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新媒体演进史:技术创新引领新闻传播

中国新媒体演进史:技术创新引领新闻传播

【摘要】:[20]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人们无法直接通过网络域名访问,只能通过电子邮件、无记名文件传输系统等四种途径获取杂志内容,杂志界面也非常简单,图8-1-1呈现了《神州学人》最初形态和当前形态,颇具代表性。

新中国成立后,传媒行业一直是一个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方许进入的特殊行业,[11]政府高度关注国有资本控股以确保对传统媒体拥有完全控制权。[12]1957年前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被纳入事业单位范畴,商业性经营活动随之取消,改革开放后虽然广告等商业活动再次活跃,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商品特性仍未得到有效开发,更遑论产业化。[13]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被纳入传统信息服务业范畴,不再是单纯新闻宣传机构,[14]新闻作为信息产品商业属性日渐明朗,传统媒体产业属性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将企业推向市场成为社会新共识。[15]各家传统媒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传媒集团建设为契机、新技术应用为突破点,相继推出一系列面向市场的运作。[16]

时间是创新成功的关键,没有比“适时”更为重要。[17]当传统媒体开始面向市场转型之际,正逢网络革命兴起之时。当彩印、激光照排等技术推动传统报纸纷纷扩版、彩印之际,电子报刊威胁已经悄然而至。[18]1993年9月《米德尔塞克斯新闻》率先推出Gopher版,1994年6月《纽约时报》依托美国在线推出电子版,等等。[19]1994年4月20日我国接入互联网;1995年1月《神州学人》率先推出电子版,同年4月《中国贸易报》推出电子版,年底《解放日报》等60余家报刊开通电子版,等等。截至1999年底,我国上网报纸已达700余家,另有100余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开通网站。[20]

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人们无法直接通过网络域名访问,只能通过电子邮件、无记名文件传输系统等四种途径获取杂志内容,杂志界面也非常简单,图8-1-1呈现了《神州学人》最初形态和当前形态,颇具代表性。

(www.chuimin.cn)

图8-1-1 左:电子版初始形态,[21]右:电子版当前形态[22]

传统媒体互联网应用实践快速发展不断刷新人们认知,直接体现在新概念生成与演变。[23]几年之后又升级为各类新闻网站陆续开展各类多元化业务:人民网推出“即可搜索”,新华社推出“盘古”,《京华时报》开设家庭购物网站“京华亿家”,《华西都市报》推出“8小时商城”,湖南广电推出“芒果手机游戏平台”,浙江广电投资推出社交网游《哈皮星球》等。[24]

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资本与互联网成为影响我国传媒生态的两大新变量,在政治、资本、互联网三大变量相互影响下,我国原生新媒体应时而生。[25]原生新媒体是“技术—资本—消费”驱动的产物,它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政治—宣传”模式有很大不同。在1998年商业门户网站兴起之前,媒体几乎就是传统大众媒体及其新媒体同义词;随着1998年商业门户网站兴起,网络媒体与大众媒体逐渐平分秋色,商业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媒体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媒体范畴;之后随着微博、微信等原生新媒体的发明,原生新媒体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