加不可思议了。试问真能发明新知识的,能有几个人?所以我们只要本其自由精神,去发现知识。这种知识,或为前人已经研究过的;我们不妨拿来用别种方法,重新发现。我们这种自由的精神,是由内部发生,自然要去发现,不是被动的。这就是创作。所以幼稚园、小学校里的表演手工等事,中等以上的学校里在化学试验室的试验,总是很注重活动。让他们自由发展,独出心裁,求得种种知识和经验。把从前被学校摧残殆尽的活动,固有创作的精神,现在想用这种自由发动的方法完全恢复。上次所说官觉所得的印象感触,并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好像把五官当做知识的门户。眼睛一看,耳朵一听,手足一摸,就可得到知识。哪有这样容易呢?我们必须与动作联合起来,才能得到知识。知识是动作所生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有意义附加在上面的,所以我们有了意义,就是得到知识。官觉这个东西,不过用以刺激动作的,终结动作的。仿佛第一步刺激第二步,第二步再刺激第三步,照这样一步两步地朝前进行,一直到了一处终结的地方。所以从五官得来的印象,是指导动作的工具,也是从动作里面生出来的。即如幼稚园里儿童,用些木块造成房屋,匠人雕刻木板金板,以及学生打网球等,这些印象,一方面指导动作,一方面又是有动作才生出来的。可见都是和动作联合在一起,并非单独的、孤立的。而学校里印象与动作往往分离,变成单独的。譬如读书识字,只看这是什么字,并没有连到动作上去,怎样可以得到直接知识呢?
(二)教法方面
把儿童得来的经验,重新组织,变成本能,或是变成人格的一部分,就可以得到直接的知识。你看农夫自己,和他所有栽种的知识,就是合而为一。栽的时候不知是栽,种的时候不知是种,把这种知识已经变成他的本能。不独农夫,即如木匠做工,工程师建筑,化学家物理学家试验,都是把知识当为本身,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这种知识,既变为本能,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对于脑筋就有亲密的关系;不是知识为知识,脑筋为脑筋,二者莫不相关,如同车子载人,车自车人自人一样。平常所谓知识,都是从强记得来,与脑筋无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晓得脑筋不是装载知识,如车子装人,要能两种联合一起。比如走路,自己不知其走路;说话,自己不知其说话;好像合而为一,不能把人与知识分开。知识如已成为本体的一部分,就不比披的一件衣服,当为身外的东西了。譬如食物入了肚皮,已经消化,成为本身的一部分,绝非另外的一种东西。人得了知识,若不消化,使变为本体,则将愈积愈多,脑中不能容的时候,再拿它包裹起来,负在肩背,那么,担负日重,久必连人都被它压倒。世上确有许多人,实在好像包裹知识。我却替他危险,而他还以此自夸咧!在学校里,也有许多知识由于直接传授来的;或是在课堂上讲授,或是阅读一种书本,都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知识。所以教授非坏,教授而不与儿童固有的直接经验的混合,乃为大坏。所以学校教授,必须与儿童固有的直接经验混合一起。这种教授才有价值,儿童才能真正领受;否则都是耳食,没有用处。从前卢梭说:“普通教授地理,不是教的地球,都是教的地图。”言其所教的东西,不能与儿童日常所接触的地球发生关系。又如纽约有个学校,教授地理,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形:纽约附近的大河,叫做哈德逊河。曾有人问过这校里的学生道:这是什么河?学生回答道:这是亚马逊河。(按:亚马逊河在南美洲,与哈德逊河相去不知几千万里。)于此可见该校所教的地理,不能与儿童固有的直接经验相混合了。
照上面两种方法看来,儿童的直接经验,是靠着活动以及知识变为本体的一部分得来的。你看儿童在校外的时候,常常欢喜问人,人欢喜答他,彼此很有亲密的关系。这就可以得到直接的知识。但是到了学校里来,虽是要想得到知识,而往往怕问。每逢问的时候,教师也觉得太烦。于是先生怕讲,学生怕听,很不自然。这是什么道理呢?其中必有原因:譬如有人听说西伯利亚地方非常热闹,或是看见报纸上所载的情形,急欲调查实在状况。刚巧有个人才从俄国回来。于是和他谈论那处的情形,当然非常亲密。但是第一天来谈的时候,虽甚亲密;到了第二天来谈还是这一番话;第三天,第四天……仍是这一番话,就觉得嫌烦了。因为今天明天,还是重复。等到后来,看见这人,就要马上避去,变成怕谈的样子。照这样看来,校内与校外不同的地方就是:
校外是直接的,能补充不足,使得知识比从前更加丰富。不是当为目的的不是像那读书必须强记,纯是孤立的、单独的样子。
校内是当为目的的,叫学生不能不记忆,不能不背诵,仿佛要把所教所学的陈列陈列。
西洋人常说:“人要自由发现,不能把知识直接注入或传授。”这话骤然一听,很有道理。但是细细地想下来,也不是十分对的。因为“直接传授”不是绝对不可用的方法。虽有许多知识必须直接传授,但是直接传授的东西,如果完全与儿童固有的经验不合,那么,这种直接传授是不相宜的。如果能与儿童固有的经验联合一起,那么,这种直接传授当然要有的,而且可以决定有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件事最宜注意的,就是:当传授的时候,并非不问儿童有无这种要求,只要尽我所有,一概传给儿童。这种传授,不免养成知识的奴隶,一味依赖他人,自己不求进步。所以当传授的时候,如果学生已有准备,已有要求,不过有一二疑问要与教师研究研究,教师在此状况之下,尽可尽其所有完全传给儿童。因为儿童此时欲望甚大,即使尽量传授恐怕还不能满足他的欲望。所以我们对于儿童,应该设法叫他生出求知的欲望,如同饥饿一样。生理上有了饥饿,就容易领受食物;心理上有了饥饿——欲望——就容易领受知识。但是儿童虽容易领受,然而不能把各种许多的食物,叫他完全吃下去,一点不剩。如同自首至尾,一字一句,都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不问他要哪一部分,一概叫他领受下去,这也是不对。总之我们教授儿童,或是编定教材,要晓得主动被动发生关系的时候,其中必有变化。把这种变化保存起来,就成为经验。这话前已说过了。所以凡不能在脑筋里发生变化的,都是不要的,如同一种饮食不要吃它一样,那就不必保存了。凡知识和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互相联合若有生气的,都是可以保存的。但是教师不能因为儿童能保存,就常常考问他,盘驳他,看他究竟记了多少,保存了多少,因为儿童已经把知识潜移默化,没有什么一块的知识留在脑里,怎样可以给人时常考问盘驳呢?
【第十一次】
学校的本体
一、抽象的说明
(一)利用地方的环境
(二)推广地方的环境
二、具体的说明
(一)幼稚园的活动
(二)小学校的活动
现在我们要温习以前所讲的教育定义:教育是经验继续的改造。这个定义,从两方面做出来的:一方面使经验日益丰富;一方面能够制驭这种经验。
前次讨论学校教育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组织的本体,如管理行政以及教师等;
第二是各种的科目,如文学理科历史地理等;
第三是教授的方法,就是如何传授知识的方法。
前次所说经验的两种方法,一种属于学校科目,即是属于内容。受了教育以后,经验的内容就更加丰富。还有一种是属于教授方法,有了方法,我们的经验就可以制驭。至于学校的本体,就是使得这两层可以达到目的。还有一点,我们从前也已经说过了。现在不过拿来回想回想。哪一点呢?就是学校是一种环境。儿童入了学校,校内行政方面、组织方面,都无非供给儿童的环境。儿童在这种环境里面,就能生出动作,改造他们的旧经验,得到一种新知识。所以学校最要紧的,就是要供给儿童活动的机会。那么,一方面可以使儿童的经验日加丰富,一方面使儿童能控制经验。现在把它说明一下。
一、抽象的说明
学校要能使儿童有适当的环境,有系统有组织的环境。应用到小学校里就应该:
(1)利用地方的环境、本地的环境。拿儿童耳目天天所接触的来改造他们的经验。
(2)不但改造他们的经验,还要把这种环境推广,使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能包括他们从前所未包括的经验。这是小学校里最要紧的。
从前说:普通学校教材,与儿童平常的经验很有界限。大概学校科目,都是与儿童经验不合,所以生出这种界限。其原因,由于小学校不能利用地方的环境,对于教材要求统一,要成为普通的教材,想无论什么地方都可适用才好,并不问社会上有无特异之处。所以学校教材与校外耳目所接触的经验,生出极大的界限。我们晓得儿童的经验,是从他所接触的环境生出来的。倘若我们不利用这种环境,那么,学校的种种科目,都可以根据一种原理,定成很有系统很有组织的,那必定与儿童的经验一点不合。于是把种种知识,从外面附加到儿童的经验上去,依然不能融和。简直没有一点用处。所以利用地方的环境,是非常要紧的。但是做人并不是仅仅叫他做地方公民,必须叫他做全国国民,眼光不宜狭小。要有大国民的思想。所以小学校里一方面要利用地方的环境。一方面要选择有代表全国之性质的环境,那么可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可以超脱地方的环境而进于全国的环境。小学校所宜注意的,是利用地方的环境,而尤宜注意的是不能囿于地方的环境。不过拿地方的环境做基础,去造成大国民罢了。
二、具体的说明
刚才所说,似嫌抽象。现在我们把这不易明白的抽象,变动一下,加上一种具体的意思。先举一个例,就觉得格外明了了。人所共有的有三种动作。但此三种动作的形式,常因各处的情形不同而异。哪三种动作呢?就是:
(1)衣;
(2)食;
(3)住及交通。
人不食就不能养生,所以要有农业做养生的资料,这是因食而生的需要。至于因衣,就有工艺的需要;因住,就有职业的需要;因交通,就有道路的需要。然而各处的自然状况习惯遗传不同,所以衣食住及交通的形式,也不能一致。但是这种动作,是到处总有的。然又不是一个社会所独有的,乃是大家所共有的。所以一地方上的事实,可以做各地方的例证,可以代表各地方所共有的事实。即如衣食住和交通,可以当为代表各地方同样的情形。虽各地方的形式容有不同,讲到它的性质,却都是一样的。小学校可以拿这种特殊的情形来利用,使儿童能推广到其他不同之处的事实。那么,儿童的经验,可以一天一天地丰富起来。
(一)幼稚园的活动
现在幼稚园里所有的种种游戏活动,都有代表的性质。幼稚园是福禄培尔创立的。自他创立以后,把家庭内曾经参与的种种游戏或活动,都拿来表示四周环境的种种活动。如铁匠、木匠、陶人、箍桶匠,以及店铺等,皆足代表地方上的职业。这都是因为天天接触,所以能了解这种意义,因而就做出这种代表的活动来,使得经验日加丰富。家庭里面的或是外面的种种环境,都能了解,所以不知不觉地他的本身就受了这些职业的同化。有些儿童的家庭,与铁匠木匠相近;有些儿童与其他职业相近。那么,与铁匠木匠相近的儿童,对于铁匠木匠的职业,必定比其他儿童格外来得明了一点;与其他职业相近的儿童,对于其他职业,也必定比其他儿童格外来得清晰一点。那么,一个幼稚园中,集了许多不同环境的儿童,他们互相可以交换知识,有共同的利益。于是学校里面,就有社会化了。所以幼稚园里的游戏、活动,可以代表校外的职业、社会的人事。使儿童有社会的知识,这固然很好。但是也有一种弊病,就是事事模仿。办幼稚园的福禄培尔,是德国人。他所谓代表的职业,都是德国的职业。所有的事实,都是切于德国情形,后来传到美国,也依这样去做,所以模仿的是德国职业,并不是美国职业,这样应用,当然不合。但是中国又是从美国传来,拿美国职业来代表中国的职业,犹同拿德国职业来代表美国职业一样,也是不对的。所以幼稚园内从四岁到六岁的儿童,都还没有识字,当这个时候,最好给以适合本国情形的游戏。人家的原理是可以应用的,不过应用这种原理,要有变化,要能适合本地的状况,不是拿来就可用的。
(二)小学校的活动
