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南大学:新时代学校体育使命与担当

云南大学:新时代学校体育使命与担当

【摘要】:此次云南大学敢于在学生体质与毕业挂钩的要求上动真格,王宗平表示,这个底气来自云南大学即将推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相信在开齐开足体育课、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体育师资改善等方面,学校给予较充分的保障之后,学生体质一定能明显提高。其中,体质测试成绩所占比重为40%,这是云南大学在体育课考试内容上的一个突破。

慈 鑫

云南大学已从2020级新生开始严格执行学生毕业与体质测试成绩(须达50分)挂钩的政策,从2021级新生开始,这一要求进一步提高到体质测试不合格者(60分)不发毕业证的标准。

大学生体质测试不合格不能毕业”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按照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大学生毕业时,体质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但在实际操作中,鲜有严格遵照这一规定执行的高校。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几乎所有高校都可能面临着如果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就会出现无法毕业的学生过多的尴尬局面。

此次云南大学敢于在学生体质与毕业挂钩的要求上动真格,王宗平表示,这个底气来自云南大学即将推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相信在开齐开足体育课、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体育师资改善等方面,学校给予较充分的保障之后,学生体质一定能明显提高。等到2020级和2021级学生毕业的时候,因体质测试不达标、不合格而无法取得毕业证的学生比例,将低至与因学业问题无法毕业的学生比例相当,那么,学生体质测试不合格不能毕业的规定也就不会再因为“法不责众”而难以落实。

记者了解到,根据云南大学近日发出的《关于调整2021级部分公共课程教学方案的通知》,云南大学本科所有年级均将开设体育必修课,其中大一大二合计144学时,大三48学时,大四8学时,总计200学时(国家要求为144学时)。王宗平介绍,这一改革方案原本想从2020年秋季的新学期开始,但考虑到目前的体育师资和基础条件,将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推进。从2021级新生开始首先将体育课时调整到160学时,之后,逐步增加到200学时。

除了体育课时增加之外,体育课每学期的考试内容也将作出调整。根据通知,每个学期所有体育项目课程的考试内容和分数组成为:50%运动技能+40%体质测试+10%平时成绩。其中,体质测试成绩所占比重为40%,这是云南大学在体育课考试内容上的一个突破。

王宗平介绍,虽然体质测试与毕业挂钩的规定早已体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但是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与体质测试脱节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并且较为普遍。即: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考试内容基本上都与体质测试的项目无关。比如,一名大学生可能以瑜伽为体育课的选修内容,那么,她(他)这学期的体育课就以瑜伽的学习为主,该学期的体育课考试内容也会以瑜伽为主。与体质测试相关的长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训练,很少乃至完全不会出现在体育课上,对规定重视一点的学校体质测试的成绩在体育课考试分数中的比重通常也在20%以下。这样,既不能在日常的体育课上帮助学生加强锻炼,也无法引起学生对体质测试项目的足够重视。

按照《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草案)》,云南大学将建立“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的男女合班选项体育课教学模式,将在一、二、三年级六个学期开设不少于20门(逐步增加至30门)的体育项目,每学期每次课的内容都是由专项技能和身体素质组成,每次体育课保证不低于50%的练习密度和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除了游泳项目外,其他所有年级所有项目每次体育课必须进行长跑和力量练习,即男生2000米、女生1600米跑步和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以便真正解决体质测试中的“长跑”和“引体向上”两个老大难问题。(www.chuimin.cn)

对这一规定,王宗平解释说,体育课需要保证学生有50%以上的练习密度,是为了规避我们很多时候的体育课,体育老师的讲解过多,导致学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站着、听着。50%以上的练习密度,要求每堂体育课上,学生真正运动的时间应该在一半以上,即体育老师要少讲解、少分神、多指导,让学生少站立、少等待、多运动。另外《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草案)》要求学生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跑步训练,并且规定了男生2000米、女生1600米的量,这是因为,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强调让学生跑起来,甚至还有校园App可供学生跑步打卡使用,但是因为缺乏监督,也存在学生偷懒、作弊代跑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一个人拿着几个人的手机,帮同学在校园App上跑步打卡,这就很难让学生真正跑起来。每堂体育课都应给学生做出跑步的要求,老师进行监督,为的就是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跑步能力。

王宗平表示,《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草案)》规定,每节体育课都要安排男生2000米、女生1600米跑步和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训练,帮助学生在体育课上强化体能训练,为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身体基础,进而真正增强体质。王宗平认为,体育课在引导、督促学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不能弱化,不能完全以满足学生的喜好(娱乐化、温柔化的运动项目)为导向。通过体育课的日常训练,加上每学期把体质测试的内容加进体育课考试中,我们相信,学生体质肯定能提高,四年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一直推崇“强度体育”的王宗平认为,体育课堂如果不把学生体质放在第一位,那是“花架子”;体育老师如果不努力解决学生体质问题,那是“假把式”。

未来,云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学位证之外,还将领取由校长签发的“体质健康证书”(体质测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和“体魄强健证书”(体质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者),云南大学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毕业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实打实地达到95%以上,优良率达到40%以上,确保经得起第三方的随时现场抽测。

除了体育课时增加、体育课教学和考试内容的改革之外,《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草案)》还对体育师资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师待遇进行了规定:按照在校本科生300∶1的生师比,选优配齐体育教师。健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制度,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实行同工同酬。

王宗平解释说,包括云南大学在内,国内绝大多数学校体育老师的工作量计算,对比主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老师都是打折扣的,这一次,《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草案)》规定体育老师与其他学科老师同工同酬,这将有助于激发体育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自信心,保证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落地生根。

(选自《云南大学将推行体育课程改革,“体质测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中国青年报》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