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化,教育理论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关于信息素养的目标、内容以及形式的观念也就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指的是对于信息、物质、能量这三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分析结果。“信息素养”的本质仍然是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2023-11-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快速崛起,人类正在走入全新的智能化时代,如图4-3-2所示。
图4-3-2 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技术及特点[121]
新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技术动力:2004年后Web2.0技术的大力推广使得互联网正式进入Web2.0时代。[122]“人”成为网络中心,内容退居其次;交互成为网络传播最大特色,用户不仅参与内容生产(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而且参与整体“生态系统”建设。以2007年苹果IPhone的推出为标志,互联网与手机开始走向融合,之后各类智能手机纷纷出现,特别是2008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之后,3G技术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通信资费的不断下降和传输效率的不断提升,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手机在线直播等新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手机也被称为四大媒介之外的第五媒介。由于计算机功能日益强大,与之紧密相关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如近两年出现的航拍设备、AI写作机器人)、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如2012年兴起的数据新闻)、媒介融合技术等,给信息传播带来许多全新的变化。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语意网等技术的Web3.0的讨论逐渐升温,未来传媒格局还可能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
【注释】
[1]成素梅.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J].学术月刊,2018(5)
[2]王战,成素梅.信息文明时代的社会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
[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61
[4]李方旺.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因及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1-02-23
[5][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第3版[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16
[6][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4
[7]李卫东.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8]彭兰.新媒体:大有可为的公共信息平台[J].中国记者,2006(2)
[9]Boyanov,Kiril Lubenov.John Vincent Atanasoff:The Inventor of the First 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ing[A].CompSysTech 03: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e-LearningJune[C].New York: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03:1-7
[10][德]基特勒.留声机电影打字机[M].邢春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4
[11]胡守仁.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一)[M].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183-216
[12]后工业社会是贝尔1959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第一次提出,并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一书中详加论述的一个概念。他将人类社会分为依靠原始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的前工业社会、依靠制造业和机器技术生产商品的工业社会、高度重视知识技术的后工业社会三种形态。后工业社会中社会部门又被分为以农业、矿业、林业等自然资源加工为主的前工业部门,使用能源和机器技术从事商品生产的工业部门,从事加工处理行业的后工业部门三类。详见: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7-9。
[13]左章健.辉煌的背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发展个案剖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3-4
[14]G.M.Amdahl,G.A.Blaauw,F.P.Brooks.Architecture of the IBM System/360[J].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64(2)
[15]张烈生,王小燕.IBM蓝色基因百年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54
[16]Schein,Edgar.Kampas,Paul.DEC is Dead,Long Live DEC:The Lasting Legacy of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M].Oakland: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2004:37
[17]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pdp-1/introduction/,2010-04-05
[18]张烈生,王小燕.IBM蓝色基因百年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65
[19]Waldrop,M.Mitchell.The Dream Machine:J.C.R.Licklider and the Revolution that Made Computing Personal[C].New York:Viking Adult,2001:202
[20]Licklider.Man-Computer Symbiosis[J].IRE Transactions on Human Factors in Electronics,1960(3)
[21]维基百科.约瑟夫·利克莱德[EB/OL].[2020-03-20].https://bk.tw.lvfukeji.com/wiki/约瑟夫·利克莱德
[22]Nelson,H.Theodor.Computer lib:Dream Machines[M].Redmond:Tempus Books of Microsoft Press,1987:5-7
[23][美]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5
[24]马维华,奚抗生,易仲芳.从8086到PentiumⅢ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1
[25][美]马科夫.睡鼠说:个人电脑之迷幻往事[M].黄园园,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xxxi,13
[26]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一室.微型计算机应用展望[J].电子技术应用,1997(2)
[27]The Story of the Intel Ⓡ 4004[EB/OL].[2017-10-15].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history/museum-story-of-intel-4004.html
[28]吴季良,李襄筠.微型计算机应用一百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570
[29]马维华,奚抗生,易仲芳.从8086到PentiumⅢ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1
[30]世界上的第一台个人电脑[EB/OL].[2017-09-07].http://www.bjkp.gov.cn/art/2009/5/22/art_6544_159977.html
[31]姜洪军.他们改变了乔布斯(5)牛郎星之父[EB/OL].[2017-09-07].https://baijia.baidu.com/s?old_id=26202
[32]Campbell-Kell,Martiny.Computer:A History of the Information Machin[eM].Boulder:Westview Press,2014:233-234
[33][美]弗赖伯格[,美]斯温.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故事[M].郑德芳,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30-40
[34]毕克允.微电子技术:信息装备的精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19-121
[35]吴军.浪潮之巅(上):第3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76