刚才所说应用种种原理,似乎限于幼稚园里的儿童。倘若过了六岁的时候,仿佛就不能适用了,这话并不见然。其所以觉到不甚适用的缘故,因为幼稚园里应用的原理,不能带到小学校里,所以小学校里觉到不适用。现在最近之改良,就是应用原理,要能从幼稚园里带到小学校里。不过幼稚园里所代表的状况都是假的。小学校里就要带有知识的性质,要注重实验的材料,如手工等宜多练习,这就是小学校与幼稚园的区别。其实应用的原理,都是一样。小学校里要注重手工的活动。——这就是与幼稚园不合的地方。——即如某城多煤,所以地方的职业就是煤业,小学校就摹仿采矿的事业。怎样地开采,怎样地运输,怎样地分卖,就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专门去摹仿这种情形。照这样看来,所做虽很粗浅,但是很足以代表校外的大事业。他们摹仿开矿,自首至尾的手续,完全表演出来,很有极大的规模。他们用木头做成梯子,仿佛深入矿坑用以采煤。又造出一种机器样子,用以升降。把煤弄出来以后,又有造成的铁道,把煤装载车上,然后拖到家中。又仿佛组织一班工人,其中有工师指挥;许多工人都受他指挥。又把煤送到外面去,怎样地发售。又在坑内用一种灯,以防煤矿的毒气,把人熏死。这许多动作,并不是有人教他这样做法,都是他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的。遇到不明了的地方,就翻参考书,因为他要实现他的计划,所以不得不去参考。这种学校,费了七八个月的工夫,去学这开矿的事业,在常人看起来,学校里各种科目,都被这件事占据,变成一科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学校里普通科目,看起来没有,实在都包括在这七八个月所做的事业当中。不过通常是各科分开,而这个学校是把各科混合起来的。譬如这件事中怎么样应用的工具,就是手工。美国各处煤矿产额的多少,以及其地有什么山,有什么水,就是地理。问到煤何以成功的,教师就一一地告诉他,那么,地质学的知识又可以传授。煤的燃烧,煤的状况,都是关于自然科学。至于讲到与工业的关系,人事的关系,又是经济学的基础。那么,这个学校,虽费了七八个月,而所有种种一概都包括在内。所以无论什么小学校,都可选择职业中有价值的环境,在学校里用种种动作或手工表演出来。因为注意四周的环境状况,能使儿童了解社会的状况,有社会的知识。小学校不但选择,并且要能推广环境。这地方有的,而那地方没有的,或是那地方有的,而这地方没有的,总在校里表演出来。那么,儿童的经验,就可以日渐丰富起来了。
现在诸君最宜注意的一点,就是学校教材要先拿儿童现有经验做基础,然后授以抽象的知识。所以把儿童固有的经验做根据,然后依此根据,定出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这就是新教育。以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做根据,以后依此根据,把种种知识从外面附加到儿童固有的经验上去,这就是旧教育。新旧两种,适相反对。这是要请诸君注意的一点。
【第十二次】
语言文字的教授
一、操纵语言文字有什么结果
(一)能学习自古遗传下来的文化思想
(二)能自动地研究
二、环境和读书、作文有同样的重要
三、语言的来源和用处
四、语言的要素
五、学习语言的历程
(一)增加语言的数目
(二)认字更加精切
(三)使语言有组织
六、关于文字的三种意思
(一)要有写的动作
(二)形式要和事实联合
(三)要养成到图书馆参考的习惯
从前我们讨论教育,曾经提到文字的教授。这种文字的教授,在形式教育上很为重要。我们所以要有这种形式教育,其大原因就是自古遗传下来的文学,不是校外教育所能得到的,所以必定要有形式教育。但是这一层,究竟与昨天所讲的有没有矛盾的地方?今天就拿语言文字来证明一下。
一、操纵语言文字有什么结果49
学校教育的文字,就是一种符号,拿来代表思想的。在教育上很占重要的位置。这种符号,就是一种工具。——代数上a,b,c,d等都是工具——我们要能操纵这种工具,那么就能生出两种好结果来:
(1)能操纵这种工具,就能学习自古遗传下来的文化思想;
(2)能操纵这种工具,就能自动地研究学问。
二、环境和读书、作文有同样的重要50
你看不识字的人,都不能研究,所以无自动的研究。照这么一说,有了文字的符号,就可以读书、作文。——计算也是作文。——我们所以要操纵文字,无非要想读书、作文。所以学校里面很注重读书、作文这两层。因为环境的意义,都可以偶然得来,可以用自然的方法得来。只要在校内读书、作文罢了。但是学校可以注重这两层,不可以偏重这两层。如果偏重这两层,那么校内所有时间,都被这两层占掉了。于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恐怕也不能达到。环境与读书、作文本有关系。假使偏重读书、作文,而不兼重环境,那么环境的意义不能明了,读书、作文也不能达到目的。这个意思,就可以在语言上证明出来。
三、语言的来源和用处
我们知道儿童学习语言,第一个用处是做普通的工具。第二个用处才要说到发挥思想。普通人把第二当做第一,殊属谬误。所以要学习语言的缘故,并非是因为有一种高尚的哲理、深奥的哲理必须发挥,不过因为普通接触,互相往来之间,自己或者有所不知,有所不到的地方,必须借助于他人的经验知识,不得不有一种社交的工具。所以必须学习语言。你看欢喜与人往来的人,都是欢喜谈话。而不欢喜往来的人,也不甚欢喜谈话。可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生出来的。倘若学校里偏重读书作文,而压制这种社交的动机,那就不是教授语言的方法了。
四、语言的要素
人讲话有两种要素:
(1)有了经验,必须传达;
(2)说话的时候,有社交的动机。
普通学校里教授语言文字,大概一方面摧残社交的动机。一方面叫他没有话说。这就与讲话的两种要素大相背驰了。
五、学习语言的历程
现在我们既先拿语言来说,就把学习语言的历程说一说。大约可以分为三步说明。
(一)增加语言的数目
看见一个物,就知一个物的名称。看见一个人,就知一个人的名称。不但人物的名称,就是行为等等,都要愈多愈好。这是分量的增加。讲到语言的数目有两种:
(1)主动的;
(2)被动的。
主动的数目,自己可以随意运用,而且总能了解。被动的数目,自己不能随意运用,只能看见人用而领略其意。总之主动与被动两种,无非要想推广经验。把经验的范围推广,语言的数目自然会增加起来。但是经验的范围,怎样可以推广呢?要晓得学习语言,要与环境接触。那么经验的范围,就可以推广了。环境中人物的名称行为,都是从实事实物生出来的。所以总能亲切了解。但是学校里教的语言都是死的,不明意义,并且不能运用。大概都是从死书本里来的,不是从实事实物来的。所以这种语言和那从外面环境得来的不同。
(二)认字更加精切
普通对于意义,大概是含混,不甚清楚,所以遇一事物,也有十字八字,似乎总能合用,而不知究竟用哪一个为最妥当,最可以把这事物的意义表达出。那么他就随意用了七八个似是而非的字。好比一支旧式手枪内,装了许多子弹,一齐发射出去,以为终有一颗子弹可中的。但是新式手枪,只有一颗子弹,发射出去,必定可以中的。如同对于事物只用一字,就能把这意义达出一样。
(三)使语言有组织
因为要前后衔接,所以组织很要紧。普通教授语言,都是不相联络。往往中间空去几字,叫人猜度。就是成人的语言,也有许多重复,没有清清楚楚的意义,而且前后不相连贯。这都是由于用字太少的缘故。往往有些学校,对于一贯的地方似甚欠缺。都不应该如此。学校教授语言,最要紧的是把儿童的经验能前后一贯,中间无空。教过以后,再叫他重叙一遍。那么儿童就有天然的连贯、天然的系统、天然的组织。但学校里面用两三个字,将意义达出,就算了事。所以不能造成贯串的习惯。纵有这种贯串,也是一种死的贯串。照教师去贯串,不是他自己的贯串,乃是抄袭他人得来的。即如照书本的贯串,说一段故事。这种贯串,是死的贯串。又或读英文,必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如同把米麦装进磨子里磨出粉来一样,全是机械的贯串,绝不能养成有系统有秩序的语言。所以学习语言,要能自由发挥。不是要如机械贯串。有的学校,当人参观的时候,很觉受了惊吓。因为参观的人,有表携在手里,好像计教师教授的时间,或学生学习的时间。于是教师和学生,总觉受了一种感触,很不自然。这也足以摧残自由发挥的精神。
六、关于文字的三种意思
以上是说的语言。除此而外,就是说到文字。文字要以语言为背景。最好当学习文字的时候,把学习语言的三步——第一增多,第二精切,第三组织——完全脱略,视为不关紧要。普通于文字方面,有两个意思。
(1)文字不但有“说”与“看”的动作,必定还要有“写”的动作在里面。写中国字如同画画。即此动作,最要紧的要须有一种意义,绝不是机械的动作。
(2)文字不但有形式,并且要有意义,就是形式与事实联合,使意义可以附着。我从前到某校参观的时候,有一种很有趣味的事体,就是这个学校里的标本物品,总有纸片挂在下面。纸片上面写着物品的名称。学生写这名称的时候,就看着这物品。那么物品和名称就有一种关系。他写的时候,一方面认字,一方面了解意义。这是很好。又有的时候,有一种习惯,差不多天天要做的。即如出校、交卷等事,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头,好像成了习惯。又有的时候,教师发出命令,就叫学生记录下来。这也是学习文字的方法。因为口说固然是指导行为或动作,叫他写下来,也是指导行为或动作。所以写与行为有一种关系。这样叫他把命令写下来,然后叫他怎样去做。从这个中间,就生出一种关系来。对于意义,必定很能明了。譬如叫他开书、关书、坐下、写字等几种连续的动作。那么学生做的时候,两下就生出一种关系。这样做法,比普通更有效力,更有用处。因为这样去做,是和他全身有关的。学文字也是如此。叫他写下来,就可以有了关系,自然能了解意义。这还算他教授文字的普通情形,若再进一步地学习文字,就是使儿童练习笔记。儿童有了经验,或是听见人说什么东西,或旅行看见什么东西,或是有什么新接触,总要叫他记录下来,起初记录的时候,不妨简略一点,后来就渐渐记得详细一点。这是再进一步的方法,我以为这种记录非常之好。尽可当为教科书用。因为这种笔记,都是儿童的眼光里所见到的东西,必定是很有趣味。总之这种学校的儿童,看见某东西,就写某东西的名称,贴在上面,或挂在上面。他有了什么经验,就随时笔记下来。像这样的练习,可与昨天晚上所讲的联合起来。昨天说的环境要拿经验做基础。今天所说的一方面有了经验,一方面就记录下来,那么经验就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一样一样地记录,似乎耗费时间很多。然而有两层好处,足以弥补这种损失。哪两层好处呢?就是:
经验可以保存;
能了解经验的意义。
(3)最后的一句话,要对诸君讲的,就是儿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必须养成他到图书馆参考的习惯。我们要想法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叫他自己到图书馆去参考,以补充他的经验所不足。但是图书馆藏的书籍很多。儿童年轻,恐怕不会参考。必定要等到中学时期,才可以有这种能力。就是到了中学时期,还恐怕不曾会用。必定要到大学的时候,才能参考。然而这种参考的习惯,必须在小学的时候养成。叫他自由参考,万不能加以压迫。这是我们最宜注意的一点。
【第十三次】
历史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
一、历史和儿童经验的关系
(一)想象——使儿童的经验和过去的事实相联络
(二)因果——使过去的状况和现在的状况相联络
二、历史的教材和教法
今天要讨论的,是历史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历史上的语言文字虽属不少,然而历史要和校外的经验符合,倒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一、历史和儿童经验的关系
历史里的材料,和儿童的经验,本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些材料,又不是从儿童经验里出来的。在儿童不曾有经验以前,历史的材料已经就有了。普通学校里所教的历史,从事实上说起来,简直和儿童的经验没有关系,不足以扩充儿童的经验。历史里面所记载的,不过日期、人名,以及什么当时重大的事体,差不多都是要强记的东西。对于儿童,实在不足以改造他的经验,扩充他的经验。但是历史一科,在事实上虽属和儿童经验隔绝,而在理论上,两者却相通连。历史和儿童经验之间,好像有一种桥,互相可以联络的样子。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实,过去的经验。儿童因现在而回想过去。自然就生出一种想象,好比一种桥架在中间,两下可以联络。现在就把几种桥拿来说一说。
(一)想象
