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增高,是对致病因子的全身性反应。口腔温度高于37.5℃,腋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称为发热。发热过程超过2周为长期发热,短于2周为急性发热。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2.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如感染性发热应选择使用有效抗生素。41℃以上超高热属重症,仅热度即可损伤某些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应行紧急降温处理。......
2023-12-03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
(一)原因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是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中暑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量超过身体散发的热量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多见于年轻的锻炼者以及在炎热季节进行长时间训练和比赛者。
在剧烈运动时,由于人体出汗过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血中氯化钠浓度降低,引起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痉挛。如未及时补充水、盐,继续出汗,可导致水、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发生热衰竭。
(二)症状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常见以下两类综合征。
1.中暑高热
中暑高热又称为热射病,往往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或工作数小时后发病,以高热无汗、昏迷为特征。轻症患者呈虚弱状态,出现疲乏、头昏、头痛、口渴和多汗等症状,并伴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增快。重症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昏迷症状。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而致死。
2.中暑痉挛
运动时大量出汗引起氯化钠丢失,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发生肌肉疼痛和肌肉痉挛,称为热痉挛。轻者只是对称性肌肉抽搐,重者大肌群发生痉挛,并呈阵发性。
(三)处理
运动性中暑较容易诊断。在炎热天气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健康者骤然出现虚脱,首先应想到运动性中暑。各种类型的中暑患者,按临床表现轻重可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患者经过休息和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好转。重症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的环境进行抢救,严重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www.chuimin.cn)
1.中暑高热者
对中暑高热者,采用迅速有效的全身降温措施,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可用冷水(冰水)浴,温度保持在10℃左右;酒精擦浴,以50%酒精溶液擦洗全身较大动脉行走部位、面部、胸部,但腹部和外生殖器不宜擦浴。对呼吸困难者应给氧,昏迷者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
2.中暑痉挛
根据发病原因,对中暑痉挛者,主要是要迅速纠正水盐代谢紊乱,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液。神志清醒者可口服含氯化钠饮料,神智昏迷者可针刺人中穴、涌泉等穴位。肌肉痉挛者可牵伸痉挛的肌肉,使之缓解,并做四肢推摩,严重者送医院抢救。
(四)预防
1.训练时间和运动服装
高温环境下运动应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时间,在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员应穿有利于排汗散热的浅色薄型透气的丝、棉织品,戴遮阳帽(比赛规则允许范围内)。
2.普及中暑知识和预备防暑降温饮品
让运动员了解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口渴、大量出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步态不稳和头昏眼花等,一旦出现症状酌情停止运动。另外,高温季节准备防暑降温饮料(低渗含糖盐饮料)。长时间的运动,可在训练或比赛中每隔20分钟左右供给100~200毫升的低渗含糖盐饮料。运动中大量出汗者,运动结束后也应注意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结合热适应性训练
通过热适应训练,能改善人体的散热能力,防止体温过高。在高温条件下,进行4~8天的循序渐进性练习,能产生对热的适应。热适应性训练一般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一周左右进行。热适应性训练开始时强度不要太大,练习时间约1小时,以后运动量逐日增加。
有关气排竞风流:大众气排球的文章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增高,是对致病因子的全身性反应。口腔温度高于37.5℃,腋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称为发热。发热过程超过2周为长期发热,短于2周为急性发热。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2.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如感染性发热应选择使用有效抗生素。41℃以上超高热属重症,仅热度即可损伤某些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应行紧急降温处理。......
2023-12-03
全身多处同时或反复发生疖者称为“疖病”。单一疖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位于颜面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在受到挤压后,容易并发海绵窦栓塞,引起颅内感染性败血症等严重后果。疖病常有发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用于急性皮肤病、疖病等有红肿焮痒渗液者。......
2023-12-04
紫绀紫绀是一种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上把口唇、口腔、脸结膜、指甲床和皮肤变成紫色或青紫色,称为紫绀。可能出现紫绀的疾病,主要来自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可使血中产生异常血红蛋白而发生紫绀。紫绀的出现表示身体缺氧,是病情较严重的症状。因此必须迅速找出产生紫绀的病因,及时治疗。......
2024-05-01
轻度抑郁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躯体不适、食欲不振、不合群;重度抑郁通常还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和焦虑。多数人认为个体遭受应激性的突发生活事件是抑郁症发作的重要条件。如果人格中有不良认知模式和依赖、胆小、软弱、敏感的特征,内外双重因素容易导致抑郁性神经症。研究显示,抑郁性神经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最后,抑郁症情况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
2023-11-06
它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病,若不给予迅速治疗,可引起抽搐、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甚至死亡。高温环境下,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都是先兆中暑的症状。重症中暑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腿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的。未成年人不能贸然下水营救溺水者,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2023-10-26
凡此种种见症,皆系胸中大气下陷耳。六脉均较前有力,但脉气仍显不足,前诊方药显效,其下陷之大气已初复胸位,宜轻其剂继予升举,以资巩固疗效。按析“大气下陷”之病名,创见于盐山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案例之所以命名“大气下陷”即依上析之理为其据。大气下陷之治疗,张氏创制“升陷汤”。所特殊者,在于升麻一味,其用量宜据大气下陷之程度而灵活增减,一般波动于3~6克之间。......
2024-01-08
常常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受到惊吓、见到出血或恐怖场面、接受注射或针灸治疗等,也可见于运动员发生运动应激综合征时。心源性昏厥在青年和中老年中均有发生,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特别是患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在激烈运动时,原已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心肌供血需要,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运动还可激发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期间发生短暂的昏厥。......
2023-11-25
昏迷昏迷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病人意识丧失。急进性高血压、急性肾炎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可因血压急剧升高,发生高血压脑病而致昏迷。瞳孔扩大,提示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瞳孔两则不对称,提示脑外伤、脑出血等。有抽搐者,要酌情选用止痉剂,但止痉药物有时可加重昏迷,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2024-05-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