[36]刘兰娟,郑大庆,杜梅先.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6-57
[37]王荔.从结绳记事到比特:人类心灵的表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Ⅰ
[38]宜孙.电脑[J].时与潮副刊,1947(5)
[39](美)罗斯布拉特.虚拟人:人类新物种[M].郭雪,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9-53
[40]袁飞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50-51
[41]万木扬.大话处理器:处理器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6
[42]A.S.Hoagland.History of Magnetic Disk Storage Based on 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J].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3(4)
[43]新客网.世界第一块硬盘就是这样:比冰箱大、1吨重[EB/OL].[2017-03-09].http://o.xker.com/page/e2017/03/269779.html
[44]唐飞.IT企业竞争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124
[45]周立方.国外新闻技术的现代化[J].新闻战线,1979(1)
[46]PC发展史:个人PC开山鼻祖的前世今生[EB/OL].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151026/629345.shtml;王金保,王春和,孙桂兰.IBM-PC计算机简明上机指导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3
[47]王永顺,沈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结构和对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9
[48]刘洪.关于图像传播的思考[J].理论界,2006(S1)
[49]人机界面指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控制设备,利用显示屏显示,键盘、触摸屏、鼠标等输入参数或操作命令,进而实现用户与机器的信息交换的系统,一般由硬件设备和操作软件两部分构成。详见:席巍.人机界面组态与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50]云晓光.电脑金童:比尔·盖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5
[51]华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
[52]苹果25年诉讼史回顾 捍卫王冠保卫战[EB/OL].[2012-08-14].http://www.bookdao.com/article/44707/
[53]科技领跑者!看苹果Mac是如何进化的[EB/OL].http://nb.zol.com.cn/603/6036049_2.html
[54]董建明.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
[55]丁玉兰,程国萍.人因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5
[56]柏少啊.第一次接触电脑,我不敢乱碰[EB/OL].[2018-12-13].https://www.jianshu.com/p/d5al0feee2d5
[57]寒影阁.第一次接触电脑,那个像电视的是啥玩意: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EB/OL].[2018-02-12].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212232142411.html#
[58]陈静,唐家琳,田媛,等.移动办公与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40
[59]压箱底的古董!笔记本鼻祖东芝T1000图赏[EB/OL].[2012-11-25].http://www.pconline.com.cn/app/shiwan/1211/3075063_4.html(www.chuimin.cn)
[60]耿守忠.神奇的电脑[J].中国民族,1979(1)
[61]戴曙明.电脑的起源(上)[J].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2);戴曙明.电脑的起源(下)[J].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3)
[62]任元兰.个人计算机采用16位Z8001微处理器[J].微型机与应用,1983(3)
[63]于作达.16位个人电脑剖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1984(3)
[64][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M].王佩莉,袁志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23
[65]崔庚寅,张翠英,崔凌浩.人脑: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3
[66]安娜.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38
[67]孙玮.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J].新闻记者,2018(6)
[68]吴向东.人脑与电脑之争[M].探索与争鸣,1997(8);冯义昆.试论电脑与人脑的关系[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69][美]诺依曼.计算机与大脑[M].甘子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1:38-39
[70]新浪科技.黑客帝国成真:MIT找到联通电脑人脑方法[J].科学与现代化,2016(1)
[71]刘锋.互联网进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72]李继灿.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73]2017年12月8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探索与争鸣》杂志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王锋教授发表“人工智能叙事与未来想象”主题演讲,将计算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效应,分为技术加速引发近景想象(50年内)、过渡性中景想象(50-300年)、焦虑性远景想象(300年后)三个维度,他认为技术未来如何发展现在无法准确预测,人们对于技术引发的现实变革充满想象,这种想象随着时间距离不断变化,逐渐演化为社会心理焦虑。
[74]陈禹安.UGC语境下传统媒体的被渠道化[J].新闻实践,2010(5)
[75]黄叔武,刘建新.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76]佚名.计算机网络软件介绍[J].电子计算机参考资料,1979(9)
[77]李保红.ICT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47-49
[78]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J].新闻记者,2019(7)
[79]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
[80]张书杰.计算机实用基础[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320
[81]袁家政.计算机网络[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
[82]宋文官,蔡京玫.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2
[83]蔡建林,李瑞林.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47
[84]袁家政.计算机网络[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5
[85]现名DARPA,其更名历程与技术贡献详见其官方网站历史介绍栏目。http://www.darpa.mil/about-us/darpa-history-and-timeline?PP=0,2017-04-06
[86]第一个织“网”的人:J.C.R.Licklider博士.软件世界,1998(12)
[87]李树仁,杨涛,刘荣霞,等.网络与风险[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2
[88]陶善耕,宋学清.网络文化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5
[89]孙素丽,郝向明,迟秀清,等.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8:96
[90]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06
[91]俞席忠.无盘工作站组建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23
[92]李树仁,杨涛,刘荣霞,等.网络与风险[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3
[93]王行刚.计算机网的发展与设计[M].北京: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79:1
[94]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信息科学新词审定组.关于Internet的汉语定名及相关词的推荐名[J].中国信息导报,1997(8);郭良方.要“互联网”,还是要“因特网”[J].中国青年科技,1997(10);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草根的力量:“互联网”(Internet)概念演进历程及其中国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8)