第一架桥就是想象。想象之在儿童方面所占的位置,和观察之在成人方面所占的位置相同。想象的重要与知觉的重要不分上下,都是一样的。想象虽不能替代知识,然经验不足的时候,想象却也少不掉的。想象在经验方面非常重要。人耳目所接触的事物,天天如此,习以为常,觉得没有什么新的现象,于是很觉讨厌。那个时候,有了想象,就能改造这种厌恶。以为没有意义的事实,也可以把意义附加上去。所以我们不宜囿于事实,能用想象改造这种习以为常的事实。从严格方面说起来,我们的感觉,要想永久接触在一种东西上面,如同催眠术用一种单调的声音,在他耳朵里面常常鼓动,使他睡着一样,这是万万做不到的事体。有了这种单调的感觉,就有一种想象来救济这种单调的感觉。凭这种想象,可以造出许多的故事,在其他状况之下,发生种种变化,构成种种事实上所没有的事实。无论什么人,习久下来,都必定有这种想象。我们晓得凡是拟造虚构的一种想象,都有诱人的能力。人到稍微长大的时候,就觉得人事无趣,要想脱离这种习以为常的环境,于是就读“神仙传”一类的小说。似乎想象有活动的余地,而在习以为常的环境当中,是束缚的,不能活动的。我们平常说到“想象”两个字,就不免到了神仙传上去,不经的事实上去了。但是我们的想象,不要囿于这种荒诞不经的事实上,要能把想象用到历史里实在的事实上去。历史的事实,不是伪造的,都是确实可信的。我们的想象,要在这种地方活动,但是往往觉得历史没有趣味,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历史里所记载的日期、人名等,逼人强记。所以想象不能在历史上活动。我们最好把过去的事实,拿来重新组织,与神仙传一样地有趣。读历史时,仿佛过去的事实,重行实现出来。那么,想象就不致再到神仙传上去活动了。所以教授过去的历史,如同小说一样,儿童就觉得有趣。历史从传记得来的很多。把名人的传记,就其品性生活,当时怎样的情形,说得宛如小说。由个人的生活,推到当时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当时社会的背景怎么样。因怎么样的社会背景,就生出怎么样的一种人物。那么可以知道社会和人物的关系是怎么样。然后再与现在的社会人物比一比。这样的教授,就能引起儿童的趣味了。所以历史只要教授得法,绝不会没有趣味。
(二)因果(www.chuimin.cn)
第二架桥就是因果。因果能使现在的状况和过去的状况相联络。研究现在的风俗习惯,必须研究它的沿革。那么必须回顾过去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现在的风俗习惯,究竟从哪果生出来的?究竟怎么样生出来的?这样研究过去的历史,就有意义,就有趣味。通常所谓“过去”有两种:
(1)死的过去;
(2)活的过去。
死的过去,与现在全没有关系,看也看不出什么关系来,查也查不出什么关系来。活的过去,就与现在很有关系了。这种关系,可以看得出的,查得出的,读过去的历史,如读小说一样,趣味很浓厚,过去与现在就有了关系。觉得要考究它的沿革是怎么样,是不是一线下来的,过去有什么问题,现在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于是过去和现在互相联络,渐渐可以扩充。现在的普通一班中小学校里教授历史的时候,所以觉得没有趣味的缘故,因为它的起点就是错的。教授历史,应该以“现在”为起点,不应该以“过去”为起点。而学校里大概都是以过去为起点,以为过去与现在毫无关系。这样教授,当然不能发生趣味。倘若以现在为起点,就要研究,现在何以有这种问题,何以有这种现象,是从哪里来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这种问题、这种现象何至于如此地复杂。照这样去研究,自然就有趣味了。譬如我做了一部中国历史教科书,或是教授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从现在的问题,拣择最有关系的、最有意义的。觉得有什么障碍,有什么困难,要研究的。或是有价值的状况要注意的,总把它搜集起来,然后扩张一下,放大一下,渐渐也把过去包括得来。那么现在就渐渐和过去联络起来了。
二、历史的教材和教法
我们最要紧的就是历史的材料必定要合于人性,合于人情。不要去把那种迂远的事实,拿来教授。那种迂远的事实,与目前的人事毫无关系,与目前的生活毫无关系,都是干燥无味,都是死的。若论与现在有关系的,就觉得有生气了。我们要历史的材料,由死的变为活的,可以用上面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想象的方法;一种是因果的方法。用这两种方法,能使历史的教材合于人情,与现在的生活相近。普通学校里的历史,很是没有趣味,而教授也觉没有效果。其所以致此的大原因,在把目的看舛。它的目的是“忠君报国”,所以教授历史的时候,要想引起儿童的“忠心”,叫他晓得效忠于一人。所以选择材料,都是偏于帝王的事业。如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迁等,使他知道帝王的丰功伟业,就发生一种“忠君报国”的心肠。这种选择的材料,都是偏于政治史,而又不是完全的政治史,不过拣几处足以激发忠心的地方,实即一部分的政治史罢了。除掉这样选择,就是注重军事。如战争怎么厉害,使儿童看见帝王的神武,就觉得对于君王有一种“效忠”的观念。他们历史的材料,都是这样。所以儿童很觉没有趣味。我们教授历史,应该:
(1)对于儿童,可以用第一种方法,就是想象的方法,偏于传记的材料,叫他如同看小说一样。
(2)对于年纪稍微大些的学生,就要用第一种方法,把过去与现在联络起来。即如一个城池,就要研究是什么人造的,这个城里有什么发展的情形,有什么碑坊古迹。四处去游览参观,先从地方上的情形,渐渐与过去联络起来。
(3)对于已经长大的人,就要研究到社会上经济工业等问题。社会上、政治上何以有这样的情形?工艺物质何以有这样的状况?外国于什么状况之下何以生出好的情形?本国何以生出坏的情形?拿来比较比较,追求追求。
在教授历史上有一种最大的毛病。这种毛病,也是其余各种科目所共有的。就是,拿成人的眼光去教授,拿史学大家的眼光去教授,一代一代地自首至尾,依一定的次序,一定的系统,逐步研究,一线下来,毫不间断。唯有成人可以这样研究。至论儿童,绝无这种眼光。儿童研究历史,要研究哪种材料于教育上有什么价值。要叫他能了解现在的状况,现在的问题,不是要把历史上所有的材料完全教他。乃是要选出可以代表的材料教给他,使得他了解现在的问题、现在的状况。这就是教育上最大的价值。有的人反对这教授历史的方法。他说:“从过去的事实当中,选出教育上有价值的材料,使得了解现在的问题和状况。觉得历史的材料,太嫌散漫,没有次序。这倒不是研究一种‘学’了。所谓‘学,’必定要有系统,才能称为学问。那么研究的人,才能称为学者。”这种话非常荒谬。如果研究一种学问,必定要有系统,恐怕虽费尽几十年精力,也不能成功。我们研究一种学问,看起来好像有一点次序,实际上何尝有这种方法?也不过东鳞西爪罢了。固属没有次序,也不懂次序是什么东西。在那种人看起来,以为这样研究,如同滑稽画。差不多不是真正研究学问的人。那就舛得大了。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系统,前后不断,必定要到一种极大的图书馆里去参考百科全书,才可做到。若论在学校里,只要选出一点紧要的,能使现在的状况、现在的问题明了罢了。儿童对于现在能完全了解,就有一种好奇心。然后再渐渐地达到有系统的地步。那么这样去做,还或者可以造就一个史学大家。倘若才教历史,就把种种材料完全叫他领受,依一定的次序系统,毫无选择,那么儿童必定觉得厌恶,反不足以造成史学大家了。
【第十四次】
科学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
一、科学的本体
(一)内容
(二)方法
二、科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的三方面
(一)观察的方法
(二)分类的方法
(三)法式的方法
三、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
(一)观察的习惯
(二)(见下次)
(三)(见下次)
(四)(见下次)
今天要讨论的,是科学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平常人说到科学,总以为是很深的知识,都是关于那一门学问的知识。这种知识,用一种很深奥很奇异的名词语言表示出来。而且用一种归纳法,把这些知识,又归到几个原理原则里面。即如数学的知识,就是很深,因为它常常有很深的材料用在里面。
昨天讨论历史的材料,普通都以成人做立足点,好像必须这样才可以造成专门家。历史如此,科学更甚。科学上的知识材料,都是专门家搜集起来的。现在学校里将其较浅的材料,抽出来教授儿童。这种科学的材料,虽属是当中较浅的,然而立足点还是专门家。我们准科学的立足点,比较历史或其他科目的立足点,觉得科学的立足点,去人生日用接触的环境更加迂远。因为科学都是经过古来的科学家一番研究,由他们用提炼的工夫,洗刷的工夫,把科学里的精华提出,归纳到普遍的原理原则里面,成为数理的法式。仿佛有一种程式在里面。所以科学虽属起初是普通知识,然而既经这些科学家几番提炼,几番洗刷,就觉得与人生日用相去很远。拿这种材料教授儿童,所以觉得不合于儿童的经验。西洋最初有人主张把科学加入课程,当时反对的很多,势力也很大。因为这一班人,向来很尊重数学等科。从来有人反对过,所以科学一时不能发达。但是主张加入课程的人,希望太大。他说把科学加入课程,将来效果必定很好。心理上必定能生一种大影响。这种过奢的希望,后来有一大部分没有实现。不过少数的几个学者,稍微受了科学的训练,得到一点效果。工程师也算有一点实现,其余大多数都是失望。所以主张加入课程的大希望多未实现,而科学在教育上的价值也没有实现出来。于此可以证明科学与人生日用必须符合。假使不合,必定没有良好结果生出来。这个原因,就是所谓以成人的眼光选出来的材料,必定去日常经验很远,所以终归失望。
一、科学的本体
现在要讲到科学的本体。大概有两方面:
(1)内容——就是科学上已经证实的事实,依据这种事实,可以造出许多原理原则来。
(2)方法——科学上不但知识要紧,方法也是要紧的。就是研究的方法,证实的方法。
二、科学的方法
科学上的事实,都很浅显。即如关于数学的知识、化学的变化、物理的电光,以及动物、植物、天文地质等知识,都是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不过经过一番研究,经验就正确一点,范围就推广一点,就算了事。科学上最要紧的是方法,就科学的事实,加以研究。怎样可以证实这许多事实?必定要有方法。倘若没有方法,事实也无从得来。平常人都以为研究科学,不过要求一点知识。有了知识,就是科学家。其实不然。科学以方法为最要紧。有了方法,然后才能搜集事实,才能造出原理。因为方法这样要紧,所以不可不同时注重实验。方法是实验出来的。有了实验,才有方法,那么种种原理原则,才可实现。所以实验的要紧,就是科学方法的要紧。我们对于科学的方法,不必研究它的详细。简单地说起来,有三方面:
(1)观察的方法——就是搜集事实,加以研究,方法才可用之得当。
(2)分类的方法——就是排列搜集的事实,分成一部一部的。从这一部可以推到那一部,都是互相衔接。那么推理就有所凭借了。
(3)法式的方法——就是拿这些材料作为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继续发现种种新事实新思想。
所以一个人如果是真正受过科学的训练的,不但要有科学的知识,并且要有科学的方法。仅有科学的知识,不过可以研究新事实新材料,终究在科学范围以内的事实。倘若得到科学的方法,不但能研究范围以内的事实,并且能应用到其他的问题上去,其他的事实上去。而这种问题或事实,去专门科学的范围很远很远。既是很远,何以还能够应用得上去呢?就是因为受了科学的训练以后,所有心理的习惯都大改变。所以遇到很远的问题,总能触类旁通,把科学范围以内的事实,应用到这种很远的问题上去。
三、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
普通把获得的知识、学问、原理、原则,看做一件事。把应用这些知识、学问、原理、原则的方法,又看做一件事。常常分开的。但是我们知道应用的方法。当同时知道科学的事实、科学的原理。这还是一部分的价值。科学的全价值,还要有反射的效力。必须研究,就是心理的习惯。对于莫不相干的问题事实,要有反射的影响。科学上的知识,能够运用自如。无论什么迂远的事实,心理上都有一种影响。倘若心理上没有什么影响,那么研究科学,还没有能懂科学。在学校附设的实验室里实验,大概囿于专门范围以内,还没有能应用到其他问题上去。所以我们对于普通习惯的影响,也是很要注意的。要能把实验室里所有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种种事实上去。这是教育上最有价值的事体。现在把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分别说一说。
(一)观察的习惯
