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这一经典媒介人类研究方法随之也受到重视。就本研究而言,通过借鉴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天涯社区、传媒公司微信群等进行长期观察、网络访谈,获得大量一手与二手资料作为研究史料;同时作为原生新媒体发展演进亲历者,虽然在研究中没有用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讲亲身经历......
2023-11-25
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涉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众多技术,技术创新及对新媒体形态的影响一直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内容。1960年,ARPA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第一任主任利克莱德提出“人机共同做决定、控制复杂情况”[82]“或许只有在很少的场合(我们才需要)所有的或绝大部分计算机能够在一个集成网络里相互合作,即便如此,在我看来,开发集成网络操作功能也是很重要的”等前瞻思想,[83]为internet(互联网)到Internet(因特网也译作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阿帕网时代许多电脑不兼容,资源共享只能在同类型电脑间实现,为了解决不同电脑、不同网络间数据传输问题,工程师们发明TCP/IP协议,推动各类数据资源大规模、大范围共享。从E-mail、FTP到BBS、RSS,信息分享成为Web1.0时代新媒体最重要的技术特征。这一时期关于新媒体技术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如1980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主办的《网络新媒体技术》(原名《微计算机应用》)正式创刊,30多年来刊载大量新媒体技术论文,几乎涵盖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方方面面。
20世纪90年代中叶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之后,《中国计算机用户》《软件世界》《现代计算机》等计算机专业杂志纷纷关注新媒体相关技术,李小平《进入Internet之一:如何在Internet上使用FTP》最早对FTP含义、Client/Server模式、虚拟文件服务、文本与二进制传输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84]限于当时网络通信较差,许多人无法登陆FTP,吴红、王远世《用电子邮件请求匿名FTP服务》专门探讨了借助当时应用广泛的E-mail登陆FTP的方法与策略。[85]E-mail的引入掀起了国人的通信革命,不仅计算机相关领域学者给予高度关注,图书情报领域专业人士很早也开始从事相关探索。段宇锋《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新手段:E-mail》重点介绍了电子邮件的信息查询与获取功能,深入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86]沈艺《用E-mail访问Internet信息资源》介绍了通过E-mail获取Internet多种信息资源(如专业数据库、Web、FTP、Gopher、Archie等)的方法并给出操作步骤。[87]
雅虎的崛起开创了一种全新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通过提供信息分类服务、集纳E-mail等成熟技术,“门户网站”迅速成为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平台,互联网由此走入普通人生活。我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从模仿雅虎起家,相关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周刊》《上海微型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电脑爱好者》等计算机类杂志。陆黛《新浪网探秘》最早从媒体视角对新浪网新闻的刊载、编辑做了详细介绍。[88]王影和李忠志认为虽然民众通常视商业网站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转载平台,相关政策对其新闻采编权也有严格限制,但商业网站一直尝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拥有或者共享新闻采编权限。[89]此外学者们还对门户网站的技术架构、业务运营、融资等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如郑素侠和谢建晓从手机短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等方面探讨门户网站的盈利问题,等等。[90](www.chuimin.cn)
2005年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的出版标志着新媒体技术研究从纯技术走向社会文化,书中关于媒体技术发展梳理、电子出版市场营销、法律法规与政府调控等内容占据大量篇幅,该书立足技术但不局限于技术,对于探讨技术文化生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91]王宏、陈小申《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2010)尝试在新媒体形态与新媒体技术间建立关联,上篇介绍了新媒体七种形态,下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电视相关技术,两者仍停留在“两层皮”阶段,没能有机结合在一起。[92]张向宏《互联网新技术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2010)介绍了新媒体内容生产常用的音频播放、搜索引擎、信息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93]
随着2004年前后Web2.0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贴吧、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影响力快速壮大。常立基于对“百度贴吧”技术特征、运行机制的分析,解读“贴吧”的传播学意义及对传统媒体的启示。[94]石雯对百度搜索引擎商业化模式进行分析与解读,[95]朱玉从使用满足理论入手对“百度知道”优点和缺陷进行分析。[96]陈禹安认为各类社会化媒体普及使得UGC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放弃独立判断而成为网络的应声虫,有被渠道化的风险。[97]池见星进一步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向内容制作者转变,不应忽略资本和政治经济权力对新生互动媒体所产生的影响。[98]匡文波《新媒体理论与技术》(2014)采用散点透视方式聚焦网页设计、数字文献格式、移动传播技术、手机电视技术等专题,将博客、微博、微信视为Web2.0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创新,并从技术角度给予详细介绍。[99]王中生《新媒体技术与应用》(2017)围绕新媒体基础架构、素材制作、数据传输、内容检索、信息安全等几个方面对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梳理介绍。[100]除上述专著与专业期刊外,近些年还有大量面向具体技术难题的文章见刊,因为讨论问题侧重某个细节技术问题,不再列举。
民族志这一经典媒介人类研究方法随之也受到重视。就本研究而言,通过借鉴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天涯社区、传媒公司微信群等进行长期观察、网络访谈,获得大量一手与二手资料作为研究史料;同时作为原生新媒体发展演进亲历者,虽然在研究中没有用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讲亲身经历......
2023-11-25
形态作为事物形状或表现,同英文form、pattern含义基本相同,[77]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其形态便是新媒体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表1-2-1中国互联网发展三阶段[81]表1-2-1中所列代表性互联网应用与商业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原生新媒体外延高度重叠,说明原生新媒体概念能很好地概括互联网社会化应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形态。......
2023-11-25
[1]安娜.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白利鹏.历史复杂性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毕克允.微电子技术:信息装备的精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5]卞冬磊.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曾静平.广电......
2023-11-25
可见近代以来学术研究中媒介用于指称那些扮演中介角色的“物”,与古代媒介用于指代“人”有很大不同。“媒介”一词含义在延续中断裂,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使用历史共同构成“媒介”一词含义。这一时期虽然鲜有学界、业界人士对媒介与媒体做严格区分,但两者在使用中差异逐渐明显,新闻与媒体关系逐渐紧密,新闻媒体成为学术通用术语;新闻与媒介关系逐渐疏离,新闻媒介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低。......
2023-11-25
本书聚焦原生新媒体演进及影响,尝试从中观史角度对原生新媒体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写作中还是留下许多遗憾。相较于《中国互联网20年》等宏观史研究,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重点围绕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活动展开,视野显得不够开阔、不够多元。......
2023-11-25
随之而来,微软光环不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成为ICT行业新宠,十年时间基于PC互联网的原生新媒体形态受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的原生新媒体形态冲击,UGC、OGC颠覆传统信息生产模式。互联网使用社会史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原生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社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呈现了“明网”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后续还有大量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2023-11-25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前三类视为一个整体,冠以“中国网络媒体”之名加以研究。新媒体研究应着力于探索新媒体是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进而对人的生活乃至社会格局造成冲击与改变。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电商、搜索引擎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畴。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原生新媒体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3-11-25
新媒体崛起导致许多经典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补充,如本研究主要应用到“创新扩散”理论。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说明,称之为“创新的扩散”。最后,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强调了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意义,但是忽略了新技术推广通常会导致旧的技术消亡,导致社会方方面面随着发生改变。......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