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以“创新的产生”为题用一章篇幅对“创新—发展”过程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本书以罗杰斯“创新—发展”过程模式为框架,借鉴卢森堡大学Gabriele Balbi《数字媒介史》一书的叙事模式,结合早稻田大学师生所绘媒体望远镜结构,参照李卫东对新媒体应用模式分类,[73]梳理出本研究基本框架。......
2023-11-25
杜骏飞认为随着互联网及其他类型的信息技术的依次发明引发质的裂变,狭义信息传播与广义商务、政治、教育等传播一起,共同描绘新传播时代泛传播(pan-communication)图景。[25]目前许多新媒体研究仍然局限在传统信息传播范畴内,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年联合出品的“中国互联网20年”丛书将新媒体相关内容用网络媒体篇、网络产业篇两本专著分开讨论。本书从泛传播视角出发,将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与信息传播一同纳入研究范围,以期更好地反映我国原生新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这种“泛新媒体”探索虽然在研究中面临许多挑战,但更符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积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郑永年认为我国新媒体研究直接跳过宏观研究进入微观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6]原生新媒体研究也是如此,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影响,相关研究多采用实证方法围绕具体对象展开,[27]新浪、网易、搜狐等个案研究,手机、微博、微信等媒介研究较为常见,彭兰教授《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2005)、闵大洪教授《中国网络媒体20年(1994—2014)》(2016)那样视野开阔的宏观研究在原生新媒体研究中寥寥无几。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认为“社会科学家彼此间正儿八经的区别并不是出现于那些只观察而不思考和只思考却不观察的人之间;他们的区别更与思考什么、观察什么以及——如果存在的话——思考与观察的联结是什么有关”。[28]对于原生新媒体中观视角研究的匮乏,一方面是由于重视微观的量化研究范式盛行,另一方面是由于研究对象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涉及内容广,研究者观察与思考没有找到合适角度或切入点。
研究对象外延的拓展、中观研究视角的选择,给本书带来巨大压力与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与互联网成为影响我国传媒生态的两大新变量,在政治、资本、互联网三大变量的相互影响下,我国原生新媒体应时而生。[29]资本与技术构成原生新媒体的两大支柱,同时也成为研究原生新媒体的两个重要视角。张洪忠等学者已从资本角度切入对原生新媒体做过一些研究,但资本具有极强隐蔽性,除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媒介研究机构研究报告披露的公开数据外,研究者很难拿到权威可信的数据资料。进入媒体内部进行田野调查虽然能够了解更多内幕,接触到更多数据资料,但因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等法律与研究伦理问题,许多调查所得最终难以写入论文或著作中。问卷调查、访谈等如果涉及商业性较强的内容,调查对象通常会直接拒绝或随意回答,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层面,根据所获得有限资料做初步分析总结。[30](www.chuimin.cn)
从创新扩散(尤其是技术创新扩散)角度切入为我国原生新媒体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31]从创新扩散(尤其是技术创新扩散)角度分析原生新媒体不仅能够克服资本视角诸多局限,而且还能突破传统结构功能主义忽视技术,以至于在解释复杂新现象时越来越无力的窘境。[32]从创新扩散切入不仅仅可以看到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技术、资金等对我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看到这些新事物在我国演变发展及再次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将西方与中国、媒介与社会等方方面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更宽广视野分析原生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影响。
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以“创新的产生”为题用一章篇幅对“创新—发展”过程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本书以罗杰斯“创新—发展”过程模式为框架,借鉴卢森堡大学Gabriele Balbi《数字媒介史》一书的叙事模式,结合早稻田大学师生所绘媒体望远镜结构,参照李卫东对新媒体应用模式分类,[73]梳理出本研究基本框架。......
2023-11-25
本书聚焦原生新媒体演进及影响,尝试从中观史角度对原生新媒体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写作中还是留下许多遗憾。相较于《中国互联网20年》等宏观史研究,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重点围绕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活动展开,视野显得不够开阔、不够多元。......
2023-11-25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前三类视为一个整体,冠以“中国网络媒体”之名加以研究。新媒体研究应着力于探索新媒体是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进而对人的生活乃至社会格局造成冲击与改变。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电商、搜索引擎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畴。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原生新媒体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3-11-25
创新既受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直接影响,反过来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强调技术尤其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技术变革引发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罗杰斯“创新—发展”模型最大的贡献在于清晰说明了技术发明与资本是如何有机结合的,进而形成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023-11-25
媒介技术研究一直存在技术乌托邦与技术敌托邦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或者说研究立场,研究者从不同学术立场出发,对新媒体常常给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引入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概念,并加以适当引申发展,希望借助这一概念表达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原生新媒体影响的复杂性。以百度为例,高度搜索的出现为人们获取所需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大大减少了人们的信息检索时间。......
2023-11-25
无论商业模式介入博客,还是博客介入商业运作都迅速变为现实,2004年成为博客商业化年。博客内容生产模式和商业资本运作模式对微博都有很大影响。博客“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便于信息共享,博主根据不同主题或线索将自己撰写或转发博文整理后,通过自己的博客供人们阅读,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人们条理清晰地通过网络记载自己所思、所感,而且成为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表演舞台,为普通人大众化转向提供更多便利。......
2023-11-25
新媒体作为一个时间性、技术性概念,从技术角度切入研究新媒体、新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要素影响占据新媒体研究主体。[36]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技术架构、外在形态、目标市场、运营主体等方面进一步加以细分,提出内涵与外延更为具体的原生新媒体概念。......
2023-11-25
随着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介的普及,各类原生新媒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渐扭转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传统“某家传统媒体报道→原生新媒体转载扩散→网民跟帖、BBS讨论形成热点舆情→其他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公共议题演化模式,逐渐演化为“微博热搜→传统媒体跟进”的新型公共议题生成模式,有些公共议题传统媒体虽然鲜有跟进,但依然在网络形成广泛讨论,导致相关事件被解决。......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