我们借重于科学方法,第一须养成的是观察的习惯。学校里有各种标本陈列在那里。教师弄得现现成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儿童才可观察。在校外的时候,如自然界的花草,天体上的现象,以及人事状况,都可随意研究。好像有一种好奇心,一一要去观察。廓然大公,毫无成意。校内与校外,好像两件事体,绝不相同。这样很觉不好。我们最好要把在校内所得到的观察方法,能应用到校外自然界以及人事方面上去。就是拿狭隘的方法,应用到普遍的事实上去。也就是由狭隘的习惯,变成普遍的习惯。这是最要紧。通常在校里读修辞学、文法、文学等书,或听教师讲话,或与同学问答,都靠书本的参考,方法非常狭隘。而于校外对人怎样讲话,措词怎样配字,从没有注意过。这都是狭隘的习惯,还没有放大。完全拘泥在标本上面,书本上面,不曾能变为普遍的习惯。天地间自然现象,人为现象,何处没有刺激的能力,叫人必须注意。人假使不晓得注意这些现象,那么可知科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譬如研究心理学,在教室怎样读此课本,在实验室怎样做此实验,这都是很狭隘的方法,但是已经学过心理学以后,到了校外,不能注意人的性情行为,那么还是囿于书本,不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事实。又如已经学过经济学,而不能应用到商业上去,注意所未注意的事实。这也是囿于书本,方法太狭隘,习惯也太狭隘。从前说习惯能束缚思想,使思想不得发展,做事的时候,神经如有车辙,不能自由行动。这是一种机械的习惯。有木头的性质,迟钝不知变动,处处从习惯方面看,不能别开生面。应付问题,都是用陈陈相因的知识。这种方法,可算非常狭隘。我们要能放大。研究植物的时候,就把关于植物的知识拿来应用。研究动物的时候,就把关于动物的知识拿来应用。总之研究学问,要能推旧出新。把旧的放大,把新的吸收。那么经验的范围,可以一天一天地扩张。那时候的见解,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我们假使不注意新事实,囿于狭隘的习惯,不但足以束缚思想的发展,并且足以限制人的发达。就是处处依从人,盲从人,笃信古人所遗传的,社会所流行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寄生虫。如同旧货铺里的东西,都是旧的、现成的,买来不要重行制造。有这样的习惯,所以不肯重自研究。这样实足限制人的进步,限制人的发达。我们所以拿人的是非做是非的缘故,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惰性。心里非常懒惰,不肯研究。因为研究的时候,心上总要受点痛苦,所以怕去研究。这是最坏的大原因。其次就是社交性。这个原因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一心要大家相安,不愿受人攻击。所以人云亦云,不肯提倡异说。因为这样的存心,所以思想停顿,不能发展。我们要思想发展,必须仔细思考,不肯盲从。人以为是的,未必我也以为是。人以为非的,未必我也以为非。观察的时候,我有我的特别见解。研究的时候,我有我的特别意思。那么就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就容易发展我的思想。教师在校里,不应该常常去考查儿童的成绩,应当常常考查自己的成绩。究竟教授的方法是好是坏?还是叫儿童的思想滞顿,没有活泼的精神?还是能促进儿童的思想,使得他注意新事实新现象?教授上是哪一种的效果?这都是教师应当时常自己注意的。观察的习惯,不是等到大学读科学书的时候才应该有的。要在小学的时候,就应该把观察的习惯早早养成。等到大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第十五次】
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
(一)观察的习惯(见前次)
(二)精确的习惯
(三)分析的习惯
(四)综合的习惯
前次讨论科学应该培养种种习惯,有几种习惯必定要靠科学养成的。外界接触的时候,也是必须应用的。第一就是观察事物。无论什么问题,什么现象,要欢喜研究。要能以廓然大公的习惯研究出新问题新现象来。这是必须养成的第一种习惯。前次已经说过了。今天要与诸君讨论的,是精确的习惯。也是必须养成的。
(二)精确(经济)的习惯
我们平常关于事物的说话,不过约略说说罢了,都是很散漫的猜度,没有精确的语言。科学就不是这样。必须考究分量的关系。讲求多宜,毫厘必计。这是与普通不同的地方。科学第一个原理,就是无论什么事物,必定有分量的关系。究竟占多少空间,费多少时间,都是要拿科学的方法研究出来,不能有一点苟且。但是从普通经验看起来,觉得科学用这样很精密的度量,在实验室里研究分量的关系,未免过于精细。但是在实际上看起来,有许多地方不能不有精确的分量,即如制造机械,就是一定要精密。否则构造上、活动上,必定要受许多损伤。又如一个表,算是一样小东西了,它的价值要多少钱才可以买到。他内部的构造,非常精密。分成若干部,各部怎样关联,怎样配合,稍微差一点,就失掉它计时的功用了。表是一样小东西,尚且如此。其余大于表的东西,必须格外精确,更不必说了。所以无论什么事物,都是要有分量的关系。稍不注意,就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这种精确的习惯,不但在工艺上很要紧——发明机器可以节省时间节省精力——就是在社会上,也是很要紧的。即如关于生死的统计,果真精确,那么社会健康就可以维持。中国于人口的增减,都是大概的数目。从没有计算一岁死的多少,或五岁死的又多少,像这种精确。倘能详细统计,就可以操纵,就可以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这种习惯,又不独在社会上是要紧的,就是在政治上也是很要紧的。政治里面所以有贿赂等弊的缘故,就是因为不曾采用簿记的方法。譬如办一个工厂,所有耗费,若不调查精确,那么虽有若干浮消,也无从晓得,就没有法子禁止这种浮消。这倒好像奖励人有浮消了。政府方面也是这样。用款无从稽查,舞弊又何从晓得?所以政府如有精确的统计,就不啻奖励人的诚实。倘若没有精确的统计,也就不啻引诱人的作弊。科学养成这种习惯,就是无论什么事体,都有一种关系,我们做事,都知道有一种效率。效率是所用的精力时间与所得的功效的比例。所用的精力时间都很少,而所得的功效很多,那么就是效率大。反之就是效率小。因为这个缘故,不得不有分量的关系。要有精确的统计。做一件事,看他用的精力多少,时间多少,得的功效多少,一一地详细计算,然后就可以知道效率的大小,那么就不致随便的做那些费精力时间而少得功效的事体。所以能精确统计,收效必大,否则收效必小。社会上保守的与过激的两种人,都不合经济的原理。因为保守的人,一味遵从成法,不肯另造新思想,用精力时间的多少,一概不问,只晓得成规不舛。这也是缺少精确的计算。过激的人,一心要达到他的目的,只要时间很少,虽用精力很多,一概不去计算。这亦复无精确的习惯。所以一方面是用精力太多,一方面是用时间太少,都不是对。必定是有精确的统计才行。譬如有甲乙两个人。甲的判断力很好,做事可以同他商量商量,他的话是有价值的。乙没有判断力,看见事体就要做,从没有把精力时间及功效拿来计算计算。甲要做一件事,必定在各方面想透。看他的代价是怎么样。——不是金钱的代价——究竟要用多少精力,多少时间,怎样去着手做,将来可以收到什么效果。在事前就通盘打算,仔细比较。仿佛在天秤上权衡一下,看它轻重大小是怎么样,这就是他有判断力的地方。但乙全是任情行事,一点判断力都没有。
(三)分析的习惯
又有一种心理的习惯,也是借科学养成的。这种习惯,与上面一种习惯很相近。什么习惯呢?就是分析的习惯。我们看见什么物事,都以为是整块的,不晓得一个一个地去分析。现在科学世界,这样发达,就是因为能够分析一一的研究。这种分析的研究,在专门科学上很容易看得清楚。普通人对于事物以为整块,所以他们对于事物的反动也是整块的。科学就不是这样把一个笼统的事物,细细地分析开来,成为原子电子,分为好多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构造,其行为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想制驭环境,达到我们的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分析。能分析就能操纵,就能限制,就可以达到目的。我举一个具体的例。譬如世上往往发生害人的事情,如瘟疫肺热症等传染病,蔓延的地方很远。我们怎样应付这种事情?倘若从整块的应付,是永远不能防止得住的。要能防止,必定要分析。经医生详细考察,晓得这种传染病,是有微生物的。于是研究微生物的历史、微生物的繁殖,以及防止的方法、抵制的方法。那么先从这些小的事实上去研究,然后才可以制止这样大的瘟疫。所以无论什么事体,要从分析上研究,不要从整块上研究。自有人类以来,不要讲工艺政治等,就是普通日用,必须从分析着手,然后才能应付环境,然后才能应用环境。但是我们现在对于社会的事变,还没有能用分析的方法。即如在教育方面,就不曾能应用分析。所以教授科目,都是应用整块。当为普遍的性质,不去从个性上研究。现在要想补这缺点,所以要从个性研究。那么分析的习惯,可以应用到教育上去。有的人当社会现象不好的时候,要想出来攻击社会的罪恶,应付社会的问题。但是要攻击罪恶,应付问题,也是不能整块,必须分析。分析以后,才可以一一应付。所以要从部分着手,不要从全体着手。这就要靠着智慧,想出方法来操纵。不凭感情,也不凭命运。从小处去做。头绪清清楚楚,那么就能永远维持乐观。虽失败,总不致灰心。假使从整块着手,一失败就不高兴,最容易使人灰心。假使从部分着手,虽有失败总能坚持到底,最足以维持自信心。
(四)综合的习惯
最后的一种习惯,就是综合的习惯。这种习惯,照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分析的习惯相反,然而实际上互有关系。综合必定要以分析做基础。所谓综合,并非堆积许许多多,仿佛放在水上压沉下去的样子。这不是综合。必定要靠着分析。看它各部分中间的关系怎么样。研究互相牵涉的地方,互相沟通的地方。研究明白,以后再把它综合起来。这才是有条理的综合。其间因果的关系,必须明白,能明白以后,才能算是科学的综合。要明白因果的关系,仍离不掉分析的方法。我们所有一切科学上的公理原则,都是根据相通之处,根据互相牵涉之处,彼此之间有相互的关系、分量的关系。这一方面一动,那一方面就怎样。那一方面一变,这一方面又怎样。两方面是共变的、互变的,其变动的程度,根据互相的关系。因果相连,互有影响。这种关系的发生,还是由于分析。否则何以晓得有因果的关系呢?有的人说学校教授科目,其中所含的公理原则,要想发现有价值的,恐怕一千人中,没有一个能够这样。所以必要综合。照这样看来,可见从前所说的习惯,要能把个别的习惯变为普遍的习惯。天地间无论什么事体,都是有结果的。既有结果,也是必定有原因的。这种原因,在在可以发生。我们在校外的时候,于自然界里,看见因就要研究什么果,看见果就要研究什么因。研究的时候,要把因果看为相联的,不要看做孤立的。因为世界没有孤立的东西,都是必定有关系的。能发现这种互变的关系、互通的关系,就是养成综合的习惯。
【第十六次】
科学的内容
(一)科学是应人生需要发生的
(二)科学是从日常经验发生的
前两次所讨论的,是关于科学的方法方面。今天要讨论的,是关于科学的内容方面。科学的内容所包的材料很丰富,所含的公理原则很不少。要一一地都拿来讨论,实在不得能够。所以今天讨论的,不过就其大概而言,是很简括的。
(一)科学是应人生需要发生的
科学的材料,虽甚丰富,然很可以证明一件事,就是平常提出教材的时候,有两种立足点:
(1)以成人为立足点;
(2)以儿童为立足点。
初学的人,与专门研究这种科学的人,确不能一样地看。所以曾经有人说研究植物学的人,当初学的时候,仅仅晓得植物的种类、植物的差别等,并不能真正了解植物的意义。但是现在植物学已经有了系统,有了条理。查植物最初的源起,还是从普通人生的兴趣生出来的。这种人生兴趣,与研究植物学者的兴趣相同。不过后来经过几番选择,几番洗刷,就觉得与现在的人生兴趣不合。其实我们所以研究植物学的缘故,却是植物与实际需要很有关系。即如植物之中有能供药用的,我们要想治病,就不可不研究许多药草的性质。这是就植物说的。至于其他的科学,也是应人生实际需要而起的。即如数学上所谓立体平面,实则是测量的方法。如农夫量田之类,都是要用到的。解剖学是因为要晓得人身的构造,才有这种科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即如人在日常,不能不用器具。用器具的时候,难免发生什么阻力。因而要想出什么方法来胜过这种阻力,改它的形状大小。所以有物理学的发生。又如染工染料,以及各种工艺上所必须的化学知识,都与化学有关。所以又有化学的发生。可见无论什么科学,都是应人生需要而发生的。
(二)科学是从日常经验发生的
