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原生新媒体演进及影响,尝试从中观史角度对原生新媒体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写作中还是留下许多遗憾。相较于《中国互联网20年》等宏观史研究,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重点围绕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活动展开,视野显得不够开阔、不够多元。......
2023-11-25
新中国成立后,传媒行业一直是一个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方许进入的特殊行业,[11]政府高度关注国有资本控股以确保对传统媒体拥有完全控制权。[12]1957年前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被纳入事业单位范畴,商业性经营活动随之取消,改革开放后虽然广告等商业活动再次活跃,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商品特性仍未得到有效开发,更遑论产业化。[13]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被纳入传统信息服务业范畴,不再是单纯新闻宣传机构,[14]新闻作为信息产品商业属性日渐明朗,传统媒体产业属性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将企业推向市场成为社会新共识。[15]各家传统媒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传媒集团建设为契机、新技术应用为突破点,相继推出一系列面向市场的运作。[16]
时间是创新成功的关键,没有比“适时”更为重要。[17]当传统媒体开始面向市场转型之际,正逢网络革命兴起之时。当彩印、激光照排等技术推动传统报纸纷纷扩版、彩印之际,电子报刊威胁已经悄然而至。[18]1993年9月《米德尔塞克斯新闻》率先推出Gopher版,1994年6月《纽约时报》依托美国在线推出电子版,等等。[19]1994年4月20日我国接入互联网;1995年1月《神州学人》率先推出电子版,同年4月《中国贸易报》推出电子版,年底《解放日报》等60余家报刊开通电子版,等等。截至1999年底,我国上网报纸已达700余家,另有100余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开通网站。[20]
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人们无法直接通过网络域名访问,只能通过电子邮件、无记名文件传输系统等四种途径获取杂志内容,杂志界面也非常简单,图8-1-1呈现了《神州学人》最初形态和当前形态,颇具代表性。
(www.chuimin.cn)
图8-1-1 左:电子版初始形态,[21]右:电子版当前形态[22]
传统媒体互联网应用实践快速发展不断刷新人们认知,直接体现在新概念生成与演变。[23]几年之后又升级为各类新闻网站陆续开展各类多元化业务:人民网推出“即可搜索”,新华社推出“盘古”,《京华时报》开设家庭购物网站“京华亿家”,《华西都市报》推出“8小时商城”,湖南广电推出“芒果手机游戏平台”,浙江广电投资推出社交网游《哈皮星球》等。[24]
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资本与互联网成为影响我国传媒生态的两大新变量,在政治、资本、互联网三大变量相互影响下,我国原生新媒体应时而生。[25]原生新媒体是“技术—资本—消费”驱动的产物,它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政治—宣传”模式有很大不同。在1998年商业门户网站兴起之前,媒体几乎就是传统大众媒体及其新媒体同义词;随着1998年商业门户网站兴起,网络媒体与大众媒体逐渐平分秋色,商业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媒体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媒体范畴;之后随着微博、微信等原生新媒体的发明,原生新媒体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格局。
本书聚焦原生新媒体演进及影响,尝试从中观史角度对原生新媒体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写作中还是留下许多遗憾。相较于《中国互联网20年》等宏观史研究,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重点围绕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活动展开,视野显得不够开阔、不够多元。......
2023-11-25
[30]从创新扩散角度切入为我国原生新媒体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32]从创新扩散切入不仅仅可以看到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技术、资金等对我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看到这些新事物在我国演变发展及再次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将西方与中国、媒介与社会等方方面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更宽广视野分析原生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影响。......
2023-11-25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前三类视为一个整体,冠以“中国网络媒体”之名加以研究。新媒体研究应着力于探索新媒体是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进而对人的生活乃至社会格局造成冲击与改变。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电商、搜索引擎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畴。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原生新媒体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3-11-25
创新既受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直接影响,反过来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强调技术尤其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技术变革引发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罗杰斯“创新—发展”模型最大的贡献在于清晰说明了技术发明与资本是如何有机结合的,进而形成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023-11-25
无论商业模式介入博客,还是博客介入商业运作都迅速变为现实,2004年成为博客商业化年。博客内容生产模式和商业资本运作模式对微博都有很大影响。博客“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便于信息共享,博主根据不同主题或线索将自己撰写或转发博文整理后,通过自己的博客供人们阅读,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人们条理清晰地通过网络记载自己所思、所感,而且成为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表演舞台,为普通人大众化转向提供更多便利。......
2023-11-25
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以“创新的产生”为题用一章篇幅对“创新—发展”过程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本书以罗杰斯“创新—发展”过程模式为框架,借鉴卢森堡大学Gabriele Balbi《数字媒介史》一书的叙事模式,结合早稻田大学师生所绘媒体望远镜结构,参照李卫东对新媒体应用模式分类,[73]梳理出本研究基本框架。......
2023-11-25
[7]简言之,熊彼特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因,而创造性破坏是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和事实——竞争替代过程。熊彼特用“创造性破坏”概念来描述创新扩散特殊性。熊彼特认为创新推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创新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创造性破坏是创新发展的结果。......
2023-11-25
新媒体作为一个时间性、技术性概念,从技术角度切入研究新媒体、新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要素影响占据新媒体研究主体。[36]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技术架构、外在形态、目标市场、运营主体等方面进一步加以细分,提出内涵与外延更为具体的原生新媒体概念。......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