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崛起导致许多经典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补充,如本研究主要应用到“创新扩散”理论。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说明,称之为“创新的扩散”。最后,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强调了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意义,但是忽略了新技术推广通常会导致旧的技术消亡,导致社会方方面面随着发生改变。......
2023-11-25
我国商业化运营的“新媒体”可以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初西方商人跟随传教士的步伐来到中国,他们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创办的《广州记录报》(1827)、《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等报刊可视为我国商业报刊的滥觞。[49]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版》(汉字木刻、手工白鹿纸印刷)不仅是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同时也开启近代商业化报刊先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国原生“新媒体”的滥觞。
1884年上海机器造纸局投产,我国开始自行生产现代纸张,但之后20多年由于缺乏商业资本的支持,我国造纸业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得以快速发展。[50]与造纸技术扩散几乎同步,现代铅印技术也开始传入我国,当时大报纸通常采用铅印,小报则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石印。[51]廉价纸张和机器印刷大大降低了报纸的发行成本,经过清末孕育、发展期后,20世纪20年代民营商业报刊进入了繁荣发展期。[52]《申报》一类实力雄厚的私营商业报刊更是直接从美国购买印报机、纸板机、铜板机等设备,屯买国外进口纸张,[53]力求为读者提供价廉物美的报纸。其后商业报刊曾经繁盛一时,仅上海一地在半个多世纪里,出版报纸多达1786种(小报1266种),[54]商业报刊占据绝对主体。
1926年刘翰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标志着国人自办广播由此肇始。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内涌现出一批商业化民营广播电台,其中半数集中在上海,天津次之。上海商业化民营广播出现较早,设在上海南京路新新公司6楼的新新广播(1927)主要播放各类商品信息,亚美无线电公司自办的亚美广播(1929)则主打学术与娱乐内容,元昌广告公司创办的元昌广播(1932)内容以教育及知识讲座为主。天津商业化民营广播集中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仁昌绸缎庄创办的仁昌广播部电台(1934)播发唱片、商业介绍乃至相声等节目,每天播放曲艺节目的时间超过10小时,[55]东方贸易工程公司的东方广播电台(1935)播放内容包含唱片、股票金融行市、音乐作品、曲艺节目等。虽然我国商业化“新媒体”虽然也有过《申报》《大公报》等少数成功个案,但大多发展坎坷。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仅存私营商业报纸55家,私营广播电台34座。经过近四年时间的思想改造、人事调整、产权更迭、新闻规范转换等,[56]1953年底私营商业媒体全部转为国营媒体,[57]商业化“新媒体”由此走入历史。
1992年8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按照惯例提前播发了《人民日报》题为“一切为了改革开放”的社论,但《人民日报》第二天正式刊发的社论中“在改革开放中一定要问姓‘社’姓‘资’”一句却被删去了。这句话的去留背后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关于姓“社”姓“资”历时两年多的争论和探讨终于有了眉目。[58]同年10月12日至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92年底到1993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以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59](www.chuimin.cn)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资本、国际资本、国有资本等业外商业资本开始进入传统媒体和新兴的互联网媒体。[60]1997年搜狐、网易、四方利通(新浪前身)等一批互联网门户的前身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面向大众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迎来了互联网商业化元年。[61]次年这些新兴互联网公司纷纷转型为门户网站,打破了1953年代以来形成的党媒垄断格局,商业化运作新媒体再次走入国人日常生活。
我国传媒发展大致呈现出两条清晰的脉络:一是传统传媒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全面与互联网对接,如数字出版、数字广播、IPTV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媒介融合、新闻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尝试;二是缘于互联网的私营商业媒体从门户网站到社会化媒体,从信息传播到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不断拓展疆域,开辟新的传播领域,[62]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腾讯等商业新媒体公司、阿里等原生新媒体公司每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市值超过2000亿元。[63]
现有的原生新媒体(甚至新媒体)历史研究多以数字技术为限,聚焦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形态)的发展演变,割裂了20世纪以来资本与技术驱动下各类商业化公司主导的报纸、广播等“新媒体”与原生新媒体之间的学术连接,上海的商业小报内容繁杂,各种商业化广播更不以“新闻”为主业,它们的出现在当时也曾经引发过革命性的影响,在许多地方与今天的原生新媒体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时间太过久远,很多研究者没有充分关注这类“新媒体”在当时历史语境下的重要意义,原生新媒体研究被人为地割断了与历史的连接。如能以资本与技术创新扩散为线索,将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置于20世纪以来商业公司主导的我国“新媒体”演进发展历史之中,有利于从更开阔历史视野、更深入的层次认知原生新媒体。
新媒体崛起导致许多经典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补充,如本研究主要应用到“创新扩散”理论。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说明,称之为“创新的扩散”。最后,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强调了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意义,但是忽略了新技术推广通常会导致旧的技术消亡,导致社会方方面面随着发生改变。......
2023-11-25
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涉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众多技术,技术创新及对新媒体形态的影响一直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从E-mail、FTP到BBS、RSS,信息分享成为Web1.0时代新媒体最重要的技术特征。这一时期关于新媒体技术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如1980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主办的《网络新媒体技术》正式创刊,30多年来刊载大量新媒体技术论文,几乎涵盖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方方面面。......
2023-11-25
[128]正因如此,新媒体研究中各类新概念层出不穷,彭兰“原生新媒体”概念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尝试从技术与资本耦合角度,在彭兰原生新媒体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将那些最能反映互联网技术特性与资本特征、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商业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新媒体称为原生新媒体。目前关于原生新媒体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原生新媒体概念的厘清、原生新媒体形态发展演化历史的梳理亟待完善。......
2023-11-25
民族志这一经典媒介人类研究方法随之也受到重视。就本研究而言,通过借鉴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天涯社区、传媒公司微信群等进行长期观察、网络访谈,获得大量一手与二手资料作为研究史料;同时作为原生新媒体发展演进亲历者,虽然在研究中没有用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讲亲身经历......
2023-11-25
[1]安娜.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白利鹏.历史复杂性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毕克允.微电子技术:信息装备的精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5]卞冬磊.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曾静平.广电......
2023-11-25
形态作为事物形状或表现,同英文form、pattern含义基本相同,[77]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其形态便是新媒体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表1-2-1中国互联网发展三阶段[81]表1-2-1中所列代表性互联网应用与商业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原生新媒体外延高度重叠,说明原生新媒体概念能很好地概括互联网社会化应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形态。......
2023-11-25
可见近代以来学术研究中媒介用于指称那些扮演中介角色的“物”,与古代媒介用于指代“人”有很大不同。“媒介”一词含义在延续中断裂,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使用历史共同构成“媒介”一词含义。这一时期虽然鲜有学界、业界人士对媒介与媒体做严格区分,但两者在使用中差异逐渐明显,新闻与媒体关系逐渐紧密,新闻媒体成为学术通用术语;新闻与媒介关系逐渐疏离,新闻媒介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低。......
2023-11-25
计算机源于人类社会“计算”需求。在学生贝瑞帮助下,他们提出世界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构想。就计算机发展而言,从大型机到中型机,从“计算”到“存储”,从军事到民用,20世纪40年代中叶至70年代纷繁复杂的计算机快速发展表象背后,利克莱德发表的《人机共生》等文章具有指标意义,有助于理解计算机如何从单纯“计算”设备演变为“人机共生”重要媒介。......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