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分析中国原生新媒体的历史演进及技术创新

分析中国原生新媒体的历史演进及技术创新

【摘要】: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前三类视为一个整体,冠以“中国网络媒体”之名加以研究。新媒体研究应着力于探索新媒体是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进而对人的生活乃至社会格局造成冲击与改变。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电商、搜索引擎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畴。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原生新媒体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胡翼青认为我国传播学脱胎于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因而带有浓厚的新闻学色彩。[34]新媒体研究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同样带有浓厚的新闻学色彩。蒋亚平较早对我国新媒体类型做了探索,他将其归纳为传统媒体办的网站,民间网站(网站新闻频道),电信部门办的信息服务网站,政府办的网站,由政府部门、新闻单位、相关公司联办的股份制网站五种类型。[35]这五类新媒体中有三类与新闻直接相关,另外两类也与新闻有紧密联系。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前三类视为一个整体,冠以“中国网络媒体”之名加以研究。所谓中国网络媒体,指具有一定资质、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文中有时也称其为新闻网站,包括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和有新闻登载资格的商业网站)。[36]虽然该书也注意到有媒体背景网站和纯商业网站的区别,但研究着眼点在于探讨两者共性而非各自特性,因此许多研究结论并不符合原生新媒体实际。以内容产品开发为例,该书局限于新闻产品的开发问题,媒体新闻网站主要内容产品是新闻和资讯,但搜狐、新浪等综合门户网站新闻只是其一个频道,文化体育理财科技、娱乐等众多频道内容生产并没有纳入研究范畴。将内容产品开发局限在新闻和资讯范畴之内,不足以说明商业网站内容产品建设全貌。仅就新闻和资讯产品而言,媒体网站的新闻资讯多来源于网站的母体,部分网站甚至有采访权;而商业网站新闻资讯来自于不同媒体,且不具有采访权,所以两者内容产品开发存在很多不同,该书对于这些不同之处也没有展开充分讨论。[37]这种情况并非特例,而是大量存在。

随着我国学者对新媒体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分,传播学主体色彩更加浓厚,如孙光海《体制内@中国网络媒体纪事》(2014)聚焦传统媒体新闻网站,认为盛大、携程、前程无忧等网站没有新闻,不在网络媒体序列中,属于非主流的网络公司;[38]而谭天《媒介平台论》(2016)则选择谷歌、脸书、百度、新浪国内外新兴媒体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这些新兴媒体涵盖新闻、娱乐、消费、人际交往等人类生活方方面面,过去通常被视为ICP互联网企业而不是媒体;宫承波《新媒体概论》(2007)从媒介技术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含义、种类、各类新媒体特性等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研究[39]

本书认为传播的本质是人们通过各种媒介发送、接受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新媒体研究应着力于探索新媒体是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进而对人的生活乃至社会格局造成冲击与改变。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电商搜索引擎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畴。彭兰等学者将新媒体研究局限在新闻网站与门户网站新闻频道范畴内,没有从人的多元需求角度将更多类型的新媒体纳入研究范畴。宫承波、谭天等学者对谷歌、脸书、百度等新兴媒介的媒介特征做了大胆探索,提出新媒体不是媒体、媒介平台论等颇为新颖的观点与论述,但对新媒体、新技术背后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社会因素没有给予足够关注。(www.chuimin.cn)

这些新媒体、新技术都掌握在特定传媒组织手中,比如微博背后是新浪,微信背后是腾讯,搜索引擎背后是百度、360等,当我们研究微博、微信传播效应时实际研究的是新浪微博如何产生影响,腾讯微信正在扮演者什么样角色。宫承波、谭天等学者的研究充分挖掘了这些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但却没有充分挖掘经济因素等社会因素的作用。这些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是同时存在、密不可分的,正因如此,本书提出原生新媒体概念,而没有沿用他们提出的新兴媒体概念,目的就是要将技术因素与经济等社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原生新媒体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我国原生新媒体发展历史轨迹如何,有怎样的特殊属性与发展规律,对国人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对我国原有传媒结构和传统社会结构有何影响,这些都是研究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