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气排竞风流:气排球运动自我监督方法

气排竞风流:气排球运动自我监督方法

【摘要】:自我监督的方法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但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除了出现上述现象外,还伴有心悸、头晕、头痛、气喘、恶心、呕吐、胸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时,则表示锻炼负荷过大或健康状况不良,在进行自我监督记录时应写清具体感觉。在身体健康状况自我监督中,每周可测量1~2次体重,每次测量的时间要一致。

自我监督的方法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一)主观感觉

1.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反映了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身体健康者,精神状态好、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积极性高。患病或锻炼过度时,常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疲倦、乏力、头晕及容易激动。在进行记录时,如果自己觉得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可记为“良好”;如果有精神萎靡、倦怠等不良感觉时,记为“不好”;如果精神状态一般,但又没有上述不良现象时,可记为“一般”。

2.运动心情

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人,总是乐于参加体育运动。如果出现对运动不感兴趣,表现为冷淡或厌倦,或特别厌烦与运动有关的场地、器材、人物和语言,可能是锻炼方法不当或疲劳的表现,也可能是过度锻炼的早期征象。根据个人的运动心情,可填写为“渴望训练”“愿意训练”“不愿训练”等。

3.不良感觉

不良感觉指体育锻炼或比赛后的感觉不佳,如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无力等。在剧烈运动或比赛后,由于机体疲劳,大部分人会产生四肢酸胀等不良的感觉,但这些现象经过适当休息后就会消失。但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除了出现上述现象外,还伴有心悸、头晕、头痛、气喘、恶心、呕吐、胸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时,则表示锻炼负荷过大或健康状况不良,在进行自我监督记录时应写清具体感觉。老年人若患病,则更要倍加小心,患有心血管等疾病者,在药物控制下病情仍不正常,或患有感冒、体力疲乏或肌肉关节疼痛等状况均应停止锻炼。在锻炼中,自觉有气急、胸闷、头昏眼花、动作失去平衡等状况时要及时离场休息,必要时应到医院诊治。

4.睡眠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睡眠应该是良好的,表现为入睡快、睡得熟、少梦或无梦,醒后精神良好。如果长时间出现睡眠不佳,如失眠、易醒、睡眠不深、多梦、嗜睡或清晨醒后精神不佳等状况时,一般是健康状况不佳、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过度训练的早期表现。记录时可填写睡眠的时间、状况等信息,如“良好”“一般”“不好”。

5.食欲

健康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食欲应当良好。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多,故食欲应该更好些。如果在正常进食时间内,出现食欲减退现象,表明健康状况不良或有过度训练倾向,应调整训练计划,记录时可填写食欲状况为“良好”“一般”“不好”“厌食”等。(www.chuimin.cn)

6.排汗量

排汗量的多少与气温、湿度、饮水量、衣着有关,也与身体机能状况、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运动负荷等有关。如果在适宜的外界条件和适宜的运动负荷下,出现大量出汗或安静时出汗,甚至夜间盗汗,表明身体机能状况不良、健康状况下降或近期运动负荷过大。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出汗,可能是过度训练或极度疲劳所致。在高温环境中或大运动负荷下,出汗减少可能是机体脱水的征象,会引起体温升高、中暑等。记录时可填写出汗状况为“正常”“减少”“增多”“夜间盗汗”等。

(二)客观检查

1.脉搏

脉搏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可靠生理指标之一,它不仅用于观察病情,而且也是体育保健、体育锻炼中监督和评定的常用指标。正常人的动脉频率搏动与心跳频率是一致的,为测量方便,常用脉搏频率来代表心率。正常成人每分钟脉搏跳动75次左右,生理变动范围在每分钟60~100次。

2.血压

在安静状态时,我国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0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安静时正常的血压变动范围应在9~11毫米汞柱以内,如果血压变动大,超过11毫米汞柱,并伴有肺活量降低,体重持续减轻,说明运动负荷可能安排不当,要引起注意。

3.体重

经常参加锻炼可使体重发生变化,变化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体重有连续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机体失去过多的水分和脂肪的结果,这个阶段一般持续3~4周。进入第二阶段,体重处于稳定状态,在此期间,运动后减轻的体重在1~2天内可得到完全恢复,这个阶段持续5~6周以上。以后进入第三阶段,通过持续不断的锻炼,肌肉等组织逐渐发达,体重可能有所增加或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在身体健康状况自我监督中,每周可测量1~2次体重,每次测量的时间要一致。如果体重基本保持不变或上下略有波动,表明机体对锻炼的适应性反应正常。如果出现体重“持续性下降”并伴有其他异常反应时,可能是运动量不适宜的反应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