今天我们研究科学的材料,并不是研究它的重要。因为关于重要的讨论,前次已经说过,就是关于方法的操纵。有了方法,心理上就生出一种影响,可以引起兴趣,于是就有观察、精确、分析、综合,诸种习惯。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些材料怎么样生出来的?从哪里生出来的?出发点在哪里?都是日常经验日常兴趣经过这几番改造几番洗刷以后,就成就现在科学的材料。所以教授科学的时候,应该从儿童日常的经验研究起。即如教授植物学的时候,要晓得儿童对于植物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很自然的,与学校里陈列的死标本不同。因为他们在校外看见的都是生长的,有生命的,不是死的。所以关于植物有两方面的兴趣。一方面是实的兴趣。就是各地所有植物,一定有许多种类。什么地方可种什么植物?有农业的趣味在里面。他一方面是天然的兴趣,就是看见植物由萌芽,而生叶,而开花,而结果,等现象,好像表演出来,如同看戏一样,非常有趣。照这样看来,学校里教授科学,自应从儿童兴趣上着想。但是也有一种危险,就是教材太嫌散漫。在科学上的材料,都是很有系统。而耳目所接触的材料,都是非常散漫。如果一味地在日常兴趣上研究,未免使教材过于散漫。所以一方面须顾儿童日常的经验兴趣,一方面还要带一点系统,勿过于零碎。这才是最好的教材。但是这种系统,与课程里的系统不同,乃是天然的系统,含有社会的原理。即就棉花说,由棉的种子,怎样选择?怎样下种?怎样研究土壤、日光、肥料、水分等?怎样收花?怎样纺纱?怎样织布?一层一层地研究下去,使儿童晓得前后衔接的关系。这就是系统。这就是社会的原理。所以散漫之中,不是今天教一点选种,明天教一点织布,前后错乱,没有连续的关系。这样教授,只能使知识增加一点,不能成为有条理的知识,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教授科学,散漫中要有这样的系统。那么一方面不至于徒增无用的知识,一方面又不至于零落而无系统。再就森林做一个例。教儿童如何选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移植,或插枝以及其他种树的方法,如何研究树的种类,研究土壤、研究肥料等,与讲植物学的时候相同。不但相同,并且还要有社会的兴趣。这种兴趣,在普通科学所没有的。森林对社会的进步,很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雨量太多或太少,都与我们人生不利。假使有了森林,就能保持湿气。山水瀑发,可以平均分配。这是森林最大的用处。倘若没有森林,就要冲流下来,成为水患。所以森林不仅仅是植物学的问题,与人生社会很有关系的事情。设水从山上冲下来的时候,泥土带了去,石头露出来,于是不能耕种。靠此生活的人,就无从得到食物。而人口还是照常地加多,社会里就生出很大的影响。所以森林与社会很有关系。而且还有一层,树木长得多的地方,能诱来许多鸟雀。那种害禾的虫子,如蝗虫之类就可以被这种鸟雀捕去。倘若没有森林,那么鸟雀就少。鸟雀既少,蝗虫就多。蝗虫既多,禾苗就伤得很多。于是食物减少,人就不免迫于饥寒,流为盗贼。可见森林与社会的治安,也是很有关系的。那么森林在社会里发生效力之大,于此可以证明。又如我们家常燃料,以及建筑房屋、制造器具,都是要靠着木材。假使森林不多,就是木料不多。因而木料的价值很高,生活上就要受大影响。那么森林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又是有关的。教授这种森林的材料,要费好几个礼拜,才得详尽。但是要从头至尾实地试验,那时间更加长些了。不过实地试验出来,觉得比在校里空讲,格外来得亲切有味。因为学校里教到森林,差不多有五六种科学之多。而各科又都是离开的,前后没有衔接的关系。所以觉得没有亲切的趣味。至于实地试验的时候,把学校里五六种科学合并起来研究,前后都要有衔接的关系。照这么一说,可见森林有五六种科学,都是与他有关系的。这五六种科学分析开来,就是:地文学、商业地理、经济学、社会学等。这些科学,在森林学上虽没有提明名称,然而多少总包括一点。教授森林的时候,都是要从旁及到的,而且雨水与森林亦复有关。地面上的水,被日光蒸发,变成气体,升而为云;遇到冷风,就变为雨,降到地面上来。森林对于这种雨水,能保持湿气,能平均分配。这许多作用,很有科学的性质在里面。这种森林的学问如何观察?如何搜集标本?如何陈列?必定要受过森林的训练的人,或是专门研究或教授的人,才能如此。绝不是初学的人所能做到的事体。所以教授的时候,一方面教授专门材料或知识,一方面要叫儿童晓得森林与社会经济各方面有什么影响。虽不想造成什么专门学家,然而不能不一方面使得他有科学知识,他一方面还要使得他有科学方法。因为森林与人生很有密切的关系的学问,我想中国要制定中小学校的课程,最好把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工程学家,以及其他专门学家聚在一处。大家共同编定,不分界限,选出极大的题目。即如种棉怎么样?种茶怎么样?各专家各有贡献。拿这许多贡献会合起来,成为有条理的课程,然后教授儿童。那么儿童就觉得彼此互有关系,从头至尾完全了解。且能知与社会有关,可以发生什么影响。且能操纵仪器标本。且能为将来入大学之基础。一举数得,却是很好的教授。除此种利益以外,还有几种特殊的效果生出来。第一就是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儿童对于种种事实,都要研究研究。因此可以继续研究,可以永远保存,将来可以造成专门学家。这样去造成专门学家,比较那孤立的教授,单独的教授,要造成专门学家,还要来得容易。第二就是中小学生,都有社会事业的工作。因为学校里已经有了这种研究,做事能了解意义,知道与人生有关,所以学习的时候有趣,因而做事的时候也就有趣。
【第十七次】
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三种见解
(一)促进中国职业提高生活程度的方法
(二)学校要和工厂店铺有互助的精神血统的关系
(三)要有传播知识的机关
三、职业教育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前,我们仍须继续前次讨论科学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关系,或是因职业教育而继续讨论科学教育。进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程度都很高深。读的是专门书籍,求的是专门学识。因为要想造成专门学家,所以要受这种专门教育。这种教育,对于高程度的学生非常有益。但是对于低程度的学生,就未必有这样大的利益了。因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有两种地方和中等初等学校的学生不同。什么地方呢?就是:
(1)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已经受过普通的教育,圆满的教育,仿佛已经有了准备。自己可以随时选择一二种。自己觉得容易一点,就认定这样去做。他已有了这种能力。
(2)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已经有了经验,已经成熟。自己能知哪种是性之所近,哪种是他的特长,都可根据他的经验,就他所发明的当中选择一种职业。
至于中初等学校的儿童,就第一层说,尚在知识教育的历程当中,正求知识之不暇,怎能自己选择呢?就第二层说,当在发明的历程当中。正要找何种是社会上将来有益的,怎么能有经验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小学校里倘若加了职业科目,或纯粹是职业教育,要想造出职业的人才,其结果范围必定很狭。因为儿童方在历程中,不能自己选择。而学校竟有此种科目。于是教师不得不代他选目的。儿童就向教师所定的目的进行,后来就养成一种机械的习惯。教师要把他造成专门人才,就注入种种知识。这种知识都是非常狭小,使得儿童不能有圆满的发展。将来做事很卑很低,不能做大事业。儿童有这样大的牺牲。我看倒不如送他到店铺里去,还可以得到一点利益。所以小学校里如果是职业教育,一方面是牺牲太大,一方面造出的人才很狭小,做出的事业很低。这是不可不注意的。但是从广义方面说,一切教育,都带有职业的性质。无论程度怎样低,所学的科目,都与应用有关。然而人做事必须选择一种与一生有利益而与性质相近的,才有圆满的发展,将来才可做出大事业来。照这样看来,一方面说一切教育都带职业性质。一方面说要选择,似乎又有不带职业的性质的。两方面好像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如何可以调剂呢?小学校里所有科目,都要叫儿童晓得有社会的关系,饮食起居,以及工艺商业,等等。在学校里表演实习,可以代表校外的职业,将来就能以此为基础。否则将来做事,不能了解意义。必定在校先有做事的基础,把做事的意义,做事的手续,都表演出来。一方面做事,一方面了解。这就是有意识的动作。所以学校里种种科目,虽目前与职业无关,然而可为将来做事的预备。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譬如一个幼稚女生。她将来总是要治家的。家中烹饪刺绣等事,都是要做的。学校里要培养这种人才,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以正文为目的。简直教她做裁缝,做厨子。专在范围以内的事体练习。其余普通的,都一概淘汰。第二就是所教的与这种事体没有密切的关系,不过预备罢了。即如关于烹饪,只学食物的种类价值以及和卫生的关系,不过是一种试验的性质,明白烹饪的原理罢了。把这种原理弄明白一点真切一点,并不是真要造就厨子的人才。至于刺绣方面所教的,是关于美术画等,研究图样的沿革种类,使得她有审美的观念,不是真要造就裁缝的人才。这样教法,在目前虽似无关,然将来很有密切的关系。这都是试验的性质,并不是实习的性质。所以科学教育,从个人的胜利方面看,或是从社会工艺的前途方面看,都是最有效果的。在中学校里或是有人恐怕要发生疑难。我现在拿小学校来说。我想在小学校里,可算一点疑难都没有了。儿童得到几种基本原理,可以应用到各种实业。所收效果,最为显著。所以最有效果之教育,就是这种科学教育,绝非狭隘的职业教育。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三种见解
以上所说,是关于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现在我还有三个意思要提出来说一说。
(一)促进中国职业提高生活程度的方法
中国小学校里要多收工厂子女,给予相当的知识,相当的技能,使得他回到店铺以后,可以承受父母的职业,有改良的能力,增进的能力。通常谈到职业,都看着大事业,大公司,如轮船火车等。殊不知一国的命脉,是在这些不注意的小店铺上。能把这些店铺里的子女收得来教导教导,将来把这种小职业改良好了,种种的大职业,也自然就好起来了。那么生活程度,也自然就能提高起来了。所以要促进中国职业,提高生活程度,要先从店铺里改良起。
(二)学校要和工厂店铺有互助的精神血统的关系
凡是徒弟伙计等,总要与学校有一种关系。这种人中,已经受过教育的还要有继续教育,使勿忘却。未受教育的要赶快教育,或设晚班,或用轮值的方法教授,叫他们一部分到学校,一部分在店里做事,一个月或半个月轮流一次。那么彼此生出很密切的关系,颇足促进中国各种小工艺小实业的进步。
(三)要有传播知识的机关
工艺实业上有不可少的知识,必定要有一种机关,经他传播出去。我们晓得凡人没有知识,无论什么事都做不成功。假如有了知识,就可做事,就可以改良。所以美国曾组织一种专传知识的机关。譬如关于农业,印成许多的小本子,里面载的什么种子是好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杀什么虫等,都是很要紧的知识。这样经它提出来。有的人非常欢迎。有的人还是拘守陈法。但是这种人,假使一经试验,果真有效,也就非常欢迎。这是单就农业上说的。其实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事业上去。有了这种知识传出去,对于实业的发达,一定很有利益。
三、职业教育的意义
最后的一句话,就是教育和实业何以必须联络起来?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哪里?这种目的非常迂远,很不容易达到。但是虽不能达到目的,却不可没有这种趋向。实业与教育相连,就是从事于农工商的人,必须受教育的意思。也就是实业必须教育。现在社会的大病,在生活与学校里分离。要得不分离,非把从事于实业人都叫他受教育不可。在他们所做的事上受一种教育,使得他们的才能继续发展,日渐改造,日渐丰富。那么学校与生活就可以合而为一。这就是现在所谓“劳动之中心”。他们受了教育,就有意义,就有价值。做事不是仅仅为的糊口。如仅糊口,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现在他们做事,总要想减少时间,增加工资。试问余下来的时候做什么事?余下来金钱又做什么事?我们要能利用这种余时余钱,使得他们都受高等教育。那么才算有意义有价值。否则终日做的是穷苦生活,性能完全摧残,变成死的,机械的,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要改良实业之唯一的方法,就是学校与工艺相连。
【第十八次】