[95]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草根的力量:“互联网”(Internet)概念演进历程及其中国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8)
[96]NeXT计算机公司由乔布斯在1985年创办,1996年被苹果公司以4亿美元收购,其技术构成苹果Mac OSX和iOS两大操作系统的核心基础;NEXTSTEP是由NeXT公司研发的操作系统,在当时具有以良好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著称。
[97][美]加丰凯尔.Web安全与电子商务[M].何建辉,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41
[98]张福德.商务信息化[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39
[99]章群,冯晖.全球互联网络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126
[100]黎连业,陈建华,王兆康.Internet网络应用指南——适合中国国情的Internet应用与操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89
[101]罗兰.Internet浏览器指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2
[102]贾玢,赵志运.信息社会[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105
[103]何西.雅虎创世纪[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9
[104][美]道蒂.电信技术入门[M].马震晗,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76
[105]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14
[106]王明亮,丁丽琼.管理秘经:关于管理的哲学思考[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349
[107]何西.雅虎创世纪[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10
[108]顾浩,罗远.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65
[109]兰雨晴,洪雪玉.从Windows到Linux的应用移植实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1
[110]佚名.浏览器的历史[J].Internet信息世界,1999(3)
[111]李苗.新网民的赛博空间[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179
[112]邬贺铨.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20年[J].中国科技奖励,2014(10)
[113]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5版[M].唐兴通,郑常青,张延臣,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0-13,141
[114]PCB哥.国产CPU遭嫌弃:联想拒绝用龙芯[EB/OL].[2015-09-11].http://tech.qq.com/a/20150911/030035.htm
[115]景俊海.硅谷模式的发展、模仿与创新[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6
[116]佚名.什么是硅谷成功的秘密[EB/OL].[2018-10-06].https://diyitui.com/content-1477360410.59890226.html
[117]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当代上海电子工业》编辑部.当代电子工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70-271
[118][美]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20
[119]曾强.瀛海威的十条警示:在理想与实业之间寻找时空转换的最佳点[J].互联网周刊,1998-10-12
[120]Frank.斯坦福、风投和仙童八叛逆成就了硅谷的辉煌[EB/OL][.2018-10-06].http://news.ifeng.com/a/20170826/517668880.shtml
[121]新华科技.一张图看懂: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EB/OL].[2018-07-30].https://www.sohu.com/a/244234158_100005954
[122]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化,教育理论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关于信息素养的目标、内容以及形式的观念也就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指的是对于信息、物质、能量这三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分析结果。“信息素养”的本质仍然是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2023-11-25
每个人信息素养的有无,不能是自封的,而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因此,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要看这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大小与所起作用的好坏而言。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获得,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信息社会的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培育人的信息素养,使人类社会在信息社会这个阶段能够持续地健康发展。......
2023-11-25
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海量的信息正在不断传播扩散,形成了一大片从中央到四周不断发散的信息流。当然,绝大多数发散过程的起始点并不是在集体的中央,而是在某一点,也就是任何可能的个体身上。TED大会就是其中之一,它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想法。截至2018年9月,TED大会已经发布了超过2 900个演讲视频。这意味着,为了推动文明的进步,我们就该像TED大会那样,借助互联网来传播人类文化,而不是将其相互分隔。......
2023-08-06
(一)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理论而言,掌握信息技术应该作为起码的教师资格。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有效的评价。开展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评价,有利于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023-11-25
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国外所使用的相关术语各有不同,因此,并没有对自主学习的名称形成一致的意见。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学习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地做出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那么他的学习就属于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2023-10-25
而且信息化工作涉及实施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等各个方面,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其设计、开发、实施都更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在信息化项目中使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能够提高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在这个评价模型中,杰洛涅和麦克莱恩认为信息系统的成功是一个具有时间和因果关系的过程。这些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有力地充实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
2023-08-23
信息化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有多种类型,具备多种特点,要把握它的内核,必须考虑其要素的构成。因此狭义上也可以将信息化探究式学习的主体视为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条件。对信息化探究式学习而言,支持主体、客体和过程要素的环境因素也极其重要。这也是信息化探究式学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成为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的原因之一。......
2023-10-25
以上提到的诸如“唯工具论”、“盲目乱用”和“人与技术的关系不和谐”等现象,正是西方工业文明本身的弊端,如“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过分扩张的结果。工具理性还将技术视为实体性的手段和工具,并且视其为“冷若冰霜”的工具,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技术”即工具的“技术工具论”,是将新事物纳入到旧体系中去解释,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2023-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