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作为事物形状或表现,同英文form、pattern含义基本相同,[77]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其形态便是新媒体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表1-2-1中国互联网发展三阶段[81]表1-2-1中所列代表性互联网应用与商业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原生新媒体外延高度重叠,说明原生新媒体概念能很好地概括互联网社会化应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形态。......
2023-11-25
形态作为事物形状或表现,同英文form、pattern含义基本相同,[77]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其形态便是新媒体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4版)“新媒体形态论”用大篇幅介绍了新媒体的主要形态:一是网络媒体,主要包含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技术通信、网络社区、SNS、博客、网络出版、网络广播、网络视频、维客、威客、掘客十二种形态;二是移动媒体,主要包含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彩铃、手机出版、手机广播电视、手机微博、手机新闻客户端七种形态;三是互动性电视媒体,主要包含数字电子、IPTV两种形态;四是新型媒体,主要包含户外彩屏、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话三种形态。[78]匡文波将新媒体形态分为三大类:一是网络媒体,包含搜索引擎、网络电视、各类网站等六种形态;二是手机媒体,包含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图书等五种形态;三是互动式交互媒体。[79]
与两位研究者从终端入手进行分类不同,彭兰《新媒体导论》从新媒体运营主体与技术手段出发,将新媒体分为数字化传统媒体与原生新媒体两大类,其中数字化传统媒体将与传统媒体相关的各类新媒体几乎都囊括其中:
将“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与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称为“原生的新媒体”,[80]包含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两阶段;又根据运营主体将网络媒体细分为传统媒体主导的网络媒体和商业化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网络媒体两类:
本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参照匡文波《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关于手机新媒体形态分类,从中剥离出商业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手机媒体形态,进而重构原生新媒体的概念、内涵与外延。(www.chuimin.cn)
方东兴《中国互联网25年》一文从互联网领域技术、商业和媒体层面变革两个角度着手,将中国互联网发展细分为三个阶段,详见表1-2-1。
表1-2-1 中国互联网发展三阶段[81]
表1-2-1中所列代表性互联网应用(即新媒体形态)与商业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原生新媒体外延高度重叠,说明原生新媒体概念能很好地概括互联网社会化应用(即新媒体)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形态。
形态作为事物形状或表现,同英文form、pattern含义基本相同,[77]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其形态便是新媒体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表1-2-1中国互联网发展三阶段[81]表1-2-1中所列代表性互联网应用与商业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原生新媒体外延高度重叠,说明原生新媒体概念能很好地概括互联网社会化应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形态。......
2023-11-25
[1]安娜.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白利鹏.历史复杂性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毕克允.微电子技术:信息装备的精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5]卞冬磊.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曾静平.广电......
2023-11-25
本书聚焦原生新媒体演进及影响,尝试从中观史角度对原生新媒体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写作中还是留下许多遗憾。相较于《中国互联网20年》等宏观史研究,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重点围绕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活动展开,视野显得不够开阔、不够多元。......
2023-11-25
随之而来,微软光环不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成为ICT行业新宠,十年时间基于PC互联网的原生新媒体形态受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的原生新媒体形态冲击,UGC、OGC颠覆传统信息生产模式。互联网使用社会史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原生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社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呈现了“明网”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后续还有大量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2023-11-25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前三类视为一个整体,冠以“中国网络媒体”之名加以研究。新媒体研究应着力于探索新媒体是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进而对人的生活乃至社会格局造成冲击与改变。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电商、搜索引擎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畴。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原生新媒体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3-11-25
新媒体作为一个技术性概念,涉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众多技术,技术创新及对新媒体形态的影响一直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从E-mail、FTP到BBS、RSS,信息分享成为Web1.0时代新媒体最重要的技术特征。这一时期关于新媒体技术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如1980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主办的《网络新媒体技术》正式创刊,30多年来刊载大量新媒体技术论文,几乎涵盖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方方面面。......
2023-11-25
可见近代以来学术研究中媒介用于指称那些扮演中介角色的“物”,与古代媒介用于指代“人”有很大不同。“媒介”一词含义在延续中断裂,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使用历史共同构成“媒介”一词含义。这一时期虽然鲜有学界、业界人士对媒介与媒体做严格区分,但两者在使用中差异逐渐明显,新闻与媒体关系逐渐紧密,新闻媒体成为学术通用术语;新闻与媒介关系逐渐疏离,新闻媒介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低。......
2023-11-25
[30]从创新扩散角度切入为我国原生新媒体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32]从创新扩散切入不仅仅可以看到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技术、资金等对我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看到这些新事物在我国演变发展及再次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将西方与中国、媒介与社会等方方面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更宽广视野分析原生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影响。......
2023-11-25
相关推荐