关于教育目的之种种冲突的学说
一、文雅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冲突
二、自由主义和训练主义的冲突
三、守旧主义和革新主义的冲突(见下次)
从今天起,讨论教育上各种理想学说。这种学说,不独在影响方面生差别,就是在实施方面也要生差别。现在我们把教育上冲突的学说拿来研究研究。大概说起来,有三种:
(1)文雅主义和实利主义;
(2)自由主义和训练主义;
(3)守旧主义和革新主义。
我们讨论这种问题,不能从抽象上讨论,要从历史的沿革上讨论。因为这种冲突的学说,都有历史的背景。所以必须就历史去研究这种冲突所以产出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明了。
一、文雅和实利的冲突
这种冲突怎样发生呢?我们知道无论什么社会,总有两种阶级:一种是闲逸;一种是劳动。闲逸的人,都是门第很高,经济可以独立,能享精神上的快乐,能超乎衣食住实际的需要之上。所以他们有工夫去讲求文雅,成为一种安闲高雅之士。按英文“学校”(school)两个字,源于希腊文,其意为闲逸的地方。因为当时能受教育的,都是上等人家的子弟。所以学校唯有闲逸的人可入。而“学校”二字的意义,遂变为安闲之地。从历史上看起来,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他们少数人所受的教育,都是注重文学。所研究的无非关于诗词歌赋等高尚的科目,高尚的精神。因为他们以文学自高,所以不做劳动的事体,或是什么博利的事体。以为做了这种事体,就是属于下等社会的人。这种事体,不是安闲高雅的人所应做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劳动的人,为人所蔑视,为人所压倒。而社会里于是有尊视文学,轻视劳动的心理。这一班文雅的子弟,除掉研究文学以外,还有种种礼教仪式,以为这样才算“客气”。以为这样才是“士君子”的特色。在社会上做一个很闲雅的人,处处都雍容有礼,客客气气的。必须如此,才不属于下等社会,才是“士君子”的样子。总之他们礼貌很雍容,举止很闲雅,情操很细密,能欣赏高尚的文学,能享受精神的快乐,仿佛受过“教化”的特色,就这几端。在他们本体上看起来很有价值。这都是积极方面的。还有消极方面的。就是轻视劳动。以为生利的事情,绝非受教化的人所应做的。因为他们把文学礼教看得太重,而把劳役看得太轻。其结果就生出一种阶级。教育唯有他们可受。生利的事情以为当然废除。于是只有少数人能注意文学,而大多数人不得不从事劳动,否则不能糊口。既迫于糊口而必须劳动,于是更无闲时去研究这种腊丁死文的文学。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人提倡反对的学说。就是实利教育,实用教育。就是在店铺里面,用一种模仿的方法教授。他看见人怎样做就怎样做,渐渐地就成了习惯。这是从前的实利教育。后来有了小学校的时候,里面也读书,也写字,也研究什么数学等科。这并不是什么教化,不过是为了谋生的关系,不得不如此。所以也是实利的意思。这种实利的教育,是很有价值的。从历史的沿革上研究起来,也是有社会的背景,受社会的影响生出来的。我们假使一味地注重实用,未免范围太狭,限于机械的动作,这事仅能糊口,供给物质的需要。这就是实利主义的偏而不全的地方。也是因为消极太多,审美的情操全不讲求,只在物质生活里做事,从没有做到精神生活上去。所以也不免生出文雅和劳动的两种阶级。文雅的人非常闲适。劳动的人非常困苦。照理这两种阶级,应该混合一起,而它偏偏分成两种。所以有极大的界限。照这样看来,文雅和实利的冲突,就是从“非德谟克拉西”的社会里生出来的。非德谟克拉西的社会里有闲逸和劳动两种阶级。所以生出互相抵触的学说。我们在社会里的人人应当闲逸,也是人人应当工作。所以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事,一方面要有闲,一方面要有用。有闲就可以欣赏高尚的科目,享受精神的快乐。有用就可以产出生利的事业,养成精神的事业。那就是种文雅和实利的冲突,可以从此打破,永不再生。这就是“真真德谟克拉西”的社会。我从前讲教育的定义的时候,说教育和经验继续的改造。所谓“改造”教育的范围放大,能够包括所未包括的。眼界与想象都能发展。和自然、人为,各方面接触。所做的事情虽是很小,而他有宇宙的观念。想象很放大,经验因此扩充。从此人人当受的一种“德谟克拉西教育”。这种教育范围很大,容纳很广,与自然宇宙有复杂的关系。德谟克拉西教育之所谓改造,不但教化须改造,就是实利也须改造。做事的经验要能推广。不但与个人方面有关,并且与社会方面有关。因为一个人做事,社会蒙他的幸福,受他的影响。假使人人都受了德谟克拉西教育,那么他们看的范围,都是很广。彼此做事,绝没有什么冲突。平常说教育是实用的预备,或是社会生活的预备。但是所谓生活,究竟是指的哪一种生活呢?如果是肉体的生活,生理的生活,那么这种教育的范围很狭,不能使得精神发展。我们所谓生活的预备,指自由生活而言。范围很大,当然于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教化不是一种装饰品,不是做一种士君子的徽章,觉得配起来于礼教上非常客气。像这种教化毫无实用。真有实用的教化,不是拿来做徽章的,是自由发展的生活的预备。没有矛盾的地方,没有冲突时候,这才是实用的教化。
二、自由和训练的冲突
这种冲突,也是有社会的背景的,从社会里尊卑的阶级生出来的。就是一方面是治人的人,一方面是治于人的人。治人的人的方面,要讲自由。在治于人的人的方面,要讲服从, 讲训练。因此就生出冲突来了。我从前批评学校里被动的教育,纯是叫学生模仿。用种种方法束缚儿童,造成机械的习惯。我们现在从历史上看起来,觉得尊卑的阶级,与这种被动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治人的人自居尊位,以为治于人的人都是应该服从他们,应该叫他们指挥,事事都是模仿,不能自动。所以养成被动的态度。他们凡是称为可教的,以为都是被动的,可以听人指挥的,可以容纳他人的教育的,在贵族政治之下;所教出来的,都是可教的学生,容纳的学生。在贵族的意思,以为这样教育,是最聪明最妥善的办法。因为一班治于人的人,做他们奴隶的人,假使受了良好教育,他们就要觉悟,各人就会发生意见,因而就想推翻贵族。而贵族的位置,于是不能持久。从前南美的教育,就是这样。不肯让他们读书识字,深恐他们觉悟,所以养成一种奴隶的态度。这种教育,在西洋史上看起来,觉得养成被动的心理,与学校训练很有关系。使他们亦受训化,不敢自有主张,事事都要依照长者命令,模仿长者的指使。所以这种训练,在贵族政治的教育中非常注重。这都是治于人的人的教育。至于治人的人的教育,就要讲求自由。自己可以筹划,自己可以思想,能发号施令。所以在贵族政治里面,当然发生自由和训练两大阶级。但是在德谟克拉西社会里,就要打破这种阶级。一方面固然要讲自由,一方面还须受训练。自由与训练两方面调和起来,才是真正的德谟克拉西。
【第十九次】
二、自由主义和训练主义的冲突(续前次)
三、守旧主义和革新主义的冲突(大略)
前次所讨论的矛盾学说,因为社会有了阶级,所以生出文雅和实用、自由和训练、守旧和革新的几种抵触。文雅和实用的冲突,前已说过。今天把自由和训练的冲突拿来继续讨论,但是非从社会的状况或阶级讨论的。
二、自由和训练的冲突
主张训练学说,也有几分真理。它的坏处在哪里呢?就是太偏于消极,不晓得改造经验。我们必须能改造经验,免去种种消耗。——散漫的动作、过当的动作——对于经验,要具有力的控制,纳入正轨,利导以达目的。要能积极地去做,不是仅仅靠着消极的。自古传下来的训练学说,都是偏于消极方面。凡是心理上,或是品格上,要受训练的,不过是压迫天然的活动,抑制天然的兴趣。所做的都与他所好的背驰。不高兴做的,也要去做,完全是消极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偏于积极的训练。然而又把“积极”二字误解,以为脑中有若干的才能,若干的能力,都是可以拿来训练,使得精神常常集中于一件事情,注意一件事情。以为这样的训练,能使注意的能力渐渐发达,从没有拿批评的眼光研究过。这类训练,既不足为心理的陶冶,又于实利没有什么效果。其训练才能,好像磨刀一样,把头脑拿来磨磨,就可以快了,于心理实利两方面,无一点用处。所以这种训练虽有几分真理,但是他这样去做,就是大错。好比西比利亚的文字奇奇怪怪的,看也看不懂。拿这种文字叫儿童学习书写,日久下来,一见这字就能写出来,但是意义还是不懂。现学校里是常有这种文字看的。但是后来出了学校,不能再有这种文字看了。岂不是一生的精神,已经空空地耗费掉吗?所以从训练生出来最大的流弊,就是无论什么科学或材料,其本体上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没有目的,不过是一种磨炼罢了。天天这样磨炼,儿童后来就要生出厌恶的心理,一看见这种科目,就觉得讨厌。在受训练的时候,因有压迫,不得不暂忍苦痛,去学习这种材料。一旦没有压迫的时候,就把这种材料丢开很远,存一种规避的念头,可逃避就逃避,不肯再忍苦痛。照这样看来,他们的责任,是在教的人身上,不在学的人身上,所以不免生出规避的态度。真正的训练就不是这样了。不同的地方,就是有目的。所做的都是与自然兴趣相合的。做事有目的,就仿佛有一种动机在后面,叫他不得不去做,即如学音乐的时候,假使有目的,就要常常去练习。成人做事,儿童游戏,都是自动的。无须强迫,他自己有一种动机,有一种欲望,都是从他自己生出来的,不是别人强迫的。这才是真正的训练。和训练相反的,就是自由。其意义一部分是方法,(工具)一部分是目的。如果当为方法,那么自由就是脱离机械的束缚,人为的束缚。凡是所谓限制,都是无理的限制不应该有的限制。除去这种限制,就能自由活动。如果当为目的,那么儿童假使脱离外界的束缚,就能任性做事。于是可见儿童真性之所在。倘若规定怎样,叫儿童照样去做,那么儿童所做的都已有了修饰,其内部的真性如何,无从看见。所能看见的,不过是经过一番修饰的表面罢了。所以儿童能自由活动,可以养成“诚实”。假使叫儿童依照一定的规则去做,就要养成“假冒”或“伪善”。因为任他自由,可以养成“独立的能力”。事事听人指挥,就同走路听人指点。自己没有试验的机会,终身不能做事。我们通常看那种温良的善人做事,处处要合乎中庸之道,待人要有礼。在消极方面很温文的,而在积极方面却做不出什么事体来。但是凶悍的恶人,反觉很像强有力,很能做事。何以善人这样懦弱,而恶人这样强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一班温文懦弱的善人,都是受过训练的教育的。被这种教育束缚住,如同两边砌的墙,人在中间走路一样。所以养成一种“驯谨之士”。假使叫人有自动的机会,自筹的机会,自由发展的机会,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是“积极的善”。道德上所谓“善良”,是积极的善良,并不是那种阿弥陀佛的温文消极的善良。讲到以上所说的束缚,都是人为的束缚。由人发出种种命令,使人遵守,人就受了限制。这还是消极的。倘若做事要看成败,就其成败能发现自己的长短,那么就是拿事制人。这种束缚,是从事上来的,效果上来的,状况上来的,不是从人来的。那么可以养成一种强有力的能力。学校中大概都有限制。人与人之间也有限制。即如两个人做事,互相尊重彼此的自由,不肯侵犯,就是限制。所以自由是人人不可少的。有了自由,就能发现自己的短处。这是知识的自由,最高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必定带有知识的性质。做事能了解意义,就是自由。我们看自由,要看了解的程度怎么样。譬如甲乙两个人,走入南京城。甲对于道路很熟习,乙并方向都不知。我们就晓得甲自由,乙不自由。又如两个人骑脚踏车。甲能知道脚踏车的构造,以及驾驶方法,乙则莫名其妙。我们就晓得甲自由,乙不自由。何以故呢?因为自由是知识的。所以能自由,当然了解意义的程度很高。
三、守旧和革新的冲突
以下要讨论的,又是一种教育的理想,也是不调和的学说。今天不过略略地说一说,明天还要详细讨论。什么学说呢?就是新旧的问题。无论什么社会里面,都有两种理想。一种是保守,要想把古代遗传下来的思想制度,一概继续保存。还有一种是进取,不肯泥古,必定发现新思想新制度。但是这两种理想,是两个极端,都有所不是。我们要一方面保存旧的,一方面发现新的。所以把这两层如何调和,是现在教育上的一个大问题。保守派何以有这样大的势力呢?我们晓得学校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所借以保存古代文物思想的机关。社会好像必须靠着学校,才能维持生活。所以古人老死以后,他的思想制度都存在学校里面。后来的人做事,都要适合古人的思想制度,普通所谓学校,好像就是这一层用处。所以古代思想制度,在社会上有如此之大的势力,就是因为借学校遗传的缘故。在社会看起来,以为幼年人没有成熟,没有发达。他有许多缺乏,许多需要。成人的知识和技能,他都没有。要得到这种知识和技能,必须费若干时间。所以儿童不及成人。成人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最高。更把这种高尚的知识和技能传给儿童,就是教育上最大的事业。在幼年人自己方面,都觉得很欢迎变迁。无论在什么变迁的社会里面,成人都以为习惯已经养成,骤然根本摇动,舍旧趋新,觉得损失很大。而幼年人毫不觉到有什么损失。成人以为有关系社会安宁,非常危险,而幼年人毫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于是就生出成人和幼年人的一种大冲突。其实老幼相抵触,也是生物学上所不能免的事体。而教育上的大问题,就是调剂这种冲突,使他们不致互相抵触。
【第二十次】
一、新旧的冲突
二、学校的责任
一、新旧的冲突
前次讨论社会原因、社会状况,足使古代的习惯制度传到后世。又有一种状况,足使新状况发生。于是社会里新旧相冲,而学校里当然也有一种变动。所以学校应当负调和的责任。
社会里思想的习惯,最能持久,最不容易改变。平常所谓“改变”,都是表面的改变,都是浅薄的改变。其内部男女思想的习惯,仍是与从前一样。所以思想的习惯如不改变,虽社会的表面改变,而其内部终究依然如故。倘若根本思想已经变动,虽社会的表面安然平静,而其内部实已奏了革命的功效了。我到中国来常常听人说,中国辛亥革命,不过表面制度有的变更,而精神上毫未改动。好比布景虽已更换,而做戏的人还是如故,毫没有改变。所以要改变必定心理上有大变迁,然后表面上的变迁才可以持久,才可靠得住。欧洲二百五十年前,社会上生了变迁。当时有一个学者,他说:“假使我管理欧洲学校三十年,可保社会上生大变化。”他的意思就是支配儿童的心理,改造儿童的习惯,都必须基本上有大变迁。用和平的方法,使得他自己活动,自然发生变迁。这是很自然的发展,很健康的发展。用这种和平的方法改良社会,不但是很经济的,而且也是很合于共和的。即如两种方法:一种是本着一定的计划,去改造社会中少数人,然后推而广之,使多数人采用这种计划,继续改造;还有第二种方法,就是使儿童的思想上改革,精神上改革,然后把种种制度上改革,好像制度是精神的结果。这样改革是很和平的,很自然的,很合乎共和的意义的。不像那第一种方法是强迫的,是从上面加压力的。但是一个人患了很重的病,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无论什么药,只要有人说可以医治,总要铤而走险,拼他一拼。所谓“死马当活马医”。人情大概如此。中国社会的病,差不多也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此时倘若有人说出什么方法,可以医病,就马上采用,不加审慎。所以药不对症,弄到这种地步。我们要知道病不甚重的时候,还可以稍微疏忽一点。唯其病到危急的时候,尤须格外谨慎。要在病的根本上着想,不能从表面上医治。现在社会上根本的毛病,就是因为没有教育。假使有了教育,根本上就可以改革。根本既已改革,制度也就随以改革了。那么我们对于过去的历史文化,应该取什么态度呢?有的人取保守的态度,事事不问好丑,不加选择,一概都要保存起来。有的人取进取的态度,凡旧有的,不问好丑,不加选择,一概都要推翻掉。这两种态度,都嫌偏于极端。我们要取执中的态度。种种过去的文化,固属不能尽行保存,也不能尽行推翻,要详加选择。哪种是有保存的价值,就应当保存。哪种是无保存的价值,就应该推翻。中国的文化范围很广。当把种种文化互相比较,批评其价值之高低,然后再定去取。如同在试验室一一试验一样。好的存起来,不好的铲除去。在一两个礼拜之前,有人问我,说:“研究哲学,是从中国哲学着手呢?还是从西洋哲学着手呢?”我回答他说:“研究哲学的一事,若就材料方面说,当先研究中国社会沿革史、中国哲学史、须用批评的眼光研究,不可用盲从的眼光研究。看出合于现在的需要的就保存起来,不合现在需要的就丢掉它。若就方法方面说,就不妨先研究西洋的方法。因为西洋的方法,能比较古人的种种著作,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所以研究哲学,最好是莫如以西洋的方法,应用到中国社会沿革上来。中国春秋的时候,是创造时期。东汉是证明时期。西洋也是差不多的。所以拿西洋来证明中国研究哲学就不致盲从。那么研究哲学,宜先弄中国哲学史,然后研究西洋的方法,然后应用到中国这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对于过去的学说,假使取这种“试验的态度”,就不致与过去脱离关系了。现在与过去,必定要能互相沟通,如同合金一样,已经打成一片。我们要晓得最危险的事是新旧同时并列,各有界限,不能沟通。好像新旧的知识,分成两部,中间隔开,一滴不渗,一点不漏,这是最不好的弊病。我们不能把新旧相融,不能看出什么分别来。大凡新旧交递,新旧过渡的时候,中间如有鸿沟,显著得很。即如法国百年前,封建制度很长久。自拿破仑战胜普鲁士以后,才一意图新。近三十年内,吸收英国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日臻发达,才把封建制度完全推翻。这种科学知识和方法,在英国还有守旧的性质。到了德国以后,德国把它加以改造,加入许多要素,为英国所没有的。于是科学格外昌明,为英国所不及。但是科学虽甚昌明,而又要保存政治的知识。新旧两方面同时并立,不能融和,卒酿成这一次大战争。即此可以证明两种矛盾的学说,不能同时并立。因为人同时不能注意两种,所以最好把旧的当中,拣可保存的选出来保存。把新的也要注意。新旧打成一片,互相调和融洽起来。否则就要发生危险,同德国一样了。
二、学校的责任
学校应有调和新旧,使新旧打成一片的大责任,那是不要说的了。但是有什么方法,使儿童受教育的时候,一方面保存旧有的教化,一方面还要能生存于现在社会里面?这个问题,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人生存于共和社会里,应该有什么心理的态度,作为“德谟克拉西”的基础?简单地说起来,德谟克拉西有四种性质最要紧:
(1)公开心;
(2)目的;
(3)责任心;
(4)欣赏。
这四种心理的态度,要选出适当的名词来表示,很不容易做到。但是这样表示,意义也可明白了。第一种所谓“公开心”——无成见的习惯——就是心境廓然大公,对于种种事物,都很表“同情”,好像与之俱化,绝无坚硬不化的痛苦。一切新思想、新现象,都很容易感觉。不是麻木的心,不是闭塞的心,是很公开的,很能吸收外界现象的。但是一方面如此,一方面又生出一种流弊,就是对于外界的现象,无论好丑,一概吸收。所谓“来者不拒”这也是一种大坏处。所以我们一方面吸收,一方面还要抵制,不使生出这种流弊。抵制的方法就是“集中,”就是第二种所谓“目的”。必定要有一定的倾向,然后所吸收的才都有关系。这种目的是人人应该有的,不是仅仅少数人应有的东西。贵族政治与共和政治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一层,贵族政治是少数人有目的。少数人定下计划来,叫人遵守。人就依照这种计划去做,自己不必再有目的。共和政治就不是这样,人人都能定计划,人人都有目的。至于第三种所谓“责任”,就是共和社会里人人应当负有责任,做事有功有罪,都要自己担负,绝无规避的思想。第四种所谓“欣赏”,就是共和社会里人人可以欣赏高尚优美。人人可以受此教化。一切美术道德很高尚的优美,人人可以欣赏。这种欣赏的能力,是普及的。
【第二十一次】
学校应培养的几种习惯
(一)公开心
(1)公开心的重要
(2)公开心的阻碍
(3)公开心的培养
(二)目的
(1)目的的重要
(2)目的的阻碍
(3)目的的培养
(三)责任心(见下次)
(四)欣赏(见下次)
前次讲的几种心理的习惯,是学校所必须培养而为共和社会所必需的。就是:(一)公开心;(二)目的;(三)责任心;(四)欣赏的能力。今天把这几种拿来继续讨论。
(一)公开心
“公开”就是能伸张发展的意思。假使我们的心被成见束缚住,闭塞住,就不能继续发展了。儿童的心都是很公开的,能吸收种种新知识。脑筋中没有丝毫成见,没有什么东西束缚住他。所以最好在那个时候,养成他的公开心。但是公开心,是两方面表示出来的,就是:一方面是消极的。就是打破种种成见。有了新观念发生,就觉得旧观念不能存在,要完全把它打破。
一方面是积极的。就是对于新观念——他人的需要——有一种同情的反应。普通人因为缺少这个同情,所以对于他人的要求都不开心。这就是很窄狭的心理。我们能常常关心他人的需要,就可使我们的心理继续伸张。学校里所有的方法,或是使儿童心理闭塞,不能吸收种种思想,或是使儿童心理公开,能吸收种种思想。这些方法,都是于无意之间表示出来的,在教师并不觉得,而在学的人很容易觉得的。这种方法,与儿童的思想很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不可不注意的。
学校里所用种种方法,与儿童心理的发展很有不利的影响。大概有三种。
(1)养成机械的习惯。一件事情做来做去,反反复复,使儿童的心理囿于习惯,不能吸收种种新思想。这是禁锢的思想,所以养成机械的习惯。
(2)偏重表面的标准。教师都是偏于结果,不注意中间所经过的历程。即如教授数学,只要有正确的答案。而此答案何以正确,其中间所经过之历程如何,一概不问。又如讲话只求宛转合乎规矩,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罢了,其“所以然”从没有研究过。这都是重在结果,而不重在方法,完全是表面的。所以使儿童的思想上受一种牵制不能自由活动。英国有个学者曾经说:学校里所以不得发达的缘故,就是因为教出来的学生,不是自由活动的学生,都是俯首听命的学生。先生说是怎样,他就怎样,不敢自由设想。所教出这种俯首听命的蒙弟子来。
(3)偏重权威。教师所说的,或是书中所载的,儿童一概没有质问的权限,问难的权限。好像教师的话,书中的记载,都是不错,应该唯一地依从,不能发生什么疑问。
有的人在校读书,以为世界上的知识,已经发达到极点,发明已经到了极限,所有的知识,都被前人发明。我们做事,只要依照前人的方法,吸收前人的知识,不要再去费心研究了。殊不知知识是无穷的,现在方在创造发明之进行中。成人固应晓得知识还没有达到最后的高度,还要继续研究。儿童也应该晓得知识没有达到止境。因为儿童最富于好奇心,对于种种新知识新思想,很能以公开的心境吸收研究。倘若学校里的空气,是注重权威的空气,那么儿童必定都是依照教师所说的,或是书本所记载,去解释种种问题,种种现象。于是生出一种死的空气,最后的空气。事事都以为到了最后的地步,不能再加了。种种知识,以为是固定的,不要再继续研究了。这种情形,最足以阻碍学校生活的发展。所谓“创造”、“发明”,并不是创前人所未创、发前人所未发。创造发明是在方法上,不是在结果上。一种结果或已为前人所发明,我不妨另用一种方法重行创造。所以创造最要紧的是方法历程,不是仅仅模仿前人。我们须知真正的创见与“真实”相近。那种“虚伪”都是从模仿来的,依照前人的方法,去求同样的结果。这是创见最大之仇敌。真能创见,必须用自己的方法去求结果。这样可以见出个人的真实。若论用到权威,强迫别人从其主张, 这就是缺少同情。我们有了同情,一方面自己能有主张,他一方面又能探知他人之所有,否则不能发展。
(二)目的
这一层从前已经说过了,就是做事必须有宗旨,作为一种动机。但是今天所讲的“目的”,还要比从前加一点的。就是“精神的集中”,心不外散。人做事往往犹豫不定,都是由于心太散漫,精神不能集中的缘故。通常闻“集中”二字,未始不以为很有价值。但是它们很容易误解。以为凝神于一样东西上面,毫不移动,或是看一样东西,或是说一句话,必须这样,才是“集中”。其实大误。所谓“集中”是如聚集军队向中靠拢,仍是个个活动,同趋目的。所以“集中”是活动的,有次序地继续进行超向目标的意思。学校里要培养注意的能力,集中的能力。最要紧的须看儿童的精神,能不能够完全贯注于一桩事情。如果能以全副精神贯注一事,就能自然发生注意,不必要人强迫他注意。但是学校里有许多事体,不足使儿童注意,反足使儿童分心。做事的时候,心分为两层,不能以全副精神贯注,就不免发生很多的弊病。现在把它分述如下。
(1)督促过严——儿童被教师严督,不得不在表面做功课。所以读书的时候,看他的嘴边子也连动连动的,而他的心已经注意到其他以为有趣的事上去了。当那个时候,同时有两种思想:一方面做表面的功课;一方面注意别的事情。耗费了许多精力,养成两种无关系的心。这种习惯,最足使儿童不能以全副精神贯注。
(2)自觉心太重——这就是一方面要做功课,一方面怕丢脸。看别人都是这样,自己觉得不好不做,否则要受他人责备。所以精神分成两方面,不能贯注。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想出一种难题来,叫人解释,看其反动如何。有的人犹疑作势,用了许多的工夫,深怕失败,受人批评。其自觉心太重,不能用全副精神去做。大部分的精神,消耗于怕人批评上去了。这是最不好的习惯。我们要用全副精神做事。不问他是毁是誉。那么所立的地位,就是很高的地位了。
(3)自己有意识——我们做事的时候,常存“做事”两个字。自己觉得在此做事,精神已经分掉一部分。我们做事要不觉得做事。读书的时候,不要问他什么字句对不对。不要故意做出读书的样子。要贯注全副精神,把兴趣集中于一桩事情上面。完全失了意识,精神就不致分开了。所以最要紧的做事要无意识。
从前所说的校内的学科,往往与校外的生活分离。这就使儿童的精神不能集中的最大原因。学校所有学科,尽是干燥无味。儿童当然不能发生兴趣。于是不得不得注意校外有趣味的种种生活。那么一部分的精神在校内做事,都是表面的敷衍。一部分的精神到了校外。所以要使儿童做事,能精神集中,能有目的,最要紧的就是必须把校内的学科与校外的生活联结。那么才能增加他们的兴趣,也就是能养成用全副精神的能力。
【第二十二次】
学校应培养的几种习惯
(一)公开心(见上次)
(二)目的(见上次)
(三)责任心
责任心的重要和培养
(四)欣赏
欣赏的重要和培养
道德教育
(一)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二)社会原理和道德的关系
今天晚上继续讨论学校应该培养的种种态度。第一和第二已经在前次讨论过了。今天讨论第三和第四。
(三)责任心
“责任”二字,平常人都以为无大关系。要晓得我们做事的时候,必须同时想到结果是怎样。对于结果,要能自己负责。究竟哪种结果是欲望所要的?哪种是不要的?要有知识的责任心,把效果想得透澈明了。假使学校里学生做的事,或是他们耳目所接触的,都要一一经过教师规定好了去做,那么学生在这种状况之下,绝无考虑结果的机会。简单地说起来,就是不能自由规定。所以学校里必须使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才足以养成他的责任心,否则必将摧残他的责任心。无论什么青年人做事,或是有什么新提议,都觉得非常高兴。到了中途的时候,就往往趣味减少。或是要看其他更有趣的事,心就注意那件事,而把这件事的趣味减少掉许多。或是做事做到中途,遇着什么困难,什么危险,就把它完全丢开。这种不能从头至尾做到底,或是高兴的一部分就做,不高兴的一部分就不做,都是养成规避的心理,不肯始终如一。这就是与责任心相反的习惯。平常人都欢喜自由。但是一方面有自由,一方面还要有与自由相称而不可少的东西,就是责任心。德谟克拉西所以现在还没有稳固的道理,就是仅仅有自由,而没有与自由相称的责任心。自由的代价,原是责任心。没有责任心,自由绝不成为自由。所以做事必须肯负责任,不相规避。然后自由乃能稳固。然后德谟克拉西的精神乃能实现。平常有的人不希望要有自由,就是不喜欢负担责任。人叫他怎样就怎样,自己也不考虑。处处相规避,不肯始终一致。这就是无责任心的人。这种无自由的人,都是听人指挥的人。然而自由仍是不可少的,因为责任心是靠着自由的。倘若不能自造方法,自己规化,就是无自由。无自由,就没有责任心,就是生出两种流弊:
(1)规避的态度——做事遇着危险,就想丢开,就想推诿,不肯始终一致。
(2)调和的态度——做事遇着困难,就要投降,不肯和困难宣战。
这都是因为不能自由规定,自由考虑,所以生出这种弊病来。
学校教师用种种的方法勉励学生,当为一种机械。好像种种琐细节目,都必须一一注意。这就是所谓“精细”,所谓“精工”。其实大错。所谓“精细”就是“看透”。做事的时候,能从头至尾,通盘筹算,从大处落目,不在琐细的节目上注意。这就是“精细”的正当解释。普通最坏的弊病,就是不精心,不留意。做事零零碎碎的,前后不相连贯,从没有通盘打算过。这种弊病可算顶坏。要想除去这种弊病,必须使能自由规化,自由考虑,有自由发展的机会。那么做事必能从头至尾通盘看到底,就是所谓“透澈”,自然可以除去这种毛病了。
(四)欣赏
这个当中,含有对于人生一切高尚生活的欣赏。所谓“人生,”就是美满的生活,丰富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天一天地发展起来的。即如教育是使得人能受教育的容量大起来,经验多起来,我们对于这种经验,有一种欣赏的态度。这就是所谓“欣赏”。儿童在学校里学习,都是极快乐的事体。而普通往往以为苦,看见书就厌恶它,恐怕它。其原因在哪里呢?反面说起来,就是缺少“欣赏”。正面说起来,就是不能利用他的“欲望”。儿童有什么欲望,我们要利用他的欲望,满足他的欲望。教儿童学习,乃是要促进他精神的发展的,不是增加他的苦痛的。我们必须使得他知道读书是与他自己有利的,不是和他自己有什么害处的。那么他对于所学习的东西,就能发生趣味,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我们年长的人,读书的年代较多一点。回想到初年的经验,觉得教师之中,最足以给他最后的印象的,就是能引起他的兴趣的,能见他所未见到的,能使他容受新观念的,能使他培养欣赏的态度的。就是能使他欣赏所未能欣赏的。这种教师,是他最感动的,印象最深的教师。德谟克拉西所根据的原理,就是人人都是目的,不是工具。其意就是人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育是所以解放人人。使得人人不致受卑污龌龊的束缚。能欣赏世界上最高尚最优美的观念。这种生活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当为目的的。
我以上讲了许多,虽说没有提到“道德教育”的问题,但是间接都有关系。所讲的种种原理,也能应用到“道德教育”的问题上去。即如前几次所讲的应该培养的四种态度——公开心、目的、责任心、欣赏——必须就知识方面讨论。把这四种态度推演出来,那么与道德的关系非常地明显。例如,“欣赏”是最优美的一种思想,有了这种高尚的思想,世界上种种卑鄙的观念,总不足以摇动他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受了这种优美的培养,足以保其不受下等的牵制。这是关于欣赏的。至于“公开心”,就和人人有同情,能容纳他人的思想。至于“目的”,就能精神贯注。至于“责任心”,就能做事不规避。这四种态度,都是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
(一)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我们把“道德”看做孤立的,好像与智育无关。这是大错。假使得了专门的知识,而没有道德,那么思想发达,而品行不发达,这种思想,也不是高尚的思想。假使有了道德,而没有知识。那么品行发达,而思想不发达,这种品行,也不是圆满的品行。我们做事要有丰富的思想,自由的规化,没有规避的态度,能发动新事实。在普通人的意思,以为“有所不做”就是“道德”。这都是消极方面的话。所谓“道德”是积极的。要有知识的发展。所以“道德”是和智育有关系的,不是孤立的一样东西。
(二)社会的原理与道德的关系
社会的原理,是人常常提到的,这就是人与人往来的原理。校内校外都要有互助的精神。这也是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的。普通人对于道德教育,有一种大谬的见解。就是把道德当为孤立,因而不得不特立一部。所以有这种“书生教授”,希望培养一种特异是好品行。殊不知“品行”就是全部的生活。儿童的品行,是与全校的精神有关系。不是学校的事情是一部,道德的事情又是一部,仿佛要培养品行,必有些事情不做,仅做几件他所以为是道德的事情。这何异要强健身体,天天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只做半点钟的体操呢?所以简括说起来,“道德”是社会的。我在这儿讲了二十二次,没有提到什么“道德”,并非不注重“道德”,正是很注重“道德”。因为“道德”和“教育”不能分叙。全校应做的事情,都是“道德”,都是根据“道德的原理”来的,有的虽没有直接的关系,却都有间接的关系。所以学校教育就是“道德。”不是两下分开,另有一种“道德”在那里。
48 1920年4月杜威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刘伯明口译,沈振声笔述,原载《教育哲学》,上海大新书局1935年版。
49 此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50 此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有关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的文章
教育者的责任83(南通)教育者的天职,概括地定个名词,就是领袖。领袖的责任,可以分作两方面说。教育者的责任,上面所说的很含混,仔细地分起来,有三个要素:对于知识应负的责任;对于学生应负的责任;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这种研究的精神,是学生的精神;也是教育者应有的精神。关于公共的利益、公共的幸福,都是应负的责任。......
2023-11-25
平民教育之真谛57今日得此良机,与诸君晤谈一堂,不胜荣幸,余所欲言者,非其他问题,乃今日至重要之教育问题。今余所论者,为普及“平民教育”之真谛,当讨论此问题之前,先有数言,敬告诸君。故仅仅“为民”之教育,未必切合于共和精神;必使民视教育事业为己事,而予以对教育充分之责任,然后乃无愧于共和的平民的教育之徽号。质言之,凡民族对教育事业,必有自决之权力与能力方可。......
2023-11-25
教育之要素79教育的要素,说各种教育所共有的要素。拿受教育者的本能动作,加以指导裁判,使能参与社会生活。晚近教育经社会的种种变迁,生两种重要趋势:普及;实用。不能不承认教育的性质与分量之普及性质之实用的关系,不是因个人的利好私恶而产生,是因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要紧的是改造思想、习惯,使得正确的知识、精敏的技能,教思想能实现改造社会。......
2023-11-25
南京教育界人员与杜威先生之问答111● 主席致开幕辞杜威先生为美国思想大家。现在中国思想正在变迁之际,适遇杜先生来华,实一好机会,吾辈可与杜先生详行讨论。此亦吾国教育界最近之趋势也。故余力主女子教育之振兴。愿闻美国当初实施义务教育之历史。......
2023-11-25
天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生之关系78日来讲演,标题虽异,而其归宿之点,不外“自动”二字。本日所论“天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生之关系”亦于自动方面着想。儿童得天然环境社会环境陶冶之力居多。苟能就天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分注意,则无地无时而非教材,何必倚赖外国,没有自家本色耶?故称为完全无憾之教育者,须具备下之四条件:一须有自信力;二须有大胆量;三于各地方之天然环境、社会环境确有把握;四须能本其所知教人。......
2023-11-25
经验与教育之关系76今日欲与诸君研究者,厥唯经验与教育之关系。夫经验意义,既如上言,今更究其与教育之关系焉。更有一言,诸君其将异之,即联合教授与经验之事,在中国行之,较美国为尤易。中国工艺则大半皆用人力,而参观亦易,此诚中国学生采取经验之天然利便,美国所不能及者。中国教育尚在萌芽,而美国既历经试验,几费经营,成规俱在,正可采取大道,省精神财力,做建设之事焉。......
2023-11-25
教育者的工作99对于教育的讲演,最好是用教育的题目。各种教育的事业,需要依着各种的目的而定,讲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各种工作和各种要素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教育者除了知识学问以外还需要明了社会的情形,并且还要知道儿童心理怎样的诱导。教育者向智识方面努力地用热心、兴趣去感化儿童,儿童就同着他的感化,也发生热心和兴趣,也就向智识方面努力。......
2023-11-25
公民教育63今天承贵校招我来此演讲,非常有幸。中国办教育的责任,是在政府,而一个公民能够捐资兴学,扶助社会,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今天欲与诸君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公民教育”。但一个良好公民的义务,不但趋重于政治方面,对于家庭方面,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学校是一个社会,学生就是社会里的公民;学生在学校里边受公民的训练,那就是公民教育。现在中国正在提倡实用教育,非但中国一国提倡,全世界都在那里提倡。......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